正文

20萬美元,交換中國思想 1

虛實之間 作者:芮成鋼


和中國一樣,美國也存在生活層次的差別,有精英政要,也有普通勞動者。還存在地域的差別,我們有甘肅、陜北,他們有威斯康辛、明尼蘇達。在我們聽來都是英語,其實有著優(yōu)雅和俚俗之分,大學教授和卡車司機一開口絕然不同。既然出國留學,如果不能享受最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就不大。

美國本國學生考進哈佛、耶魯?shù)碾y度遠遠高于在中國考北大清華。學習成績只是考量標準之一,學校還要參考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公益心,以及家庭背景等錯綜復雜的關系。比如耶魯,一定會優(yōu)先考慮耶魯校友的世家子弟,或父輩曾給耶魯捐資的學生。對于名校招收留學生的標準,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你在專業(yè)領域的影響力、研究成果,以及領導力、公益心。在這些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名校會予以優(yōu)先考慮,因此應屆本科畢業(yè)生沒有工作經歷,直接申請留學,優(yōu)勢不多。

留學是件好事,但我認為應該有個前提:在你把中國的事情弄懂之后。我出國學習時距離大學畢業(yè)已經6年。在這6年中,我對自己的國家、人民、社會、歷史、文化都有了一定的理解,知道自己想從國外學什么,今天的中國缺少什么,帶著問題去看去學,比盲目出國的收獲大得多。耶魯為每一位世界學者投入20萬美元,我的回報是一些關于中國的思想,以及一些中國對世界的理解,這些價值想法、觀念當然并非金錢能夠衡量的。

很客觀地講,一個人在中國能夠撬動多長的杠桿,在西方人眼中就有多重的價值。在中國是個人物,才更有可能在美國是個人物。本科畢業(yè)以后立刻出國留學,在他們看來不過是一個跟本國學生爭奪教育資源、分享物質精神文明果實的“小不點兒”。在十分有限的條件和待遇下,很難說能否真正摸到美國的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