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佛教義學研究(第3輯)

佛教義學研究(第3輯)

佛教義學研究(第3輯)

定 價:¥149.00

作 者: 周貴華 編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8812288 出版時間: 2022-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2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佛教義學研究第三輯,內(nèi)容豐富多彩,略分為兩大部分,選自兩次佛教義學研討會的參會成果,有中國佛教義學者的研究,也有韓國佛教學者的研究,是一部國際性佛教義學研究成果的匯集。第一部分題為“佛教經(jīng)論中的佛陀觀研究”,由十篇義學論文組成。這組論文選自2018年12月在邯鄲市舉行的第四屆佛教義學研討會的參會論文。此次研討會由邯鄲西古寺主辦、承辦,佛教義學研究會、青海北海禪院、華東師范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協(xié)辦,主題為“佛教中的佛陀觀”。會議在各方善緣和合下圓滿成功,取得豐碩成果。其中尤其要感恩西古寺住持祖燈法師。他不僅領導西古寺主辦、承辦了這次會議,而且資助了本書的出版。所選的這些義學文章屬于佛教經(jīng)論中佛陀觀的義學研究,包括總攝經(jīng)教中佛陀觀的論文,以及詮顯單經(jīng)佛陀觀的論文,也包括個別大乘基本論典的佛陀觀的梳理與說明;另外,還有論文敘述印度佛教中佛陀觀的歷史開展,以及闡說佛陀觀與佛教作為義學的關系,等。第二部分是“中印佛教研究”,屬于中印宗派佛教研究內(nèi)容,有八篇論文。這組論文主要選自于“中韓佛教義學的對話——以**的研究成果為中心”研討會的參會論文,其中前六篇是韓方學者的論文,第七篇是中方義學者的義學論文,最后一篇則選自“佛教中的佛陀觀”研討會的參會義學論文,其內(nèi)容包括印度部派佛教、印度唯識學(瑜伽行)派與中觀學派,以及中國天臺宗、三論宗、華嚴宗、禪宗等宗派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周貴華,男,1962年12月生于重慶市石柱縣,哲學博士,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佛教。獨著:《唯心與了別》《唯識、心性與如來藏》《唯識通論》(上、下冊)《作為佛教的佛教》《唯識明論》《言詮與意趣》《完整佛教思想導論》《印度佛教一一從佛教起源至公元7世紀》《本懷與時代》等,聯(lián)合主編:《東方哲學史》(五卷)《東方哲學思想與文化精神》等,聯(lián)合翻譯:《修剪菩提樹》等。

圖書目錄

佛教經(jīng)論中的佛陀觀研究
經(jīng)教中的佛陀觀
《華嚴經(jīng)》的如來觀及其意趣
略論《金剛般若經(jīng)》的佛陀觀
《解深密經(jīng)》佛身觀研究
“大事因緣”釋義
——依據(jù)《解深密經(jīng)》的解讀
本生經(jīng)類中的釋尊形象與義理指向
《中論》所說之如來性
佛是否修成之辯
——吐蕃頓漸之爭中的成佛觀
佛陀觀的展開
——由法身到神變加持身
佛陀觀、佛教觀與義學觀芻議
中印佛教宗派研究
由印度與中國佛教經(jīng)綸看“Buddha-vacana”概念的意義和變遷
唯識學“法無我”解釋與證得的方法
有關如來藏思想與唯識思想之傳統(tǒng)二分法的若干問題
中國初期佛教的法身觀
疏密與橫豎,兩視線的交叉
——以慧均《大乘四論玄義記》第一卷“初章中假義”為中心
華嚴思想傳遞給我們的訊息
禪宗的決定之趣與見道
論大乘佛智與二乘佛智之差異
——以印順法師“無我所即是法無我”觀為中心
編后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