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xué)藝術(shù)文學(xué)詩歌詞曲賦中國近/現(xiàn)/當(dāng)代作品全唐詩:增訂本

全唐詩:增訂本

全唐詩:增訂本

定 價(jià):¥680.00

作 者: 主編:孫通海/等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xiàng):
標(biāo) 簽: 唐代

ISBN: 9787101017168 出版時(shí)間: 1999-01-01 包裝: 精裝本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11965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片斷:全唐詩續(xù)補(bǔ)遺卷一初唐一李淵高祖為秦王制詩初太宗為秦王,高祖制詩云云。帝于宮西造宅初成,高祖送玉璽以至帝所,縉紳先生相謂曰:“詩及玉璽,蓋奉國之祥瑞者歟?!苯癜矗骸度圃姺怖芬鸷嘀^唐初無五星聯(lián)聚之事,疑其偽托。曾見陜西鄠縣有大業(yè)三年鄭州刺史李淵為子世民祈疾疏石刻拓本,孫星衍《訪碑錄》亦收載。圣德合天地,五宿連珠見。和風(fēng)拂世民,上下同歡宴?!秲愿敗范弧兜弁醪俊ふ鲬?yīng)》李世民太宗題龜峰山在麻城縣乾坤造化有神功,勝地安然氣象雄。馬跡印開蒼石上,龜頭橫插白云中。山高每有神仙過,寺號能仁天子封。試劍石邊風(fēng)拂拂,虎跑泉內(nèi)水溶溶。龍吟南嶺崎山雨,虎嘯東林什子風(fēng)。舍利塔中遺釋子,觀音崖上禮慈容。天開云現(xiàn)琉璃碧,日落霞明瑪瑙紅。巖畔芊芊羅漢草,領(lǐng)頭郁郁大夫松。望龜亭內(nèi)迎仙客,噴雪崖前活水通。萬里黎民皆潤澤,一堂賢圣總虛空。游山宰相書名字,采藥仙人留跡蹤。任是丹青描不就,恍疑身世九霄宮。《弘治黃州府志》七《藝文》武則天后游石淙詩并序若夫圓嶠方壺,涉滄波而靡際;金臺玉闕,陟玄圃而無階。惟聞《山海》之經(jīng),空覽《神仙》之記。爰有石淙者,即平樂澗也。爾其近接嵩領(lǐng),俯屆箕峰,瞻少室兮若蓮,睇潁川兮如帶。既而躡崎嶇之山徑,蔭蒙密之藤蘿,洶涌洪湍,落虛潭而送響;高低翠壁,列幽澗而開筵。密葉舒帷,屏梅氛而蕩燠;疏松引吹,清麥候以含涼。就林藪而王心神,對煙霞而滌塵累。森沉丘壑,即是桃源;淼漫平流,還浮竹箭?!布x〕(網(wǎng))薛荔而成帳,聳蓮石而如樓。洞口全開,溜千年之芳髓,山腰半坼,吐十里之香粳。無煩昆閬之游,自然形勢之所。當(dāng)使人題彩翰,各寫瓊篇,庶無滯于幽棲,冀不孤于泉石。各題四韻,咸賦七言?!豆沤駡D書集成·山川典》六○《嵩山部》。今按:此詩在《全唐詩》有詩無序,而《全唐詩》一般有詩有序者,大都全錄,此系遺漏?,F(xiàn)特補(bǔ)序,詩不重錄。又《圖書集成》同卷,作嵩山石淙侍宴應(yīng)制者,有宋之問、沈佺期、蘇味道、李嶠諸人。①①據(jù)《金石萃編》卷六十三校改。許敬宗遼左雪中登樓歲杪崇朝雪,天涯絕塞城。凍云連海色,枯木助風(fēng)聲。本書前言全唐詩續(xù)補(bǔ)遺前言唐詩體制繁復(fù)。前承樂府、古風(fēng),后啟律詩、雜言,抒情、說理、敘事、寫景,蔚為大觀。上自達(dá)官,下至隱逸,文士筆述,民間口傳,遍地開花,豐富多彩。它在中國詩壇上,也在世界詩歌史上,都占有并將永久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唐、宋、元至明中葉以前,唐詩選本多,而全集少。明中期以后,漸有人重視唐詩全集的編刻,但斷代分期出書,流傳極少。如隆慶時(shí)吳琯等《唐詩紀(jì)》,只成初唐、盛唐。至清康熙四十五、六年間,才開始根據(jù)胡震亨《唐音統(tǒng)簽》及錢謙益、季振宜連接編輯的《全唐詩集》(只有稿本。初稿為不同版本的詩集拼成,有抄有刻,我曾寫出目錄,留備參考。該稿現(xiàn)在臺灣。清內(nèi)府舊藏是重抄稿本。)綜合改編成為現(xiàn)時(shí)仍在通行的《全唐詩》?!度圃姟饭簿虐倬?,收詩五萬馀首。因當(dāng)時(shí)急于求成,存在不少缺點(diǎn)錯誤。近代有不少人,如劉師培、李嘉言等提出勘誤和改編的意見,偶然也提到尚有可補(bǔ)之詩。日本河世寧能早在我國乾隆時(shí)期進(jìn)行《全唐詩》的輯逸工作,雖然所輯有限,又多屬摘句,最后附李嶠幾首詩的校異,也還是值得歡迎的。近半個世紀(jì)中,有羅振玉、王重民,包括最近舒學(xué)等,單從敦煌遺書中先后輯出唐人遺詩共約一百八十首。只限于文士的雅言詩,而未收民間的口語詩,終令人對唐詩有不全之感。我在較長時(shí)期,對全漢至隋詩、全唐詩,都留心輯補(bǔ),隨見隨鈔,各有積稿?,F(xiàn)中華書局以《全唐詩》先行再版,廣征補(bǔ)遺。最近一年多,我根據(jù)原輯加工,僅就手邊可利用的書,加以鈔補(bǔ),五百五十馀人,詩一千馀首,摘句(一聯(lián)一韻作為一句)二百三十以上,詞三十一首,編為二十一卷?,F(xiàn)時(shí)的工作以補(bǔ)為主,但也以補(bǔ)帶校。如不事先反復(fù)細(xì)校,則又不知缺在何處。多卷集的大家、名家,比較難補(bǔ),而零句比全詩更難補(bǔ)。古今學(xué)者中,雖對某一家某一集,進(jìn)行過專門的研究,而竟不知何者可補(bǔ),或雖補(bǔ)而反誤。明、清刻本中,誤補(bǔ)者更多一些。如《四部叢刊》影印明刊本《張籍集》,極為錯亂,有《臺城》及其他十題,共十七首,實(shí)為劉禹錫詩,《楊柳送客》等四首,為李益詩,竟大量收入。席刻《唐詩百名家集》中,《馬戴集》比《全唐詩》多出《早秋宿崔業(yè)居處》以下九首,皆為秦系詩,又席刻百家有《于鄴集》,江標(biāo)五十家小集有《于武陵集》?!短圃娂o(jì)事》及《全唐詩》都分作二家,據(jù)《唐才子傳》,武陵為鄴之字,實(shí)為一個。也有些詩,見于兩家以上,不能肯定為某一人詩者,保留詩題,文字出入較大者并存。有些詩雖有疑問,如王維樂府詩等,也作為附錄保存,留待后來學(xué)者參考。以上這些情況,都在詩前、詩后或詩人小傳中,加以說明。體例問題:現(xiàn)在略依原書凡例,如已有傳的,就不再錄,沒有傳而可以查到的,就略補(bǔ)小傳。如暫時(shí)查不出,就參照原書前后人次,訂其時(shí)代。否則統(tǒng)依姓名筆劃,集中放在“無世次”一卷之中。本輯稿每詩后面,都注明出處。所附小傳及詩解等,大都引用原文,形式近于《宋詩紀(jì)事》。原書補(bǔ)遺、歌謠、神仙等詩,也是如此。不過有詳、有略、也有遺漏,又多數(shù)不注出處。這對以后??被蚋木帯度圃姟?,有一定困難。本輯稿破除以往慣例,不論帝王將相、朝野人士、婦女、僧道,都按時(shí)代先后排列。缺姓名而有時(shí)代,或有關(guān)人物可尋,也依照上例列入。本輯稿略依《唐詩品匯》及《詩藪》、《唐音癸簽》所論,暫分為初、盛、中、晚。五代十國補(bǔ)詩較多,(李調(diào)元《全五代詩》晚于《全唐詩》,缺漏還很多。)題作《全唐五代詩續(xù)補(bǔ)遺》,也是可以的。胡震亨對胡應(yīng)麟的論述,比較佩服。但初、盛、中、晚,具體細(xì)分,又不盡相同。如應(yīng)麟以李適、孫逖為盛唐,震亨改為初唐;應(yīng)麟以包融為初唐,劉方平為中唐,震亨都改為盛唐;應(yīng)麟以元載、蘇渙為盛唐,震亨改為中唐;應(yīng)麟以魏暮、孫元宴為中唐,震亨又改為晚唐;應(yīng)麟以杜荀鶴、沈彬、陳陶、黃滔等為晚唐,震亨改為閏唐(即五代十國)。而初、盛、中、晚之中,又各有先后,至于五代十國詩在《全唐詩》中混而不分,現(xiàn)也略依《全五代詩》并參照《五代史》、《十國春秋》加以區(qū)分。本稿是繼《全唐詩》原有補(bǔ)遺輯補(bǔ)的,故稱《續(xù)補(bǔ)遺》。筆者限于時(shí)間和水平,目前只能勉成此初稿,難免有誤有漏,至于修改補(bǔ)充,更準(zhǔn)確地加以排比,則有待今后進(jìn)一步的努力。童養(yǎng)年于安徽大學(xué)一九八○年四月

作者簡介

暫缺《全唐詩:增訂本》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卷二七二
    韋元甫
    木蘭歌
    王 鋌
    登越王樓見喬公詩偶題
    潘 炎
    清如玉壺冰
    張叔良
    長至日上公獻(xiàn)壽
    呂 牧
    涇渭揚(yáng)清濁
    韋夏卿
    別張賈
    送顧況歸茅山
    和丘員外題湛長史舊居
    綦毋誠
    同韋夏卿送顧況歸茅山
    姚 倫
    感秋
    討章秀才洛陽客會
    千 結(jié)
    賦得生芻一束
    鄭孺華
    賦得生芻一束
    張叔卿
    空靈岸
    流桂州
    房孺復(fù)
    酬竇大閑居見寄
    楊郇伯
    送妓人出家
    陳 潤
    宿北樂館
    東都所居寒食下作
    登西靈塔
    送駱征君
    賦得浦外虹送人
    賦得秋河曙耿耿
    賦得池塘生春草
    闕題
    杜 誦
    哭長孫侍郎
    鄭 丹
    明皇帝挽歌
    肅宗挽歌
    鄭 昈
    落花
    朱長文
    宿新安江深渡館寄鄭州王使君
    春眺揚(yáng)州西上崗寄徐員外
    送李司直歸浙東幕兼寄鮑將軍
    望中有懷
    題虎丘山西寺
    吳興送梁補(bǔ)闕歸朝賦得荻花
    句
   二七三
    戴叔倫
    獨(dú)不見
    去婦怨
    古意
    南野
    曾游
    江行
    孤鴻篇
    感懷二首
    喜雨
    嘆葵花
    從軍行
    九日與敬處士左學(xué)士同賦采菊上東山便為首句
    奉天酬別鄭諫議云逵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
    梧桐
    孤石
    花
    竹
    懷素上人草書歌
    女耕田行
    柳花歌送客往桂陽
    邊城曲
    屯田詞
    巫山高
    早春曲
    白苧詞
    行路難
    相思曲
    送別錢起
    送張南史
    春日早朝應(yīng)制
    早行寄朱山人放
    除夜宿石頭驛
    吳明府自遠(yuǎn)而來留宿
    客夜與故人偶集
    送友人東歸
    江上別張歡
    廣陵送趙主簿自蜀歸絳州寧覲
    別友人
    宿城南盛本道懷皇甫冉
    暉上人獨(dú)坐亭
    送崔融
    游少林寺
    崇德道中
    雨
    過賈誼宅
    冬日有懷李賀長吉
    送郎士元
    春江獨(dú)釣
    山居即事
    賦得長亭柳
    客中言懷
    山行
    春日訪山人
    臥病
    贈月溪羽士
    贈行腳僧
    重游長真寺
    晚望
    寄贈翠巖奉上人
    過龍灣五王閣訪友人不遇
    與友人過山寺
    賦得古井送王明府
    送耿十三諱復(fù)往遼海
    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三首
    獨(dú)坐
    李大夫見贈因之有呈
    長沙送梁副端歸京
    和尉遲侍郎夏杪聞蟬
    和李相公勉晦日蓬池游宴
    彭婆館逢韋判官使還
    酬別劉九郎評事傳經(jīng)同泉字
    漢南遇方評事
    湘中懷古
    京口懷古
    逢友生言懷
    長門怨
    郊園即事寄蕭侍郎
    贈韋評事儹
    送少微上人入蜀
    送道虔上人游方
    送嵩律師頭陀寺
    舟中見雨
    送僧南歸
    江干
    過友人隱居
    宿天竺寺曉發(fā)羅源
    留宿羅源西峰寺示輝上人
    題橫山寺
    泛舟
    宿靈巖寺
    江上別劉駕
    南軒
    泊雁
    巡諸州漸次空靈戍
    潭州使院書情寄江夏賀蘭副端
    過柳州
    經(jīng)巴東嶺
    過申州
    次下牢韻
    潘處士宅會別
    暮春沐發(fā)晦日書懷寄韋功曹沨李錄事從訓(xùn)王少府純
    長安早春贈萬評事
    留別宋處士
    留別道州李使君圻
    將游東都留別包諫議
    灞岸別友
    臨川從事還別崔法曹
    海上別薛舟
    婺州路別錄事
    建中癸亥歲奉天除夜宿武當(dāng)山北茅平村
    京口送皇甫司馬副端曾舒州辭滿歸去東都
    送李審之桂州謁中丞叔
    送王翁信及第歸江東舊隱
    送李明府之任
    送郭太祝中孚歸江東
    新秋夜寄江右友人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xiāng)
    送謝夷甫宰馀姚縣
    送柳道時(shí)余北還
    送萬戶曹之任揚(yáng)州便歸舊隱
    送李長史縱之任常州
    南賓送蔡侍御游蜀
    送崔拾遺峒江淮訪圖書
    九日送洛陽李丞之任
    奉陪李大夫九日宴龍沙
    送車參軍江陵
    游清溪蘭若
    贈史開府
    登樓望月寄鳳翔李少尹
    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
    奉酬盧端公飲后贈諸公見示之作
    贈司空拾遺
    越溪村居
    贈韓道士
    寄萬德躬故居
    寄司空曙
    過故人陳羽山居
    吊暢當(dāng)
    寄劉禹錫
    寄孟郊
    贈徐山人
    過賈誼舊居
    宮詞
    漢宮人入道
    二靈寺守歲
    暮春感懷
    哭朱放
    酬盩厔耿少府諱見寄
    贈慧上人
    漸至涪州先寄王員外使君縱
    和河南羅主簿送校書兄歸江南
    曉聞長樂鐘聲
    聽霜鐘
    同前
   二七四
    戴叔倫
    酬崔法曹遺劍
    敬報(bào)孫常州二首
    將赴東陽留上包諫議
    答崔法曹
    問嚴(yán)居士易
    新年第二夜答處上人宿玉芝觀見寄
    赴撫州對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階五首
    又酬曉燈離暗室五首
    同賦龍沙墅
    昭君詞
    勸陸三飲酒
    關(guān)山月二首
    送王司直
    宿無可上人房
    山居
    口號
    夜坐
    堤上柳
    遣興
    贈張揮使
    偶成
    畫蟬
    題天柱山圖
    松鶴
    草堂一上人
    題黃司直園
    北山游亭
    贈李唐山人
    題秦隱君麗句亭
    答孫常州見憶
    送裴明州效南朝體
    戲留顧十一明府
    答崔載華
    將赴行營勸客同醉
    夏夜江樓會別
    歲除日奉推事使牒追赴撫州辨對留別崔法曹陸
    大祝處士上人同賦人字口號
    江館會別
    池上絮
    贈賈島
    贈譯經(jīng)僧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