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音樂之家

克勞迪奧·阿巴多 作者:[德] 沃爾夫岡·施萊伯 著,松健 譯


音樂之家

得益于其幸運的藝術天賦,克勞迪奧·阿巴多從小就預示著會有一個富有希望的藝術人生。他的雙親都是音樂家,兄弟姐妹也都繼承衣缽,從小生長在這個到處都是音樂的家庭里,在嬉戲中理解音樂“語言”、破解和領悟音樂奧秘自然就簡單多了。

終其一生,克勞迪奧·阿巴多都保留著那顆赤子之心。1986年,他出版了一本寫給孩子的意大利文音樂書——《充滿聲音的房子》。保羅·卡多尼為此書插畫,阿巴多在簡短的插圖說明中,回憶了米蘭那個從小長大的家、早年與室內(nèi)樂的結緣、合奏的經(jīng)歷和第一次探訪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的印象。此外,他還極其不經(jīng)意地向年輕的讀者們提起,音樂是門十分嚴肅的藝術,并且解釋了聲音和旋律如何產(chǎn)生,弦樂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如何握持以及交響樂團和指揮如何分工作業(yè)等孩子們感興趣的問題。同時,他進一步描繪了歌劇和交響樂可以帶給聽眾什么享受。他認為尤為重要的是,所有音樂都應該與生活緊密相連,保持“真實”?!叭绻x者們未來有意于從事音樂或欣賞音樂,我想給他們一個建議:時時刻刻都要把音樂與你眼前的現(xiàn)實緊密關聯(lián)起來,因為任何一種音樂都是你所處時代的回聲和寫照?!?/p>

克勞迪奧(前左)與母親(前排中)及兄弟姐妹(馬塞洛,后左;露西安娜,后右;加布里爾,前右)

克勞迪奧·阿巴多畢生的音樂實踐印證了用羅伯特·舒曼在其著作《音樂之家和生活規(guī)則》中的一句名言,那就是“學無止境”。他于1933年6月26日生于米蘭的一個中產(chǎn)家庭,在四個孩子中排行第三,家中濃厚的音樂、藝術和科學氛圍對孩子們的一生影響至深。大八歲的長兄馬塞洛成為鋼琴家,后任米蘭朱塞佩·威爾第音樂學院院長;姐姐露西安娜會拉小提琴,在米蘭里科爾迪音樂出版社工作,并創(chuàng)辦了米蘭音樂節(jié);弟弟加布里爾則是位建筑家。

克勞迪奧與姐姐露西安娜

阿巴多之父、米凱朗琪羅·阿巴多于1900年生于皮埃蒙特省小城阿爾巴,是位小提琴家。他任教于米蘭音樂學院,后來組建了一個室內(nèi)樂團,而參與樂團演奏曾是兒時阿巴多的夢想。孩提時的一天,他偷偷躲在門后,透過門縫聆聽觀察父親演奏了一曲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小提琴獨奏樂曲“恰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語言肯定很難,但極其美妙。我靜靜地聽了好長時間,小心翼翼地別讓自己被發(fā)現(xiàn),因為我害怕打破這種魔法秘境?!?/p>

父親米凱朗琪羅是阿巴多的小提琴啟蒙老師,讓他接受了十分嚴格的訓練。而鋼琴交錯的黑白鍵盤也深深吸引了少年阿巴多。出身西里西亞的母親瑪利亞·卡梅拉·薩瓦諾內(nèi)于1899年生于巴勒莫,曾跟隨法國修女學習,成為了一名鋼琴家和鋼琴教育家。她熱愛文學創(chuàng)作,也是兒子鋼琴學習的引路人。她熱衷于給孩子們講童話,而且很會自編故事,寫過不少兒童故事并結集出版?!皨寢屩v的那些關于她的故鄉(xiāng)西西里和遙遠波斯的故事讓我深深著迷,另一個神奇的話題是音樂。我常常央求她,告訴我爸爸從事的那些音樂的所有奧秘,而她就為我勾勒出一個宛如童話般的醉人的音樂世界?!?/p>

阿巴多的音樂之家坐落在米蘭福佳沙路,小阿巴多的藝術天賦和音樂家個性在這里得以滋養(yǎng)生長:直率的個性和精神世界的志趣讓他的藝術家生涯得以一直無拘無束,并能進行自由且深入的思考,這份自由和深入大概比一般意義上那些天才音樂家們更深刻、更突出。讀書成為這個照片上看起來文文弱弱、總愛陷入沉思幻想、差不多算得上柔弱的小阿巴多的靈丹妙藥。這時他聽到了家中的留聲機中傳出的巴赫、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羅西尼、威爾第的美妙樂曲——那是源自一張張轉起來沙沙作響的黑膠唱片。直到幾十年后,克勞迪奧·阿巴多還記得對他而言最重要的三張唱片:“一張是歌唱家夏里亞賓演唱的歌劇《鮑里斯·戈杜諾夫》,一張是耶胡迪·梅紐因演奏的莫特扎小提琴協(xié)奏曲,還有一張是威廉·門格爾貝格指揮的貝多芬的《科里奧蘭序曲》。孩提時我就聽了上百遍,真是百聽不厭?!蹦滤鳡査够倪@部《鮑里斯·戈杜諾夫》在阿巴多之后的歌劇世界中始終占據(jù)核心地位。

這個米蘭音樂之家的一位朋友——來自貝加莫的賈南德雷亞·加瓦澤尼——是位飽學聰慧的指揮家、作曲家,定期在斯卡拉歌劇院演出,同時也是阿巴多之家弦樂合奏的鋼琴手。他曾回憶起阿巴多之家的好客之道:“這一家人在拉琴時是我見過的最有秩序、最有組織的。但這種秩序不是靠苦磨硬練出來的,不用事先拉弓也不用擺姿勢,全憑一種本能的律動,感覺又歡喜又快活?!奔油邼赡嶂孛枋隽伺魅?,阿巴多的母親,“她是我們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沙龍女主人,倘若早生二百年,那準是另一位安娜·瑪?shù)律從取ぐ秃樟?。?/p>

克勞迪奧·阿巴多七歲時,在家人的帶領下第一次造訪了家鄉(xiāng)的歌劇院,世界聞名的米蘭斯拉卡歌劇院。那天正舉辦一場由安東尼奧·瓜爾涅里斯指揮的交響樂音樂會,在這場音樂會中小阿巴多聽到了克勞德·德彪西的三樂章管弦樂《夜曲》,其中閃亮的器樂色彩和優(yōu)雅的舞蹈韻律帶給他耳目一新的感官體驗:“音樂特別打動我……伴著悠揚的鼓聲由遠而近,聲勢漸強,仿佛施了魔法一樣……在斯卡拉歌劇院的那個夜晚對我而言意義非凡。我完全被那個想法迷住了,那就是有朝一日我也能與這么多音樂家同臺合作,而指揮正是整場演出的操控者,仿佛像操縱提線木偶一般?!蹦菚r候他就在日記中暗下決心:“有一天我也要當指揮家?!?/p>

八歲時,在父母陪同下阿巴多觀看了人生中第一部歌劇——朱塞佩·威爾第的《阿依達》。阿巴多之后在與柏林作家弗特約弗·哈格爾(阿巴多傳記《傾聽寂靜》的作者之一)交談時,描述了他“演出結束后獨自一人站在街上,父母問我為什么不愿跟他們一起走,因為我被這部歌劇深深震撼了,這種感覺無法向他人描繪?!?/p>

之后從父母那里接受到的持續(xù)的音樂熏陶和教育比歌劇院之旅更深刻且富有成效。家庭音樂會訓練了他的聽覺,使他的注意力由聲音外在轉向音樂內(nèi)涵,由聲響的奇妙世界、所有樂音和樂音運動的衍生這些外在感官體驗,轉向室內(nèi)樂這一嚴謹?shù)囊魳沸问健W習音樂的便捷和從中獲取的極大快感激勵著這個年輕人獻身音樂和演奏事業(yè),特別是室內(nèi)樂。

在小圈子里參與不同形式的室內(nèi)樂演奏讓人學會了傾聽,這是一種直接又很個人化的接觸音樂的方式。當察覺出聲音背后的“語法”,辨認出相互穿插的音樂主題和旋律,其中的節(jié)奏和律動確實清晰“可讀”,那種滿足感無可比擬。克勞迪奧·阿巴多充分體會到與父母和兄弟姐妹們合奏的快樂。有一次他們甚至“異想天開”,在自家演出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演奏這部清唱劇除了指揮外,一般還得有一個交響樂團,一個合唱團和數(shù)名獨唱演員。而我們只有六個人,但也沒打退堂鼓,每個人都身兼多職,又彈又唱。你們可以設想一下那份經(jīng)歷(也想想鄰居那份驚喜!)。”

家庭室內(nèi)樂營造的融洽氛圍塑造了克勞迪奧·阿巴多的音樂觀。在演奏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及勃拉姆斯的奏鳴曲、三重奏、四重奏和五重奏中,在參與家庭音樂會和父親與朋友和同事演奏的音樂會中,小阿巴多“學會了”理解樂器樂音和共鳴所發(fā)出的叮叮當當?shù)摹盃幷摗薄I倌陼r在米蘭與歌劇的親密接觸,詠嘆調(diào)、二重唱、合唱等歌劇形式,對他后來音樂發(fā)展帶來了重要影響。光是這種持續(xù)的弦樂視聽學習,尤其是對德奧音樂流派的學習,就讓小阿巴多領會到很多,譬如音樂是如何“運行”和呼吸的,音調(diào)結構、樂曲模式以及和諧張力是如何形成、發(fā)展的。

當小阿巴多通過不懈的練習,終于能彈奏鋼琴為父親演奏小提琴曲伴奏時,父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他專注演奏精準、積極傾聽、對音樂主動思考這些音樂的“外在面”。后來,當阿巴多回憶起父親對他彈鋼琴那近乎“無情的苛責”時,還想起了父親對于傾聽音樂、聆聽彼此、更深刻地把握音樂的指點:“他提點我的關鍵在于,當大家一起合奏時,聆聽比單純演奏要重要得多。合奏就像一段對話,不僅要全神貫注地聽,還要彼此理解,盡量抓住那些言外之意,抓住對方的感覺和想法。生活也像音樂一樣,必須要具備聆聽別人的能力,以便能理解他人,跟得上別人的思路。”

阿巴多一家在米蘭的生活并不總是日日被管弦樂、被藝術家們所包圍,他們難以逃脫那個萬惡的政治年代。小阿巴多偶爾聽到的大人間的談話中,已經(jīng)深深透露出恐懼。法西斯時期的意大利在貝尼托·墨索里尼的“領袖”鐵幕下呻吟,與希特勒統(tǒng)治下的德國命運息息相關。社會日常充斥著反猶主義和強權的血腥濫用,戰(zhàn)爭威脅迫在眉睫。音樂大師阿爾圖羅·托斯卡尼尼早已與納粹意大利分道揚鑣,導致他在1933年納粹德國剛上臺時,就逃離了拜羅伊特“理查德·瓦格納音樂節(jié)”。1939年9月二戰(zhàn)剛剛爆發(fā)時,年僅六歲的阿巴多還不懂這場戰(zhàn)爭的起源和內(nèi)在關聯(lián),但隨著年歲漸長,他將也能感受和觀察到事態(tài)發(fā)展。小阿巴多將目睹涌入米蘭街頭的軍隊,看到游擊隊的還擊,也將親身經(jīng)歷母親幫助游擊隊員和猶太人流亡的行動。

阿巴多回憶這段歲月時,提到了當年一個沒有意義卻危險十足的舉動:10歲的阿巴多在被占領的米蘭市內(nèi)的家外墻上寫了兩個詞“巴托克萬歲!”那時他正學習彈奏貝拉·巴托克的鋼琴組曲,“那段時間我深深地為巴托克的音樂而瘋狂”。這一舉動引來了德國蓋世太保的調(diào)查和盤問。他們審問,“巴托克”這個名字是哪個游擊隊員的代號?這個人有多危險?克勞迪奧·阿巴多堅持“反納粹”態(tài)度,在戰(zhàn)后意大利保持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的標志,這種意識在那時就已經(jīng)覺醒并貫徹終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