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材高職高專教材中醫(yī)診斷學(第5版)

中醫(yī)診斷學(第5版)

中醫(yī)診斷學(第5版)

定 價:¥52.00

作 者: 王璟,熊霖
出版社: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7349659 出版時間: 2023-08-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大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教材系第5輪全國中醫(yī)藥高職高專教材國家和衛(wèi)健委"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之一。是在上版教材基礎進行全面修訂,以期反映中醫(yī)藥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成果,職業(yè)教育特色,中醫(yī)藥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律。本版教材強化教材意識形態(tài)建設,筑牢思想的根基,以最新課程要求為標準,增加部分理論知識和臨床案例分析等;增編思政元素,完善二維碼等數(shù)字內容,體現(xiàn)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加強紙數(shù)融合,發(fā)揮數(shù)字化教學優(yōu)勢和特點,以更好適應全國中醫(yī)藥??平逃男枰?。

作者簡介

  副教授,中醫(yī)診斷學教研室主任。從事中醫(yī)基礎理論教學20余年,具有多年相關專業(yè)課程教學經(jīng)驗,一線骨干教師,參編多部教材編寫。

圖書目錄

緒論/1
一、中醫(yī)診斷學發(fā)展簡史/1
二、中醫(y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2
三、中醫(yī)診斷疾病的基本原理/3
四、中醫(yī)診斷疾病的基本原則/4
五、學習中醫(yī)診斷學的基本方法/5
上篇四診
第一章望診/8
第一節(jié)全身望診/8
一、望神/8
二、望色/10
三、望形/11
四、望態(tài)/12
第二節(jié)局部望診/12
一、望頭面/13
二、望五官/14
三、望軀體/16
四、望四肢/17
五、望二陰/18
六、望皮膚/19
第三節(jié)望排出物/20
一、望痰涕涎/20
二、望嘔吐物/20
三、望大便/21
四、望小便/21
第四節(jié)望小兒指紋/21
一、正常小兒指紋/21
二、異常小兒指紋/22
第五節(jié)舌診/22
一、舌診基礎/22
二、舌診的方法與注意事項/23
三、舌診的內容和正常舌象及生理差異/24
四、望舌質/25
五、望舌苔/28
六、舌象分析要點及舌診的臨床意義/29
第二章聞診/32
第一節(jié)聽聲音/32
一、正常聲音/32
二、異常聲音/32
第二節(jié)嗅氣味/35
一、病體之氣/35
二、病室之氣/36
第三章問診/37
第一節(jié)問診的意義及方法/37
一、問診的意義/37
二、問診的方法及注意事項/37
第二節(jié)問診的內容/38
一、一般情況/38
二、主訴/38
三、現(xiàn)病史/38
四、既往史/39
五、個人生活史/39
六、家族史/39
第三節(jié)問現(xiàn)在癥/40
一、問寒熱/40
二、問汗/42
三、問疼痛/43
四、問頭身胸腹不適/45
五、問耳目/46
六、問睡眠/46
七、問飲食口味/47
八、問二便/48
九、問婦女/49
十、問小兒/50
第四章切診/52
第一節(jié)脈診/52
一、脈象形成的原理/52
二、診脈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項/53
三、脈象要素及平脈特征/56
四、常見病脈及其臨床意義/57
五、脈象鑒別、相兼脈和真臟脈/61
六、診婦人脈和小兒脈/64
七、脈診的臨床意義及脈癥從舍/64
第二節(jié)按診/66
一、按診的方法與意義/66
二、按診的主要內容/66
中篇辨證
第五章八綱辨證/70
第一節(jié)八綱基本證候/70
一、表里辨證/70
二、寒熱辨證/71
三、虛實辨證/73
四、陰陽辨證/74
第二節(jié)八綱證候間的關系/76
一、證候相兼/76
二、證候轉化/77
三、證候真假/78
第六章病因辨證/80
第一節(jié)外感病因辨證/80
一、六淫辨證/80
二、疫癘辨證/82
第二節(jié)內傷七情辨證/83
第三節(jié)勞傷辨證/84
第四節(jié)食積辨證與蟲積辨證/85
第五節(jié)外傷辨證/86
第七章氣血津液辨證/87
第一節(jié)氣病辨證/87
一、氣虛證/87
二、氣陷證/88
三、氣虛不固證/88
四、氣脫證/88
五、氣滯證/89
六、氣逆證/89
七、氣閉證/89
第二節(jié)血病辨證/90
一、血虛證/90
二、血瘀證/90
三、血熱證/90
四、血寒證/91
第三節(jié)津液病辨證/91
一、津液虧虛證/91
二、津液內停證/92
第四節(jié)氣、血、津液兼病辨證/94
一、氣血兩虛證/94
二、氣虛血瘀證/94
三、氣不攝血證/94
四、氣隨血脫證/95
五、氣滯血瘀證/95
六、氣虛津泄證/95
七、氣隨津脫證/96
八、氣滯津停證/96
九、津血俱虧證/96
十、痰瘀互結證/96
第八章臟腑辨證/98
第一節(jié)心與小腸病辨證/98
一、心氣虛證/98
二、心陽虛證/98
三、心陽暴脫證/99
四、心血虛證/99
五、心陰虛證/99
六、心脈痹阻證/100
七、心火亢盛證/100
八、痰蒙心神證/101
九、痰火擾神證/101
十、瘀阻腦絡證/101
十一、小腸實熱證/101
第二節(jié)肺與大腸病辨證/102
一、肺氣虛證/102
二、肺陰虛證/102
三、外邪襲肺證/102
四、寒痰阻肺證/103
五、肺熱熾盛證/103
六、痰熱壅肺證/103
七、大腸濕熱證/104
八、腸熱腑實證/104
九、腸燥津虧證/104
第三節(jié)脾與胃病辨證/105
一、脾氣虛證/105
二、脾虛氣陷證/105
三、脾不統(tǒng)血證/106
四、脾陽虛證/106
五、寒濕困脾證/107
六、濕熱蘊脾證/107
七、胃氣虛證/107
八、胃陽虛證/108
九、胃陰虛證/108
十、寒滯胃脘證/108
十一、胃熱熾盛證/108
十二、食滯胃脘證/109
十三、胃脘氣滯證/109
第四節(jié)肝與膽病辨證/110
一、肝郁氣滯證/110
二、肝血虛證/110
三、肝陰虛證/110
四、肝火熾盛證/111
五、肝陽上亢證/111
六、肝風內動證/111
七、寒凝肝脈證/113
八、肝膽濕熱證/113
九、膽郁痰擾證/113
第五節(jié)腎與膀胱病辨證/113
一、腎陰虛證/114
二、腎陽虛證/114
三、腎精不足證/115
四、腎氣不固證/115
五、腎虛水泛證/115
六、膀胱濕熱證/115
第六節(jié)臟腑兼病辨證/116
一、心腎不交證/116
二、心腎陽虛證/116
三、心肺氣虛證/116
四、心脾氣血虛證/116
五、心肝血虛證/116
六、脾肺氣虛證/117
七、肺腎氣虛證/117
八、脾腎陽虛證/117
九、肺腎陰虛證/117
十、肝腎陰虛證/117
十一、肝火犯肺證/117
十二、肝郁脾虛證/118
十三、肝胃不和證/118
第九章其他辨證方法/119
第一節(jié)六經(jīng)辨證/119
一、太陽病證/119
二、陽明病證/120
三、少陽病證/121
四、太陰病證/121
五、少陰病證/122
六、厥陰病證/122
第二節(jié)衛(wèi)氣營血辨證/123
一、衛(wèi)分證/123
二、氣分證/123
三、營分證/124
四、血分證/124
第三節(jié)三焦辨證/125
一、上焦病證/125
二、中焦病證/125
三、下焦病證/126
下篇綜合運
第十章診斷臨床綜合應用/128
第一節(jié)綜合處理病情資料的方法/128
一、判斷病情資料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128
二、評價病情資料的準確性和客觀性/129
三、分析病情資料的一致性程度/129
四、明確病情資料的主癥、次癥和兼癥/129
五、辨別病情資料的屬性/130
第二節(jié)辨證的思維法則、思維方法和內容/131
一、辨證的思維法則/131
二、辨證的思維方法及要點/132
三、辨證的基本內容和步驟/134
第三節(jié)疾病診斷的方法和內容/135
一、疾病診斷的一般方法和途徑/135
二、病名診斷的方法與正確運用/136
三、辨病的診斷學意義/137
四、辨證與辨病相結合/138
第十一章病案書寫/140
第一節(jié)病案的內容和書寫要求/140
一、中醫(yī)病歷書寫基本規(guī)范/140
二、中醫(yī)病案書寫的重點內容/143
第二節(jié)中醫(yī)病案書寫格式/144
一、住院病案格式及書寫要求/144
二、門診病案格式及書寫要求/148
三、急診病案格式及書寫要求/148
實習項目/150
實習一觀看望診、舌診錄像及舌象模型/150
實習二舌診訓練與體驗/150
實習三問診方法訓練/151
實習四切脈方法訓練及常見脈象的體驗/151
實習五八綱辨證病案分析與討論/152
實習六病因辨證病案分析與討論/153
實習七氣血津液辨證病案分析與討論/153
實習八臟腑辨證病案分析與討論/154
實習九六經(jīng)辨證病案分析與討論/155
實習十衛(wèi)氣營血辨證病案分析與討論/156
實習十一綜合運用診斷知識進行病案分析和討論/156
實習十二病歷書寫訓練/157
附錄一常見癥狀的鑒別診斷/160
一、發(fā)熱/160
二、異常出汗/162
三、抽搐/163
四、出血/163
五、咳嗽/164
六、嘔吐/164
七、泄瀉/165
八、便秘/165
九、小便不利/166
十、疼痛/166
附錄二常見相似證候的鑒別診斷/169
一、心血虛證與心氣虛證/169
二、痰蒙心神證與痰火擾神證/169
三、血虛生風證與肝血虛證/169
四、腎陰虛證與肝陰虛證/169
五、肝陽上亢證與肝陰虛證/170
六、脾氣虛證與脾虛氣陷證/170
七、燥邪傷肺證與肺陰虛證/170
八、腎精不足證與腎氣不固證/170
九、腎不納氣證與腎氣不固證/170
十、心脾氣血虛證與心肝血虛證/171
十一、心火亢盛證與心腎不交證/171
十二、肝腎陰虛證與心腎不交證/171
十三、痰熱壅肺證與肝火犯肺證/171
十四、腎精不足證與肝腎陰虛證/171
十五、痰火擾神證與膽郁痰擾證/171
十六、肝膽濕熱證與膽郁痰擾證/172
十七、大腸濕熱證與膀胱濕熱證/172
十八、心火亢盛證與膀胱濕熱證/172
主要參考書目/17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