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徐昭武:語文要學一輩子

在徐昭武看來,魯迅精神最重要的是“立人”思想,這是“現(xiàn)代中國人的發(fā)展之道”,也就是現(xiàn)代中國人的人生之路怎么走的問題。

徐昭武:語文要學一輩子

退休后的徐昭武在這間書房度過了大部分時間

徐昭武:語文要學一輩子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長期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曾參加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教材編寫工作。本世紀初奉命負責籌建南京魯迅紀念館并出任首任館長。主編《文言文學習詞典》《新漢語成語詞典》《追尋魯迅在南京》《尋求別樣的人們——魯迅在南京》等。

魯迅名曰樹人,始自南京。1898年,17歲的魯迅從紹興而來,開啟了南京的求學路。其間,先入江南水師學堂,之后有三年時間,在江南陸師學堂附設(shè)礦路學堂讀書,而當年礦路學堂留下的一幢樓,就坐落在今南師附中校園內(nèi)。

這種特殊的地緣關(guān)系,讓南師附中語文高級教師徐昭武,成為了魯迅的研究者。他親切地稱南師附中校園是魯迅呼吸過的地方。讀魯迅、教魯迅、研究魯迅,不管是在三尺講臺之上,還是退休離開校園,魯迅都是他生命中繞不開的名字。歷時近三十年的積累,去年他編著的《尋求別樣的人們——魯迅在南京》出版。

采訪那天,徐昭武的書桌上放著兩本他新買的書:《魯迅與當代中國》《魯迅的圈子》,看到記者有些驚奇,這位教書45年的語文老師淺笑道:“語文啊,不好學,一輩子都要學?!?/p>

1

在徐昭武看來,他成為魯迅的研究者是緣分。

上世紀50年代,在他的學生時代,魯迅于他而言,僅是一個有名的作家,不曾想到會有日后的交集。

從江蘇教育學院畢業(yè)后,1975年徐昭武進入南師附中任教。徐昭武介紹,南師附中原本的校址在今天東南大學、南師附小一片,抗戰(zhàn)期間校址西遷,抗戰(zhàn)勝利后回到南京,國民政府將原本“江蘇高農(nóng)”的一片區(qū)域給了南師附中,這才有了今天位于察哈爾路的校園。

而這片區(qū)域曾經(jīng)是陸師學堂的一部分。在這個校園內(nèi),有一幢樓非常特別,是江南陸師學堂遺留下來的建筑。1898年到1901年,魯迅曾在礦路學堂求學。

因為這幢樓,南師附中與魯迅有了“親緣關(guān)系”。文革期間,學校還曾經(jīng)命名為魯迅中學。1978年,學?;I建了魯迅紀念室,徐昭武參與其中。從那時起,他開始關(guān)注魯迅在南京的故事。

魯迅在一篇名為《瑣記》的散文中回憶了來南京的前后——“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進K學堂去了,仿佛是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边@里的N是南京,K學堂就是江南水師學堂。

徐昭武說,魯迅在南京最重要的足跡共有三處,1898年5月到南京后,在江南水師學堂學習了半年;后來轉(zhuǎn)入礦路學堂,一學三年,畢業(yè)后從南京去往日本留學;從日本回國后,又在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呆過一段時間。

那些年,徐昭武一面教學,一面不斷尋覓魯迅在南京的足跡。這一時期是魯迅的學生時代,以往并不被重視,所以資料收集也非常困難。他到全國各地的魯迅紀念館去搜集史料,魯迅當年在南京的所到之處,也都有他的足跡。

十年前,南京魯迅紀念館應運而生,填補了南京沒有魯迅紀念館的空白。紀念館最終選址在南師附中校園內(nèi)的礦路學堂遺址,徐昭武負責籌建工作,并出任首任館長。

2

在去年出版的《尋求別樣的人們——魯迅在南京》一書中,徐昭武匯集了魯迅在南京的大量文獻史料。因為魯迅自己的記述很少,更多的都是靠同時代人的回憶文章以及報刊雜志的介紹來側(cè)面印證。書中史料翔實,諸如魯迅手抄講義這樣的文物圖片更是珍貴。徐昭武說,最值得一提的發(fā)現(xiàn),是找到了魯迅在南京下礦的地點官塘煤礦。當時,他和語文教研組的幾位老師一起下礦考察,經(jīng)過實地訪問,確認了礦場所在的位置。

“不把魯迅當作神,把他當作人,更能看出他的成長。除了家庭的影響之外,魯迅的成長,與南京有很大的關(guān)系。正是在南京,他學到了新知識,接受了新思想,開闊了視野,對周樹人以后成為魯迅打下了堅實的底子。南京是他從家庭走出來的第一個驛站,也是他走向世界的出發(fā)地。”

和徐昭武聊魯迅精神的時候,他始終強調(diào)它們對于當今社會的教育意義?!棒斞傅男暮彤敶嗌倌甑男氖窍嗤ǖ??!痹谛煺盐淇磥恚斞妇褡钪匾氖恰傲⑷恕彼枷?,這是“現(xiàn)代中國人的發(fā)展之道”,也就是現(xiàn)代中國人的人生之路怎么走的問題。魯迅有超越時空的論述,值得我們?nèi)W習思考。

這些年,因為研究魯迅,徐昭武也和魯迅的家人聯(lián)系密切,接觸最多的是魯迅之子周海嬰?!八且晃粶睾椭t恭的長者,是很容易親近和交往的老人,他是學理工的,從他身上,我感受到魯迅的家學,一生不張揚,默默地勤勤懇懇地做事。這也是魯迅精神在后輩身上的體現(xiàn)?!?/p>

而魯迅精神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徐昭武的治學態(tài)度。盡管在業(yè)界,《尋求別樣的人們——魯迅在南京》一書被認為是國內(nèi)魯迅在南京研究史料中最全的,歷時近三十年的積累,徐昭武也被贊譽有“工匠精神”,但在書中,他還是以一個學習者自居,在發(fā)表一些個人觀點時,都以“編者按”的方法來表達。他說,更希望這本書具有史料價值和文獻價值,供以后的研究者參考,從而對這一塊研究能有進一步提升。

3

“退休這十年,我把以前想看沒看的書,都看看?!毙煺盐湟撇降綍?,偌大的書柜里放著海量的圖書,他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書房度過。除了現(xiàn)當代文學,徐昭武對古代詩詞也十分感興趣,一本新版的《莫礪鋒詩話》擺在他的案頭。

談到閱讀,不得不說魯迅的閱讀。魯迅在南京求學的年紀,就是今天高中生的年齡。徐昭武認為,當代的學生有必要去了解魯迅十七八歲時怎么學習,這會給中學教育以啟迪。

從徐昭武搜集的各方史料來看,魯迅是個非常愛讀書的學生。課余的時間,他喜歡讀《譯書匯編》《茶花女遺事》等,對《紅樓夢》幾乎能背誦,喜歡讀屈原的作品、讀《楚辭》,其次是嵇康、陶淵明、六朝人的文章、唐代傳奇文等等,另一方面對新出版物格外關(guān)注,魯迅當時熱心閱讀的有維新派最重要的機關(guān)報《時務(wù)報》,康有為創(chuàng)辦、梁啟超等為撰稿人的《知新報》等,最為魯迅自己津津樂道的是,他對嚴復翻譯的《天演論》的閱讀。

徐昭武由此想到今天的學生閱讀?!棒斞缸x書,從小就產(chǎn)生心系天下的思想。他在詩作《自題小像》中寫‘我以我血薦軒轅’,說明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志向。魯迅讀書,不是為了求官,而是為了求知,為了怡情養(yǎng)性,他立志要做一個文明、一個高尚的人。讀書成了一種生活習慣?!?/p>

另一方面,魯迅讀書,是古今中外都涉及,很勤奮很刻苦,而且精讀和泛讀同時進行。他也把讀書和思考結(jié)合在一起?!爸袑W時代是讀書的黃金時代,泛讀和精讀應該相結(jié)合。哪怕不能整本書讀,讀個目錄、讀個梗概也要讀,這便于學生們拓寬視野。同時,讀書也要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一定要心無旁騖,你聽著音樂讀書,還不如拿起一支筆讀書,圈圈點點,寫寫畫畫?!保ㄍ醴?文 趙杰/攝)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