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面觀察才能知人

邊讀邊悟論語 作者:東籬子解譯


全面觀察才能知人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

——為政第二

孔子說:“了解一個人,看他的所作所為,了解他的做事途徑和方法,考察他的愛好。這樣,這個人的品質(zhì)還怎么能隱蔽得了呢?這個人的品質(zhì)還怎么能隱蔽得了呢?”

【感悟一點】

人是社會關(guān)系的集合體,具有多方面的特征,有時這些特征之間甚至是相互矛盾沖突的,因此,想看透、了解一個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有通過像孔子說的這種方式,才能由外而內(nèi),正確全面地去認識一個人的真面目。

當然,這種認識,并不只是就看別人的缺點,也應(yīng)該據(jù)此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閃光之處。否則,就難免會走向偏頗,那樣,也就談不上知人了。

王政君錯看王莽

認清一個人,在很多時候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尤其是當對方心懷不軌而竭力偽裝時。但最根本的原因,恐怕還在于自身的“失察”。

西漢的王莽,為歷代詬罵,他篡漢自代,愚弄天下,早已是奸惡臣子的代名詞了。

從改朝換代,江山易姓的手法上來看,王莽又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人物,他完全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智慧,沒有動用一兵一卒,就完成了奪取帝位、建立新朝的大業(yè),可謂一個奇跡。

王莽的發(fā)跡,起初完全得力于他的那個當皇后的姑姑王政君。王莽出身孤寒,父親早死,他和母親相依為命,艱苦度日。王政君見其母子可憐,多方照顧,對王莽愛之逾子,憐愛備致。她不顧眾大臣的非議和反對,極力提拔王莽,以致王莽三十八歲時,已是朝廷重臣,身兼大司馬之職。

王政君如此行事,有人便向她進言道:“王莽雖是皇后的至親,加恩于他未嘗不可。只是王莽外表看似敦厚,其實未必心存感激。一但尾大不掉,皇后的苦心白費不說,大漢的江山也會岌岌可危?!?/p>

應(yīng)該說王莽的偽裝功夫天下一流。雖有臣子進言,王政君卻怎么也看不出王莽有不臣之心。她曾私下把王莽召來,對他說:“你有今日,非是姑姑之功,乃皇恩浩蕩之故。我們王家深受漢室大恩,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恪盡職守,報效天子?!?/p>

王莽裝得涕泣橫流,忠心不二,王政君為其愚弄,更是不遺余力地提攜他了。

有了王政君這個靠山,再加上皇帝年幼無知,王莽欺上瞞下,培植自己的勢力,最后被封為“安漢公”,位在三公之上,一手把持了朝政。

位極人臣,王莽并沒有心滿意足。他要當皇帝,自然遭到身為漢家之后的王政君的反對。劉漢王朝若是不存,她也就失去立足的根基了。她把王莽召來,未待訓(xùn)斥,只見王莽再不像從前那樣恭敬,卻是傲慢無理地搶先說:“我意已決,姑姑就不要多費唇舌了。漢室氣數(shù)已盡,天命在我,姑姑若是知趣,還是把御璽交給我吧?!?/p>

王政君深知王莽羽翼已豐,再也無法駕馭他了。她又悔又恨,無奈之下,便憤憤地將御璽摔在地上,以至御璽有損,缺了一角。

至此,王莽完全撕掉了偽裝,他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新朝”。

王政君之所以對王莽失察,原因就在于她只看到并相信了王莽所顯現(xiàn)的表面現(xiàn)象,而且這種表象還是虛假偽裝的。按照孔老夫子所提出的察人標準,很顯然相差太遠。因此,她也只好無可奈何地承擔其嚴重后果。

誠然,現(xiàn)實總是有其遠超任何理論的復(fù)雜性,但如果對孔子關(guān)于察人知人的教誨細加體悟,我們終會有所收獲,并在實際操作中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