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語

先秦散文選(全二冊) 作者:董洪利,張量,方麟,李峻岫 選注


國語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分別記述了春秋時(shí)期周、魯、齊、晉、鄭、楚、吳、越等八國事跡。

關(guān)于《國語》的作者,最早的意見認(rèn)為是左丘明所作,司馬遷《報(bào)任安書》:“左丘失明,厥有《國語》。”漢代的班固、王充以及后世的一些學(xué)者贊同此說。但早在西晉時(shí)代,傅玄就提出了懷疑:“《國語》非左丘明所作,凡有共說一事,而二文不同,必《國語》虛而《左傳》實(shí),其言相反,不可強(qiáng)合也?!保ㄒ姟蹲髠鳌钒Ч昕资枰┢浜?,歷代學(xué)人皆有考證。至今《國語》非出于左氏之手似已成定說,但其作者確為何人,則異說紛呈,尚無確定之論。

《國語》是以記言為主的著作,著重記錄了春秋時(shí)代一些重要?dú)v史人物的精彩言論。但這些言論并不純?nèi)皇瞧戒佒睌⒌恼Z錄,而是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給讀者?!秶Z》的語言通俗質(zhì)樸。一些較長的篇章,議論細(xì)密,分析透辟,邏輯嚴(yán)謹(jǐn),對后世散文藝術(shù)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

邵公諫厲王弭謗[1]

厲王虐[2],國人謗王[3]。邵公告曰[4]:“民不堪命矣[5]!”王怒,得衛(wèi)巫[6],使監(jiān)謗者[7],以告[8],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9]。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謗矣[10],乃不敢言?!鄙酃唬骸笆钦现?sup>[1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12]。川壅而潰[13],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dǎo)[14],為民者宣之使言[15]。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xiàn)詩[16],瞽獻(xiàn)曲[17],史獻(xiàn)書[18],師箴[19],瞍賦[20],矇誦[21],百工諫[22],庶人傳語[23],近臣盡規(guī)[24],親戚補(bǔ)察[25],瞽、史教誨[26],耆、艾修之[27],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8]。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cái)用于是乎出[29];猶其有原隰衍沃也[30],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cái)用、衣食者也[31]。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32],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33]?”王不聽,于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34]。

[注釋]

[1]本篇選自《周語上》。周厲王用暴力手段鎮(zhèn)壓批評議論朝政的人,又不聽邵公的勸諫,國民忍無可忍,終于群起暴動,驅(qū)逐了這位暴君。

[2]厲王:周厲王姬胡,前878年—前842年在位。西周末期的暴君,為人貪狠暴虐。前842年,國人不堪忍受,舉行暴動,姬胡逃奔至彘(今山西霍縣),共和十四年(前828)死。

[3]國人:指居住在國都中的百姓。謗:譴責(zé)、批評之義。

[4]邵(shào)公:邵康公之孫邵穆公,姓姬名虎,是周厲王的卿士。

[5]民不堪命:人民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

[6]衛(wèi)巫:衛(wèi)國的巫師。

[7]使監(jiān)謗者:讓他監(jiān)視批評議論國政的人。

[8]以告:意思是,只要衛(wèi)巫一報(bào)告。

[9]道路以目:行人走在路上不敢講話,只得用眼睛示意。

[10]弭謗:制止謗言。弭,制止,阻止。

[11]障:堵塞。

[1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住人民的嘴,比阻塞河流還嚴(yán)重。防,堵塞,阻塞。川,河流。

[13]川壅而潰:河流被堵塞就會決口。壅,堵塞。

[14]為川者決之使導(dǎo):治水者要清除淤塞,使河道疏通。為,治理。導(dǎo),疏導(dǎo),疏通。

[15]為民:治理人民。宣之使言:疏導(dǎo)他們,讓他們放開講話。宣,疏導(dǎo),疏通。

[16]公卿至于列士:從公卿到各位士。按周朝的官職等級分為公、卿、大夫、士。公即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卿即九卿,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寇、司馬、司空。列士,指各級士人。獻(xiàn)詩:獻(xiàn)上諷喻政治的詩篇。

[17]瞽(gǔ):瞎,盲人。這里指樂師。獻(xiàn)曲:獻(xiàn)上民間樂曲,王者從中了解民眾意見和政治的得失。

[18]史:太史。獻(xiàn)書:獻(xiàn)上三皇五帝之書,即古代的史書,王者可以史為鑒。

[19]師箴(zhēn):少師進(jìn)獻(xiàn)箴言。箴,指規(guī)諫勸戒的文章。

[20]瞍(sǒu):瞎,盲人,眼睛里沒有眸子者為瞍。賦:吟誦。

[21]矇(méng):瞎,盲人,有眸子而看不見者為矇。

[22]百工:管理各種工匠事務(wù)的官。

[23]庶人:平民百姓。傳語:傳達(dá)街談巷議之語。

[24]近臣:在王者身邊服侍之人。盡規(guī):盡心規(guī)諫。一說“盡”義同“進(jìn)”,指進(jìn)獻(xiàn)規(guī)諫之言,亦通。

[25]補(bǔ)察:補(bǔ)救王的過錯,監(jiān)察王的行為。

[26]瞽史教誨:樂師和太史借獻(xiàn)曲、獻(xiàn)書對王進(jìn)行教誨。

[27]耆艾修之:王的師傅們監(jiān)察儆戒著王。耆艾,老年人的通稱,這里指王的師、傅。修,儆戒。

[28]不悖:不違背常理。

[29]財(cái)用于是乎出:財(cái)物從此而出。

[30]原隰(xí)衍沃:地勢高敞平坦的叫做“原”,低而潮濕的叫做“隰”,平原為“衍”,有河流灌溉之地叫做“沃”。

[31]阜:增加。

[32]成而行之:意思是,百姓說得對就加以實(shí)行。

[33]其與能幾何:意思是,這樣能長久嗎?與,語助詞,無義。王引之《經(jīng)傳釋詞》:“與,語助也?!吨苷Z》曰:‘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言能幾何也。韋《注》:‘與,辭也?!?/p>

[34]流王:流放了厲王。

劉康公論魯大夫儉與侈[1]

定王八年[2],使劉康公聘于魯[3],發(fā)幣于大夫[4]。季文子、孟獻(xiàn)子皆儉[5],叔孫宣子、東門子家皆侈[6]。

歸,王問魯大夫孰賢。對曰:“季、孟其長處魯乎[7]!叔孫、東門其亡乎!若家不亡,身必不免。”王曰:“何故?”對曰:“臣聞之,為臣必臣[8],為君必君。寬肅宣惠[9],君也;敬恪恭儉[10],臣也。寬所以保本也[11],肅所以濟(jì)時(shí)也[12],宣所以教施也[13],惠所以和民也。本有保則必固,時(shí)動而濟(jì)則無敗功[14],教施而宣則遍,惠以和民則阜[15]。若本固而功成,施遍而民阜,乃可以長保民矣,其何事不徹[16]?敬所以承命也[17],恪所以守業(yè)也,恭所以給事也[18],儉所以足用也[19]。以敬承命則不違,以恪守業(yè)則不懈,以恭給事則寬于死[20],以儉足用則遠(yuǎn)于憂。若承命不違,守業(yè)不懈,寬于死而遠(yuǎn)于憂,則可以上下無隙矣[21],其何任不堪?上任事而徹,下能堪其任,所以為令聞長世也[22]。今夫二子者儉[23],其能足用矣,用足則族可以庇[24]。二子者侈[25],侈則不恤匱[26],匱而不恤,憂必及之[27],若是則必廣其身[28]。且夫人臣而侈[29],國家弗堪,亡之道也。”王曰:“幾何[30]?”對曰:“東門之位不若叔孫[31],而泰侈焉,不可以事二君[32]。叔孫之位不若季、孟[33],而亦泰侈焉,不可以事三君。若皆蚤世猶可[34],若登年以載其毒[35],必亡。”

十六年,魯宣公卒[36]。赴者未及,東門氏來告亂[37],子家奔齊[38]。簡王十一年[39],魯叔孫宣伯亦奔齊[40],成公未歿二年[41]

[注釋]

[1]本篇選自《周語中》。劉康公到魯國訪問,分發(fā)禮物之余,發(fā)現(xiàn)魯國大臣有儉有侈,因而從國家命運(yùn)和個人前途的高度發(fā)表了一番議論。這番議論不久即被歷史所證實(shí),足見其正確與深刻,讀來發(fā)人深省。

[2]定王:周定王瑜,前606年—前586年在位。

[3]劉康公:周匡王少子、周定王之弟,亦稱王季子,周朝卿士。劉:古邑名,春秋初年屬鄭國,前712年為周所有,在今河南偃師縣西南。周匡王時(shí)封王季子于此,是為劉康公。聘:聘問,指天子與諸侯之間或諸侯與諸侯之間的遣使訪問。

[4]發(fā)幣:贈送禮品。

[5]季文子:春秋時(shí)魯國卿士季孫行父,死后謚為文,是為季文子。孟獻(xiàn)子:春秋時(shí)魯國卿士仲孫蔑。儉:節(jié)儉。

[6]叔孫宣子:叔孫得臣之子叔孫僑如,亦稱叔孫宣伯、叔孫宣子,春秋時(shí)魯國卿士。東門子家:魯莊公之孫、東門襄仲之子公孫歸父,字子家,春秋時(shí)魯國大夫。

[7]季、孟:指季文子、孟獻(xiàn)子。其長處魯乎:大概能長久地在魯國生存下去吧?!捌洹酢保硗茰y語氣。下句“其亡乎”句法同。

[8]為臣必臣:做臣子必須具備臣子的品德行為。下句“為君必君”句法同。

[9]寬:寬厚;肅:莊重;宣:周遍、周全;惠:仁愛。

[10]敬:恭敬順服;?。╧è):恭謹(jǐn)盡責(zé);恭:寬厚謙恭;儉:節(jié)儉不貪。

[11]保本:保住國家的基業(yè)。韋昭《國語注》:“本,謂寬則得眾,故可以守?!?/p>

[12]濟(jì)時(shí):成事救時(shí)。

[13]教施:實(shí)施教化。韋昭《國語注》:“施遍則人不怨?!?/p>

[14]時(shí)動而濟(jì):按照時(shí)勢行動。

[15]阜:豐厚,富足。

[16]徹:通徹,暢達(dá)。

[17]承命:受命,接受命令。

[18]給事:辦理事務(wù)。

[19]足用:用度充足。

[20]寬于死:指遠(yuǎn)離禍患,遠(yuǎn)離死亡。寬,韋昭《國語注》:“寬,猶遠(yuǎn)也?!?/p>

[21]上下無隙:指君臣之間沒有裂痕與矛盾。

[22]令聞:美好的聲譽(yù)。長世:長久流傳于世。

[23]二子:指季文子、孟獻(xiàn)子。

[24]族可以庇:其宗族可以受到蔭庇。韋昭《國語注》:“庇,覆也。恭儉節(jié)用,無取于民,國人說之,故其宗族可以覆蔭也?!?/p>

[25]二子:指叔孫宣子和東門子家。

[26]恤匱:救助撫恤窮困之人。

[27]憂必及之:憂患必然降及其身。

[28]若是:像這樣。廣其身:指憂患將要擴(kuò)充到自身之外。又韋昭《國語注》:“廣,大也。務(wù)自大,不顧其上也?!闭J(rèn)為“廣其身”是指自大而不顧君主??治幢厥恰?/p>

[29]且夫:而且。

[30]幾何:何時(shí),什么時(shí)候。

[31]東門子家是大夫,比位居卿士的叔孫宣子地位底。

[32]事二君:侍奉兩朝君主。

[33]叔孫宣子是下卿,季文子和孟獻(xiàn)子是上卿。

[34]蚤世:早一些去世?!霸椤蓖霸纭?。猶可:指其家還可以免于災(zāi)禍。

[35]登年:經(jīng)歷多年。載其毒:肆行其危害。載,行。毒,害。

[36]十六年:周定王十六年。魯宣公:姓姬,名倭。前608年—前590年在位。

[37]來告亂:到周王朝來報(bào)告魯國內(nèi)亂的情況。

[38]子家奔齊:東門子家有寵于魯宣公,他與宣公商議想要借助晉人的力量除掉魯國三桓的勢力。派出的使者尚未到達(dá)晉國時(shí),魯宣公去世。于是魯國的三桓驅(qū)逐了東門子家,東門子家逃奔到齊國。

[39]簡王:周簡王夷,前585年—前572年在位。

[40]叔孫宣伯與魯成公之母穆姜通奸,并企圖除掉季文子和孟獻(xiàn)子而專擅國政,于周簡王十一年,即魯成公十六年被國人驅(qū)逐出境,逃奔到齊國。

[41]未歿二年:去世的前二年。

臧文仲如齊告糴[1]

魯饑[2],臧文仲言于莊公曰[3]:“夫?yàn)樗泥徶?sup>[4],結(jié)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5],申之以盟誓[6],固國之艱急是為[7]。鑄名器[8],藏寶財(cái)[9],固民之殄病是待[10]。今國病矣,君盍以名器請糴于齊[11]?!惫唬骸罢l使?”對曰:“國有饑饉,卿出告糴[12],古之制也。辰也備卿[13],辰請如齊[14]?!惫雇恼咴唬骸熬幻嶙?sup>[15],吾子請之,其為選事乎[16]?”文仲曰:“賢者急病而讓夷[17],居官者當(dāng)事不避難,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國家無違[18]。今我不如齊,非急病也。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君也。”

文仲以鬯圭與玉磬如齊告糴[19],曰:“天災(zāi)流行,戾于弊邑[20],饑饉薦降[21],民羸幾卒[22],大懼乏周公、太公之命祀[23],職貢業(yè)事之不共而獲戾[24]。不腆先君之幣器[25],敢告滯積[26],以紓執(zhí)事[27],以救弊邑,使能共職。豈唯寡君與二三臣實(shí)受君賜[28],其周公、太公及百辟神祇實(shí)永饗而賴之[29]?!饼R人歸其玉而予之糴。

[注釋]

[1]本篇選自《魯語上》。文章記述魯國大夫臧文仲,在國家發(fā)生饑饉的危難之際,勇挑重?fù)?dān),主動請纓到齊國告糴,用得體而感人的言辭打動了齊國,圓滿地完成了任務(wù)。

[2]饑:饑荒。

[3]臧文仲:魯國卿士臧孫辰,謚文仲。莊公:魯莊公,名同,魯桓公之子,前693年—前661年在位。

[4]援:援助。

[5]重(chóng):再加上。

[6]申:重復(fù),又。盟誓:訂立盟約。

[7]固國之艱急是為:本來就是為了解救國家的急難。固:本來。

[8]名器:指鐘鼎之類的名貴寶器。

[9]寶財(cái):指玉帛。

[10]固民之殄病是待:本來就是準(zhǔn)備在百姓遇到災(zāi)禍貧困時(shí)使用。殄?。╰iǎn):疲敝,困乏。

[11]盍(hé):“何不”二字的合音。糴:買糧食。這里指用名器換取糧食。

[12]告糴:請糴,到其他諸侯國去請求購買糧食。

[13]備卿:在卿的位置上充數(shù),謙辭。

[14]如齊:到齊國去。

[15]吾子:是侍從對臧文仲的尊稱,可解釋為“先生”。

[16]其為選事乎:這豈不是自己找差事干嗎?其,副詞,表示反問,豈,難道。

[17]急病:指國家發(fā)生災(zāi)禍時(shí)要奮力爭先地干事。讓夷:指在安定時(shí)期要謙讓。一說“急病讓夷”是指勇于解救災(zāi)禍,把容易的事情讓給別人干。亦可參考。

[18]無違:沒有不順利的事情。

[19]鬯(chàng)圭:祭祀時(shí)用的名貴器物,玉制。

[20]戾:至,降臨。

[21]薦:重復(fù)。

[22]民羸幾卒:百姓羸弱多病幾乎都死光了。幾,近,幾乎。

[23]周公:周公旦,魯國的先祖。太公:姜太公,齊國的先祖。命祀:尊奉天子之命所進(jìn)行的祭祀。韋昭《國語注》:“賈、唐二君云:‘周公為太宰,太公為太師,皆掌命諸侯之國所當(dāng)祀也?!蛟疲骸攵?。’昭按,傳云:‘衛(wèi)成公祀夏后相,寧武子曰:不可以間成王周公之命祀?!氊暼绱?,賈、唐得之矣。”

[24]職貢業(yè)事:指職責(zé)內(nèi)的供奉之事。共,通“供”,供給,供應(yīng)。戾:罪。

[25]不腆(tiǎn):謙辭,這里表示不豐厚。幣器:指帶來的鬯圭、玉磬等器物。“幣”一本作“敝”,“敝器”,表謙虛,指帶來的器物不珍貴。亦可參考。

[26]敢告滯積:意謂請求用帶來的器物交換一些貴國積壓在倉庫中的余糧。

[27]以紓執(zhí)事:以緩解貴國倉庫管理人員的憂慮。紓:緩,緩解。執(zhí)事:這里指管理糧倉的官吏。韋昭《國語注》:“谷久積則將朽敗,執(zhí)事所憂也,請之所以緩執(zhí)事也?!?/p>

[28]豈唯:豈止,不僅。

[29]百辟神祇:指列位先君和眾神。辟,君。賴:蒙受。

公父文伯之母論勞逸[1]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2],其母方績[3]。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猶績[4],懼忓季孫之怒也[5],其以歜為不能事主乎?!?/p>

其母嘆曰:“魯其亡乎!使童子備官而未之聞耶[6]?居[7],吾語女[8]。昔圣王之處民也[9],擇瘠土而處之[10],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下[11]。夫民勞則思[12],思則善心生;逸則淫[13],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沃土之民不材[14],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義[15],勞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16],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17];日中考政[18],與百官之政事[19],師尹維旅、牧、相宣序民事[20];少采夕月[21],與大史、司載糾虔天刑[22];日入監(jiān)九御[23],使?jié)嵎疃E、郊之粢盛[24],而后即安[25]。諸侯朝修天子之業(yè)命[26],晝考其國職[27],夕省其典刑[28],夜儆百工[29],使無慆淫[30],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職[31],晝講其庶政[32],夕序其業(yè)[33],夜庀其家事[34],而后即安。士朝受業(yè),晝而講貫[35],夕而習(xí)復(fù)[36],夜而計(jì)過無憾[37],而后即安。自庶人以下[38],明而動[39],晦而休[40],無日以怠。

“王后親織玄紞[41],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綖[42],卿之內(nèi)子為大帶[43],命婦成祭服[44],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45],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46]。社而賦事[47],蒸而獻(xiàn)功[48],男女效績[49],愆則有辟[50],古之制也。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訓(xùn)也。自下以上,誰敢淫心舍力[51]?今我寡也,爾又在下位[52],朝夕處事,猶恐忘先人之業(yè)。況有怠惰,其何以避辟[53]!吾冀而朝夕修我曰[54]:‘必?zé)o廢先人[55]。’爾今曰:‘胡不自安[56]?!允浅芯?sup>[57],余懼穆伯之絕嗣也[58]?!?/p>

仲尼聞之曰:“弟子志之[59],季氏之婦不淫矣[60]。”

[注釋]

[1]本篇選自《魯語下》。公父(fǔ)文伯:魯國大夫,名歜(chù),季悼子之孫,公父穆伯之子。文章記述公父文伯之母教子的故事。公父文伯的母親主要是從周朝禮制的角度論述勞逸問題。其中有些觀點(diǎn),如“君子勞心,小人勞力”等代表了舊貴族的腐朽思想,應(yīng)當(dāng)加以批判。但其中表達(dá)的“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等觀點(diǎn),現(xiàn)在看來仍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朝(cháo)其母:拜見他的母親。朝,拜見地位尊貴的人稱為朝。公父文伯之母即穆伯之妻敬姜。

[3]方:正在??儯杭徛榫€。

[4]主:古代稱公卿大夫及其夫人為主。韋昭《國語注》:“大夫之妻稱主,從夫稱也?!?/p>

[5]忓(gān):觸犯。季孫:季康子,名肥,魯國卿士。季康子在魯國地位很高,又是同族中的嫡系長房,有權(quán)管理同宗人的事務(wù)。

[6]使童子備官:讓不懂事的年輕人做官。未之聞:即未聞之?!爸?,代詞,這里指勤勞節(jié)儉的道理。

[7]居:坐下。

[8]語女(yù rǔ):告訴你。女,同“汝”。

[9]處民:安置人民。

[10]瘠土:貧瘠的土地。

[11]長王(wàng)天下:長久地稱王于天下。王,這里作動詞,指稱王于天下。

[12]勞則思:勤勞就會想到節(jié)儉。

[13]逸則淫:安逸就會奢侈放縱。

[14]不材:不成材。

[15]向義:向往正義。

[16]大采:古代天子在舉行祭祀時(shí)所穿的五彩禮服。朝日:祭祀日神。古代天子在春分之日率領(lǐng)公卿舉行祭日典禮。

[17]三公:古代朝廷三種最高的官銜。周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見《尚書·周官》。九卿:古代朝廷的九個高級官職,周以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為九卿。祖識:學(xué)習(xí)了解。地德:指土地生長萬物。

[18]日中考政:中午考察朝政。

[19]與(yù):參與。

[20]師尹:大夫官。維:與,和。旅:眾士。牧:州牧,治理一州的地方官。相:國相。宣序民事:普遍而有序地處理民事。宣,普遍。

[21]少采:古代天子舉行祭祀時(shí)所穿的三采禮服。夕月:祭祀月神。古代天子在秋分之夜率領(lǐng)公卿舉行祭月典禮。

[22]這句意思是,與太史司載等一起恭敬地觀察日月星辰的運(yùn)行,以了解吉兇變化。大史:官名,掌管記載、編寫歷史,兼管天文歷法等工作。司載:主管天文的官吏。糾虔:恭敬。刑:法,法則。

[23]監(jiān):監(jiān)視。九御:即九嬪,帝王宮中的女官。

[24]“使?jié)崱本洌馑际亲屗齻儼鸭漓胗玫墓┢氛麧嵉貍浜?。禘(dì):大祭,凡祭天及宗廟祖先的大型祭祀都叫做“禘”。郊:天子在郊外祭祀天地。粢盛(zī chéng):盛在器皿里供祭祀用的谷物。

[25]而后即安:然后才能休息。

[26]朝修:早晨處理。業(yè):事業(yè),事情。命:命令。

[27]國職:國家的政務(wù)。

[28]“夕省”句:晚上省察法令執(zhí)行的情況。省,省察。典刑:法令,刑罰。

[29]儆:警戒。百工:百官。

[30]慆(tāo)淫:怠慢放縱。

[31]職:本職工作。

[32]庶政:日常的政務(wù)。

[33]夕序其業(yè):晚上檢查安排業(yè)務(wù)。

[34]庀(pì):治理。

[35]講貫:講解學(xué)習(xí)。

[36]習(xí)復(fù):復(fù)習(xí)。

[37]計(jì)過:檢查有無過錯。

[38]庶人:百姓。

[39]明而動:天亮就開始勞作。

[40]晦而休:天黑了再休息。

[41]玄紞(dǎn):垂在王冠兩旁懸掛玉瑱的黑色繩子。玄,黑色。

[42]纮(hóng):系王冠的絲帶。綖(yán):覆蓋在冠冕上的裝飾布。

[43]內(nèi)子:卿的妻子。大帶:祭服所用的束腰帶。

[44]命婦:大夫之妻。祭服:祭祀時(shí)穿的禮服。

[45]列士:周代的士,分為上士、中士、下士,這里指上士。一說“列士”是上、中、下三士的統(tǒng)稱。加之以朝服:指上士的妻子除縫制祭服之外,還要為她們的丈夫縫制朝服。

[46]庶士:下士。衣(yì)其夫:為其丈夫做衣服。

[47]社:春分時(shí)祭祀土神。賦事:布置農(nóng)桑之類的事務(wù)。

[48]蒸:冬祭。獻(xiàn)功:指獻(xiàn)出五谷布帛等物。

[49]效績:各盡其力做出成績???,功勞,成績。

[50]愆則有辟:有了過失就治罪。愆,過失。辟,罪,這里指治罪。

[51]誰敢淫心舍力:誰敢放縱其心而不盡力勞作。

[52]下位:下大夫的職位。

[53]避辟:避免罪過。

[54]冀:希望。而:同“爾”,你。修:警戒。

[55]必?zé)o廢先人:一定不要荒廢祖先的事業(yè)。

[56]胡不自安:為什么不自求安逸。

[57]以是:用這種想法。承君之官:做你的官。承官,即做官。

[58]絕嗣:絕后。

[59]志:記住。

[60]不淫:不貪圖享樂。

優(yōu)施教驪姬遠(yuǎn)太子[1]

公之優(yōu)曰施[2],通于驪姬[3]。驪姬問焉,曰:“吾欲作大事[4],而難三公子之徒如何[5]?”對曰:“早處之[6],使知其極[7]。夫人知極[8],鮮有慢心[9]。雖其慢[10],乃易殘也[11]?!斌P姬曰:“吾欲為難[12],安始為可[13]?”優(yōu)施曰:“必于申生[14]。其為人也,小心精潔[15],而大志重[16],又不忍人[17]。精潔易辱,重僨可疾[18],不忍人,必自忍也[19]。辱之近行[20]?!斌P姬曰:“重,無乃難遷乎[21]?”優(yōu)施曰:“知辱可辱[22],可辱遷重[23];若不知辱,亦必不知固秉常矣[24]。今子內(nèi)固而外寵[25],且善否莫不信[26]。若外殫善而內(nèi)辱之[27],無不遷矣[28]。且吾聞之,甚精必愚[29]。精為易辱,愚不知避難。雖欲無遷,其得之乎?”是故先施讒于申生[30]

驪姬賂二五[31],使言于公曰:“夫曲沃[32],君之宗也[33];蒲與二屈[34],君之疆也[35],不可以無主。宗邑?zé)o主,則民不威[36];疆埸無主[37],則啟戎心[38]。戎之生心,民慢其政[39],國之患也。若使太子主曲沃,而二公子主蒲與屈,乃可以威民而懼戎,且旌君伐[40]?!笔咕阍?sup>[41]:“狄之廣莫[42],于晉為都[43]。晉之啟土[44],不亦宜乎?”公說,乃城曲沃[45],太子處焉;又城蒲,公子重耳處焉[46];又城二屈,公子夷吾處焉[47]。驪姬既遠(yuǎn)太子[48],乃生之言[49],太子由是得罪[50]

[注釋]

[1]本篇選自《晉語一》。這是一篇陰謀策劃、謀害忠良的記錄。驪姬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又不知如何對付晉獻(xiàn)公其他夫人所生的三位公子,因而與奸夫優(yōu)施商議。優(yōu)施是一個陰險(xiǎn)狡詐且頗具才能的小人,在他的陰謀策劃下,驪姬終于如愿以償。全文把優(yōu)施的陰險(xiǎn)與聰明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讀之令人毛骨悚然。

[2]公:指晉獻(xiàn)公,前676年—前651年在位。優(yōu):俳優(yōu),即古代以樂舞為業(yè)的藝人。施:俳優(yōu)的名字,即下文的“優(yōu)施”。

[3]通:私通。驪姬:晉獻(xiàn)公的夫人,本為驪戎國君之女,被晉獻(xiàn)公伐驪戎時(shí)俘獲,娶為夫人,故稱“驪姬”,生子奚齊。

[4]大事:指廢嫡立庶的事情。驪姬想要廢掉太子申生,而立他的兒子奚齊為太子。

[5]難三公子之徒:意思是害怕三位公子與她為難?!叭印?,指晉獻(xiàn)公的三個兒子申生、重耳和夷吾。

[6]早處之:早點(diǎn)安排處置他們。處,安排,處置。

[7]使知其極:意思是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地位已經(jīng)到了極點(diǎn)。極,極點(diǎn),極至。

[8]夫:句首語氣詞。

[9]獻(xiàn):少。慢心:非分覬覦的想法。

[10]雖:即使。

[11]易殘:指容易把他們鏟除、毀掉。

[12]為難:發(fā)難,指殺掉三位公子。

[13]安始:從誰開始。

[14]必于申生:必須從申生開始。申生,晉獻(xiàn)公的太子,后被驪姬誣陷,被迫自殺而死。

[15]小心精潔:小心謹(jǐn)慎,精粹純潔,不堪忍受恥辱。

[16]大志重:年長、志大而敦厚穩(wěn)重。

[17]不忍人:不忍心對別人施惡。

[18]重僨(fèn)可疾:醇厚而不輕易改變的人很容易被除掉。僨,僵,這里指不輕易改變。

[19]自忍:自己受到傷害。

[20]辱之近行:指侮辱他就近于對他采取行動。

[21]重?zé)o乃難遷乎:醇厚穩(wěn)重的人不是很難改變嗎?

[22]知辱可辱:知道侮辱的人才可以侮辱他。

[23]可辱遷重:可以侮辱的人即使醇厚穩(wěn)重也可以改變他。

[24]固秉常:固執(zhí)地堅(jiān)持貫常的想法。

[25]子:指驪姬。內(nèi)固:內(nèi)得君心。外寵:外受寵愛。

[26]善否莫不信:說好說壞無不受到君主的信任。

[27]外殫善:表面上對他極力友善。殫,盡。內(nèi)辱之:暗地里侮辱他。

[28]無不遷矣:沒有不改變想法的。

[29]甚精必愚:極為精潔的人必然愚鈍。

[30]先施讒于申生:首先對申生施加讒言。

[31]二五:指晉獻(xiàn)公的寵臣梁五和東關(guān)五。

[32]曲沃:晉國地名,在今山西聞水縣東北。

[33]君之宗也:晉國先君的宗廟建在曲沃。

[34]蒲:晉國地名,在今山西隰縣西北。二屈:晉國地名,分為北屈和南屈,故稱“二屈”。

[35]疆:邊境。

[36]不威:不畏懼。威,同“畏”。

[37]疆埸:邊境。

[38]啟戎心:開啟戎族人的侵犯之心。戎,我國古代西部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

[39]民慢其政:百姓怠慢政事。

[40]旌君伐:彰明君主的功績。旌,表彰,彰明。伐,功績。

[41]使俱曰:讓二五一起說。

[42]狄:我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廣莫:同“廣漠”,廣闊的沙漠。

[43]于晉為都:指把狄人的土地當(dāng)做晉國的一部分。都,指下邑,即國都以外的城邑。

[44]啟土:開辟疆土。

[45]城:筑城。

[46]重耳:晉獻(xiàn)公之子,太子申生之弟,被驪姬讒言所害,逃亡在外十九年,后借助秦國的力量回國為君,即晉文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處:住在那里。

[47]夷吾:晉獻(xiàn)公之子,太子申生之弟。

[48]遠(yuǎn)太子:使太子遠(yuǎn)離。

[49]生之言:指編造讒言。

[50]由是:因此。

靈公使嚆麑殺趙宣子[1]

靈公虐,趙宣子驟諫[2],公患之,使嚆麑賊之[3]。晨往,則寢門辟矣[4],盛服將朝[5],早而假寐[6]。麑退,嘆而言曰:“趙孟敬哉[7]!夫不忘恭敬,社稷之鎮(zhèn)也[8]。賊國之鎮(zhèn)不忠,受命而廢之不信,享一名于此[9],不如死。”觸庭之槐而死。靈公將殺趙盾,不克。趙穿攻公于桃園[10],逆公子黑臀而立之[11],實(shí)為成公。

[注釋]

[1]本篇選自《晉語五》。靈公,即晉靈公,前620年—前607年在位。為人暴虐無道。文章寥寥數(shù)筆,塑造了兩個鮮明的形象,一位是正直忠誠的趙盾,一位是晉靈公的刺客嚆麑,他寧愿違命自殺,也不愿戕害忠良,讀之令人感佩。

[2]趙宣子:晉國正卿趙盾,又叫趙孟。驟諫:屢次進(jìn)諫。

[3]嚆麑(chú ní):晉國力士。賊:殺。之:指趙盾。

[4]辟:開。

[5]盛服:穿著上朝的禮服。

[6]假寐:不脫衣帽打盹兒。

[7]敬:可敬。

[8]社稷:古代的土谷之神,是一個國家的象征,這里即指國家。鎮(zhèn):棟梁。

[9]享一名于此:指承擔(dān)不忠不信兩個罪名中的一個。

[10]趙穿:晉國大夫,趙盾的堂弟。

[11]逆:迎。黑臀:晉文公的兒子,晉襄公的弟弟。

祁奚薦子午以自代[1]

祁奚辭于軍尉[2],公問焉[3],曰:“孰可?”對曰:“臣之子午可[4]。人有言曰:‘擇臣莫若君,擇子莫若父?!缰僖?,婉以從令[5],游有鄉(xiāng)[6],處有所,好學(xué)而不戲[7]。其壯也,強(qiáng)志而用命[8],守業(yè)而不淫[9]。其冠也[10],和安而好敬[11],柔惠小物[12],而鎮(zhèn)定大事,有直質(zhì)而無流心[13],非義不變[14],非上不舉[15]。若臨大事,其可以賢于臣。臣請薦所能擇而君比義焉[16]。”公使祁午為軍尉,歿平公[17],軍無秕政[18]。

[注釋]

[1]本篇選自《晉語七》,與《左傳》襄公三年“祁溪舉賢”篇的內(nèi)容相同,但寫法則有差別,突出表現(xiàn)了“左史紀(jì)事,右史(國語)紀(jì)言”的特點(diǎn)。

[2]祁奚:也作“祁溪”(見《左傳》襄公三年),晉國大夫,字黃羊,晉悼公時(shí)任中軍尉。辭:辭職。

[3]公:晉悼公,前572年—前558年在位。

[4]午:祁午,祁奚的兒子。

[5]婉:溫順。從令:聽話。

[6]游有鄉(xiāng):指到外面游玩,一定稟明去向。鄉(xiāng),同“向”,去向。

[7]戲:貪玩。

[8]強(qiáng)志:指記憶力很強(qiáng)。用命:遵從父命。

[9]守業(yè):堅(jiān)守學(xué)業(yè)。不淫:這里指不懈怠。

[10]冠:行冠禮。古代男子二十歲時(shí)舉行冠禮,開始戴帽子,表示已經(jīng)成人。

[11]和安:溫和穩(wěn)重。

[12]柔惠:仁愛。

[13]直質(zhì):正直。流心:放縱的心。

[14]非義不變:不符合道義的事情不能使他改變觀點(diǎn)。

[15]非上不舉:沒有長上的命令不輕易行動。

[16]君比義焉:意思是,請君主比較斟酌,看看是否合適。比,比較。義,同“宜”,適宜。

[17]歿平公:終平公之世。平公,晉平公,晉悼公之子,前557年—前532年在位。

[18]秕:谷物不結(jié)實(shí),這里比喻不良的政治措施。

叔向論憂德不憂貧[1]

叔向見韓宣子[2],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shí),無以從二三子[3],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對曰:“昔欒武子無一卒之田[4],其宮不備其宗器[5],宣其德行[6],順其憲則[7],使越于諸侯[8],諸侯親之,戎狄懷之[9],以正晉國[10],行刑不疚[11],以免于難[12]。及桓子驕泰奢侈[13],貪欲無藝[14],略則行志[15],假貸居賄[16],宜及于難[17],而賴武之德[18],以沒其身[19]。及懷子改桓之行[20],而修武之德[21],可以免于難,而離桓之罪[22],以亡于楚[23]。夫郤昭子[24],其富半公室[25],其家半三軍[26],恃其富寵[27],以泰于國[28],其身尸于朝[29],其宗滅于絳[30]。不然[31],夫八郤,五大夫三卿[32],其寵大矣,一朝而滅,莫之哀也[33],唯無德也。今吾子有欒武子之貧[34],吾以為能其德矣[35],是以賀。若不憂德之不建[36],而患貨之不足[37],將吊不暇[38],何賀之有?”宣子拜稽首焉[39],曰:“起也將亡,賴子存之,非起也敢專承之[40],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賜[41]?!?/p>

[注釋]

[1]本篇選自《晉語八》。文章講述叔向列舉大量史實(shí),說明君子當(dāng)“憂德不憂貧”的道理。

[2]叔向:春秋時(shí)晉國大夫羊舌肸。韓宣子:名起,晉國正卿。

[3]無以從二三子:這句是說沒有與卿大夫們相互交往的財(cái)產(chǎn)。二三子,指晉國的眾位卿大夫。

[4]欒武子:春秋時(shí)晉國上卿欒書。一卒之田:一百頃田。

[5]宮:室,家。宗器:祭祀用的器皿。

[6]宣:發(fā)揚(yáng)。

[7]順其憲則:遵從法度。

[8]使越于諸侯:使他的名聲傳播于諸侯之中。

[9]戎狄:我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懷:歸附。

[10]以正晉國:意思是使晉國得到安定。

[11]行刑不疚:執(zhí)行法令沒有差錯。

[12]免于難:指欒武子避免了因弒君帶來的災(zāi)難。欒武子曾使人殺了晉厲公,立悼公為君。晉國人因受過他的恩惠,所以未追究弒君之事,使他免于一難。

[13]桓子:欒書的兒子欒黡,謚桓子。驕泰:驕橫無理。

[14]藝:極,限度。

[15]略則行志:干犯法令任意胡為。

[16]假貸居賄:借貸牟利囤積財(cái)貨。

[17]宜及于難:應(yīng)該遭受災(zāi)難。

[18]賴武之德:依賴欒武子的德行。

[19]以沒其身:指平安無災(zāi)禍地度過一生。

[20]懷子:欒黡的兒子欒盈。改桓之行:改變了其父桓子的行為。

[21]修武之德:學(xué)習(xí)祖父武子的德行。

[22]離桓之罪:指受到其父桓子罪孽的連累。

[23]亡于楚:逃亡到楚國。

[24]郤(xì)昭子:春秋時(shí)晉國大夫郤至,被晉厲公所殺,家族被滅。

[25]其富半公室:他的財(cái)產(chǎn)抵得上整個晉國公室財(cái)產(chǎn)的一半。

[26]其家半三軍:他的家人在三軍中任職的占了一半。

[27]恃其富寵:依仗其財(cái)產(chǎn)和勢力。

[28]泰:奢侈。

[29]尸于朝:被殺后陳尸于朝堂之上示眾。

[30]絳:晉國國都,在今山西翼城東南。

[31]不然:如果不是這樣的話。

[32]五大夫三卿:指八個郤家的人有五個做了大夫,三個做了卿。三卿即郤锜、郤犨、郤至。

[33]莫之哀也:即“莫哀之也”,指沒有人為他們哀痛。

[34]吾子:指韓宣子,這是叔向?qū)n宣子的敬稱。

[35]能其德也:能具有他那樣的德行。

[36]憂德之不建:憂慮在德行方面無所建樹。

[37]患貨之不足:擔(dān)心財(cái)貨不充足。

[38]將吊不暇:表示哀吊都將來不及,意思是將很快陷于災(zāi)難。

[39]拜稽首:跪拜磕頭。

[40]非起也敢專承之:意思是,您的恩德不是我自己敢承受的。

[41]桓叔:韓起的祖先?;甘迨菚x穆侯的兒子?;甘逯用f,封邑在韓,又稱韓萬,所以韓起把桓叔尊為祖先。

伍舉論臺美而楚殆[1]

靈王為章華之臺[2],與伍舉升焉[3],曰:“臺美夫[4]?!睂υ唬骸俺悸剣櫼詾槊?sup>[5],安民以為樂,聽德以為聰[6],致遠(yuǎn)以為明[7]。不聞以土木之崇高、彤鏤為美[8],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囂庶為樂[9];不聞以其觀大、視侈、淫色以為明[10],而以察清濁為聰[11]

“先君莊王為匏居之臺[12],高不過望國氛[13],大不過容宴豆[14],木不妨守備[15],用不煩官府,民不廢時(shí)務(wù),官不易朝常[16]。問誰宴焉,則宋公、鄭伯[17];問誰相禮[18],則華元、駟騑[19];問誰贊事[20],則陳侯、蔡侯、許男、頓子[21],其大夫侍之。先君以是除亂克敵[22],而無惡于諸侯[23]。今君為此臺也,國民罷焉[24],財(cái)用盡焉,年谷敗焉,百官煩焉,舉國留之[25],數(shù)年乃成。愿得諸侯與始升焉,諸侯皆距無有至者[26],而后使太宰啟疆請于魯侯[27],懼之以蜀之役[28],而僅得以來。使富都那豎贊焉[29],而使長鬣之士相焉[30],臣不知其美也。

“夫美也者,上下、內(nèi)外、大小、遠(yuǎn)近皆無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觀則美,縮于財(cái)用則匱[31],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32],胡美之為[33]?夫君國者,將民之與處[34];民實(shí)瘠矣,君安得肥?夫且私欲弘侈[35],則德義鮮少;德義不行,則邇者騷離而遠(yuǎn)者距違[36]。天子之貴也,唯其以公侯為官正[37],而以伯子男為師旅[38]。其有美名也,唯其施令德于遠(yuǎn)近[39],而小大安之也。若斂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樂[40],而有遠(yuǎn)心[41],其為惡也甚矣,安用目觀[42]?

“故先王之為臺榭也,榭不過講軍實(shí)[43],臺不過望氛祥[44]。故榭度于大卒之居[45],臺度于臨觀之高[46]。其所不奪穡地[47],其為不匱財(cái)用,其事不煩官業(yè),其日不廢時(shí)務(wù)。瘠磽之地[48],于是乎為之;城守之木,于是乎用之;官僚之暇,于是乎臨之[49];四時(shí)之隙[50],于是乎成之。故《周詩》曰[51]:‘經(jīng)始靈臺[52],經(jīng)之營之。庶民攻之[53],不日成之。經(jīng)始勿亟[54],庶民子來[55]。王在靈囿,麀鹿攸伏[56]?!?yàn)榕_榭,將以教民利也[57],不知其以匱之也。若君謂此臺美而為之正[58],楚其殆矣[59]!”

[注釋]

[1]本篇選自《楚語上》。文章通過伍舉論高臺之美,表述了治國應(yīng)把人民利益擺在首位的思想。其中“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民實(shí)瘠矣,君安得肥”、“其所不奪穡地,其為不匱財(cái)用”、“瘠磽之地,于是乎為之”等觀點(diǎn),至今讀來仍有實(shí)際的借鑒意義。

[2]靈王:楚靈王,名熊虔,前540年—前529年在位。章華臺:楚離宮名,楚靈王所建,其故址在今湖北監(jiān)利縣西北。

[3]伍舉:春秋時(shí)楚國大夫,伍子胥的祖父,又叫椒舉。椒是伍舉的封邑。升:登上。

[4]夫:句末語氣詞。

[5]服寵:即寵服,指諸侯賢明,受到天子賞賜的表彰功德之服飾。

[6]聽德以為聰:能任用有德之人稱為聰。

[7]致遠(yuǎn):招致遠(yuǎn)方的人來歸附。

[8]彤鏤:在楹柱上涂飾紅漆,椽子上雕刻花紋。

[9]金石匏(páo)竹:泛指樂器。金,鐘。石,磬。匏,笙。竹,簫。昌大:盛大。囂庶:形容聲音大。囂,喧嘩。庶,眾。

[10]觀大:觀看大的場面。視侈:觀賞奢侈華麗的陳設(shè)。淫色:淫濫的姿色。

[11]察:審察。清濁:指宮、商、角、徵、羽五音的清濁。

[12]莊王:楚莊王,前613年—前591年在位。匏居:臺名。

[13]氛:古代指預(yù)示吉兇的云氣。“氛”多指不祥的兇象之氣。

[14]容宴豆:容納宴會中的飲食器具。

[15]木不妨守備:所用木料不妨害國家的守備之用。

[16]不易朝常:不改變朝廷的正常工作。

[17]宋公、鄭伯:宋國和鄭國的國君。宋國國君的爵位是公,鄭國國君的爵位是伯。

[18]相禮:引導(dǎo)國君行參謁之禮的人。

[19]華元:宋國卿士。駟騑:鄭穆公之子,名騑,字子駟。

[20]贊事:佐助行禮飲宴等事務(wù)的人。

[21]陳侯、蔡侯、許男、頓子:指陳國、蔡國、許國、頓國的國君。侯、男、子是爵位名。

[22]以是:以這種方式。

[23]惡:交惡,指結(jié)仇。

[24]罷(pí):通“疲”,疲敝。

[25]舉國留之:全國都為造臺忙碌。留,治理。

[26]距:通“拒”,拒絕。

[27]太宰:官名。啟疆:楚國卿士。魯侯:魯國國君,指魯昭公。

[28]懼之:威脅他。蜀之役:魯國與晉國結(jié)盟,楚國出兵攻打魯國,一直打到魯國的蜀地(在今山東泰安縣西),迫使魯國向楚國求和結(jié)盟。事在魯成公二年。這句是說,楚國用再挑起“蜀之役”之類的事情威脅魯國,使他不敢不來。

[29]富都那豎:指容貌長得漂亮的少年臣子。富,富于容貌。都、那,指漂亮。豎,少年。

[30]長鬣(cháng liè):長胡子。

[31]縮于財(cái)用則匱:耗費(fèi)財(cái)富使國家匱乏??s,取用。

[32]聚民利以自封:聚斂民利而使自己富足。瘠民:使百姓貧困。

[33]胡美之為:哪里算美呢?

[34]君國者:做一國之君的人。民之與處:與民共處。

[35]私欲弘侈:個人欲望很大。弘,大。

[36]邇者:近處的人。騷離:憂愁地離去。距違:拒不聽命甚至背叛。

[37]公、侯:爵位名。官正:官吏之長。

[38]以伯子男為師旅:讓伯、子、男統(tǒng)帥軍隊(duì)。

[39]令德:美德。

[40]蒿:耗費(fèi)。

[41]遠(yuǎn)心:叛離之心。

[42]安用目觀:意思是用眼睛看著美哪能算美呢?

[43]榭:臺上建的房子。講軍實(shí):講習(xí)軍事方面的事情。

[44]氛:兇象之氣。祥:吉祥之氣。

[45]榭度于大卒之居:意思是榭的大小只要能在上面檢閱士卒就足夠了。

[46]臺度于臨觀之高:意思是臺的高度只要能在上面看清云氣吉兇就足夠了。

[47]所:建造臺榭的處所。不奪穡地:不侵占耕地。

[48]瘠磽之地:貧瘠的土地。

[49]臨之:親臨現(xiàn)場指揮。

[50]四時(shí)之隙:四季的空閑時(shí)間。

[51]《周詩》:指《詩經(jīng)·大雅·靈臺篇》。

[52]經(jīng)始靈臺:開始建造靈臺。靈臺,周天子之臺。

[53]庶民:百姓。攻之:建造靈臺。

[54]亟:急。

[55]子來:像兒子一樣都來盡力。

[56]麀(yōu)鹿攸伏:母鹿悠閑地伏臥著。麀鹿,母鹿。攸,所。

[57]教民利:讓百姓得到利益。

[58]若君謂此臺美而為之正:如果君主認(rèn)為這個臺子很美,而且認(rèn)為這個想法很正確。

[59]殆:危險(xiǎn)。

王孫圉論國之寶[1]

王孫圉聘于晉,定公饗之[2],趙簡子鳴玉以相[3],問于王孫圉曰:“楚之白珩猶在乎[4]?”對曰:“然。”簡子曰:“其為寶也,幾何矣[5]。”曰:“未嘗為寶。楚之所寶者,曰觀射父[6],能作訓(xùn)辭[7],以行事于諸侯[8],使無以寡君為口實(shí)[9]。又有左史倚相[10],能道訓(xùn)典[11],以敘百物[12],以朝夕獻(xiàn)善敗于寡君[13],使寡君無忘先王之業(yè);又能上下說于鬼神[14],順道其欲惡[15],使神無有怨痛于楚國。又有藪曰云連徒州[16],金木竹箭之所生也[17]。龜、珠、角、齒、皮、革、羽、毛[18],所以備賦[19],以戒不虞者也[20]。所以共幣帛[21],以賓享于諸侯者也[22]。若諸侯之好幣具[23],而導(dǎo)之以訓(xùn)辭[24],有不虞之備,而皇神相之[25],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諸侯,而國民保焉。此楚國之寶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26],何寶之焉?

“圉聞國之寶六而已:圣能制議百物[27],以輔相國家[28],則寶之[29];玉足以庇蔭嘉谷[30],使無水旱之災(zāi),則寶之;龜足以憲臧否[31],則寶之;珠足以御火災(zāi),則寶之;金足以御兵亂[32],則寶之;山林藪澤足以備財(cái)用[33],則寶之。若夫嘩囂之美[34],楚雖蠻夷[35],不能寶也。”

[注釋]

[1]本篇選自《楚語下》。王孫圉(yǔ)是楚國大夫,他到晉國訪問時(shí),發(fā)表了一番什么是國家之寶的宏論,既維護(hù)了國家的尊嚴(yán),又啟人猶深。

[2]定公:晉定公,名午,前511年—前475年在位。饗:用酒食招待客人。

[3]趙簡子:晉國正卿趙鞅。鳴玉以相:身帶丁冬作響的玉佩來相禮。鳴玉,身上的玉佩在走動時(shí)相互碰撞,發(fā)出聲音。相,即相禮,國君接待外賓時(shí)主持禮節(jié)儀式。

[4]白珩(héng):楚國著名的佩玉。珩,古代一組玉佩,上端的佩件稱為珩,下端的佩件稱為璜。猶在乎:還在嗎?

[5]其為寶也幾何矣:白珩作為寶物流傳幾代了?幾何,猶言幾代,多久。

[6]觀射父(guàn yì fǔ):楚國大夫。

[7]訓(xùn)辭:與諸侯交往的外交辭令。

[8]行事于諸侯:與各諸侯國交往。

[9]寡君:我國君主,這是對外人稱呼本國君主的謙辭??趯?shí):話柄。

[10]倚相:楚國史官,任左史之職。

[11]訓(xùn)典:古代典籍。

[12]敘百物:安排各種政事。

[13]獻(xiàn)善敗于寡君:向我們君主提供前人成敗的事例。

[14]上下說于鬼神:指能博得天地神靈的歡心。古人認(rèn)為史官能與鬼神相通。說(yuè),高興,喜歡。

[15]順道:順應(yīng)。道,通“導(dǎo)”。欲惡:好惡。

[16]藪(sǒu):湖澤。云連徒州:即云夢澤,也叫云土或云杜。其地在今湖北監(jiān)利縣北。

[17]金:指銅。箭:箭竹。

[18]龜:龜甲,古人用灼龜甲來占卜吉兇。珠:珍珠,古人認(rèn)為珍珠可以防御火災(zāi)。角:獸角,用于制作弓弩。齒:象牙,用于裝飾弓的兩端。皮:虎豹皮,用于制作車墊和箭袋。革:犀牛皮或牛皮,可用來制作甲胄。羽:鳥羽,用以裝飾旗子。毛:牦牛尾,可作旗桿頂端的裝飾。

[19]賦:兵賦,這里指軍用物資。以上所列各種東西都與軍備有關(guān)。

[20]戒:防備。不虞:沒有預(yù)料的突發(fā)事件。

[21]共:提供,供給。幣帛:指禮物。

[22]賓:以賓客之禮相待。享:饋贈。

[23]幣具:禮物。

[24]導(dǎo)之以訓(xùn)辭:用外交辭令說服他。導(dǎo),疏導(dǎo)。

[25]皇神:天神。相:輔助,保佑。

[26]玩:玩物。

[27]圣:指國家的賢才。制議百物:創(chuàng)造和評議各種事物。

[28]輔相國家:輔佐治理國家。

[29]則寶之:就把它當(dāng)作寶物。

[30]玉:指祭祀用的玉器。庇蔭:保護(hù),庇護(hù)。

[31]憲:顯示,反映。臧否(zāng pǐ):吉兇。

[32]金足以御兵亂:用金屬制作武器,足以防御戰(zhàn)亂。

[33]備財(cái)用:供給財(cái)物用品。

[34]嘩囂:喧囂,指佩玉發(fā)出的聲響。

[35]蠻夷:古代對邊遠(yuǎn)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這里是王孫圉自稱楚國的謙辭。

越王句踐命諸稽郢[1]

吳王夫差起師伐越[2],越王句踐起師逆之[3]。大夫種乃獻(xiàn)謀曰[4]:“夫吳之與越,唯天所授[5],王其無庸戰(zhàn)[6]。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之士于甲兵[7],而未嘗有所挫也[8]。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9],勝未可成也[10]。夫謀必素見成事焉[11],而后履之[12],不可以授命[13]。王不如設(shè)戎[14],約辭行成[15],以喜其民[16],以廣侈吳王之心[17]。吾以卜之于天[18],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19],將必寬然有伯諸侯之心焉[20]。既罷弊其民[21],而天奪之食[22],安受其燼[23],乃無有命矣[24]?!?/p>

越王許諾,乃命諸稽郢行成于吳[25],曰:“寡君句踐使下臣郢不敢顯然布幣行禮[26],敢私告于下執(zhí)事曰[27]:昔者越國見禍[28],得罪于天王[29]。天王親趨玉趾[30],以心孤句踐[31],而又宥赦之[32]。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33]。孤不敢忘天災(zāi),其敢忘君王之大賜乎[34]!今句踐申禍無良[35],草鄙之人[36],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邊垂之小怨[37],以重得罪于下執(zhí)事[38]?句踐用帥二三之老[39],親委重罪[40],頓顙于邊[41]

“今君王不察,盛怒屬兵[42],將殘伐越國[43]。越國固貢獻(xiàn)之邑也[44],君王不以鞭箠使之[45],而辱軍士使寇令焉[46]。句踐請盟[47]:一介嫡女[48],執(zhí)箕帚以晐姓于王宮[49];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隨諸御[50];春秋貢獻(xiàn),不解于王府[51]。天王豈辱裁之[52]?亦征諸侯之禮也[53]。

“夫諺曰:‘狐埋之而狐搰之[54],是以無成功。’今天王既封植越國[55],以明聞于天下[56],而又刈亡之[57],是天王之無成勞也[58]。雖四方之諸侯,則何實(shí)以事吳[59]?敢使下臣盡辭[60],唯天王秉利度義焉[61]?!?/p>

[注釋]

[1]本篇選自《吳語》。文章講述吳王夫差興兵伐越,越王句踐在敵強(qiáng)我弱的形勢下,采納大夫文種的建議,派諸稽郢到吳國求和。諸稽郢用極為謙恭的外交辭令勸說吳國暫時(shí)罷兵,為越國贏得了寶貴的時(shí)間。

[2]夫差:春秋末期吳國國君,吳王闔廬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6年吳王闔廬與越王句踐戰(zhàn)于檇李(今浙江嘉興縣西南),被句踐打敗后,受重傷而死。夫差即位后,為報(bào)父仇,前494年在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一役中大敗越兵,并乘勝攻破越都,使越國屈服,淪為屬國。前482年,夫差在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會諸侯,與晉國爭奪霸主地位。越王句踐趁虛攻入?yún)嵌?。夫差被迫回師,向越國請和。其后十年,越國再次興兵,攻滅吳國,夫差自殺而死。起師:興兵。

[3]句踐:春秋末期越國國君,越王允常之子,前496年—前465年在位。夫椒一役,句踐被吳國打敗,他屈服求和,親身到吳國做仆役之事,受盡屈辱。僥幸回國后,他臥薪嘗膽,勵精圖治,任用范蠡、文種賢臣治理國政,使國力逐漸強(qiáng)盛,最終消滅了吳國。逆之:迎戰(zhàn)吳國。

[4]大夫種:春秋時(shí)越國大夫文種,字伯禽(一字子禽),楚國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人。越被吳擊敗后,文種奉越王句踐之命,赴吳求和,賄賂吳太宰噽,得免亡國。句踐入?yún)呛?,文種主持國政。句踐歸國后,君臣刻苦圖強(qiáng),終于一舉滅吳。相傳范蠡隱居后,曾寫信告誡文種,說越王為人陰險(xiǎn),難與共事,勸其早日離去。文種接信后,稱病不朝。句踐聽信讒言,賜劍命他自殺。

[5]夫吳之與越,唯天所授:意思是,吳國和越國的命運(yùn)是由上天決定的。夫,句首語氣詞。唯,只,只是。

[6]其:句中語氣詞。無庸:不用。

[7]申胥:即伍子胥,春秋時(shí)吳國大夫。名員,字子胥,楚國大夫伍奢之子。楚平王七年(前522),伍奢因直諫被殺,伍子胥逃奔到吳國,協(xié)助吳公子光(即吳王闔廬)刺殺吳王僚,奪得王位。后又輔佐闔廬整頓軍隊(duì)演習(xí)作戰(zhàn),一舉攻破楚國,因功受封于申(今河南南陽北),所以又稱申胥。吳王夫差時(shí)擔(dān)任大夫,參贊國事。因勸吳王拒絕越國求和并停止北上爭霸伐齊而逐漸被疏遠(yuǎn)。后吳王聽信太宰噽的讒言,賜劍令其自殺。華登:吳國大夫,宋國大司馬華費(fèi)遂之子。宋平公時(shí)華氏家族興兵作亂,失敗后,華登逃奔到吳國,為大夫。簡服吳國之士于甲兵:這里指訓(xùn)練吳國軍隊(duì)。

[8]未嘗有所挫:指吳國軍隊(duì)在戰(zhàn)斗中還沒有受到過挫折。

[9]決拾:古代射箭用具?!皼Q”通“抉”,扳指,套在拇指上,用以鉤住弓弦。拾,指套袖,射箭時(shí)套在臂膀上,用以護(hù)臂。“決拾”,這里即指射箭?!耙蝗松粕?,百夫決拾”,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善于射箭,那么眾人都會起而仿效也都會射箭。用以比喻吳國軍隊(duì)由于申胥、華登善于用兵,有很強(qiáng)的戰(zhàn)斗力。

[10]勝未可成:指戰(zhàn)勝吳國還不大可能。

[11]素見:預(yù)見。成事:指成功的把握。

[12]履:實(shí)施,實(shí)行。

[13]授命:斗命,送死。

[14]設(shè)戎:指設(shè)兵自守。戎,兵。

[15]約辭行成:指用謙卑的言辭向吳國請和。韋昭注:“約,卑也。成,平也?!?/p>

[16]以喜其民:指讓吳國的百姓高興。

[17]以廣侈吳王之心:使吳王的野心擴(kuò)大膨脹。侈,大。

[18]吾以卜之于天:意思是,我們可以就此事向上天問卜。

[19]許吾成:同意與我們講和。許,同意,答應(yīng)。不吾足:即“不足吾”,指認(rèn)為我國不足畏懼。

[20]寬然:寬緩的樣子。指寬緩吳越邊境之間的緊張形勢。伯諸侯:稱霸諸侯。伯通“霸”。

[21]罷弊其民:指吳國百姓被戰(zhàn)爭拖累得疲憊不堪。罷通“疲”。

[22]天奪之食:指天災(zāi)使得吳國的食物短缺。

[23]安受其燼:意思是吳國在遭受天災(zāi)人禍國力衰微之后,越國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地去收拾吳國的殘局?!盃a”,余,指殘局。

[24]無有命矣:指吳國失去天命的庇護(hù),意為吳國將要滅亡。

[25]諸稽郢:越國大夫。行成于吳:到吳國去求和。

[26]寡君:我國君主,這是在外交場合對自己國君的謙稱。下臣:小臣,自謙之辭。顯然布幣行禮:指公開陳放玉帛財(cái)物表示禮敬。布,陳列,放置。幣,指玉帛等財(cái)物。

[27]私告:私下里稟告。下執(zhí)事:本義是指君主手下的辦事人員,這里代指吳王,表示對吳王的尊敬,意思是不敢直接對吳王陳述事情,只敢對其手下人員講。這是當(dāng)時(shí)常用的外交辭令。

[28]見禍:遭受禍端。這里指前496年吳王闔廬與越王句踐戰(zhàn)于檇李被打敗后受重傷而死之事。

[29]天王:指吳王夫差。稱“天王”表示尊敬。

[30]親趨玉趾:指吳王夫差親自率兵攻打越國。

[31]孤:顧念。清俞樾《群經(jīng)平議·國語二》:“孤之言顧也?!緦⒅卧街铮蝾櫮罹溘`而又宥赦之也。”又韋昭注說:“孤,棄也?!睋?jù)此則“心孤句踐”的意思是,想要滅掉越王句踐。亦可參考。

[32]宥赦:寬宥,赦免。之:代詞,指句踐。

[33]“君王之于越也”二句:意思是,君王對于越國,是有使死人復(fù)生、使白骨重新生肉的大恩的??垼▂ī):是。

[34]“孤不敢”二句:意思是,我不敢忘記上天降下的災(zāi)禍,又怎么敢忘記君王的大恩賜呢。其:副詞,同“豈”。

[35]申禍:指禍難深重。無良:指沒有善行。韋昭注:“申,重也。良,善也?!?/p>

[36]草鄙之人:草野鄙陋之人。又韋昭注說:“遠(yuǎn)邑稱鄙”。據(jù)此則“草鄙之人”指邊遠(yuǎn)草野之人。亦可參考。

[37]邊垂之小怨:指吳國侵?jǐn)_越國邊境的怨恨。

[38]重得罪:再次得罪。

[39]用帥二三之老:意為,因而率領(lǐng)幾個老臣。用,連詞,因此、因而。老,指親近的臣子。韋昭注:“家臣稱老,言此謙也。”

[40]親委重罪:親自承擔(dān)大罪。委,這里是“承擔(dān)”的意思,韋昭注:“委,歸也?!睔w即承攬、承擔(dān)的意思。

[41]頓顙:叩頭。邊:指邊境。

[42]屬(zhǔ)兵:調(diào)集軍隊(duì)。屬,聚集,會合。

[43]殘伐:毀滅性地攻伐。殘,摧毀,消滅;這里作“伐”的狀語。

[44]越國固貢獻(xiàn)之邑:意思是,越國本來就是您手下的一個進(jìn)獻(xiàn)納貢的城邑。固,本來。貢獻(xiàn),進(jìn)奉,進(jìn)貢。

[45]君王不以鞭箠使之:意思是,君主您不像對待下人那樣用鞭子去驅(qū)使越國。鞭箠(chuī),鞭子,這里用作比喻,指像驅(qū)使下人那樣對待越國。

[46]而辱軍士使寇令焉:意思是,您卻屈尊將士們像執(zhí)行御敵號令那樣去進(jìn)攻越國。使寇令,使他們執(zhí)行抵御敵寇的號令。韋昭注:“若御寇之號令?!?/p>

[47]請盟:請求簽定盟約。

[48]一介嫡女:指送來一個嫡親的女兒。一介,一個。

[49]以晐(gāi)姓于王宮:意思是到王宮內(nèi)去侍奉吳王。晐姓,指納女于天子。韋昭注:“晐,備也。姓,庶姓。《曲禮》曰:‘納女于天子,曰備百姓?!边@里則指把女兒送到吳國王宮去侍奉吳王。

[50]槃匜(pán yī):盥洗用具。隨諸御:意思是,跟隨在近臣宦仆等人的身后侍奉君主。御,韋昭注:“近臣宦豎之屬?!?/p>

[51]“春秋貢獻(xiàn)”二句:意思是,每年所應(yīng)貢奉的物品,一定會按時(shí)送到,決不懈怠。解(xiè):懈怠,怠慢。

[52]豈辱裁之:豈能辱沒自己而對越國加以制裁呢。

[53]亦征諸侯之禮也:這樣做也符合天子向諸侯國征收賦稅之禮。征,指征收賦稅。

[54]搰(hú):發(fā)掘,掘出。

[55]封植:培植,扶植。

[56]明聞于天下:指使越國顯揚(yáng)于天下。

[57]刈(yì)亡:翦滅,消滅。

[58]無成勞:即無成功,指徒勞無功。

[59]何實(shí)以事吳:怎么敢真心實(shí)意地侍奉吳國呢。

[60]敢使下臣盡辭:請?jiān)试S我把話說清楚。

[61]秉利度義:指權(quán)衡考慮其中的利害和道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