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攔飛機事件:參與的權(quán)利(2)

云端經(jīng)濟學(xué) 作者:吳建雄


作為著名的數(shù)學(xué)問題,海盜博弈涉及比最后通牒博弈更復(fù)雜的基本假設(shè)和概率計算,在此,暫時不做過多探討,這里主要說的是“最后通牒博弈”。

“最后通牒博弈”又稱為非零和博弈,指的是博弈雙方最終得到的不一定全是零,也有雙方共贏的可能。而這樣的可能是建立在響應(yīng)方所認為的“滿意”上,這個道理比較難解釋。舉個例子,A在路上拾到100元錢,從道德角度,A是不能把錢占為己有的,恰巧,這個時候遇到了B,并且看到這件事,A作為主要得益者要給B一點回報。至于B會不會告發(fā)A,A要給B多少合適呢?每人分一半,還是六四開?這就是“最后通牒博弈”。一旦B認可,那A、B兩人分錢,達到雙方滿意。一旦B最后不認可,那么A、B兩人均分不了錢。

“攔飛機”的行為本質(zhì)就是乘客與航空公司、乘客與乘客之間的“最后通牒博弈”,并且選擇了雙方都得不到的結(jié)果。而這個行為的邏輯推理,還建立在“攔機者”所說的“大鬧大解決、不鬧不解決”的思維推理下,所以,最終選擇規(guī)則缺席的極端冒險行為。

從“攔機者”的要求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是要“維權(quán)”。那么,這樣的“最后通牒博弈”到底是維什么權(quán)?真的是所謂的金錢賠償嗎?

某律協(xié)對航班延誤糾紛所做的調(diào)查顯示,乘客的訴求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告知延誤真實情況;二是更換航班或退票;三是提供餐飲、茶點、休息等服務(wù);四是賠償。其中前兩者如果滿足,后兩者并不重要。

“攔飛機”事件的生長形態(tài)根本上是這樣的(來自我的親身經(jīng)歷):因為天氣原因,航班晚點,但乘客并不知道,他們還在保持好心情等待,生怕錯過飛機;接著,發(fā)現(xiàn)飛機晚點了,開始詢問航空公司的執(zhí)勤人員,他們說不清楚,得等上頭通知;這時,乘客進入第二輪的等待,于是一小時過去了,他們又問執(zhí)勤人員,執(zhí)勤人員的回答還是等上頭通知;緊跟著,突然間,說飛機取消了。這時簡直是晴天霹靂(本身天氣就不好)……這樣一來,等了一晚上四小時的乘客發(fā)現(xiàn),結(jié)果是,我白等了,這四小時的時間我本來可以靈活地支配;接著,乘客開始問執(zhí)勤人員,現(xiàn)在怎么辦?是拉回酒店處理,還是等明天的消息?有乘客提議是否可以直接和您的上頭通電話?是否可以立馬把這里的混亂與孩子們的抱怨傳達出去?執(zhí)勤人員告訴你,這個還得等上頭通知,你可以選擇換別的航班;就在這個時候,比你晚一班飛機的乘客竟然被通知可以登機了……

這時就出現(xiàn)了邏輯推理不成立,我們等了四小時,為什么輪到的是他們而不是我們;接著,航空公司安排你去酒店休息,你無奈下之后去了……酒店并不高端(他們會說,太晚了,沒有好的酒店,就將就一下吧),然后你無奈下接受了。并不好的睡眠后,第二天,航空公司要給賠償,給你兩百,說是按照誤機兩小時的標準,你馬上聯(lián)想到今天本來約定的會,以及需要處理的各種事件,如何兌換為你心中不可更改但又確已失去的價值?你開始問他們是否有賠償標準,一個可量化的數(shù)據(jù)?航空公司說沒有……這時候,原本一副斯文優(yōu)雅的你再也控制不住了,于是吵架甚至肉搏即將上演……

這就是進入“最后通牒博弈”的完整過程。那么,憤怒的先生們到底維的是什么權(quán)?財產(chǎn)權(quán)?時間支配權(quán)?知情權(quán)?還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