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道教虛靜與逍遙:道家心性論研究

虛靜與逍遙:道家心性論研究

虛靜與逍遙:道家心性論研究

定 價:¥22.00

作 者: 羅安憲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哲學青年學術(shù)文庫
標 簽: 子部 國學 道家哲學 先秦哲學

ISBN: 9787010050966 出版時間: 2005-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3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虛靜與逍遙:道家心性論研究》,羅安憲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28萬字。道家是對中國文化以至世界文化產(chǎn)生過并仍然產(chǎn)生著重要影響的學術(shù)派別。心性問題亦是中國哲學之一主要問題。海內(nèi)外研究儒家心性論者甚眾,成績斐然。佛教心性問題亦有不少論作。對道家心性問題,學術(shù)界存有異議,有人根本否認道家有心性論,有人雖對道家心性問題有所論及,但失之表面,亦很不系統(tǒng)。本書第一次對道家心性問題做出了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認為道家有很系統(tǒng)的心性論,道家心性論是與儒家、佛教心性論迥然相異的中國心性論的第三種形態(tài)。全書除導言與結(jié)語外,共分為八章。分別為道論、性論、心論、情論、人論、命論、生死論、修養(yǎng)論。(1)道家之一切理論無不是圍繞道而展開的。道既是生物之原,亦是成物之本,亦是天地萬物之本性,亦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據(jù),亦是君王治國安邦之根本方略?!暗婪ㄗ匀弧保乐拘约词亲匀欢鵁o為。道是道家心性論之基礎和根據(jù),甚至可以說,道家心性論不過是其道論之自然延伸。(2)由道而德、而性。道之本性為自然。人既源于道,道之性亦即人之性,所以,人之本性亦是自然。(3)由道而性,進而至于心。如果說,性是指人之先天的、本然的方面,那么,心則是指人之后天的、實然的方面。人之性必顯于人之心,由人之心,亦可見出人之性。人性本自然、自在而自由。由推崇自然,道家強調(diào)“虛心”;由推崇自由,道家強調(diào)“游心”。(4)由道而德、而性、而心,進而至于情。性、心、情三者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性是指人之先天之本性,突出者為人之先天性之因素;心是指人之內(nèi)在精神,突出者為人之為人之主體性因素;情是指人之主觀情感,突出者為我之為我之情緒感受。(5)有性、有心、有情,故而之為人。道家所追求的人生,即是自然、自在而自由的人生。(6)有人,即有人之命。道家對人之命運,持一種自然的無可奈何的態(tài)度。所以如此,因為只有以這樣一種態(tài)度來對待一切,才能保守心靈之寧靜、淡泊與自由。(7)有人,即有人之生死。道家對于生死,持一種純自然的態(tài)度。與道教之求長生不同,道家并不追求長生,道家只追求自由而自在地活著。(8)心性論必然涉及到修養(yǎng)。致虛守靜是道家修養(yǎng)論之主旨。老子首倡致虛守靜,莊子則將致虛守靜具體化為“心齋”與“坐忘”,并進而將致虛守靜提升為本體論的高度,而標舉“齊物”。如此,由道而性、而心、而情、而人,進而至于命,至于生死,至于修養(yǎng),其中心思想即是精神之自由。追求精神自由,實乃道家心性論之根本所在。自然、自在而自由,和諧、和睦而和適,這就是道家心性論的基本內(nèi)容。

作者簡介

暫缺《虛靜與逍遙:道家心性論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 道論
一、道不可道
二、道法自然
第二章 性論
一、性之本然
二、性之本真
第三章 心論
一、虛心
二、游心
第四章 情論
一、遺物反已
二、因乎自然
第五章 人論
一、心意自得
二、用心若鏡
第六章 命論
一、命不可違
二、安命達德
第七章 生死論
一、死生為晝夜
二、生勞而死息
第八章 修養(yǎng)論
一、致虛
二、齊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