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寫在前面

落花之美 作者:林少華 著


寫在前面

應該說,無論田間的農民還是水上的漁夫,每一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文章,或是優(yōu)美的散文,或是雋永的隨筆,或是纏綿的小說,可惜限于種種條件,絕大多數人無法一一訴諸筆端,致使文章唯有自己一個讀者,最終在天地間歸于杳然。想來,這是一種無奈的流失,一種悲涼的缺憾。所幸我碰巧是大學里的教書匠,一周課不很多,上完課基本無人監(jiān)管,得以在稿紙上大體不間斷地涂涂抹抹,是謂“爬格格”。涂抹或爬出的東西主要有三種。一種是用來提職稱保崗位的學術論文。此種文字雖有“八股文”之嫌,但在我這個行當里乃是關乎身家性命的頭等要緊事,不耐煩或不擅長也不可視同兒戲;另一種是翻譯,要讓例如那位叫村上春樹的日本人開口講咱們中國話。這件活計不外乎把自己的腦袋臨時安在村上君的脖子上;再一種就是自產自銷的所謂原裝文字了,即您手上這本小書里的散文隨筆之類。因大多是為報紙副刊和雜志專欄寫的,所以都不太長,一般戲稱為“豆腐塊”。
換言之,論文是同學術對話,最忌感情用事;翻譯是同洋人對話,必須鸚鵡學舌;而散文則是同自己對話,唯求聽命于心靈。因此,所得即便是不成樣子的稚嫩的“豆腐塊”,對自己也無疑是心愛的寶貝蛋——正應了那句俗話,孩子總是自家的好,再不好也好。
內容可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鄉(xiāng)關何處”多是對已往歲月的回眸。故鄉(xiāng)晚空的炊煙,外婆臉上的皺紋,母親燈下的身影,以及受業(yè)的恩師、讀過的辭章、兒時的夢幻……另一方面也想通過繾綣的個人情思為喧鬧的現實生活多少喚回漸行漸遠的童話。我總以為,沒有童話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第二部分“身為教授”主要是對當下狀況的質疑——大學的品格,教授的質地,英語的攻城略地,圖像的重兵壓境……有的說法或許尖刻,觀點或許偏激,好在有人說過,“每一只狗都應該叫”。毫無疑問,即使聲音再動聽,而若天天只聽一種,也會引起聽覺疲勞。和諧的前提是復數和多元。因此自己也應該叫,應該以微弱甚至走調的叫聲呼喚悲憫與良知,呼喚文化鄉(xiāng)愁。第三部分“落花之美”則是旅日期間的感悟和思考,著眼于中日文化的同中見異。櫻花的開落之際,著裝的藏露之間,美女的顰笑之下,細細琢磨,無不透露出耐人尋味的文化審美信息。第四部分“樂在雕蟲”談的是我的老本行翻譯。譯海獨航,長夜孤燈,倭漢之間,踽踽前行。既無雕龍大才,遂以雕蟲小技,娛己娛人,不亦可乎?第五部分自然還要談一談我的老伙計村上君,他是“林家鋪子”的主要供貨商,冷落人家是不合適的。只是,確有老生常談之嫌,重復之處,還望寬恕。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本小書二○○六年九月由中國工人出版社首先印行,二○一三年一月由青島出版社推出精裝版。增加八篇文章,分別是《我的大一日記》《希望總在年輕人身上——復韓寒信》《日本小城的書和書店》《中國人有錢》《〈非誠勿擾〉擾了日本》《“櫻花如潑婦”》《從根部閱讀日本》《譯詩三難》。訪談補充了一篇新的。這次承蒙青島出版社楊成舜編審的美意再度改版付梓。為此補增二○一五年一月至五月間最新寫的十篇。依次為《譯文內外的煮雞蛋》 《羊年與羊圈及村上的“尋羊冒險”》《物是不是也有尊嚴》《高考:怎樣寫作文》 《手機:生活在別處》《曾昭科:我的曾經的系主任》《志軍教我寫小說》《烏鎮(zhèn):木心,茅盾與莫言》《100%的村上春樹是可能的嗎》和《村上語言的機趣和詩性》。同時刪除了五篇訪談錄。所保留的原有各篇除若干篇名和個別內容略有改動之外,其余基本保持原貌。好也罷壞也罷,畢竟是自己當時景況和心境的記錄和表達,即使我本人,恐怕也不具有全面“裝修”的資格了。
還要說明一點,書中絕大部分文章在《青島晚報》《半島都市報》《羊城晚報》《中華讀書報》《齊魯晚報》《渤海早報》和《新航空》等報刊發(fā)表過——如果沒有高偉女士、杜晗女士、劉宜慶君、黃詠梅女士、咸江南女士、吉祥君、紀佳音君和徐茸君等諸位編輯約稿,就不會有這本小書。而若沒有中國工人出版社原責編劉艷芬女士和青島出版社楊成舜編審的玉成之舉,結集也無從談起。在此請允許我一并致以誠摯的謝忱。同時感謝讀者朋友關注和閱讀這本小書——想到遠方陌生的朋友正在默默分享自己的情感、情思和情懷,我心中就靜靜涌起一股純粹的幸福感,讓我覺得我這個人、我的人生是何等幸運。


                                                          

        林少華

二 ○一五年六月五日再度修改于窺海齋
        時青島霧失樓臺如夢如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