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別永遠傷在童年》第1章 童年創(chuàng)傷怎樣影響你的一生13

別永遠傷在童年:如何療愈自己的內(nèi)在小孩 作者:(美)約翰·布雷蕭


就跟出自酗酒家庭的其他子女一樣,我也有情感上的背棄感。對孩子來說,被拋棄就是死路一條。為了滿足最基本的兩個生存需求(父母很好,我也很重要),我讓自己成為母親情感上的丈夫,還當起了弟弟的家長。只有這樣幫助別人,我才覺得自己還不錯。別人告訴我,而我也相信,爸爸是愛我的,只是他實在沒有能力表現(xiàn)出來,而媽媽則是完美的人。這一切掩藏了我自覺不配得到父母關(guān)愛的感覺,即有害的羞恥感。強迫癥和癮癖行為的核心是由選擇性獲取的感覺、壓抑的情感以及虛假的想法組成的。這樣的核心成了一個過濾器,我生命中一切新的經(jīng)驗都經(jīng)過了它的過濾。最開始的那個孩子不斷地調(diào)整適應(yīng),使我撐過了童年期。但是對于成年后的生存問題,這個過濾器卻不怎么管用了。到了三十歲,在我酗酒接近十七年時,我不得不住進了醫(yī)院。

一旦明白強迫癥和癮癖行為的核心是受傷的內(nèi)在小孩,我們就能以更寬廣的視野來看待癮癖行為。因生命受到傷害而造成的病態(tài)心理轉(zhuǎn)變,就是癖癮行為。酒精、毒品以及各種食物,都含有可能造成心理轉(zhuǎn)變的化學潛能。許多其他東西也能改變情感,造成心理轉(zhuǎn)變,這里我想談?wù)劵顒影a、認知癮、情感癮,以及迷戀事物的癮癖。

能使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的活動包括:工作、購物、賭博、性以及宗教儀式。事實上,任何活動都能被用來改變情感?;顒幽苻D(zhuǎn)移人的注意力,隨之造成情感的改變。

認知癮是一種逃避情感的有力方式。我是大學教授,在過去的很多年的時間里,我都是活在自以為是的理性里。思考是逃避情感的一種方法。所有的癮癖都含有這一元素,即所謂的偏執(zhí)。

情感本身也能讓人上癮。在過去的很多年的時間里,我都容易發(fā)怒。憤怒能掩蓋我的痛苦和羞恥,發(fā)怒讓我感到自己強壯彪悍、牛氣沖天,而不是脆弱無能。

大概每個人都認識一兩個有恐懼癖的人。這種人喜歡大驚小怪,把什么事都想得很糟。他們成天擔驚受怕,逼得人想發(fā)瘋。

有的人有悲傷癖或憂郁癖,成天沉浸在悲哀或愁苦中。他們好像不是心里帶著憂郁,而是自身就是憂郁。對一個有憂郁癖的人來說,憂郁已經(jīng)成為一種存在狀態(tài)。

我最怕的是那種有喜悅癖的人。他們都是些被迫表現(xiàn)得笑容可掬、歡欣鼓舞的好孩子,他們的笑容就好像是凍結(jié)在臉上似的。有喜悅癖的人從來不會把事情往不好的方面想。就算是在告訴你他們的母親去世了這種噩耗時,他們也是面帶微笑的!真叫人毛骨悚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