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那高高的山崗上

在天邊——在那高高的山崗上 作者:經(jīng)典文庫編委會


在那高高的山崗上

楊晉林

中原崗,趺坐在高崗上的村莊。

四面被或高或矮的土山石山圍起來,如同島嶼。村后纏綿一條小河,斷流已多時了,只剩下河名——同川河。

同川是著名的梨鄉(xiāng),中原崗是同川里的一個土崗,也產(chǎn)梨,油梨、酥梨、鴨梨、黃梨、夏梨,雜七雜八亂得很。東邊種梨,南邊種梨,北邊也種梨,只有西邊是一道暖融融黃澄澄的大深溝。溝梁上長滿了碎碎的小白花,花名叫不出來。另外還有一種草,山民們采擷其花蕊,陰干,做烹飪佐料用,土名叫插芒花,學名叫什么,不知道。

中原崗不大,也就三五十戶人家,從不見增也從不見減。書香是它最欠缺的東西,只是家家戶戶磚砌的門楣上喜歡雕刻四個字:書香門第。村里的老者說中原崗原來是個秀才村,人人識文斷字的,后來又學會了種梨果,索性就把書本給丟了,那玩意兒既不暖身,又不果腹,撂就撂了吧。老者說話時顯出一臉輕松,好像在拉呱昨天的事情。中原崗上沒聽說哪朝哪代出過什么舉人老爺秀才先生的,也不見誰家門口立著一根擎天柱一樣的旗桿,倒是有幾個常年在外做水果生意的,聽說是富了,在北京城的四環(huán)里邊買下了別墅。村人也不眼紅,照樣過著自己的日子。

中原崗地方小,選址又偏僻,從原平市一直往東走,跨過滹沱河,翻過奎光嶺,彎彎曲曲涉過同川河,然后才能望見中原崗的背陰坡。背陰坡上也是梨果樹,一條逶迤的曲徑伸向坡頂,坡頂?shù)哪且活^就是中原崗。

我們是從中原崗南面的山豁口翻進來的,有點慌不擇路的意思。正是春四月間梨花盛開的好時候,白騰騰的雪梨花間雜了黝黑黝黑的樹干樹杈,我們看見許多男人女人踩了高腳的木凳給梨樹授粉。山風掀動萬千搖曳的梨花,極像是阿房宮里婀娜美艷的六宮粉黛,顫巍巍地抖呀抖,彈性極好。梨花的味道嘛,只能用嗅覺來細品,講是講不出的。如果到了秋天,花沒了,黃澄澄的梨子會掛滿枝頭,到那時不知又該生出怎樣的情緒呢?

好客的村民告訴我們,村口那棵老梨樹是棵棠梨,距今也有一千多年歷史了。那是多么遙遠的年代啊,是哪位中原崗的先民親手植下的呢?在他給幼梨培土的時候,一定想不到羸弱的樹苗日后會成為當?shù)氐囊粔K活化石。看上去,那樹也太老了,枝干虬曲,樹冠臃腫,龜裂的樹干上居然開滿淡紫色的小梨花,根須有一半裸出地表,占去好大一塊空閑地。當然,大半的風華已零落成泥。

中原崗依山而筑,新窯舊窯參差不齊。持久而橘黃的陽光疏朗地擦過南山脊梁,洗滌著山莊的故衣,霉味和腐味破壞著春天很好的情緒。一只羊拴在誰家的窯頂上,我們看它的時候,它正憐愛地看著我們。在它夠不著的地方,攤晾著一片紅棗,釅紅釅紅,分明是隔夜的茶色。

突兀起的門樓都很陳舊,精雕細琢,美輪美奐,無論哪一家的門樓都夠得上是文物了。門樓旁邊的院墻卻少有工整的,大概土夯的墻體因年代久遠,坍了,散了,讓風吹走了。勤快的山民只好用板石碼成一人高,墻犄角壓只石雕的烏龜頭。橫看豎看,哪是院墻啊,馬蜂窩似的,院里能瞧見院外,院外能看見院里,看來隱私在中原崗是不存在的,想有,也只能憋在肚子里。

院落的造型倒還算規(guī)范,正南正北的,巴掌大的院子也算平坦,雖是土墊的院子,卻白凈耀眼,見不到一星雞屎,也見不到一根樹枝。但院里養(yǎng)著雞,種著樹,雞是母雞和小雞,樹卻不再是梨果樹了,而是椿樹,是四月天可以掰椿芽吃的香椿樹。

山姑背后不再垂一條烏黑而經(jīng)典的大發(fā)辮了,也時興燙頭,卷卷的,洋味兒十足,而且描了眉眼,衣服也時髦,上面是修身緄邊的外套,下邊是雙拼連衣裙。這樣的姑娘在城里也不遜色,不大協(xié)調(diào)的是工作環(huán)境,她正往豬圈里拌豬食呢。豬哼呀哼呀地叫,如一盤石磨不停地旋轉(zhuǎn),將大好的春光也研成了粉末,隨了香甜的梨花風四散開來。

驢在窯后的空地上拖長聲音嚎,干巴巴的,沒有樂感,倒是肺活量還算足。山村的雜亂也許是從驢叫開始的,又到驢這兒打住。

似乎只有陽光是慵懶的。

中原崗的日月悠長且靜謐。

那些門樓下的院門從不上鎖,也不見有誰高聲朗氣地在巷子里說話,人閑人忙不在聲音的高與低。

我母親說,她小時候經(jīng)常跟著大人跑反,記得有一回曾隨大人在中原崗一戶人家的土窯洞里待了十多天,臨走,還跟一個小姑娘拜了“把姐妹”。母親說,那以后她就再沒去過中原崗,當然也就見不到那個“把姐姐”了。

我試著在村人中問了一下,上年紀的老人們都搖頭說沒聽說這事,即使有,那“把姐姐”也怕早嫁出山外去了。好在這不是我來的目的,在我沒踏進中原崗時,就已經(jīng)固執(zhí)地認定自己是中原崗的老親了,目光所觸,盡是似曾相識的鄉(xiāng)情鄉(xiāng)景。仿佛多少年前,自己就生活在這里了,東家進,西家出,跑遍了村中的每個角落。后來我走了,像是一縷青煙飄出了中原崗……

我們?nèi)サ哪翘烨『糜幸患肄k喜事的,原以為是聘閨女,不想是娶媳婦的。這一天又是中原崗全村人的大喜之日。娶媳婦的是村里僅有的一個大學生,那天好像是全村人都在辦喜事,舉村歡慶,我們聽見誰家的母豬也在豬圈里哼哼得有模有樣。新郎新娘是大學同學,苦戀了好幾年,終于有了結(jié)果,但是三天后一對新人就要卷鋪蓋走人,他們都有各自的工作,他們已經(jīng)把家安在城里了。

喜筵在村里最平坦最闊綽的村委會院子一字排開。二十幾張桌面,桌桌爆滿,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街坊,三塊錢的份子錢,一家人齊上陣。主廚的大師傅就是現(xiàn)任村主任,也是新郎官他叔。山里人沒見過世面,不知道娶媳婦要新郎掮著新娘轉(zhuǎn)圈,還要公公背了兒媳婦走獨木橋。我們提議了一下,也少有人應(yīng)承,于是只好作罷。媳婦娶進門,吶一聲喊,男女老少洪水般卷向宴席,吃喝是最要緊的。席面是山里人最講究的盒子席——類似東洋人的料理。方方正正一個大木匣,分開小小的格子,一格子花生米,一格子放蓮藕,一格子菜丸子,一格子碼蒸肉,七葷八素兩雜燴,饅頭、米糕可勁兒吃,酒不是汾酒,但也不是散白酒。喝酒的人噴濺出霧狀的飯渣子,齜了黃黃的牙垢,張狂地猜拳行令;不喝酒的,風卷殘云般專心對付盒子里的美味。

這是山村里最溫馨的一幕。很快,幕要謝了,一切將復歸寧靜,波浪不興。

回頭再提西溝里簇生著的那片插芒花。

風調(diào)雨順的好年景,漫溝里都是這花在鬧騰,山丹丹,蒲公英之類反被擠得沒了脾氣。西溝里斂陽,收光,陰雨天也比別處亮堂?;ㄩ_爛了,滿眼都是白藍相間的顏色,再被陽光裹出一層靚麗,那景色是相當迷人的。喜歡游蕩山水的李白杜甫們,肯定沒來過中原崗,否則他們筆端流淌的該是另一番心情和意境了。

正值花開季節(jié),采擷花蕊的卻不盡是本村的女人,更多的是城里慕名而來的女人。山里人和城里人區(qū)別在頭上,頭裹一塊大紅大紫的滌綸頭巾的一定是土生土長的中原崗人,戴一頂遮陽帽或什么都不戴,散了瀑布似的清水一樣的頭發(fā)或是束成一股團在腦后的,一定就是城里人了。山里人厚道,一邊自己摘,一邊還給外來人介紹哪道溝里花最繁最茂最有味道。城里人將信將疑道一聲謝,嘴角撩起彎彎一朵嘲,打一個呼哨,蜂擁向溝谷里去了,捎帶著把山里女人身前的一些花骨朵也一并收拾得干干凈凈。

插芒花草有半人高,細碎的小花如菊蕊般噴吐開,一條極細的枝,可以綻出一片絢爛。草身被繁花覆壓在下面,花野野地開,灼灼的、耿耿的,只待有人來采。但花總有采完的時候,那時節(jié),所有的錦繡都變成了野草,光禿禿的枝芽裸露在殘照里,直到秋殤。

中原崗的梨樹年年要開花,中原崗的插芒花年年也要被人采摘,中原崗背后的同川河卻斷流了。據(jù)說有水的年份,人們在梨樹下就可以聽見河水的喧嘩。好像是從同河水斷流開始,村里人說話的腔調(diào)也變得干巴巴的了,沒有水分,沒有彎調(diào),直來直去。坐在自家窯里說話,動不動就想罵娘,恰好窯外面的地溝里有人經(jīng)過,那人聽出是在罵他,斷不了引來些摩擦。講人閑話的還納悶?zāi)?,屋里說話墻外真還有人聽嗎?也是因了山里人嗓門兒高吧,村委會從來不用高音喇叭廣播,有事村主任站在高圪梁上扯嗓子吆喝,滿村的雞呀狗呀驢呀一齊湊熱鬧,人們說村主任又鬧地震咧。鬧地震的村主任在家里卻低眉耷拉眼,從不敢拿腔作調(diào),怕老婆嗆他。村主任老婆是出了名的大嗓門,村主任跟老婆沒法比,算是一物降一物吧。

我們在村里看到好些廢棄的窯洞,還有一堵破舊的土墻戳在一個高崗上,長城一樣。不知經(jīng)歷多少年了,墻體都磨光了,一道一道摳出深深的槽,中間鑿了個大窟窿,窟窿外是瓦藍瓦藍的天。墻腳擺著一盤石磨,直徑足有兩米,磨眼淤滿了泥土,磨槽也已模糊不清。

檐下的女人看不出年齡來,頭上包塊通紅的滌綸毛巾,手里端個陶釉面盆,卡在腰眼上,說你們是哪旮沓人?晌午就甭走了,吃麻葉。

麻葉是中原崗特有的一種招待貴客的油炸食品。精制面粉拌以糖稀和各種佐料,發(fā)酵后揉成稀松的面團,裁出方形的小塊,拽出扯面一樣的韌性,擰一擰,丟進滾沸的油鍋里炸。油是正宗的神池胡麻油,油色黃亮,煙霧少,味道清香。出鍋的麻葉端上來,城里人吸溜著涎水抓起一把往嘴里塞。女人一邊笑,一邊說:慢吃,別噎著,鍋里多著哪。

村里人吃晌午飯都聚集在唐梨樹下,這些人都沒去喝喜酒,每人捧了笨瓷海碗呼嚕呼嚕扒飯吃。我們舉著麻葉出現(xiàn)在圈子里。有人問:誰家的親戚?我們說誰家也不是,郊游的。那些人就一個勁兒地笑:閑得沒事干,不如洗炭去,咱這破地方有啥看頭?我們說可有看頭了,你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村民們狡黠地一笑,說:有看頭的話,咱們換換吧,你們上山來,俺們進城去。我們一起搖頭說,不換!

十里香風吹不斷,萬株晴雪綻梨花。

這就是中原崗的四月天。農(nóng)歷四月初六是中原崗傳統(tǒng)的“梨花會”,梨花會上同川溝里的姑娘媳婦穿戴好新衣服,齊嶄嶄地出現(xiàn)在唐梨下面,那一天村里要唱大戲,要祭梨神……而到了秋季,草原上的駝隊會川流不息地趕來馱梨,有歌謠為證:“駱駝駱駝大扁腳,你娘不給你裹小腳,因為你馱梨馱紅棗。”當然,這都是陳芝麻爛谷子的往事了。

而今,我們是奔著中原崗的梨花來的,梨花喧鬧在枝頭,輕薄地從眼前刮過去,又飄回來,橫豎入不到心里。中原崗的梨樹多,蘋果樹也不少,還有桃,有杏,有李子樹?!疤绎柸诵觽?,李子樹下埋死人?!倍际切┮嗣乃崴崽鹛鸬恼T惑,浪浪地腐蝕人的意志。杏桃比較早熟,但梨果下樹要等到夏末或秋后,這是一個漫長的等待。

山里人等的是經(jīng)營日子的資本,我們等的是入口的享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