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冥冥之中的力量:同時性理論(3)

運氣調(diào)控術 作者:(美)岡瑟


同時性理論探究

這兩個不同尋常的故事可以做多種解釋,或者換種更嚴格、更精確的說法,是有多種解釋的途徑。隨機性理論認?,這無非是兩個普通事件,遲早要在某人身上發(fā)生,因此并沒有看起來那么有趣。超自然理論會訴諸指引星和幸運數(shù)。心靈理論對威爾·惠斯特事件無可奉告,但會把蒙特卡羅歷險解釋成預知力或念動力。以上的第三種理論得到了羅伯特·拜耳博士的擁護,盡管擁護中也不乏懷疑。他指出,某個數(shù)字在輪盤賭局中接連出現(xiàn)五次,這個現(xiàn)象非常罕見。它固然可能是隨機的,但在他看來,還是相信它是查爾斯·威爾斯一手造成的比較容易。拜耳猜想,威爾斯之所以能“火”起來,并三勝莊家,是因為迸發(fā)出了強度奇高、卻又非常短暫的心靈能量。

同時性理論給?的解釋完全不同。這派理論認為,威爾·惠斯特和查爾斯·威爾斯的經(jīng)歷肇始于物理宇宙的某種神秘、少有人知、但完全自然的特征。這種特性是一股使得物以類聚的力量。它能拉攏相似或互相關聯(lián)的事物,或置于同一時間,或置于同一空間,或兩者兼顧。它讓事件同時發(fā)生,并形成有序的模式,也就是說它制造了巧合。

換言之,這套理論認為,目前大眾理解的那種普通的隨機性定律是有疏漏的。如果有兩個人像兩位威爾·惠斯特那樣,長得差不多,名字也一樣,那么兩者相逢的機會就會大于馬丁·加德納式的概率。至于查爾斯·威爾斯的那種運勢,同時?理論認為,它們其實比隨機論者認為的更加精確,某種程度上,也更能預測。

在隨機性理論看來,過去的隨機事件對將來的隨機事件是沒有影響的。這和梅杰·瑞德那種“好運開始,就該大賭特賭,因為運勢多半會繼續(xù)”的想法抵觸。隨機論者認為這種想法毫無道理。兩相比較,同時性理論則會贊同梅杰·瑞德的部分想法。同時論者會說,我們之所以會有運勢,可能是因為某類事件被聚攏到了一起。冥冥中有股巨大的推力制造出有序的模式,而威爾斯之所以能賭贏莊家,連中五個“5”,這股推力多少有些功勞。

同時性理論是所有運氣理論中最叫人喪氣的,因為我們很難明白所謂的“聚集”是以何種方式、通過何種媒介進行的。而許多同時論者根本懶得解釋,不予配合。他們說:“我們能觀測到如此這般的事件,但光憑現(xiàn)階段的科學,還無法理解這股力量的性質(zhì)。”他們指出,我們對宇宙還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宇宙里有將空間內(nèi)外翻轉(zhuǎn)的黑洞,有逆著時間運動的亞原子粒子,還有許多在日常經(jīng)驗看來光怪陸離的現(xiàn)象。這股讓事件會聚、使其同時發(fā)生的力量就屬于這類現(xiàn)象,未來可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但在那之前,必須保持神秘——不用解釋,只要忠實記錄,低頭承認即可。

有這么一位數(shù)學家,他是同時性理論的先鋒,提出理論后又故意不做解釋。他就是17、18世紀之交的法國人皮埃爾·雷蒙·德·蒙特摩爾。今天,蒙特摩爾的名聲比不上他的一干同鄉(xiāng)和同行,比如皮埃爾·德·費馬和布萊士·帕斯卡;相比同時代的朋友艾薩克·牛頓更是無名小卒。蒙特摩爾繼承了費馬和帕斯卡開創(chuàng)的概率演算,并將其發(fā)揚光大。不幸的是,他在41歲就死了;同樣不幸的是,他的那些論文和筆記都在法國大革命的塵囂中不知所終。

弗洛倫斯·大衛(wèi)博士是倫敦大學的數(shù)學教授,也是一位想讓蒙特摩爾的名聲重見天日的現(xiàn)代人。她對概率論做了一次愉快的溯源,結(jié)果寫成了《游戲、眾神和賭博》一書(Games, Gods and Gambling),她花大篇幅介紹了蒙特摩爾的想法和他奇異短暫的一生。書中不乏疏漏:在蒙特摩爾思想的形成中,有一些因素產(chǎn)生過深刻影響,比如,講求實用的數(shù)學和崇尚宗教的神秘主義在蒙特摩爾身上兼而有之,它們互相沖突,又互相聯(lián)系,奇怪的是,大衛(wèi)博士似乎對這些因素無動于衷。蒙特摩爾是個異常虔誠的男人,在巴黎圣母院做過一段時間修士,還總是在他熱愛的數(shù)學中發(fā)現(xiàn)神的手筆,他對各種巧合以及超長運勢特別地好奇,因為在這些情形下,事件并不如預料般隨機發(fā)生,因而無法用描述普通概率的數(shù)學理論給出解釋。最后他放棄努力,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確切地說,萬事都不仰賴幾率。對自然稍加研究就會明白,造物主的行事平順均勻,處處體現(xiàn)著無窮的智慧和無遠弗屆的預知。因此,要給‘幾率’二字做出符合真知的解釋,就必須認同萬物受制于特定規(guī)律的想法;我們之所以認為某事有賴幾率,無非是因為沒能見到其中的自然因果。只有做了上述界定,才能說人生是臣服于幾率的棋局?!?/p>

蒙特摩爾英年早逝,死前還有了個新想法,認為數(shù)學家發(fā)明的概率定律中可能隱含瑕疵。這些定律寫在紙上無往不利,可一旦用于日常生活,效果就得打上折扣。它們看似符合邏輯,但或許也因此包含了最深刻的錯誤;因為“邏輯”本身就可能含有基本錯誤。“邏輯”畢竟是個人造概念,這套法則在地球上還管用,但在宇宙中就毫無用處了。誠如數(shù)學家?guī)鞝柼亍じ绲聽査?,這些邏輯漏洞我們可能永遠發(fā)現(xiàn)不了。假如基本的邏輯體系真是錯的,那就不可能憑借錯誤的邏輯找到邏輯的錯誤。這樣一來,我們就會永遠陷在包含疏漏的觀察和思考中無法脫身,而對于運氣的思考也必然帶上瑕疵。

奧地利生物學家保羅·卡默勒可能是給這種異常概率命名的第一人。他將其稱為“序列性”(seriality)??諏@?問題的思考多是在1900年~1925年間發(fā)表的,他對巧合不單是感興趣,簡直可算是癡迷。他在一本日志上記錄了自己遇見的序列性事件,時間從二十來歲一直到四十歲。比如,一天早晨,他恰好對一種相當罕見的蝴蝶來了興趣,于是在教科書里查了查。當天下午路過一家書店,櫥窗的顯眼位置放著本書,封面上畫的就是那種蝴蝶。到了晚上,他又見到了這種蝴蝶,這次是親眼所見,在一片田地里。

卡默勒認為這類巧合相當重要,覺得其中體現(xiàn)了某種未知力量,它使同類事物聚集起來,讓事件一齊登場,而非隨機出現(xiàn)。他認為自己的想法值得聆聽,但愿意聆?的科學家并不多。人們大多把他當做怪人,還有人懷疑他的序列性事件日志有虛構的成分。這個指責沒什么根據(jù),但卡默勒后來的遭遇對他的理論相當不利:他于1926年卷入一樁丑聞,被指偽造科研證據(jù),最后在絕望中飲彈自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