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jié)金融工程(5)

股王兵法 作者:宏皓


(3)技術動因

如果認為現實動因是金融工程形成和發(fā)展的“需求”因素,理論動因是金融工程形成和發(fā)展的“供給”因素,則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是金融工程形成和發(fā)展的催化劑。計算機、衛(wèi)星、光纖通訊技術在金融業(yè)的普遍使用,將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信息傳遞、交易清算非常迅捷,各國的金融市場更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投資者可在倫敦買進某種金融產品,也可在新加坡對沖其頭寸。技術的發(fā)展導致了交易成本的不斷降低。70年代初,1萬股股票的大額交易,市價100美元的每股股票的交易成本為1美元,而90年代已下降到0.02美元。如果某市場一種金融工具與另一市場相關金融工具的價差在0.25美元,在70年代無利可圖,而在90年代,則可使金融工程師大有作為。

六、金融工程運作機理分析

(一)風險轉移和再分配

市場活動總是和風險相伴,而人們對風險的態(tài)度是不同的,大多數人是風險厭惡者,希望回避和轉移風險,有的是風險中立者,對風險采取無所謂態(tài)度,少數人是風險偏好者,為獲取高收益不惜冒高風險的代價。金融工程正是利用這一點,將部分客戶承擔的風險“賣”給另一部分客戶,或者將某一客戶承擔的風險部分“賣”出去,其余保留。這里可將風險理解為一種負商品,賣出風險者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這樣,風險的分配都限于各方可接受的程度,社會總效用得到提高。遠期協(xié)議、期貨、期權等已成為管理風險的有效武器。

(二)緩解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指某些市場參與者擁有另一些市場參與者不擁有的信息,如公司經理階層較之債權人掌握更多公司信息。在信息不對稱時,享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將通過信息優(yōu)勢犧牲掌握信息處于劣勢一方的利益。金融工程的一個重要思路就是解決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其基本的方式是設計一個機制,以作“信號顯示(Signalling)”,在不違反保密原則的基礎上讓外部投資者據以了解內部人所掌握的信息涵義。如可售股票的設計,規(guī)定如果在未來某一時點發(fā)行者的普通股價低于某項設定值時,持有者可按預先設定價格將可售回股票賣給發(fā)行者,此預設價格向投資者“顯示”了發(fā)行者對公司未來價值的看法。

(三)金融比較利益差異

大衛(wèi) 李嘉圖提出的比較利益學說,奠定了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其實,在金融市場上,也存在金融運作的相對成本差異,通過各方的比較利益交易,可使市場參與各方都降低運作成本,達到“雙贏”效果,這是金融工程運作的重要思路。最著名的例子當屬IBM公司和世界銀行于1981年8月所作的第一筆巨換交易,當時IBM需要美元,但發(fā)行債券籌集的資金是德國馬克和瑞士法郎,世界銀行能低成本地籌集美元,但其需要的是德國馬克和瑞士法郎,雙方便簽訂協(xié)議,互換所借到的外幣頭寸,既滿足了各自的需求,又降低了成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