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fā)大水的東湖

茉莉花事 作者:秦云端


發(fā)大水的東湖

這幾天秋涼陣陣、暴雨連連,不禁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發(fā)大水的日子。父親的學(xué)校,校門口對著的湖叫“東湖”。東湖是我們臨海城關(guān)鎮(zhèn)一個重要景點,沒有一個臨海人不知道東湖的。它精致小巧,分為前湖和后湖,湖中有洲渚和亭臺樓閣。湖上有一座很苗條的橋名叫“九曲橋”,我特地數(shù)了數(shù),果然是九個彎的。沿著九曲橋緩緩前行,可以說是步移景換,別有一番韻味。如若有在橋上做戲的,那就好看了,當?shù)┙莾貉刂徘鷺蝌暄亚靶?、裊裊婷婷、水袖飛揚,那是身移影換、步步生香,與湖面倒映的彩色燈火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東湖中央最大的亭子叫“湖心亭”,這座亭子建造于康熙年間,正好坐落在整個東湖觀景的最佳點。此亭飛檐翹角,古樸大氣。湖心亭共有三層,登上頂層,可以一覽整個東湖乃至周邊的地貌。可是打小起,我就沒機會登上過亭子的頂層!那亭子頂層的樓梯口總是被柵欄鎖著,掛著“禁止入內(nèi)”的牌子。不知當時的管理者怎么想的,本來就是供人游覽欣賞的亭子,居然把最漂亮的頂部觀光層上鎖了,只有清潔工人才能上去。當然,站在亭子的第二層也可以觀湖,只是視野上大打折扣。我的小伙伴們都神秘兮兮地說,那上面存放著重要的東西呢!至于是什么重要的東西,我們不知道,反正知道是很重要的就是了。

湖心亭的大氣和宏偉,有時我覺得跟我們這個小城鎮(zhèn)有點不搭配,竟然還有人把它跟杭州西湖相比的,這個人就是俞樾。俞樾,清朝的著名學(xué)者,浙江德清人。這人很愛寫書,據(jù)說寫了有五百多卷,所以當時社會上就流行了一句話,叫作“李鴻章只知做官,俞樾只知著書”,感覺諷刺李鴻章比較多些。有一回俞樾來臨海游玩,到了東湖的湖心亭,竟擊掌道:“宜晴宜雨,比西湖第一樓何如?”老人家真是抬舉我們了。

東湖美是美、雅是雅,有一點不好就是臺風的日子容易發(fā)大水。我們家鄉(xiāng)臨海,顧名思義,跟海是很近的。那時候小城的排澇系統(tǒng)也比較落后,所以一到臺風季節(jié)或暴雨連日,湖水就唰唰刷地漲起來。但我們這些小孩子最喜歡臺風天了,因為可以不用去上學(xué),父母都去上班了,我就跑到東湖邊玩水去。水漲起來的時候會很夸張,把前湖和后湖連成一片,中間的小橋也消失不見。水猛的時候還會漫進我們住的技工學(xué)校里,我家一樓的廚房就遭了殃,成了“淺水灣”,母親就帶領(lǐng)我們一起搶救煤餅,搞得焦頭爛額。

我喜歡去發(fā)大水的湖邊玩,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暴雨連日后,上游會飄下來許多農(nóng)民種的瓜果,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飄來一個大冬瓜被我撈到了,屁顛屁顛抱回家領(lǐng)賞,傍晚剖開一看,里面是爛掉的,空歡喜一場。

還有一個比較損的事兒是跑到湖邊高地上去看“笑話”。那時候大家的素質(zhì)普遍不高。有一個坡面水流比較急,坡面上有個大坑,大水把坑給蓋住了看不見。一大群人在旁邊高地上就那么站著,等著看過路人的笑話。過路人或步行或推著自行車,一旦踩到那個大坑,就消失在水里,等掙扎著爬起時,已經(jīng)全身濕透,成了落湯雞,周圍人就爆發(fā)出一陣狂笑(當然,也包括我在內(nèi))。那樣的鬧劇可以讓閑人們圍觀整個上午,然后回家吃中飯,吃完中飯下午繼續(xù)來報到。有一年發(fā)大水,我們自然屁顛屁顛又去圍觀。有個腦子比較活絡(luò)的人,弄了張漁網(wǎng)在水流落差處捕魚,朝著水流下泄的地方撒一網(wǎng),每次都能收獲不少小魚。我們圍觀,他捕魚,本來相安無事,結(jié)果來了一個妙齡女子,推著自行車小心翼翼地前行。當她馬上就要接近那個大坑的時候,圍觀的人們凝神屏氣,等著看好戲。那個捕魚的大概動了憐香惜玉之情,用撐漁網(wǎng)的桿子攔了姑娘一下,姑娘會意了,繞開了大坑。周圍人的好戲沒得看了,頓時大怒,破口大罵起來:“你個捕魚的管什么閑事!這里讓你撈魚已經(jīng)夠意思了,還要來多管閑事,給我滾……”捕魚的被眾人的口水噴得一點兒脾氣都沒有了,嚇得再也不敢攔了。于是眾人又繼續(xù)欣賞“好戲”上演、繼續(xù)爆笑……

現(xiàn)在我回老家,也偶爾會由妹妹陪著去東湖逛逛,原先很羨慕別人玩的一些水上活動,比如踩水上滑輪車,現(xiàn)在看起來都特別幼稚。東湖邊現(xiàn)在到處都是賣風味小吃和小百貨的攤子,人來人往,張燈結(jié)彩,喜氣洋洋的,倒也成了另外一番風景!

2014.11.15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