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嚴謹?shù)闹螌W精神 深入的工作作風——回憶胡耀邦同志關(guān)心中央團校工作二三事

見證中青: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校報新聞網(wǎng)優(yōu)秀作品選編:1989~2006 作者:李寶國,張樹輝,毛赟美 編


嚴謹?shù)闹螌W精神 深入的工作作風——回憶胡耀邦同志關(guān)心中央團校工作二三事

王之倫

胡耀邦同志自己酷愛學習,讀書是他最大的嗜好。他長期擔任中央團校校長,對團校師生的學習也非常關(guān)切。我是中央團校第五期學員,耀邦同志在我們的畢業(yè)典禮上全面總結(jié)了我們的學習收獲,并且說,“至于成績不夠大的原因,就是團中央對你們幫助不夠,首先拿我說吧,去年來了一次,今年來一次,談不到幫助”。他要求我們在鞏固和發(fā)揚學習成果的基礎上繼續(xù)努力學習。他每次來校作報告都要講到學習問題,在第六期開學典禮上,他對師生的學習,提出了四條意見:一是請教先生,依靠自己;二是大膽思考,深入討論;三是提倡批評,實行互助。什么是批評呢?批評就是講道理,不是罵街,不是亂戴帽子,不是刮胡子,也不是穿小鞋;四是堅定信心,頑強到底。他說,有了信心就一定成功,就一定可以學到一點東西。走不動就爬,爬不動就滾,要有這個勁頭?,F(xiàn)在20歲左右的青年,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但也是最容易糊糊涂涂浪費時間的時候,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給第十期學員作報告時,對怎樣學好,他提出了八個字:多讀、多問、多談、多想。他說,開卷有益,要多讀書,每人訂個計劃,讀多少萬字。不懂就要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不要不好意思,學問就是要學、要問。多談,多爭論,就會出道理。學習上要獨立思考,孔夫子的弟子子思是“三思而后行”,我們許多同志不知道反復想,不曉得回頭,一股腦兒干,有些問題因為沒想、不想就干,或者一想就干,因此犯了錯誤。我們干到老要學到老,在學習上要力爭上游。在給十一期學工人員作報告時,耀邦同志強調(diào)說,要擠出時間多讀一點書,當干部多為人民負點責任,沒有淵博的知識、高深的文化教養(yǎng)是不行的。所有這些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

耀邦同志一貫重視干部教育和對教學工作者的培養(yǎng),他對中央團校的教學人員著書、編寫教材給予極大關(guān)注,1960年深秋,政治經(jīng)濟學教研室要編寫《人民公社若干問題講話》一書,耀邦同志知道后非常支持,親自來團校了解情況,對編寫的指導思想、寫作方法以及章、節(jié)的題目和內(nèi)容,都作出具體指導。他語重心長地說,寫書就是自己提高的過程,搞教學工作的不編教材不編書,就不會有多大的進步,在大學里,不論理科或文科,都要編教材,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教員來。他還提出學校校長、黨委書記也要寫書,要講課。這些教誨,直到今天,仍記憶猶新,它激勵著我們?nèi)ヅΑ⑷^斗。

耀邦同志一貫重視深入群眾,調(diào)查研究。他來團校作報告,凡講有關(guān)國內(nèi)形勢方面的問題,先要在學員中作調(diào)查,有時作報告是一面讓學員提問題談情況,一面作回答講看法,生動活潑,很受學員歡迎。團校教員對基層實際情況了解較少,要回答好學員提出的實際問題困難較大,耀邦同志要我們向?qū)W員作調(diào)查,向?qū)W員請教。 1960年10月9日耀邦同志給第二期短訓班學員作報告時說,我看團校講糧食問題(當時是困難時期,糧食供應比較緊張),先生教學生,學生也教先生,讓學生每人講一二十分鐘,講講你們地區(qū)的災情,每人講講,這就是很好的教育。

耀邦同志任校長時重視團校的建設,離開共青團崗位后仍關(guān)心團校事業(yè)的發(fā)展。 1978年8月團校復校困難較大,當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的耀邦同志參加了復校后的第十六期開學典禮,這是對學工人員的極大支持和鼓舞。 1982年11月團中央向黨中央書記處匯報工作,當談到允許中央和省級團校招收一部分學員畢業(yè)后列入國家分配,做團的專職干部時,耀邦同志表示贊同并說,就是要注意選那些有志為國家興旺發(fā)達奮斗,敢于赴湯蹈火,有獻身精神,能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人。共青團十一大后,耀邦同志十分關(guān)心我校開辦大專班,他指示說,中央團校開設大專班后,教學力量如不足,可請中央黨校和其他高等院校幫助解決。 1985年9月,教育部批準在中央團校基礎上建立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耀邦同志為此書寫院名,以示支持和慶賀。 1988年4月和10月,學院領導先后兩次去看望耀邦同志,當匯報了學院的發(fā)展情況和建校40周年的慶祝活動后,他高興地笑了,并連聲說:好,好……我們從他炯炯有神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希望我們盡快地培養(yǎng)出具有獻身精神,能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團干部,能更多地為黨和國家輸送建設“四化”需要的合格人才。沒想到這次看望竟成了我們最后的見面。

耀邦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留下的光輝業(yè)績,他的高風亮節(jié),他對團干和團的教育工作者的諄諄教導和殷切期望,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原發(fā)表于《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校報》1989年第5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