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戲劇的故事》第9章 全球戲?。?945-2000(8)

戲劇的故事 作者:(美)埃德溫·威爾森


大蕭條迫使黑人表演者尋找其他謀生的方法或使用巧妙的方法建立自己的劇院。在百老匯,只有少量作品有黑人,如民間音樂喜劇《孩子,快跑》(RunLittle Chillun,1933)和由蘭斯頓·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主演的《混血兒》(Mulatto,1935)。

20 世紀(jì)30 年代黑人戲劇最重要的發(fā)展也許是聯(lián)邦戲劇項目。這個項目幫助戲劇藝術(shù)家渡過大蕭條的艱難時期,在22 個城市形成了獨立的黑人單元。這些城市上演黑人和白人作者寫作的作品,雇傭數(shù)以千計的美國黑人劇作家、表演者和技師。1941 年,根據(jù)理查德·賴特(Richard Wright,1908-1960)富有爭議性的小說《土生子》(Native Son)改編的舞臺劇,由奧森·威爾斯(OrsonWelles)導(dǎo)演,在他的墨丘利劇院上演。其他重要的百老匯商業(yè)演出包括,1943 年保羅·羅賓遜的《奧賽羅》296 次的演出記錄和由亞伯蘭·希爾(AbramHill,1911-1986)改編的《安妮恨史》(Anna Lucasta,1944)。

20 世紀(jì)50 年代以來的美國黑人戲劇 20 世紀(jì)50 年代,黑人戲劇迅速發(fā)展,這種發(fā)展勢頭在接下來的50 年得以延續(xù)。路易斯·帕特森(LouisPatterson,1922-)的《一大步》(Take a Giant Step)--關(guān)于在一個沒有種族界限的鄰居身邊成長的作品,首演于1953 年。20 世紀(jì)30 年代以來,黑人戲劇的一個重要人物是劇作家導(dǎo)演歐文·道森(Owen Donson,1914-1983),于1954 年在霍華德大學(xué)搬演了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1924-1987)的《阿門角》(Amen Corner)。

在外百老匯,格林尼治夫斯劇院(Greenwich Mews Theatre)開始打造不分種族的演出,并制作愛麗絲·奇爾德里斯(Alice Childress,1920-1994)的《心靈的煩惱》(Trouble in mind)--第一個美國黑人女性接到的商業(yè)作品。戰(zhàn)后最重要的作品可能是洛林·漢斯貝利(Lorriaine Hansberry,1930-1965)的《陽光下的葡萄干》(A Raisin in the Sun,1959)。故事講述了一個芝加哥的黑人家庭,這個家庭由一個虔誠的母親當(dāng)家,這位母親計劃搬去白人居民占多數(shù)的社區(qū),在那里黑人家庭會受到排擠。她的兒子在想要一夜暴富的計劃里喪失了財產(chǎn)后,擔(dān)起了對家庭的責(zé)任。漢斯貝利的作品由勞埃德·理查德(LloydRichards,1922-2006)導(dǎo)演,他是百老匯的第一個黑人導(dǎo)演。理查德后來成為耶魯大學(xué)戲劇部的負(fù)責(zé)人,20 世紀(jì)80 年代在耶魯大學(xué)他培養(yǎng)了富有天賦的黑人劇作家奧古斯特·威爾遜(August Wilson,1945-2005)。威爾遜的作品有《瑪·雷尼的黑底》(Ma Rainey’s Black Bottom,1984)、《籬》(Fences,1985)、《喬·特納的來與去》(Joe Turner’s Come and Gone,1986)、《鋼琴課》(The Piano Lesson,1990)、《海洋之珍》(Gem of the Ocean,2003)和《廣播高爾夫》(Radio Golf,2005)。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