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新聞

浩蕩荊楚間:第七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小記

諸位先生集中講授相關課題,爾后導師又領著學生進入田野,不知不覺已至第七年。

鐘祥市元佑宮對面現(xiàn)在是一片荷塘,四季都有人忙忙碌碌。這座明朝嘉靖皇帝賜名,原本以為焚修祝厘的宮觀,在幾百年后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不斷地被廢棄又被整葺,變身為不同性質(zhì)的活動場所,但每一次都不免讓人重新喚醒它的歷史。不僅是元佑宮,任何一處歷史遺存,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層累的記憶,等待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時間跨越明清的碑刻還有鐵鐘依然保存在元佑宮內(nèi),大殿后面的草地上則散落著從它處搜集來的碑銘。鄭振滿老師先是帶著大家辨析鐵鐘上的銘文,然后帶著學生們閱讀殘碑上的信息,他將一把面粉涂抹在碑刻上,石頭上顯現(xiàn)出工匠雕琢的滄桑文字,而文字后面隱藏的龐大而復雜的社會網(wǎng)絡被一一道出。

浩蕩荊楚間:第七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小記

讀碑。戴草帽者為鄭振滿教授

這就是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的日常,每個夏日,諸位先生集中講授相關課題,爾后導師又領著學生進入田野,不知不覺已至第七年。此屆研習營主題為“荊楚文化”,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蔣經(jīng)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共同主辦,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承辦。研習營試圖培養(yǎng)博士生和年輕學者對田野調(diào)查的興趣,學習調(diào)查的基本方法,透過實際的考察和地方視角,加深對文獻的認識并提出新的觀點。在此過程中,兩岸、亞太甚至歐美的師友交流知識、激蕩思想,同時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研習營邀請教授的講座,或就該次主題命制,或早已成為同領域的典范。而對于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在陌生領域中,融會貫通諸師切入問題的角度,思考的方式。教授的講座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討論的起點,學生帶著來自講座中的疑問進入田野,在傳統(tǒng)文獻和實地經(jīng)驗的互相映照下,不斷驗證、補充、批判課堂上所學。

浩蕩荊楚間:第七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小記

博采眾長

以“荊楚文化”為名,藝術史家和考古學家在處理較長時段的歷史中,勾勒出這片區(qū)域的文化譜系和整體情況。鄧淑蘋教授“從湖北出土兩周玉器探周、楚文化的差異與消長”,總結出華東、華西相爭之模式,而非慣常使用的南北之分。她以三個區(qū)域的出土玉器來作分析,一是以隨棗走廊為核心的曾國,二是以荊州為核心的楚國,三是楚勢力擴張后的楚國墓葬。不同文化區(qū)塊碰撞,其結果是曾國逐漸被楚化,而復合華東“物精崇拜”與華西“同類感通”的出土玉器揭示了這一現(xiàn)象。余西云教授則以陶器為主要證據(jù)來論述“江漢地區(qū)的文化變遷”,其中對于“風格類型學”的反思令人獲益。他批判了以往出土報告所使用的“文化序例”,認為該方法只能呈現(xiàn)出土器物時間上的先后,無法確定它們在發(fā)展上的關聯(lián)。所以,研究者應將重點放在對“文化譜系”的構建上,重新組合器物類型,但這需要更多的參照項,如對燒造技藝的分析等。

與早期文明不同,晚近的地方歷史可以通過直接的田野調(diào)查去發(fā)現(xiàn)。楊國安教授“‘江西填湖廣’:明清湖北移民、生計與宗族發(fā)展”之目標就是“尋找土著”。在他主要的田野點鄂東南地區(qū),仍舊保留了大量的支祠(公屋),而在這種社會組織上形成的“供太公”習俗,即把太公從一個支祠移入另一個祠堂,也還在重大節(jié)日中上演,并在處理地方事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從自然生態(tài)至經(jīng)濟形態(tài),再至社會關聯(lián),鄉(xiāng)村的聚落形態(tài);聚落的地理、交通;聚落住宅的形式與空間分布;以及散落在此地的墳冢墓地都成為了生產(chǎn)史料的重要場景,也提供了與“由上至下”完全不同的視點。

找回文本的生命

盡管取名為“荊楚文化”,但人文學者都會警惕鐵板一塊的論述,其中對于鄂西南社會文化的討論就顯示了區(qū)域內(nèi)部的重大差異。王明珂教授一直躬耕于華夏邊緣之議題,此次“盤瓠子孫記憶:文本中隱藏的景”仍圍繞著“喚醒”與“遺忘”的辯證關系展開。他在演講中不斷追問,什么現(xiàn)實造就了“表征”?一個族群如何經(jīng)驗、記憶、回溯、敘述過去的事實?在族群歷史敘述的模式下,歷史怎樣告訴現(xiàn)實的人合適地行動?我們需要找回文本的生命,從選擇符號,到制造文類,再到設定文本的社會功能,其中要思考的是為何中原人要創(chuàng)造如此的故事?被稱為蠻夷者是否接受了這樣的故事?而自稱為子孫者,又怎樣去敘述?當本土敘事中的盤瓠變成了盤古,甚至將如此的祖先故事作為反抗征稅的依據(jù),地方文本已悄然建立起了自己的體系。

浩蕩荊楚間:第七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小記

王明珂教授

胡曉真教授的“明清文人紀游與南方土司的文藝之旅——從《容美紀游》談起”將邊緣敘述與經(jīng)典文本結合起來,顧彩的日記體游記《容美紀游》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互為顯隱。她認為顧彩的旅游不是士大夫日常生活的旅游,而是一種深入的壯游。這趟的旅行的出發(fā)點和終點究竟是何地,可以存在多種闡釋。一個看似邊緣地區(qū)的首領——容美土司——正在豢養(yǎng)家班,編輯文集,塑造祖先,而明清易代的政治現(xiàn)實又不得不讓身處“桃花源”中的人們做出回應。以往絕然二分的模式顯然在此地失效了,它只是一個附屬中原王朝的政權嗎?它的社會結構又是怎樣被漢文化所改變的?

對于文獻的準確分析和情景式解讀是學者的工夫所在。陳偉教授“楚人的宗教世界——從楚簡資料切入”,其論述建立在對包山楚簡的細致解讀上,從此他歸納出卜筮的規(guī)則,進而構建出楚人的神祇系統(tǒng)。而王汎森教授以質(zhì)疑梁啟超《清代學風的地理分布》開篇,論述“明清兩湖一帶的思想活動”,從晚明李贄在麻城與耿定向的爭論成就時代之潮流,至道咸后王柏心的經(jīng)世思想,湖北在學術思想史上不應當被忽略,甚至可以說是形成了自己的風氣。但“文本性質(zhì)”仍舊值得反思:一個文本在何時被生產(chǎn)出來?它的寫作者是誰?它要在什么樣的場景中發(fā)揮效用?它又在被誰觀看?看似私人事件怎樣以公共的形式被呈現(xiàn)出來?又如何經(jīng)過歷史推移而產(chǎn)生了結構性的文本?

“流動”與“穩(wěn)定”

小記最后要提及的“流動”,是在田野與講座交匯中,學生和老師共同關注,并引發(fā)激烈辯論的一個概念。這次田野從武漢出發(fā),考察至鐘祥、襄陽、武當山、隨州,先緣漢水上行,而后折回,大家都發(fā)現(xiàn)一種無所不在的“流動”發(fā)生在荊楚之間,涉及物質(zhì)、人員、思想等各個層面。我們仔細分析“流動”,便是在研究一種新事物的介入,它們怎么創(chuàng)造有效的組織形式,而地方上的原有群體和文化要怎樣去面對挑戰(zhàn)和沖擊的事件,其中修建顯陵而引起的地方勢力的消長就是絕佳個案。然而,我們也要權衡“流動”這個概念的有效性,不同城市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文化都有重大區(qū)別,例如鐘祥以王權為依托,襄陽則是四通八達的市鎮(zhèn)型城市,發(fā)生在兩個城市中的“流動”恐怕是不同性質(zhì)的。當“流動”成為常態(tài),一種“穩(wěn)定”便應運而生。無論是李豐楙教授、劉苑如教授在“期待太平:劉宋、李唐創(chuàng)業(yè)、征戰(zhàn)與護國敘述”中所討論的圖讖與地景,還是鄭振滿教授“民間信仰與社會文化史研究”中所提到的“地方行政體制的儀式化”,其核心都離不開個別群體與地方文化的自主選擇。宗教信仰與社會結構具有一體兩面的關系,地方社會最有效、最經(jīng)濟的制度就是宗教,它不可協(xié)商,不能被質(zhì)疑,無法討論,保持了一定的神秘感,但這也賦予了統(tǒng)治者以合法性。(文/董顯亮)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