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薦序

可不可以不藝術(shù) 作者:[美] 蔡文悠 著;申舶良 譯


推薦序

我非常高興能為這本精彩的新書作序,我愛這本書,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這本書引起我如此強烈的共鳴,原因之一是我與它的作者——蔡文悠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我們都是泉州人的后代,都是第二代美籍華人,都是家中的長女,都擁有無比成功的爸爸——我們甚至擁有同樣的姓氏!

這本出色的書能使所有讀者獲益匪淺,無論年少還是年長,來自西方還是東方。《可不可以不藝術(shù)》是一部妙趣橫生、富于洞察且無比坦誠的作品,寫的是一位內(nèi)心敏感的年輕女性在名滿天下的父親——“火藥藝術(shù)家”蔡國強的陰影之下尋找自己的激情、身份和歸屬感的心路歷程。這本書直面?zhèn)€人的體驗,同時也在處理最為古老、最為普世性的主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往昔的重負,個性與家庭責任之間的張力,人對于自我表達的渴望,成功的傳承與代價,完美主義的天賦與煎熬。

書中最動人的主題之一是文悠如何努力承擔(并承受)自己父親巨大的成功與聲望。她的描述深切入微:“我感到自己可以走得很遠很遠,卻依然無法脫離我的爸爸。他早已征服了世界,我能做的只是無心地步他的后塵,重游他到過的那些地點。”在獨特的家庭環(huán)境中,文悠為找尋自己所做的努力使讀者感動,有時傷感。比如,當讀到文悠為了支持她的爸爸而努力克服自己對于公共演講的恐懼,最終代表他在眾人面前進行了一場成功的演講時,我感到振奮。幾章之后,讀到文悠拍攝爸爸作品的照片被展覽圖錄選用卻令她感到落寞而不是自豪,我的心為之傷痛。

我能理解文悠的感受,因為我自己的父親——蔡少棠是一位國際知名科學家,曾榮獲許多獎項,并獲得全球多國的二十余個榮譽博士學位。但我的選擇不是去與他相競,而是投身全然不同的領域——法律與外交政策。文悠的選擇恰恰相反,她不顧所有的挫折、風險與恐懼,勇敢地追求自己喜愛的藝術(shù)。克服諸般恐懼的決心使文悠的故事頗為勵志。

文悠對于新一代不如老一代的宿命(這也是我本人始終的焦慮)的描述深刻有力。中國俗話說“富不過三代”,換句話說,成功之中包含著自身衰敗終結(jié)的種子,對于國家、團隊、家庭,皆是如此。文悠自責地稱自己為“懶散”的一代,是因父母犧牲一切而得以過上好生活的子女,這真是全球各地、古往今來的家庭所共同面對的一種張力的絕佳寫照。“在很多方面,我都像是爸媽新生活的一種寫照。仿佛我全然不知他們曾如何辛苦地打拼,可以毫無后顧之憂、信心滿滿地前行,可以帶著他們的遺產(chǎn)開拓新的天地?!狈粗S的是,對于一個在安逸與富裕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人,想要成功地“開拓新的天地”可謂千難萬難。

對文悠來說,通過自己的價值和勞動而有所收獲(不是事事仰賴自己成功父母的光環(huán))的感覺極為重要。誠然,有時文悠對待自己并不公平,甚至自己應得的榮譽也要拒絕。比如,文悠具有攝影的天賦,她拍攝的照片被用在她爸爸許多展覽圖錄的封面和《紐約客》、《紐約時報》等頂級報刊的版面上。文悠卻拒絕因這些成就而驕傲。“爸爸是個著名藝術(shù)家,”她寫道,“只是碰巧我在現(xiàn)場從各個角度拍攝了那些照片。當親戚告訴我他們?yōu)槲腋械津湴?,我覺得他們是小題大做?!痹谶@方面,文悠使我想起自己的女兒,我深深地欣賞她要在這個世界留下自己印記的想法,以及她為自己設定的極高(有時高到不可企及)標準。

文悠與她爸爸的作品一樣,是東方與西方的微妙交融。一方面,她是一個孝順的女兒,每件事(甚至包括什么時候刷牙)都要依照爸爸的觀念而行;同時,她也是一個有抱負的藝術(shù)家,接受過西方的藝術(shù)教育,追求原創(chuàng)與多產(chǎn)。在書中的某個時刻,我們會見到文悠正與放蕩不羈的“波西米亞”朋友們在酷酷的曼哈頓下城玩樂。而在之后的某個時刻,我們又會見到她在中國的故鄉(xiāng)與三代長輩(父母、奶奶和九十七歲的阿太)同住,儼然孝道的典范。文悠對人們熟悉的“東方/西方”二分法進行了奇妙的糅合,因而使《可不可以不藝術(shù)》這本書顯得卓然不群:由于她爸爸有如此的才華,遵從父母之命意味著去從事藝術(shù),而不是醫(yī)藥、工程或商業(yè)這樣傳統(tǒng)的職業(yè)。儒家的忠孝勤勉、克制規(guī)訓被用于藝術(shù)的世界(比如,她的爸爸將她送到繪畫培訓班,每天進行十三個小時的技法訓練),透過文悠的視角迷人地呈現(xiàn)出來。

文悠對于人性有著敏銳的觀察,書中充滿有趣的洞見。“許多偉大的藝術(shù)家都保有某種程度的童真。”她這樣寫道?!懊佬g(shù)館是太過孤寂的地方?!痹诹硪惶?,她如此沉吟。對于藝術(shù)家過著悠然自得、凌亂瀟灑生活的浪漫想象,她指出她的爸爸現(xiàn)在“每次只要遲到十分鐘,就會有電話從工作室打來”。

文悠也是一位逗樂的高手,有些讀者或許會錯過她的幽默,因為她的幽默微妙,常常綿里藏針?!拔业陌职质俏艺J識的最沉著冷靜的人,”她寫道,“見到他時,誰都不會想到他是一個以爆炸為生的人。這家伙度過周末的方式就是穿著長袖內(nèi)衣讀報紙。”她對一位藝術(shù)學院教授的描述是:“四十來歲,非常率真,總是若無其事地給我們講他在上個周末做過的很牛的事兒,比如自己組裝一輛高速賽車并試駕,卻在無意間打破了世界紀錄?!蔽覀€人最喜歡的是文悠對自己課上作品的這段描述:“我不知自己用吹風機吹動老鼠夾,使它們啪的一聲合上,打破坦培拉顏料小瓶,讓鮮艷的顏料飛濺,將鋪在地面的紙張染得一團糟,這背后有怎樣的觀念……但同學和老師們都認為這是一件行為藝術(shù)作品,我是一名表演者,因為我的身體介入了整件作品的產(chǎn)生。為了繼續(xù)討論下去,我只好順著他們的思路走?!?/p>

然而,《可不可以不藝術(shù)》一書強大魅力的根本在于,縱使經(jīng)過所有的起起伏伏,挫折與自我懷疑,旅途與艱辛,這本書最終留給讀者的最深刻印象是定義并維系著蔡氏一家的愛。這種愛是復雜、充滿挑戰(zhàn)的,同時卻也是純粹、堅定的。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樣美好的一句,充滿繁復的情愫,是文悠為自己和她的爸爸所寫:“我也是爸爸的一件藝術(shù)作品,是他日復一日辛苦琢磨的產(chǎn)物。”

蔡美兒

2015年5月25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