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性猴頭

看罷西游不成精 作者:崔岱遠 著


三性猴頭

《西游記》在描寫孫悟空跳出八卦爐的時候,曾經(jīng)有這樣一句詩:“猿猴道體配人心,心即猿猴意識深”。那么,孫悟空所代表的“心”到底有什么深意呢?

我覺得這深意就是同時體現(xiàn)在孫悟空身上的三種本性:魔性、人性和佛性,也可以叫作獸性、人性和神性。這三種本性是深藏于每個人內心的,是一切心思的根本。正是它們的此消彼長,構成了令人萬般無奈又無限眷戀的人間萬象。

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孫猴兒在花果山稱王稱霸的時候,原本就是一個純粹的妖精。根據(jù)這猴頭自己在“三打白骨精”時向唐僧交代的:“在水簾洞做妖魔時若想吃人肉,就變成金銀或女色,把人迷到洞里或蒸或煮,吃不了還要晾成干兒。”多兇殘的行徑!和后來西天路上遇到的妖怪有什么兩樣?這才是孫悟空的本來面目。猴頭在被唐僧轟回老家那次,他又重操舊業(yè),打死了上千個獵戶,可見這猴頭也是獸性難改。

但是,這樣一個妖猴,取經(jīng)路上還是做了不少善事,最終竟然成了佛。這是怎么回事兒?觀音菩薩曾經(jīng)說過:“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背Q缘溃悍鹉б荒铋g。是佛還是魔,就看是善念還是惡念了。

取經(jīng)路上的各種妖魔正是我們心中的種種邪念和惡念,已經(jīng)讓孫悟空在比丘國全都兜攬出來,曬給大家看了個一清二楚:“什么慳貪心、嫉妒心、殺害心、狠毒心、邪妄心等等不善之心”。人們有時感覺一股邪火上來馬上就要干出圈兒的事,自己想壓都壓不住,這就是心里的魔性在作怪。你控制情緒的過程,正是猴頭和妖魔激烈交戰(zhàn)的過程。戰(zhàn)勝了這些邪念,我們也就消滅了妖魔,修成正果。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所謂人性就在于人的感情。盡管猴頭是石頭子兒里蹦出來的,但是他也有著人性的一面,這充分表現(xiàn)在他對師父的感情上。

“三打白骨精”一回,猴頭被唐僧冤枉,委屈得他先是想盡辦法央求唐僧不要把自己攆回老家花果山。結果沒用。實在沒轍了又囑咐沙師弟說:如果遇上妖怪就提老孫是他大徒弟。結果還沒用。最后無奈,猴頭只好“噙淚叩頭辭長老,含悲留意囑沙僧”。他傷透了心,“獨自個凄凄慘慘,想起唐僧,止不住腮邊淚墜,停云住步,良久方去”??磥磉@石頭子兒里蹦出來猴子還真的動了人的感情。

到后來遇到黃袍怪,豬八戒去花果山尋找猴兒哥救師父卻又不敢明說的時候,悟空對八戒言道:“老孫身回水簾洞,心隨取經(jīng)僧,那師父步步有難,處處有災,你趁早告訴我?!被ü缴系膶O悟空哪有須臾忘記師父呢?

《西游記》里孫悟空一共痛哭過三次,都是在救唐僧不成、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傷心落淚。那回在獅駝國,大鵬金翅雕謊稱已經(jīng)把唐僧吃了,猴頭心灰意冷,悲傷至極,痛哭不止,竟然感動得如來佛祖親自出馬主動大義滅親,降伏了自己的舅舅,足見孫悟空用情之深。

誰說西游不言情?

最后再來說孫猴子的佛性。這不是指他有多么廣大的神通,而是指他對害人的妖魔與生俱來的疾惡如仇,和對天下普通蒼生發(fā)自內心的憐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