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巖波文庫》的誕生:“真理愿被千萬人所追求”

“真理愿意被千萬人所追求,藝術(shù)希望被千萬人所愛戴”。1927年,雄心勃勃的巖波茂雄(1881-1946)在新創(chuàng)刊的《巖波文庫》發(fā)刊詞中如是寫道。

“真理愿意被千萬人所追求,藝術(shù)希望被千萬人所愛戴”。1927年,雄心勃勃的巖波茂雄(1881-1946)在新創(chuàng)刊的《巖波文庫》發(fā)刊詞中如是寫道?!斑^去總有人為了愚民,將學術(shù)與藝術(shù)封閉在狹隘的學堂之中,如今本書庫的目的在于,應(yīng)廣大進取的民眾要求,將知識與美從特權(quán)階級的壟斷之中奪回來。將獨具生命的不朽之書從少數(shù)人的書齋和研究室中解放出來,與街頭大眾相伴……以此為社會提供人人皆需的生命提升之資料、生活評判之原理”。

1927年,《東京朝日新聞》廣告與《巖波文庫》初版


由于以往的圖書定價非常昂貴,一般讀者無法負擔,《巖波文庫》將以低廉的價格給讀者提供方便。于是,就有了上文所說的“從特權(quán)階級的壟斷解放出來”云云。但這種做法并非巖波書店首創(chuàng),毋寧說是它的經(jīng)營遭遇到其他出版社的挑戰(zhàn)后的應(yīng)對之策。1927年10月,改造社在各大新聞紙面上發(fā)廣告,稱預(yù)計刊行37卷本的《現(xiàn)代日本文學全集》,“菊判”、上制本、使用6號活字印刷,假名標注,“三段組”,各卷平均500頁,一元錢一冊。改造社也宣揚“斷行我社出版的大革命,將藝術(shù)從特權(quán)階級中解放出來給全民眾”。

廣告中的“菊判”是指原紙規(guī)格636mm×939mm。它原本是日本從美國進口的紙張的尺寸。當初只打算在報紙上使用,后來也被其他出版物使用。“菊判”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進口紙的商標使用了大麗花,和菊花很像?!叭谓M”是指在同一頁紙面上,會分三行排版,方便讀者閱讀?!冬F(xiàn)代日本文學全集》將明治以來的文學作品以作家的別次編撰而成,通過大量生產(chǎn)以壓低價格銷售,一時間大獲好評。發(fā)表廣告后不到一個月,《全集》的預(yù)購訂單超過了35萬部,在第二次廣告后,更是驚人的達到了60萬部以上。此后,春陽堂、新潮社、平凡社都開始了類似的《全集》計劃。

改造社《現(xiàn)代日本文學全集》的預(yù)約廣告


前一年的1926年,巖波書店新刊的93種圖書中,一元錢以下的僅有3種。從文藝書的單行本價格來看,中勘助的《銀鑰匙》是“四六判”(規(guī)格為寬788mm、長1091mm),“上制本”(硬紙封裝),318頁,定價2元30錢。野上彌生子的《人間創(chuàng)造》“四六判”,“上制本”,404頁,定價與前者相同。長與善郎的《菜種圃》“四六判”,“上制本”,426頁,定價2元50錢。改造社新出的“菊判”、三段組、500頁的“元本”書,好幾本才等于巖波書店一本書的容量。所以,改造社的“元本”書等于是破壞價格市場的行為了。巖波茂雄面臨巨大的經(jīng)營壓力,他批判道,“近期,業(yè)界流行大量生產(chǎn)、預(yù)訂出版。暫且不論其廣告宣傳的狂態(tài),那些號稱流傳后世的全集,其編撰準備做到萬無一失了嗎?對千古典籍的翻譯策劃,不缺乏虔敬的態(tài)度嗎?而且,不允許分售,束縛讀者,迫使讀者購買數(shù)十冊,如此做法就是其宣揚的學藝解放嗎?”?!翱吹绞袌錾显净靵y的局面,我覺得很困惑。要而言之,就是壓低價格去賣書。……以前五元的書現(xiàn)在也是一元了。所以大家都急于做廉價的書。改造社簡單地說就是便宜主義。沒必要的書也被納入進來了”,“若不做點什么真的難以忍受”。

巖波的批判,讓人想起本雅明?瓦爾特(Walter Benjamin,1892-1940)在《機械復(fù)制時代的藝術(shù)作品》(1935年)中對“靈光”(Aura)的討論?!办`光”是指潛藏在藝術(shù)中有關(guān)靈氣的感覺。由于此前技術(shù)不發(fā)達,藝術(shù)很難被復(fù)制,其“靈光”需要依賴藝術(shù)家的天賦與個性。而隨著攝影、電影等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藝術(shù)被無限復(fù)制,在各種場合被利用。于是,“神像被搬下了神壇,贊美歌變成了流行樂”。藝術(shù)失去了“崇拜價值”,僅剩下“展覽價值”。

本雅明?瓦爾特在《機械復(fù)制時代的藝術(shù)作品》;山本實彥


除了巖波對大量生產(chǎn)復(fù)制的低廉商品的厭惡以外,據(jù)巖波書店的管理者,也是巖波的女婿小林勇(1903-1981)回顧,巖波茂雄與改造社的老板山本實彥(1885-1952)的私人關(guān)系也不太好,因為“據(jù)說那些接觸過山本的作者們都不由得被山本粗獷而又有人情味的性格所吸引,這種感覺令巖波不太高興”?!翱墒菬o論巖波怎么批判改造社,讀者們還是對山本趨之若鶩,別的出版社也紛紛追隨效仿。當然巖波也不可能無所事事,他找朋友們商量,拿出了幾個方案”。其中也有人提議做一套《世界文學全集》,但它被新潮社搶先一步。1927年1月30日,新潮社在《東京朝日新聞》上打出了《世界文學全集》兩整版的廣告,其預(yù)約人數(shù)也達到了58萬部。書籍的大量制作與廉價銷售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了。

與其他出版社相比,《巖波文庫》另辟蹊徑,在甄選書本、銷售方式與制本方面大做文章。首先,它瞄準的是古典的普及。巖波將文庫定位為“古今東西的典籍,自由選擇的普及版”,出版的讀物必須是“橫亙古今東西,無論文藝、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何等種類,萬人必讀的、真正有古典價值的書”。巖波在“一高”(戰(zhàn)前日本第一高等學校)時期的好友,戰(zhàn)后成為文部大臣的安倍能成(1883-1966)指出,“對《巖波文庫》最重要的評價,就是它尊重古典,巖波認為古典的普及程度,能直接顯示出一國的文化水平,因此,即使經(jīng)濟價值高,但缺乏實質(zhì)價值的書,也不能編入書庫;有時著者出于謙虛,說這種拙作就收入文庫吧,巖波反認為是荒謬的說法;即使作為單行本同意發(fā)行,也會拒絕編入到文庫中。巖波說,他就是這樣尊重、愛護文庫,并嚴加甄選的”。

安倍能成與巖波茂雄


巖波后來回顧道,“即使是賣不出去的書,我也要盡力提高其質(zhì)量標準。我不單純是為了賣書,而是要盡可能地維持古典的價值。因此,即使賣不掉,沒有普及性的書也要將其納入文庫?!ㄟ^堅實的內(nèi)容,不斷地提高古典的永久的價值水準。特別是沒有普及性的,但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書,只要對學問有意義,我就將其納入文庫。這就是我的策略”。

巖波的這種態(tài)度可以說與他在一高時期經(jīng)歷的教養(yǎng)主義文化熏陶緊密相關(guān)。所謂“教養(yǎng)主義”,是指“通過文化享受以達人格之完成”(筒井清忠)或“以人文學的讀書為中心完成人格的形成”(竹內(nèi)洋)。這里所說的“文化”與“人文學”,很大程度上是指德國古典教育。它讓人想起黑格爾(Georg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在柏林大學的著名演講,“人應(yīng)尊敬他自己,并應(yīng)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精神的偉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視的。那隱蔽著的宇宙本質(zhì)自身并沒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氣。對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開它的秘密,將它的財富和奧妙公開給他,讓他享受”。

紅野謙介指出,“教養(yǎng)”是指在20世紀初期,隨著日本高等教育體制的建立,且變得體系化后,不滿足于形式主義教育的學生們試圖在“課外”的教育中進行文化積累的知識生活?!靶摒B(yǎng)”意味著接受既存的價值觀,而“教養(yǎng)”意味著懷疑它。價廉質(zhì)美的《巖波文庫》很快成為青年學生的追捧的對象。夏目漱石的門生森田草平(1881-1949)回顧道,由于巖波書店出版的書口碑非常好,“就形成了只要是巖波書店出版的書籍,不管是什么都能信任這樣的口碑。不止各大學、各高等學校的學生這么認為,未參加正規(guī)學業(yè)的民間好學青年為了不被人認為沒文化,也這么想。甚至,民間青年對巖波書店更加信任。巖波書店彷佛成為了一所私設(shè)大學”。

森田草平與大宅壯一


安倍能成發(fā)現(xiàn),“無論在戰(zhàn)時還是戰(zhàn)前,年輕女性等甚至將在電車中讀它(《巖波文庫》)作為一種虛榮,其普及程度可想而知,以至于有人稱為巖波文化的弊病。在我擔任校長的一高,忙于打工的學生們在工廠、在走廊、在宿舍熄燈后廁所的一角貪婪地閱讀的,正是《巖波文庫》”。于是,社會上就出現(xiàn)了一種叫做“巖波男孩”“巖波女孩”的說法。《巖波文庫》作為一種“文化人的徽章”,會被青年學生刻意地從書包里把紅帶書(巖波文庫將系列用顏色標記,紅色為外國文學)顯露出來以供人發(fā)現(xiàn),像是一種接頭暗號一樣,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1936年3月,大宅壯一(1900-1970)在《現(xiàn)代出版資本家總評》(《日本評論》第11卷3號)中如是評價巖波。“巖波至今固執(zhí)于學術(shù)的特殊性,其文化意義暫且不提,巖波自身的經(jīng)營策略可謂賢明。在這個元本時代,各出版社競爭出版通俗讀物,大量生產(chǎn),獲得巨額利益。在這個時代,只有巖波沒有隨波逐流。他并未降低自己的品格。巖波的學術(shù)文化并不是經(jīng)營上的偽裝?!瓕W術(shù)文化本身其實對其所厭惡的輿論界反而是非常得心應(yīng)手的。掌握這種訣竅且取得巨大成功的,是巖波”。因此,竹內(nèi)洋認為,教養(yǎng)主義之別名也可以說是巖波文庫主義。

《巖波文庫》的銷售方式也不一樣?!按宋膸燹饤夘A(yù)約出版的方法,讀者可以在自己想要的時間,隨時隨地自由地購買自己想要的書籍。價格低廉,便于攜帶”。 此前,改造社與新潮社的《全集》的全集都是預(yù)約制,書店每月定期寄送一本,讀者無法自由選擇。改造社甚至對預(yù)約到最后一卷的人贈送書架。這種捆綁銷售的方法可以說是綁架了讀者,其閱讀興趣也會極大的受制于《全集》的選題。但在改造社和新潮社看來,“元本”的構(gòu)想本來就是針對有裝飾一套全集的空間和可以擁有那種生活方式的讀者。據(jù)說,當時的中產(chǎn)階級女兒的嫁妝就有一套擺在客廳的整版《全集》。當然,這是裝點門面用的,證明自己也是個“文化人”。永嶺重敏還指出,在當時,對沒有固定收入的讀者群體來說,預(yù)購《全集》的每月一元錢開銷,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稁r波文庫》分冊銷售的模式,解除了這一批讀者的購買限制,填補了商業(yè)上的空白。在這個意義上,《巖波文庫》可以說改變了改造社“元本”的概念。此外,《巖波文庫》是可以裝在口袋或包里攜帶的書籍。對于沒有書房,沒有放置書架空間的讀者來說,《巖波文庫》是可以隨身攜帶閱讀的“教養(yǎng)”。

1927年7月,第一批《巖波文庫》的發(fā)售書目中,有《新訓(xùn)萬葉集上下卷》、《心》、《蘇格拉底的申辯?克里托》、《實踐理性批判》、《古事記》、《藤村詩抄》、《國富論》上卷、《濁流·青梅竹馬》、《國性爺合戰(zhàn)?槍權(quán)三重帷子》、《戰(zhàn)爭與和平》第一卷、《芭蕉七部集》、《五重塔》、《病床六尺》、《父》、《出家人及其弟子》、《櫻桃園》、《幸福者》、《號外》、《科學的價值》、《認識的對象》、《我的春天?我春集》、《北村透谷集》、《智者納坦》、《春醒》、《朱莉小姐》、《曾我會稽山?天網(wǎng)島情死》、《黑暗的力量》、《仰臥漫錄》、《科學與方法》、《萬尼亞舅舅》、《活死人》共計31種。

林芙美子與平福百穗


巖波文庫的版型為“菊半裁”(規(guī)格為100×152 mm)。文庫的裝幀采納平福百穗(1877-1933)的方案,使用的是正倉院御用古鏡的圖紋。平福是以《豫讓》(1917年)、《荒磯》(1926年)等繪畫而聞名的日本畫家。

關(guān)于巖波文庫的裝幀,作家林芙美子(1903-1951)在《“裝幀”感》(《東京朝日新聞》1937年2月15日晨報)中給予了高度評價?!拔易钕矚g的裝幀是巖波文庫。小型且裝幀簡單,便于攜帶,第一活字和紙非常清秀”。事實上,“《巖波文庫》所使用的紙張,名叫別口金鳶,這是巖波嚴格向造紙公司發(fā)出訂單,讓他們特別制作的。巖波非常喜愛自己讓他們生產(chǎn)的紙,幾乎所有出版物都用它,而且不允許造紙公司將這種命名為“別金”的紙賣給除巖波書店以外的地方。造紙公司也體諒他,堅決不賣給其他出版社”。因此,《巖波文庫》盡管價格低廉但質(zhì)量絕對稱得上精美。

在售價方面,《巖波文庫》是采取了根據(jù)頁數(shù)增加“★”的數(shù)量,累加價格的方式。一個“★”代表100頁,20錢,“★★”是40錢,“★★★”是60錢。例如,柏拉圖的《蘇格拉底的申辯?克里托》、幸田成友校訂的《古事記》、樋口一葉的《武士?青梅竹馬》、近松門左衛(wèi)門的《國性爺合戰(zhàn)?槍權(quán)三重帷子》、幸田露伴的《五重塔》、契訶夫的《櫻桃園》、托爾斯泰的《活死人》等14種,都是一個“★”20錢。巖波書店的紀念版夏目漱石的《心》、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島崎藤村的《藤村詩抄》、倉田百三的《出家及其弟子》、島崎藤村編輯的《北村透谷集》是“★★”40錢。事實上,討厭價格戰(zhàn)的巖波其壓縮成本的方式遠勝于改造社。如果是20錢一本書,相對于改造社的一本元本,巖波文庫是五本。當時在中央公論社工作的編輯木佐木勝(1894-1979)寫道,“上個月發(fā)表的《巖波文庫》現(xiàn)在成了話題,如果正如它所宣傳的那樣,它以文庫的形式收錄古今東西大文豪的作品,且以廉價銷售,那么全盛期的《元本文學全集》也會受到打擊”。

巖波文庫的裝幀


據(jù)說,改造社對《巖波文庫》非常慌張,即刻又策劃了《改造文庫》,分社會、經(jīng)濟、政治、哲學、思想、歷史、文學、藝術(shù)、美術(shù)九大類,統(tǒng)一采用四十開灰色布面精裝,排版細密。針對《巖波文庫》的一個“★”20錢,《改造文庫》的定價為10錢,意圖正是要打垮《巖波文庫》??蓭r波在甄選內(nèi)容、紙質(zhì)優(yōu)良、印刷清晰的基礎(chǔ)上,又將原本一個“★”的分量增加到接近“★★”的分量,以此對抗改造社,結(jié)果獲得了勝利。

1927年的物價大概是,東京市的咖啡一杯10錢,咖喱飯10-12錢,面包17錢一斤,石油一升18錢,理發(fā)50錢,一克黃金1元37千,一個小學教師的初入職月薪50元,大學畢業(yè)銀行新進職員月薪70元,大學學費一年(慶應(yīng)義塾大學文科)140元。

正如很多人指出的一樣,《巖波文庫》的商業(yè)靈感最早源于德國的《雷克拉姆文庫》(Universal-Bibliothek)?!独卓死肺膸臁?867年創(chuàng)刊至今,以低廉的價格向人們提供了文藝、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廣泛類型的書,其活動成為德語圈人們提高知識、教育的重要媒介。一高時期的巖波就是《雷克拉姆文庫》的熱心讀者。他的第一外語就是德語,而且整個日本知識界的“德國崇拜”思想非常嚴重。模仿《雷克拉姆文庫》出版《巖波文庫》,也是巖波茂雄最為成功的商業(yè)戰(zhàn)略之一。事實上,據(jù)尹敏志考證,日本的文庫風潮也影響到了中國。1935年8月上?!渡陥蟆飞?,王慈發(fā)表題為《日本出版界的文庫化》的文章。他介紹了《改造文庫》和《巖波文庫》:

以上兩種文庫,聞其年銷數(shù)每冊均在一萬以上,與國內(nèi)出版物比較起來,實有天壤之別??计湓颍窃冢骸皟?nèi)容豐富,小巧經(jīng)濟”。例如最近《巖波文庫》發(fā)行的魯迅選集(佐藤春夫,增田涉合譯,本年6月15日刊出),內(nèi)有《孔乙已》《風波》《故鄉(xiāng)》《阿Q正傳》《鴨的喜劇》《石堿》《高先生》《孤獨者》《藤野先生》《魏晉文學上海文藝一瞥》《魯迅傳》等13篇,約20萬余字(278面),而其售價僅40錢(約合國幣3角)。倘在中國購買,則既要買《吶喊》,又要買《彷徨》,就此二冊的售價,已在一元以上。這樣一比,怎能不使購買者駭而咋舌?中國出版界即無經(jīng)濟崩潰原因,亦不得不衰頹下去?希望國內(nèi)出版家對于日本出版界的趨向文庫化,有所借鏡。

《雷克拉姆文庫》廣告;1828年,雷克拉姆出版社在萊比錫成立


當時的中國出版界已有上海商務(wù)印書館王云五(1888—1979)出版的《萬有文庫》,也主打便攜與廉價,“以人生必要的學識,灌輸于一般讀者”為口號,自1929年問世到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中斷,總共出版了四千多種。

《巖波文庫》一經(jīng)發(fā)售,就受到讀者的狂熱支持,取得了成功。1927年7月刊行以來,不到半年內(nèi)出品100萬部。巖波書店的顧問曾志崎誠二寫道,“這期利潤主要依賴文庫。在不景氣時取得了好成績”。巖波很高興。從讀者那里接二連三地收到感謝信,其中有讀者說,“我將所有的教養(yǎng)托付給巖波文庫”。巖波自己也感慨萬千,“做書店以來,我終于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但《巖波文庫》也并非被所有人理解。例如,“關(guān)西方面的書籍零售商們團結(jié)起來,不銷售《巖波文庫》,理由是如果不斷發(fā)行這么便宜的書,自家的生意就糟糕了”。幸虧這是小規(guī)模的抵制,要不然《巖波文庫》可能陷入有價無市的窘境。在最開始策劃的時候,“巖波的作者們,特別是有實力的東北帝國大學教授們及其他人等,以無系統(tǒng)性、經(jīng)濟上有擔憂以及廉價書會削減著者的版稅等理由,反對這一策劃”。

巖波自己其實也是個三天曬網(wǎng),兩天打魚的人。根據(jù)小林勇的回憶,“1927年年初,發(fā)行文庫的計劃確定下來后,我比以前更忙了。巖波一般在事情最開始時很上心,但一旦做起來就經(jīng)常交給別人了。在發(fā)行文庫這件事上也是如此。剛開始時巖波充滿熱情,可是中途由于書店的經(jīng)理不太積極,所以他的態(tài)度也逐漸冷淡下來。一個人負責編輯工作的我對此十分生氣,不再與巖波說話了?!耶敃r每天拼命工作,想的就是多做點普及古典作品的事情。長田干雄是我的工作搭檔”。

小林并非言過其實。安倍能成也指出,除了小林勇與長田干雄(1905-1997),對文庫出版最重要的人物還有三木清(1897-1945)。他寫道,“時任京都帝國大學教授的波多野精一欣賞三木清出眾的才華,曾經(jīng)在波多野的斡旋下,由巖波出資供三木留學德法,兩三年后回國。三木的才學也為西田幾多郎所欣賞,但他由于才氣奔放和性格上的缺點,樹敵頗多,在他畢業(yè)的京都大學不得志,便來到東京,在法政大學執(zhí)教。但從昭和初期起,三木作為出版的策劃人、作者選定的助言人、廣告宣傳的作者,及巖波的顧問,一直為巖波書店工作?!膸焓怯匈嚠敃r還年輕的小林、長田的熱情和努力,還有三木的指導(dǎo)和建言的功勞,才得以完成的”。

從左至右,小林勇、斎藤茂吉、中谷宇吉郎


三木清在京大留學期間就被視為是“空前的秀才”,在留學德國期間師從海德格爾,對歐陸哲學有獨到的見解。日后,他在太平洋戰(zhàn)爭期間成為內(nèi)閣總理大臣近衛(wèi)文麿的智囊團“昭和研究會”的核心成員。不過,當時的他還只是一個窮學生。巖波期待在歐洲的三木可以反饋一些歐洲哲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于是,三木翻譯了恩斯特?霍夫曼的《柏拉圖學說中善的作用》,刊載在新創(chuàng)刊的巖波雜志《思想》(1923年11月)。此外,三木自己也發(fā)表了一篇題為《博爾扎諾的“命題本身”》的評論。這是他自己在海德堡大學上課時的作業(yè)。

1923年10月,三木“期待聽到哈特曼的Hegel和海德格爾的Aristoteles”,搬去了馬爾堡大學。但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對哈特曼教授非常失望。他以非常theatralisch(裝腔作勢)的態(tài)度講課。不管其問題的處理方式如何,其思考方式是非常bequem(舒適、安逸的),太billig(廉價了)”。但三木高度評價了剛剛作為青年副教授上任的33歲的海德格爾。“我覺得他具有擺脫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中殘留的Naturalismus(自然主義)傾向,建立精神生活的現(xiàn)象學。我覺得他的努力很有意義。亞里士多德的研究班也非常的eigenartig(獨特),學到了不少東西”。

胡塞爾與海德格爾


1924年8月,三木搬到了巴黎,繼續(xù)進行研究。在巴黎,他與歐洲游學期間的安倍能成會面。他向巖波報告說,“安倍能成氏來了,終于有個可以說話的人,非常高興”。在巴黎,三木做了很多關(guān)于帕斯卡的研究,其成果不斷的發(fā)表在《思想》上。1925年,為期三年的留學結(jié)束后,他集結(jié)成《帕斯卡的人間研究》(1926年6月)在巖波書店出版。歸國后,他先就任第三高等學校的教授,后作為法政大學教授移居到東京。他每周至少會到巖波書店一次,給這里帶來了“清新的空氣”, “成為了各種事物的咨詢對象”。據(jù)小林勇回憶,“只要我向他請教,他都會條理清楚地解答,其學識之深、涉獵之廣令我驚訝。他的解釋和批評既富有新意,又十分貼切。三木對我來說是一個充滿魅力的人,他十分了解那些老專家、老前輩們的本領(lǐng),說起來毫不客氣”。

西田幾多郎與三木清;文庫版《帕斯卡的人間研究》


事實上,巖波老一輩的人脈都相繼離開了東京?!皶陝?chuàng)立初期的助言人、顧問阿部次郎,以及《漱石全集》出版后和巖波關(guān)系密切的小宮豐隆,都去了仙臺的東北帝國大學任教;安倍能成去了京城帝國大學;后一輩的去了京都帝國大學;作為年長者留在東京的只有茅野儀太郎和高橋穰,雖然巖波也能和他們商量,但二人都比較消極,對巖波很客氣。在這一點上,三木和意氣相投的小林,都有推動巖波的力量,勝過前二者”。這個時候,三木的到來,填補了巖波智囊團的空白?!稁r波文庫》的發(fā)刊詞“真理愿意被千萬人所追求,藝術(shù)希望被千萬人所愛戴”正是出自三木清的非凡手筆。

根據(jù)小林勇回憶,在大正時代,由于文庫本尚被普及,即使委托作家執(zhí)筆,也有人“不同意制作那樣便宜的書,或認為此種出版會減少版稅收入”,甚至“在如此便宜的小形本上出版自己的勞作,非常遺憾”為由拒絕。據(jù)說《巖波文庫》是“對作者支付版稅定價的10%,印刷裝訂一萬部,全部售完的話書店賺200日元”。但其中也涉及到版權(quán)問題。例如,在第一批文庫的31種出版物中,巖波書店的單行本只有13種。《巖波文庫》需要與作者交涉版權(quán)也要花許多時間。小林勇記載了他去春陽堂交涉島崎藤村詩集的事。

“春陽堂已經(jīng)出版過這本詩集,并買斷了著作權(quán)。我決心已下,在一個早上拜訪了春陽堂的店主和田利彥 ”,但他沒有答應(yīng)。于是,小林就去直接找了島崎藤村(1872-1943)。島崎最開始很不耐煩,都沒讓他進門,丟下一句“就這樣吧”,就關(guān)門了。但小林三番五次打擾,島崎最終開始抱怨起春陽堂了?!霸娂磕甓寄苜u兩萬冊,可我只是最初拿了50日元”。于是,小林提議“咱們不叫‘詩集’,叫‘詩抄’吧,而且是作者的‘自選’”,就沒有版權(quán)問題了。于是,“藤村逐漸興奮起來,最終答應(yīng)讓我出版詩抄”。

島崎藤村與芥川龍之介


事實上,明治以來,博文館、春陽堂,以及大正時期新起的新潮社、改造社都是以文藝書出版銷售為主業(yè)的。但巖波書店對“現(xiàn)代日本文學”的選題比較冷淡,唯一積極參與的只有夏目漱石的《心》與《漱石全集》。1927年,芥川龍之介(1892-1927)留下“模模糊糊的不安”的遺言后自殺身亡。在給妻子的遺屬中,他希望將本人全集交給他所敬愛的老師,夏目漱石《漱石全集》的出版社巖波書店出版。巖波茂雄欣然接受。但事實上,芥川在世時,二人并沒有多少交道,且?guī)r波書店未曾出版過芥川的作品。

不僅是芥川龍之介,在大正文壇上閃閃發(fā)光的德田秋聲(1872-1943)、田山花袋(1872-1930)、近松秋江(1876-1944)也未曾在巖波書店出版過作品。崛起的新勢力“白樺派”志賀直哉(1883-1971)、武者小路實篤(1885-1976)、有島武郎(1878-1923)等也是如此。此外,谷崎潤一郎(1886-1965)、佐藤春夫(1892-1964)、宇野浩二(1891-1961)、葛西善藏(1887-1928)等人也不例外。讓人覺得意外的是,有島武郎與情人波多野秋子(1894-1923)自殺殉情后,巖波與從文閣老板足助素一(1878-1930)發(fā)起了“有島紀念碑”的紀念活動。盡管如此,巖波書店也沒有刊行過有島的作品。直到1927年,有島作品的文庫版發(fā)行。不過,因為是文庫版,所以是其他出版社已經(jīng)刊行后的再版。與小林勇交好的幸田露伴(1867-1947)在晚年也是將短篇小說交給日本評論社出版,盡管他的學術(shù)評論《芭蕉七部集評釋 冬日抄》(1924年)在《巖波文庫》出版。

有島武郎與波多野秋子


據(jù)紅野謙介統(tǒng)計,截止到1926年為止,巖波書店刊行的現(xiàn)代作家僅野上彌生子(1885-1985)、倉田百三(1891-1943)、古屋芳雄(1890-1974)、中勘助(1885-1965)、長與善郎(1888-1961)5個人。而這5個人,要么是夏目漱石的人脈圈,要么是巖波茂雄自己的友人。這說明,巖波書店并不主動去甄別同時代小說的優(yōu)劣,而是讓其他出版社發(fā)表獲得好評后,再將其文庫化,是一種防御性的商業(yè)策略。這就使得巖波書店不得不反反復(fù)復(fù)去爭論版權(quán)問題了。為此,巖波吃了不少官司。

1933年2月11日,巖波在《東京朝日新聞》發(fā)表了一篇題為《出版權(quán)的確認》的文章,其背景是日本更正了著作權(quán)的修訂案?!叭绻坏玫皆髡叩耐?,即使是教科書中也不能轉(zhuǎn)載”。對此,巖波表示“極大地歡迎”?!拔业囊庖娛?,出版者買斷了原稿的情況下理所當然要以一定的版稅率再次購買,以維持持續(xù)的共同利害關(guān)系。即便是沒有契約書,要進行再次出版時,得到原出版者的同意也是道義上的要求”?!暗窃玖餍幸詠恚旧鲜菬o端地二次三次出版”?!按饲耙恢睕]有出版權(quán)的法令,有點不可思議”。如前所示,巖波書店自己也做過類似的“無端出版”。

太平洋戰(zhàn)爭期間中的巖波茂雄,背景是明治天皇的“五條誓文”


在戰(zhàn)爭期間,意識到文庫的撫軍作用,1940年,陸軍省下令收購《巖波文庫》中的20種海內(nèi)外的文學書各5千冊,合計10萬冊。盡管《巖波文庫》非常暢銷,但還是有庫存。這種巨大的軍需訂單讓庫存即可被清空了。但是,由于是軍事命令,《巖波文庫》的價格被壓縮到一★13錢。堅持了近30年的定價銷售的巖波書店也無法違抗陸軍的指示。巖波在整個戰(zhàn)爭期間,采取的是兩邊倒的策略,一會兒給海軍捐飛機,支持軍國主義,一會兒又指責軍國主義違背了明治天皇的“五條誓文”,稱日本肯定要戰(zhàn)敗。就總體而言,巖波屬于丸山真男(1914-1996)批判的那種“舊自由主義者”(Old Liberalist),這個名單還包括安倍能成、小泉信三(1888-1966)、天野貞祐(1884-1980)、和辻哲郎(1889-1960)、津田左右吉(1873-1961)等人。丸山批判道,“自明治維新以來,我國的自由主義者沒能繼承發(fā)展自由民權(quán)運動,也沒能克服封建主義,甚至淪落到只能向軍國主義投降的地步”。他們享受大正時期輕松自由的輿論氛圍,但根本抵御不了法西斯主義的崛起。他們所宣揚的那種自由主義,反倒是非常容易被軍國主義所利用?!稁r波文庫》即是其中一例。

(本文為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基地培育項目“近代日本研究”階段性成果,由澎湃新聞首發(fā)。)

參考文獻

竹內(nèi)洋,《教養(yǎng)主義的沒落:精英學生文化的變遷史》,李凱航譯,上海文藝出版社,2025年待刊。

竹內(nèi)洋,《丸山真男的時代:大學?知識人?輿論界》,李凱航譯,上海文藝出版社,2024年。

竹內(nèi)洋,《教養(yǎng)派知識人の運命 : 阿部次郎とその時代》,筑摩書房,2018年。

安倍能成,《巖波茂雄傳》,楊琨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4年。

尹敏志,《東京蠹余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

鹿島茂,《漫步神保町:日本舊書街通史》,杜紅譯,文化發(fā)展出版社,2020年。

中島岳志,《巖波茂雄:リベラル?ナショナリストの肖像》,巖波書店,2013年。

紅野謙介,《物語巖波書店百年史(1): 「教養(yǎng)」の誕生》,巖波書店,2013年。

十重田裕一,《巖波茂雄 : 低く暮らし、高く想ふ》,ミネルヴァ書房,2013年。

小林勇,《惜櫟荘主人 : 一つの巖波茂雄伝》,講談社,1993年。

筒井清忠,《日本型「教養(yǎng)」の運命 : 歴史社會學的考察》,巖波書店,2009年。

永嶺重敏,《モダン都市の読書空間》,日本エディタースクール出版部,2001年。

堀口剛,《戦時期における巖波文庫の受容 : 古典と教養(yǎng)の接合をめぐって》,《マス?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第72 卷,2008,40-57頁。

小林勇,《一本之道》,張偉齡、袁勇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年。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