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爭奪太子風云

女皇武則天傳 作者:王麗 著


形勢逆轉(zhuǎn)

武媚娘感動地說道:“臣妾甘愿侍候娘娘左右,報效娘娘的大恩大德?!?/p>

王皇后扶起武媚娘,親熱地說道:“哀家已經(jīng)替姐姐安排好了?!庇谑?,便令侍妾送武媚娘到左房去歇息。

當高宗得知武媚娘已經(jīng)被接到正宮的消息后,便急匆匆地前往正宮。武媚娘與高宗相聚后,恩愛有加,高宗喜不自勝。每日下了朝,高宗立刻就會回到正宮。但是,武媚娘卻力勸皇上要多加禮遇皇后,不要再到她這里來。

爭奪太子風云

唐太宗晚年,宮廷之中出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這就是立太子之事。因為這是個關系到后繼統(tǒng)治者的大事件,所以這個問題也成了千百年來困擾皇室家族的最棘手的問題。

唐太宗一生共有十四個兒子,他與長孫皇后生有三個兒子:長皇子李承乾、次皇子李泰和三皇子李治。太宗對這三個兒子,一直都是寵愛有加。尤其是對長皇子承乾,更是十分的疼愛。

皇子們?yōu)榱顺蔀樘?,可以不惜代價地進行著爭奪,根本就不會念及骨肉親情。唐太宗深知立太子的利害關系,所以,他早早地便立了長子承乾為太子,并且還認真地按照皇帝的標準來培養(yǎng)他。可見,唐太宗對承乾寄予了多么大的期望。

可是,即便是這樣,也還是沒有辦法避免皇位的爭奪。由于唐太宗十分疼愛長孫皇后,因此他對長孫皇后生的三個兒子也是愛屋及烏,十分疼愛他們,并且還把他們帶在身邊親自撫養(yǎng)教育。

李承乾天資聰慧,機敏過人,深得唐太宗的喜愛。唐太宗一直以為李承乾是個治國的人才,好好培養(yǎng)一定會有所成就。于是,他便給李承乾請了最好的老師教他讀書識禮和經(jīng)世治國;并且還讓太子處理政務,以此來鍛煉他處理政務的能力。

太子李承乾也竭盡全力地完成了父親交給他的各種任務,唐太宗對太子的表現(xiàn)還是比較滿意的。當唐太宗出巡時,便把太子留下來看管國家,同時,他還在大臣面前夸獎太子有自己的樣子,以此來樹立太子的威信,也使得朝中大臣對太子頗為敬重。

太子看到父親這樣地看重自己,朝中大臣對自己又是敬重有加,以為自己的太子之子已經(jīng)坐穩(wěn)了,于是就飄飄然起來。在以后的日子中,他便整日地游手好閑,吃喝玩樂也是樣樣精通。

太子有個怪癖,就是喜歡突厥文化。于是他便叫人修建了突厥人住的帳篷和房屋,并且還命手下的人穿著突厥人的服飾。更離譜的是,他還一個人直挺挺地躺在地上,讓穿了突厥衣服的手下為裝死的自己哭喊、號叫,因而把唐宮搞得烏煙瘴氣。唐太宗知道這件事后,對太子失望至極,便派東宮的大學問家孔穎達、于志寧和張玄素等人前去勸導太子。

太子這種有失儲君風范的品行,使得太宗皇帝十分的失望。之所以并沒有馬上廢黜他,是看在他年少無知,又是長皇子的分上。同時太宗也希望他能夠悔過自新,所以才只是教訓了太子一番,而沒有立即廢除他。

但是,太子非但沒有領會父王的心意,反而以為太子之位是板上釘釘?shù)氖拢竿跻膊粫p易易儲。所以,對于之前的教誨太子早已經(jīng)拋之腦后,當他一回東宮就又被身邊的人引入歧途了。

李承乾表面上裝作認真悔改的樣子,暗地里卻將勸導之人打得半死。唐太宗對太子的所作所為十分惱怒,但一時間也沒有辦法。唐太宗對太子承乾抱的希望很大,所以太子的墮落給他的打擊也很大。

見此情形,在貞觀十年前后,太宗皇帝開始產(chǎn)生了易儲的念頭。他又把目光停留在魏王李泰的身上。唐太宗的二兒子魏王李泰,看到哥哥這樣不爭氣,認為機會來了,于是便動起了歪腦筋。此時,他已經(jīng)對太子之位有些虎視眈眈了。

在此時,李泰做了兩件事,第一件就是不斷地去討好唐太宗,他知道唐太宗喜愛文學,于是,便認真地學習文學以及治國方略,唐太宗看了很是歡喜。

第二件事就是禮賢下士。唐太宗對人才極為愛惜,魏征反復地頂撞唐太宗,唐太宗卻也總是接受他的建議,并稱他是自己的一面鏡子。李泰把父親的這些愛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此外,為了博取唐太宗的好感和信任,李泰還網(wǎng)羅了天下有才之士編寫了《括地志》呈獻給唐太宗。唐太宗高興極了,認為二兒子是個可造之才,將來有希望接替太子的位子。于是,便在朝廷里不斷地提高李泰的聲望,想以此取代大兒子承乾。

此時,魏征認為唐太宗這樣做是不對的。李泰在平日里就結(jié)黨營私,還不斷地排除異己,這樣的一個人怎么能夠做太子呢?于是,魏征和褚遂良一商量,決定聯(lián)合起來對唐太宗進諫,希望唐太宗能夠停止對李泰的提拔。冷靜下來的唐太宗也回來想起太子承乾的種種好,便又寄希望于承乾,希望他能夠改掉惡習,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當李泰看到唐太宗對自己的態(tài)度不如之前好了,就知道事情已經(jīng)起了變化,于是,他便加緊了奪位的步伐。李泰拉攏駙馬柴令武、房遺愛、黃門侍郎韋挺、工部尚書杜楚客做自己的幕僚。此后,他還威逼利誘大臣,企圖逼迫唐太宗立他為太子。

這個時候的武媚娘,已經(jīng)把這些都看在眼里了,她的心涼了。宮廷里的明爭暗斗將她最初進入唐宮的喜悅與憧憬?jīng)_刷得蕩然無存,她明白皇宮中將會出現(xiàn)一場廝殺。而這場廝殺是否有硝煙她不知道,但是她知道它一定會發(fā)生。目前,她所能做的也只有靜觀其變。此時,太子承乾并沒有因為唐太宗對他的容忍而有所改變。他沒有改掉胡作非為的行為,依然是終日飲酒作樂。唐太宗對承乾也由失望轉(zhuǎn)為了絕望。

唐太宗遙望昭陵,對死去的長孫皇后頻頻問道:“面對這樣一個不爭氣的兒子,我該怎么辦啊?我如果廢了承乾,是對不起皇后你??!我如果不廢他,那是對不起大唐江山社稷??!我該何去何從???”說著說著,唐太宗便老淚縱橫了。

武媚娘看到唐太宗這樣的難過,也不知如何是好,因為,她知道在唐太宗心里,她什么都不是。唐太宗從來都不肯多看她一眼,因此,她根本就沒有說話的份。

后來,經(jīng)手下人的提醒,承乾終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于是,他便串通了自己的叔叔李元昌、吏部尚書侯君集、中郎將李安儼等官員打算謀反,直接取代自己的父親稱帝。當然,此時的李泰也一直沒有閑著,更是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他的奪位計劃。由此可見,一場宮廷政變一觸即發(fā)。

然而,最為可笑的是,還沒等到承乾和李泰動手,齊王李祐便率先造起反來。李祐與李承乾差不多,也是個游手好閑的人。當唐太宗得知消息后,十分氣憤,將李祐關進了大牢,并交由刑部進行審問。

后來,當唐太宗知道了李承乾要謀反的事情后,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他趕緊將案子交給了最信任的老臣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來進行審理。結(jié)果,證據(jù)確鑿,由不得唐太宗不信。

唐太宗氣癱在龍椅上,你們既然起了謀反之心,我就要給你們點兒顏色看看。一氣之下,唐太宗廢了太子李承乾。這個時候,武媚娘也為唐太宗感到寒心,同時也更加佩服他的果斷與堅決。同時,她也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宮廷之戰(zhàn)就是你死我活,一旦斗爭就只能是斗到底,沒有任何回頭路可走。

后來,唐太宗想立二兒子李泰為太子。但是,老臣長孫無忌卻堅決反對。因為李泰是長孫無忌看著長大的,這孩子從小就愛耍心眼、捉弄人,對下人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李泰長大后,表面上對長輩們畢恭畢敬,事實上卻在朝中安插自己的勢力,排擠元老。長孫無忌認為李泰陰險狡詐,不可以立為儲君,一旦李泰得勢必定會使朝廷大亂。

可是,唐太宗卻不這么認為。他對大臣們說:“昨天李泰在我的懷里說‘我能成為父皇您的孩子,是我的福氣??!我有一個孩子,等到我死的時候,就將他殺死,讓位給我的弟弟晉王?!姓l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呢?我看他也實在可憐啊!”

這時,褚遂良一聽,便對唐太宗說道:“皇上啊,您覺得他可憐,微臣倒覺得他可怕呢!您試想一下,等到皇上您駕鶴西去了,魏王就會占據(jù)天下,他還會殺了他的愛子,傳位給晉王嗎?以魏王的言行來看,你要先立魏王就要先妥善安排好晉王。不然,魏王恐怕會先向晉王下手??!”這話一語中的,長孫無忌憋了很久的話終于被褚遂良說了個痛快。

唐太宗不是不知道這里面的利害關系,只是他不愿意去接受這個現(xiàn)實。就在唐太宗商量著怎么處理李泰的時候,李泰也沒閑著,他怕唐太宗立李治為太子,就去找弟弟李治,威脅他說道:“你和李祐的關系不錯,現(xiàn)在太子和李祐都因為謀反被處決了,你難道就不害怕嗎?”

李治本來就是個膽小怕事的人,聽到哥哥這么一說,大氣都不敢出了。之后,李治就終日愁眉緊鎖,悶悶不樂。唐太宗覺得李治有些奇怪,便詢問起他來。

李治將實情和盤托出后,唐太宗愣了好半天,心想:李泰竟然跑到弟弟那里去威脅他,真是太讓我失望了。后來,唐太宗想來想去,還是立了李治為太子。

其實,李治對于做太子的事情想都沒想過,他不像其他皇子那樣對權(quán)位感興趣,他更加喜歡舞文弄墨。在李治的身上,文人的氣質(zhì)太濃郁了,他善良、敏感、柔弱、不喜爭功。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可以說唐太宗對李治并不太滿意。他太了解這個兒子了,他寬厚、仁愛,但是不夠果決,他滿腹經(jīng)綸卻缺少雄韜偉略。但是,他是長孫皇后的兒子,只有這一點就夠了,其他是可以慢慢培養(yǎng)的,唐太宗也只能這樣來安慰自己。

唐太宗知道李治在朝中沒有兩個哥哥有聲望,平日里他又很少與大臣交往,因此大臣們多半是不愿意臣服于他的。于是,唐太宗想了一個辦法,讓大臣們臣服于李治。

這一天,唐太宗將大臣們召到了兩儀殿中。在兩儀殿內(nèi),唐太宗對大臣們說:“我的兒子做出這樣荒唐的事來,我實在沒有臉見諸位愛卿了?!闭f著便拔出劍來就要自裁。

這下可嚇壞了左右的大臣,他們急忙跑上前去阻攔。其實,這是唐太宗能夠想到的。當時,長孫無忌就在唐太宗的身邊,他握著唐太宗的手腕不讓他動。于是,唐太宗便將劍指向了李治,長孫無忌是何等聰明的人,立即知道了唐太宗的意思,于是就說道:“皇上,請您明示吧!我們都聽從您的吩咐?!?/p>

這時,唐太宗放下劍對大臣說道:“我想立李治為太子,你們看怎么樣???”長孫無忌一聽這也沒什么不好,反正也是自己的親外甥;雖然李治沒有唐太宗的英明,但總歸還是有些德行的;況且他雖沒有治國之智,卻有用人之明。長孫無忌第一個就表示了贊成,其他大臣見唐太宗決心已定,也就沒什么話可說了。

唐太宗見狀,對李治說:“大臣們都愿意擁護你,你還不謝恩?”李治這才急急地給大臣們叩頭。幸運之神就這樣降臨到了李治的身上,一個沒有想過要當皇帝的人,卻在“鷸蚌相爭”之下,坐享了“漁翁得利”的碩果。

含淚入尼姑庵

當李治成了太子之后,已經(jīng)年老的唐太宗急切地希望他能夠撐起大唐的江山。于是,便加緊了對他進行帝王式的良好訓練。唐太宗整天把他拴在自己的身邊,教他治世之道以及駕馭百官之術(shù)。無論大事小情,也都要叫李治來問一問,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教導他如何做好一個君王的機會。

由于李治頻繁地往來于唐太宗的宮殿,便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她就是武媚娘。李治擁有著文人的儒雅氣質(zhì),他對宮里的人一向都是以禮相待,即使是侍女也不會有所輕視。

武媚娘在唐太宗的宮中伺候筆墨,因而與李治也能夠經(jīng)常見面。李治看見武媚娘也是以禮相待,不會菲薄她的才人身份。而武媚娘也在李治這里找到了一份尊重,這也許是武媚娘愿意接近李治的原因之一。

在李治眼里的武媚娘是有些特別的。她不像其他女人那樣端腔拿調(diào),而是很麻利地做著事。話不多說,臉上也不堆笑。見慣了女子逢迎的李治對武媚娘產(chǎn)生了一種莫名的情愫,因而總是很渴望見到她。于是,他也總是往父王的宮里跑。此時,唐太宗還以為李治已經(jīng)走入了正軌,一邊為他高興,一邊也放松了對他的監(jiān)督。因此,武媚娘和李治之間才會有更多的獨處機會。

李治是長孫皇后的小兒子,又深得唐太宗的疼愛,因此他的依賴心理也是比較強的。此外,他本人的感情又極為細膩,對粗獷、強大的事物較為好奇和倚重。

可以說,正是由于武媚娘身上的野性和強悍對李治產(chǎn)生了致命的吸引。而李治對武媚娘的一份尊重,也讓她有一種得到榮耀的快感。隨著兩人接觸的增多,各自心里都渴望接近對方。只是礙于倫理,不能如愿,但是,兩人眼神的交會卻從未少過。

在貞觀十八年時,高句麗派兵襲擊了大唐的藩邦新羅,唐太宗很生氣,便決定親自帶兵去攻打高句麗。大臣們覺得唐太宗的年齡大了,路途遙遠,都勸他不要去。可是,唐太宗也是個好勝之人,他沒有聽從眾人的勸告,執(zhí)意帶著兵出發(fā)了。

就在餞行的時候,太子李治害怕唐太宗這一去就再也見不到他了,便不由自主地哭了起來。唐太宗看到他這個樣子十分生氣,于是,便厲聲阻止李治哭下去,隨后揚鞭而去。

這時,武媚娘見到李治這樣失態(tài),又被痛罵,不免有些同情。因為她知道李治是個感性的人,見不得生離死別,此時的她心疼李治的成分則是更多一些。

在這之后不久,被廢掉的太子李承乾在被流放黔州時死了。李治聽到這個消息后,又是一陣感傷。武媚娘覺得李治是個重情重義之人,于是,她對李治便多了一些信任與關愛。因為唐太宗在外征戰(zhàn),用不著侍女,所以武媚娘便成了太子的侍女。

也就是在這一段時間,武媚娘對李治多了些了解。她在李治身邊好言相勸,李治也深感到武媚娘在他身邊的重要性,于是就更加喜愛她。因此,兩個人的感情急劇升溫。

在貞觀十九年的冬天,唐太宗終于肯班師回朝了,與高句麗的戰(zhàn)爭沒有多大進展,唐太宗灰心喪氣地回到了長安。經(jīng)過戰(zhàn)爭,再加上風寒與勞累,唐太宗累病了。

只見唐太宗躺在病榻上,情況時好時壞。此時,又是禍不單行,這時他最喜愛的小女兒又不幸死去了。唐太宗很傷心,一個多月都吃不進去東西,整日以淚洗面。也許當人到老了的時候,感情也會變得更加脆弱吧。

從此以后,唐太宗對周圍發(fā)生的事情經(jīng)常會感到悲觀,也常常會叨念自己是不是時日不多了。每次聽到這里,李治和武媚娘就會忍不住地難過起來。

唐太宗十分渴望自己能夠多活些時日,于是便找來人給他煉丹,希望能通過吃丹藥來延長自己的壽命。結(jié)果卻是適得其反,丹藥越吃越多,而精神卻越來越萎靡了,使得唐太宗整天都是心神不寧,他變得十分的焦慮。

在貞觀二十三年的時候,又發(fā)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和唐太宗一起出生入死,也是唐太宗最為倚重的愛將李靖離他而去了。聽到這個消息后,唐太宗悲痛不已。

后來,唐太宗覺得在長安城的太極宮住著很不舒服,因為太極宮地勢低洼,讓人感覺氣悶。為了養(yǎng)病,他在地勢比較高敞開闊的終南山修建了翠微宮,作為療養(yǎng)的行宮。此時,唐太宗并沒有停止服用丹藥,在療養(yǎng)期間,他還是在吃著丹藥,結(jié)果導致上吐下瀉,病情也愈加嚴重。

在這段時間,武媚娘與李治每天都會在宮中服侍唐太宗。李治終日憂心著父親的病情,一方面他的確是個孝子,而另一方面,他也是個依賴性極強的人,他怕父親一死,這偌大個王朝就要靠他自己來支撐,他沒有信心能夠像父親那樣撐起李氏江山,這也是他比較擔心的地方。

其實,在這個時候心情憂慮的又何止李治一個人呢,武媚娘也是極為難過的。此時的她心里十分清楚,一旦唐太宗駕崩,那自己的前途就會變得更加渺茫了,她也無法得知自己將來命運的走向。

在唐太宗病危期間,也是李治最為無助的時候,武媚娘一直都陪在他的身邊,時刻都在寬慰著他。武媚娘說:“太宗是治世的英才,會萬世留名的,他還留給你這么多大臣,你不用擔心自己不能勝任,而且我也相信太子你會像太宗一樣做個好皇帝?!?/p>

李治聽了武媚娘的話很是感動,這時的武媚娘較之前已經(jīng)成熟了許多,她已經(jīng)知道如何去揣摩他人的心理了。而李治看到嬌媚的武媚娘竟有如此強勁的生命力,他是越看越喜歡,不知不覺便將她攬在了自己的懷中。

然而,有些事情是不可逆轉(zhuǎn)的,唐太宗最終還是以他的步伐走向了另一個世界,在病危之際,他召見了自己的老臣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將后事做了一番交代。

唐太宗對老臣說:“太子是仁慈之人,你們要好好輔佐他,不要辜負了我的囑托?!?/p>

隨后,唐太宗又對太子李治說道:“有這兩位賢臣來輔佐你,你不必杞人憂天,時刻都要想著當好一國之君??!”接著,唐太宗又召見了自己的妃嬪以及太子妃,對她們也進行了一番交代。

當唐太宗把要說的話說完后,便慢慢地合上了眼,大家痛哭了起來。此時,武媚娘也為自己將來的去向感到有些迷茫,她曾經(jīng)為自己所設想的美好,好像也在這一瞬間變得異?;野盗?。

皇帝病死在宮城之外,對政治可能會產(chǎn)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并且還容易引發(fā)動亂。所以,在唐太宗去世后,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立刻安排了禁軍護送太子李治回到了長安,以此先來穩(wěn)定局勢。同時,他們帶領其他隨行人員護送唐太宗的靈柩返回長安。當兩批人馬會合之后,才昭告天下,宣布皇帝駕崩的消息。

那是在貞觀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49年,二十二歲的太子李治在長安太極殿即位,是為唐高宗。李治即位后,頒布命令大赦天下,對文武百官加官晉爵。長孫無忌被封為太衛(wèi)兼任中書令,李勣被封為宰相,并立太子妃王氏為皇后。封皇后的父親為魏國公,母親為魏國夫人。所有的一切,都在有序地進行著。

在唐太宗駕崩后,武媚娘對于自己將來的何去何從,也不知如何是好了。其實,根據(jù)北朝以往的慣例,死去皇帝的妃嬪有三種安置方式。

第一種,妃嬪自己育有子女的,就可以跟隨自己的孩子到宮外居住,安享晚年。當然,這也是最好的情況了。

第二種,如果妃嬪沒有子女,但是卻具備了某種特殊的才能。這樣的人會繼續(xù)留在宮中,來為新皇帝服務。

第三種,就是妃嬪既沒有子女,也沒有任何的特殊才能的人。那么,這些人或者是被安排到為故去的皇帝修建的別廟里,或者是被安排到國家指定的尼姑庵或道觀之中,去當尼姑或者是道姑。當然,這也是大多數(shù)人的命運。

此時,武媚娘也知道了自己的命運走向。她還清晰地記得,她同太子在老皇帝病中時的私下談話,這是她和其他出家的妃嬪所不同的地方。當然這種心思,使她得以壓抑恥辱和仇恨。

有一天,病中的唐太宗突然問侍候湯藥的武媚娘,說道:“朕當不久于人世,以后你將作如何打算呢?”

武媚娘兩眼含淚,她怎么會不知道皇帝身邊侍女的將來呢,于是,她答道:“妾將削發(fā)為尼,為陛下念經(jīng)求福。”唐太宗聽了點了點頭。

這時,太子李治聽了卻是神色一變。事后,他問武媚娘:“你怎么在父皇面前說這樣說呢?難道你就忍心離開我嗎?”

武媚娘苦笑著說:“我也不愿意離開殿下,但是,皇上只要我侍候你,并沒有將我賜給你呀。我怎么會不顧名義去求皇上呢?我還不過是皇上身邊的侍女而已,如果有一天皇帝駕崩,我也只有削發(fā)為尼,這誰又能違抗呢?殿下還是忘了我吧!”

這時,太子急忙說道:“那我去求見皇上,我不愿意讓你就這樣走了。”但是,當太子見到父皇病成那樣的時候,又怎么敢在這種時候去求父皇賜給他一個侍女呢?

在守靈的長夜里,皇帝的靈柩停放在大殿里邊,武媚娘以先皇侍女的身份守候在這里,并侍候著新君,陪著這位軟弱的新君哭泣著。在單獨的場合,這對戀人依依不舍。武媚娘說:“皇上現(xiàn)在舍不得我,將來我身處尼姑庵,皇上若能記得今天,心里還有我,我已經(jīng)是感恩不盡了?!?/p>

此時的李治并沒有想出挽留武媚娘的辦法,他為即將到來的分離肝腸寸斷,流著淚說道:“我是不會忘記你的,我會時常來看你,你要相信我啊!”

武媚娘再也控制不住感情了,她大放悲聲,哭著說道:“皇上千萬不要忘了我啊,如果忘了我,我只有死在陛下面前了?!?/p>

李治對武媚娘一再發(fā)誓,說道:“我一定會去看你,你就放心吧?!?/p>

在武媚娘出宮的那天,李治悄悄地來看她。只見武媚娘一邊擦拭著眼淚,一邊小聲地叮囑道:“皇上答應我的事,一定要辦到?。 ?/p>

李治深深地向她點了點頭,說道:“等服喪期滿后,我就會來接你入宮。”說完后,便解下了身上的九龍玉環(huán),偷偷交給了武媚娘,說,“以此為證,誓不相負。”武媚娘看到李治對自己的一片癡心,感動得熱淚盈眶。

那是在貞觀二十三年,武媚娘入感業(yè)寺為尼。當時,她還不到二十六歲。感業(yè)寺依山傍水而建,這里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是個修身養(yǎng)性的好地方。但是,對于生命力旺盛的武媚娘來說,那里簡直就如同牢籠一般。

在感業(yè)寺中沒有了往日的喧鬧,只有木魚的當當聲;沒有了平日的華衣美食,只有粗茶淡飯相伴。此時此刻,當武媚娘望著眼前的生活時,竟有些不知所措了。

武媚娘聽著老尼姑嘴里念的經(jīng),心頭就感到一陣陣的煩亂,這樣的生活比宮中還寂寞。雖然有了相對的人身自由,但是卻根本沒有打發(fā)時間的辦法,這樣清淡的生活真的不適合武媚娘。

武媚娘需要的是驚濤駭浪、濃墨重彩的繁華生活,而現(xiàn)在的生活簡直讓她極度地崩潰,她時刻都在盼望著趕快離開這里。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和對唐高宗的思念,將武媚娘的心絞揉得亂七八糟。

可是,武媚娘是個十分聰明的人。雖然她對當今的新皇帝懷有滿心的希冀,但是,她對自己的前途卻是迷惘得很。因為,武媚娘不能肯定唐高宗會真的來看她,并且會接她入宮。在未來的漫長歲月中將要怎樣度過呢?自己是否還會有出頭之日呢?這也許是她始終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吧。

在武媚娘初入寺院時,她整天都是以淚洗面,痛不欲生。但是,在她漸漸冷靜下來后,她想起了唐高宗對她說的話:皇上曾經(jīng)答應過她會來看她,會來接她進宮。因此,她決不能灰心喪氣,自輕自賤,而是要振作起來,等待新皇上的到來。如果自己一味悲觀失望,摧殘自己,那可能就堅持不到見到高宗的那一天了。她必須要相信皇上,因為這也是她唯一的希望。

武媚娘在感業(yè)寺住的這幾年,使她成熟了許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話應該說,哪些話不應該說,說話、做事要怎樣達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她在心中不斷地在總結(jié)著。

此后,武媚娘為了打發(fā)孤寂痛苦的相思歲月,開始燒香禮佛,面壁打坐,誦讀和研究佛經(jīng)。對佛門之地,她并不陌生,母親楊氏就是一個信佛之人。

在西蜀利州時,母親經(jīng)常會帶她到利州古寺拜佛,因此她早就已經(jīng)略懂一些佛教知識了。而今在感業(yè)寺中,她卻要整天都與佛和佛教經(jīng)典打交道了。

武媚娘有著深厚的文字功底,對佛經(jīng)的誦讀理解無師自通。所以,與其他入寺的妃嬪們相比,武媚娘對佛教的理解和領悟是最為深邃的。

盡管對佛教研習有了濃厚的興趣,但是,武媚娘卻并沒有因此而遵守佛門的清規(guī)戒律。她的人雖然出了家,但是心卻沒有出家,對唐高宗的思念與期盼從來都沒有中斷過。

在漫漫長夜里,武媚娘曾經(jīng)寫下了悱惻動人的相思詩句,以此來表達她的心境。冬去春來,相思難熬,命運不卜,武媚娘卻時刻都在隱忍著,她的確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非凡的女人。已經(jīng)有著極高的抱負、學養(yǎng)和政治才能,懷抱著熾熱的愛情,對生活充滿熱愛和追求的武媚娘,而此時卻深陷于佛門之中,面對如此痛楚的處境卻也沒能把她給壓垮,她是一個多么堅強的女人?。?/p>

可是,這種隱忍和克制,卻更加磨礪了武媚娘這個二十幾歲就歷經(jīng)磨難的女人的性格和意志,有自強不息、敢作敢當,當然也有殘忍兇狠和不擇手段的一面。

有一天,一個天大的好機會降臨到了武媚娘的頭上。感業(yè)寺的老尼告訴武媚娘,唐高宗要來感業(yè)寺為唐太宗祭奠了。當武媚娘聽到了這個消息時,她簡直不敢相信。但是,在她冷靜下來之后,她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必須得抓住它,否則自己就將永無出頭之日了。

唐高宗終于來感業(yè)寺了。其實在武媚娘入寺的兩年時間里,唐高宗的日子過得也并不暢快。在后宮中,皇后王氏以出眾的淑靜賢德而聞名,從未有失于一個國母的身份。

皇后恭順依從,從來都不會違背皇帝的意愿,但是,由于她太過于拘泥,高宗并不愛她。而且王皇后還是關隴大族的后代,是關隴在朝堂上的勢力向后宮的延伸,高宗無形中成了被監(jiān)視的對象,因此,他也是不得不小心翼翼,否則就會有人來勸諫他、引導他,直到說得他厭煩透了為止。

在朝堂之上,唐高宗依賴著舅父長孫無忌等顧命大臣,這些人對唐太宗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因此在幫助、勸諫、指教唐高宗時也都盡心盡力。高宗生活得小心謹慎,不敢隨心所欲。

唐高宗本不是一位英明有才能的君主,但是,作為一國之君他又不能不去處理朝政,以此來不辜負死去的父皇對他的期望??墒牵咦趯Τ聞找埠茈y有自己的主張,他不得不事事都得聽命于大臣,這又使他感覺到羞愧自卑。長孫無忌等大臣并不了解他這種軟弱無助的心理,都還在夸贊他從善如流、一言一行毫無過失呢。

當唐高宗感到無處傾訴時,有一個女人讓他暫時忘記了種種煩惱,那就是蕭淑妃。美麗動人的蕭淑妃,由于受到了高宗寵愛,變得任性驕縱。其實,高宗深知與蕭淑妃只可共享玩樂,而不能夠談及心聲。

蕭淑妃被唐高宗寵愛,王皇后便有些嫉妒了,于是,兩個人都在高宗面前彼此攻訐,喋喋不休。唐高宗既不袒護王皇后,也不袒護蕭淑妃,因此令他感到心煩意亂。

每當在這個時候,唐高宗便思念起武媚娘來。武媚娘善解人意,往往能夠體諒他的心思,那種既嫵媚又堅毅的神態(tài),簡直讓他如醉如癡。經(jīng)過這兩年的時間,忙亂和心煩幾乎使他忘了這個曾讓他有些癡迷的女人了。

在唐高宗服喪屆滿之時,他履行了諾言,前往感業(yè)寺去燒香,并借機去看望武媚娘。禮完佛事之后,高宗覺察到侍立的尼姑中有一個人在低聲啜泣,哭得特別的傷心,簡直令人心碎,仔細一看,正是他日夜想念的武媚娘。

眼前的武媚娘雖然身著緇衣,但還是那樣的光彩照人,唐高宗心里頓時感到十分的驚喜。隨后,他便以“龍體勞累”為借口,停駕寺中廂房歇腳并派人秘密召見了武媚娘。

兩人一見面,武媚娘百感交集,哭泣著把滿腹哀怨與痛楚說了出來:“陛下位登九五,竟忘了九龍玉環(huán)的舊約嗎?”

唐高宗看著武媚娘,也落下淚來,說道:“朕何曾忘記過你我的約定呢?只因喪服未滿,不便傳召。今天特到此,名是悼祭先帝,實際上是來看望你的呀!”

武媚娘非常感動,便向高宗傾訴了這兩年來對他的思念之苦。唐高宗自恨失約,其間沒有來看望過她。

隨后,武媚娘將《如意娘》讀給唐高宗聽: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唐高宗聽完后深為感動,原來武媚娘在這里時刻都在思念著他。宮廷里的女人多是為了爭寵才在他面前曲意逢迎,而武媚娘卻是在這荒涼的寺院里一心想著他,這是多么厚重的情誼??!

此時,唐高宗已經(jīng)感受到了莫大的幸福。只是他還不知道,此時的武媚娘已經(jīng)不是之前的武媚娘了。經(jīng)過多年的磨礪,在武媚娘的心里,也許曾經(jīng)的愛現(xiàn)在卻變成借以攀緣權(quán)力的階梯。

從此以后,唐高宗總會找機會來偷偷地看望武媚娘。在一次相聚之后,武媚娘告訴唐高宗她已經(jīng)懷有身孕了。唐高宗一聽,又喜又愁,喜的是要添一個龍子了,愁的卻是武媚娘在寺中已經(jīng)不能安身了,可是卻無法把她接回宮里。

當武媚娘看到唐高宗這種為難而猶豫的表情時,她感到失望極了??墒遣还芪涿哪镉卸嗍?,在她的內(nèi)心深處都是希望唐高宗接她回宮的。

帶心愿返皇宮

在唐高宗承諾將武媚娘接回宮中后,他也感到有些為難,因為這畢竟不是一般的事情。首先武媚娘的身份是最大的障礙;其次,便是王皇后。因為后宮之事都是由皇后進行管理的,如果武媚娘想要進宮,那就必須經(jīng)過王皇后的同意。

俗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碑斕聘咦谂c尼姑有染之事被傳得沸沸揚揚時,王皇后也知道了此事,她勃然大怒,覺得皇帝太不像話了,怎么能夠與一個尼姑情投意合呢。

可是,在憤怒之余,王皇后心里又打起了算盤。她想:如果不答應,有悖恭順之后德,皇上對自己就會更加不喜歡了,而且她也不一定就能阻止得了皇上;如果答應了,那將會添加勁敵,這顯然是在自找苦吃。

思來想去,王皇后想出了一個好主意:現(xiàn)在對自己威脅最大、自己最恨的就是蕭淑妃,那就把武媚娘接進宮來,既送個順水人情,迎合了皇上的心思,又可以讓武媚娘籠住皇上的心,以此來疏遠蕭淑妃。到了那個時候,再與武媚娘一結(jié)盟,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除去蕭淑妃了。

此時的王皇后的確是太輕視武媚娘了,她覺得武媚娘是個出家的尼姑,又是先皇的侍妾,地位十分卑下,諒她也不敢像蕭淑妃那樣放肆。

王皇后想:如果武媚娘太放肆的話,那再去除掉她也是很容易的事。何況我又有恩于她,她也會因為感恩而服從于我的,并且還會甘愿受我的控制。這么一想,王皇后便釋然了許多。

由此可以看出,其實,上天待武媚娘還是不薄的,讓她在回宮的這一問題上得到了轉(zhuǎn)機。也正是由于王皇后與蕭淑妃之間存在著的不合因素,使武媚娘有了再次進入皇宮的希望。

隨后,王皇后便將她的想法告訴了母親柳氏,柳氏也很贊同。為了謹慎行事,她又找來舅父進行商量。由于他的升遷是與當今皇后緊密相關的,所以當皇后遭到蕭淑妃的為難后,他當然不能坐視不管了。

在舅父聽了王皇后與柳氏的離間之計后,權(quán)衡再三,也覺得這一方法可行:武媚娘出身寒微,在朝廷上也沒有任何可依靠的人,又曾為先皇妃嬪,即便今后得寵,其威脅也比蕭淑妃小得多。因此,他主張速行此計。

當王皇后要將在感業(yè)寺的武媚娘接回宮的事情告訴唐高宗時,高宗高興壞了,他沒有想到王皇后竟然是這么的深明大義,愿意成全自己。

同時,唐高宗又覺得往日對王皇后太過于冷落了。此外,王皇后還安排下了武媚娘的住處,并把這一安排告訴了唐高宗。唐高宗果然欣喜,對王皇后的態(tài)度也熱情了許多。

緊接著,王皇后便派人到感業(yè)寺吩咐武媚娘蓄發(fā)。武媚娘得到皇后要接她進宮的消息后,既高興又震驚,她沒想到皇后是一個非常寬厚的人。

但是,武媚娘也感到這中間似乎有著某種特殊的意味。因為,武媚娘從高宗當時要接她進宮的為難表情里可以看出,皇后這一關應該是很難通過的,而現(xiàn)在卻是這么輕而易舉地就過了這一關,她也為此而感到意外。

武媚娘身為尼姑,又是先皇下層侍女,自己的命運太不容易受自己的控制了,因此即便進了皇宮,自己也得多加小心。她對后宮的斗爭曾是熟悉而又厭惡的。

武媚娘告誡自己,為了使自己和腹中的胎兒能夠安全,要對皇后百依百順,力求通過皇后先站住腳跟,等到了解了宮中的形勢,自己就好自處了。

不久之后,宮中果然來了人,把武媚娘打扮了一番,用小轎悄悄地把她接回了皇宮。在正宮,王皇后笑臉相迎,武媚娘急忙跪下行禮:“臣妾叩見皇后娘娘?!?/p>

王皇后答禮不迭,噓寒問暖:“起來,起來。姐姐在寺里受委屈了?;噬显缦炔]有對哀家提到過姐姐,要不哀家早就要勸皇上接你進宮了,就不會讓姐姐受到這么多的苦了。”

武媚娘連忙謝道:“臣妾勞動娘娘心神,不勝感愧,娘娘的大恩大德,臣妾永生難忘。”說著,武媚娘又拜見了魏國夫人柳氏。柳氏不發(fā)一言,面容冷漠,因為她根本就瞧不起這個先皇的侍女。

王皇后見此,立即打破了尷尬,說道:“姐姐不必拘禮,今后以姐妹相處,有姐姐陪伴,哀家就多個說知心話的人了?!?/p>

武媚娘感動地說道:“臣妾甘愿侍候娘娘左右,報效娘娘的大恩大德?!?/p>

王皇后扶起武媚娘,親熱地說道:“哀家已經(jīng)替姐姐安排好了?!庇谑牵懔钍替臀涿哪锏阶蠓咳バ?。

當高宗得知武媚娘已經(jīng)被接到正宮的消息后,便急匆匆地前往正宮。武媚娘與高宗相聚后,恩愛有加,高宗喜不自勝。每日下了朝,高宗立刻就會回到正宮。但是,武媚娘卻力勸皇上要多加禮遇皇后,不要再到她這里來。

皇后得知后非常滿意,就在高宗面前多次稱贊武媚娘,并且還勸高宗給武媚娘一個名分,以此來籠絡武媚娘,讓蕭淑妃坐冷板凳。

這個時候的蕭淑妃,已經(jīng)坐了一段時間的冷板凳了,現(xiàn)在她有些坐不住了。有時,蕭淑妃見到了皇后,見她已不像往日那樣酸溜溜和惱怒的樣子,而是一副得意滿足的神情,對自己一臉的嘲弄和蔑視,她十分不解。

后來,經(jīng)過打聽,蕭淑妃才知道皇后把一個叫武媚娘的尼姑接進了正宮,而且同自己一樣有了身孕。怪不得皇上每晚都會留宿在正宮,原來皇后找了個人合伙整我呀!蕭淑妃要看看這個武媚娘是個什么妖媚模樣兒,于是便決定到正宮去看個究竟。

皇后聽到蕭淑妃來了,便也想看看她落魄失魂的樣子。武媚娘入宮后,已漸知后妃爭寵之究竟,也知道了自己在其中的用處。她是偏向皇后的,因為如果不是皇后,她是進不了皇宮的。但是,她還沒弄清蕭淑妃這個人,暫時還不想貿(mào)然觸犯她。

王皇后出外迎接蕭淑妃,就用以前蕭淑妃對她說過的話譏笑道:“哎呀,什么風把淑妃吹來了,在家坐不住了吧。如果淑妃記掛皇上,何須親自來呢?哀家會給皇上說的。”

淑妃冷冷一笑,說道:“臣妾今天特意來看娘娘,聽說娘娘從尼姑庵里找了個女人來,我想看看是只鳳凰還是只野雞呢?”

這時,武媚娘腆著肚子走了出來,她知道此時是免不了一場交鋒了,從這個女人的嘴里她便知道了其陰毒厲害。但是,她身份低,便隱忍著羞恥,先施禮道:“妾拜見淑妃?!?/p>

蕭淑妃打量了她片刻,并不答禮,哈哈大笑地說:“噢,果然齊整,怪不得能讓皇上入迷,專門從尼姑庵里撿回來呢?!庇终f,“瞧你這樣恭謹有禮,本妃怎么受得起呀?”

武媚娘不軟不硬地說道:“知禮乃人道,非禮乃禽獸之道耳。淑妃在皇后娘娘面前非禮,妾卻不能不知禮也?!?/p>

一句文雅清冷的話竟是這樣有理有力,無形中又回敬了淑妃先說的“野雞”的侮罵,讓淑妃一愣,竟無話可答,惹得王皇后嬌笑不止。蕭淑妃討不到便宜,悻悻而去。

蕭淑妃回去后,并沒有善罷甘休。有一天,皇上下朝回駕,忽聽路邊亭榭里傳出嬌嫩清脆的一聲“父皇”,一看是五歲的長女義陽公主,就叫停駕,獨步過去。義陽向父皇跪下行禮畢,就一下?lián)涞礁富实膽驯?。女兒聰穎可愛,高宗摟住女兒,百般親昵。這時,義陽公主問道:“父皇怎么不來看我們,母妃整日思念著父皇。”

高宗道:“好女兒,帶父皇去見你母親?!闭f著即來到淑妃宮中。蕭淑妃不理不睬,淚流滿面。高宗問道:“淑妃為何這般哭泣呀?”

蕭淑妃怒氣沖沖地說:“皇后縱容那個武媚娘辱罵臣妾,說臣妾是禽獸?!?/p>

高宗道:“不會吧,武媚娘恭仁有禮,皇后屢次說她賢德呢?!?/p>

蕭淑妃本想高宗為她出一口氣,不想高宗反而稱贊武媚娘,頓時妒火中燒,更嬌哭起來:“哪里來的野尼姑,還配親近皇上?在宮中求寵,辱沒褻瀆圣體?!?/p>

高宗是最怕別人揭此隱私的,因此當他聽到蕭淑妃這么一說,不免慍怒,拂袖而去,丟下蕭淑妃在那里自哭自鬧?;氐秸龑m后,高宗又聽王皇后添油加醋的一番說辭,更佩服武媚娘識大體,也就更加厭惡起蕭淑妃來。

不久,武媚娘青絲已長,一如出宮時的模樣,可以出來露面見人了。高宗又順從王皇后的美意,滿心歡喜地封武媚娘為昭儀。昭儀為九嬪之首,僅次妃一級,這時的武媚娘終于可以站住腳跟了。

自此以后,武媚娘便開始了另一段人生征程。此時的武媚娘能想到的或許只是有一天能夠擺脫王皇后的控制,與其他妃子平起平坐,或許更好一點則是爭奪到皇后的位子,但這也只是她的一個愿望而已。

其實,在很多時候,人們過多地考慮一個人行為處事的連貫性,而忽略了人的成長性。人并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取得怎樣的成就,人對自己內(nèi)心的探索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左右自己決定的是自己所處的位置和對周遭事物的認知,而對周遭事物的認知又與人自身的經(jīng)歷有著很大的關系。

勇奪皇后之位

在皇帝的后宮中,表面上歌舞升平、繁花似錦,實際上卻是明槍暗箭、硝煙四起。這也許是后宮女人的悲哀,但卻不是武媚娘的煉獄。后宮的爭斗,鍛煉了武媚娘處理政治事件的能力,也使她能夠游刃于政治的旋渦之中。

武媚娘正式入住唐宮后,好不容易重逢的兩個人終于可以長相廝守了,高宗除了上朝以外,寸步不離武媚娘。此時的武媚娘也是盡其所能地迎合著高宗,日子過得也是十分的愜意。但是,事情并不會像她想的那么簡單,在到處都充滿著火藥味的皇宮中,要想過安穩(wěn)的日子談何容易。

武媚娘進宮后,如王皇后所愿,蕭淑妃確實受到了冷落。而這個時候的高宗也只知道有武媚娘,而不知道有后宮了。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方面與高宗確實喜愛武媚娘有關,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武媚娘的手段和霸氣所致。

經(jīng)過長時間的宮中生活,武媚娘深知作為帝王的高宗,隨時都有可能會拋棄自己,所以要趁著這個時機,來不斷地籠絡住高宗的心。也只有這樣,她才能在宮中進一步站穩(wěn)腳跟,才能在宮中的斗爭中取得勝利。

此后,武媚娘還不斷地揣摩著高宗的心思,她知道高宗的秉性,也知道高宗喜歡什么性格的人,因此,不難看出在這場心理戰(zhàn)中,武媚娘會成為一個最大的贏家。

武媚娘時而表現(xiàn)得溫柔嫵媚,時而又表現(xiàn)得聲色俱厲,盡管是這樣的難以琢磨,但是,在高宗看來卻是越發(fā)迷戀著她。

此時的王皇后看在眼里,卻急在心上。這該如何是好呢?王皇后也開始琢磨起武媚娘來。武媚娘當然知道此時自己的處境,所以她行事也就更加謹慎小心了。

公元652年,武媚娘生了一個男孩,這也讓她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生了皇子對于后宮的女人來說可是件大事情,俗話說“母以子貴”,這個兒子便成了母親下半生的依靠。

武媚娘有了皇上的骨肉,自然就會在后宮中有了一席之地。而這時的王皇后,心中也是十分的懊惱,她恨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天真,后宮的風起云涌豈是她能夠左右的。但是,這個時候,她拿武媚娘也沒有什么辦法了。

武媚娘覺得自己在高宗心中的位置與宮中的地位漸漸地穩(wěn)固了,也是為自己爭點兒什么的時候了,所以她請求高宗為自己的父親追加封號。高宗知道武媚娘是想明正身份,光宗耀祖,這個要求也并不過分。

此外,武士彟確實是大唐的開國功臣,也理應有這樣的待遇。但是,時隔多年才提及這個問題,朝廷里的人一定會認為是自己偏愛武媚娘的緣故。所以,高宗便把武德時期的功臣都給予追封。這樣,武媚娘也就成了名門之后,出身也就不那么寒微了。

這個時候的武媚娘已經(jīng)被封為昭儀,如果再系出名門,對以后的發(fā)展也是大有好處的,也使得武家終于可以揚眉吐氣。此時,武媚娘在滿足虛榮心的同時,野心也在不斷地膨脹。她開始不安于現(xiàn)狀,也有了更高的追求。當然,她并不著急,十二年的宮廷生活,三年的寺院孤寂,已經(jīng)讓她學會了忍耐。也許,只有忍耐才能夠使她達到最高的追求。

從此,武昭儀在宮中的地位扶搖直上,王皇后對此也是又急又恨,可是她又沒有辦法。她時常在想:這樣一個厚顏無恥的女人,勾引丈夫的兒子,出了家還不老實,我把你接回宮來,你還不安分守己地過日子,還要四處招搖,竟然還是這樣地得寸進尺。王皇后的內(nèi)心極度不平衡起來,其實,作為一個皇后,最大的悲哀不是皇帝不愛她,而是她沒有皇后的胸懷和智慧。

此時的武昭儀已經(jīng)學會了一整套宮廷爭斗的戰(zhàn)略,她學會了陽奉陰違,學會了媚上諂下,也學會了轉(zhuǎn)嫁危機,宮中的生活已經(jīng)讓她過得游刃有余。武媚娘每天照樣給王皇后請安,照樣把家里人帶來的東西進獻給王皇后。

誰知王皇后就是不領情,王皇后總是對武昭儀橫挑鼻子豎挑眼,不是罵她狐媚就是說她低賤,一個女人做到這種程度也是十分失敗,因為她連最起碼的風度也都輸?shù)袅?。當然,這也就注定了王皇后永遠成為不了長孫皇后。

武昭儀望著高高在上的王皇后,忽然變得有些不屑了。心想:這樣的女人怎么配做皇后呢?我比她強多了,這樣的人都能夠做皇后,我就不信我做不了。這時,依照武氏的想法來看,要繼續(xù)做個昭儀的確是荒唐可笑的事情,因為她所謀求的是更為遠大的目標,她要將王皇后的地位取而代之。

其實,更加讓武昭儀難以忍受的是,王皇后竟然當著眾人的面訓斥她、侮辱她。武昭儀本來就是個有著強烈自尊心的人,王皇后這樣做,讓她對王皇后的那點崇敬之心變得蕩然無存,對這樣的女人沒有什么仁慈好講,你若一直被她踩在腳下,就會永遠受她的辱罵。武昭儀壓著心頭的怒火,臉上卻還帶著謙和的笑。

武昭儀心里十分清楚,王皇后接自己回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付蕭淑妃?,F(xiàn)在,蕭淑妃已經(jīng)失了寵,沒了任何的氣焰,按照王皇后的個性,接下來就會對付自己了,此時的武昭儀已經(jīng)做好了與王皇后一決高下的準備。

對于后宮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爭斗,武昭儀心里清楚得很。她現(xiàn)在不行動是因為時機還不夠成熟,她不能再冒獅子驄事件那樣的險,她需要步步為營。

武昭儀剛生下兒子沒幾天,又懷孕了。得知這一消息的王皇后氣得暴跳如雷。她更加瘋狂地對待武昭儀,武昭儀的處境十分險惡,宮中謠言四起,說武氏是狐媚之人,迷惑皇帝,排擠后宮,甚至企圖篡奪后位。

其實,武昭儀知道這都是皇后勾結(jié)蕭淑妃所為?;屎筮€警告武昭儀:“誰敢壞了我的規(guī)矩,我是不會輕易放過她的?!?/p>

武昭儀十分清楚:只要有王皇后在一天,日子就不會太平。王皇后對后宮幾乎有生殺予奪的大權(quán),要是給自己安上個罪名,再折磨個半死打發(fā)了是極有可能的;我不能坐以待斃了,我要巧妙地逼迫皇后走上死路。

武昭儀首先要做的就是讓皇上知道自己有了危險,其主要目的不是要皇帝來保護自己,而是要為自己將來的行動找到借口,最起碼也是個自衛(wèi)反擊。

當高宗來到武昭儀的宮中時,武昭儀憂心忡忡地對高宗說道:“皇上您不能太寵愛我,這樣后妃們難免心理不平衡,皇后要用家法懲治我了,您還是時常到皇后宮里看看吧!安撫一下她的情緒,免得讓她傷心。”

高宗也是了解王皇后脾氣的,拈酸吃醋的事她沒少干,但是要說對哪個妃子動用大刑還是不多見的。所以,高宗對武媚娘的話也是將信將疑,于是,他決定到正宮去見一下王皇后。

王皇后多日沒見高宗,以為是武媚娘害怕自己,勸高宗過來看望自己。于是在高宗面前說盡了武昭儀的壞話,還說要給武昭儀一點兒顏色看看,不然她不會服從管制。

其實,王皇后的不理智就表現(xiàn)在這里。第一,她不明白自己的處境,頂著皇后的頭銜卻得不到皇帝的尊重,更別說是皇帝的愛了,在后宮沒有皇帝尊重的皇后,處境比一般的妃子還差。第二,武昭儀挖好的井,她看都不看就興高采烈地往里跳。你沒有德行也就罷了,連智慧都沒有,就不能怪別人會取代你了。

高宗看著王皇后丑惡的嘴臉,不免心生厭倦,開口便對王皇后說:“皇后,武昭儀從沒來都有說過你半句壞話,你為什么總是和她過不去呢?”

王皇后一聽更來了勁頭:“她是故意這么做的,目的就是叫你遷怒于我,皇上您不能相信她呀!”

高宗聽了更加心煩,回了一句:“皇后你也應該有點兒皇后的樣子,這樣小的氣量以后還怎么做皇后呢?以前我對淑妃好的時候,你老是說淑妃的壞話,現(xiàn)在我對武昭儀好,你又說起武昭儀來,你這是要干什么呢?”

王皇后還要狡辯什么,但是,當她看到高宗的臉色時就住了口。高宗實在不愿意在王皇后這里過夜,于是,便找了個借口又回到了武昭儀那里。

武昭儀初戰(zhàn)告捷,她看得出高宗是真心寵愛她的,這下她更加有恃無恐了。上邊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就要安撫下面的人,讓下面的人做自己的耳目,這樣王皇后有什么行動,也便于自己做好準備。

出身并不顯赫的武昭儀在這方面獨具優(yōu)勢,她經(jīng)受過苦難,容易與下人們打成一片。武昭儀不僅對自己宮中的下人施以恩惠,對其他宮中接觸過的人也以禮相待。只要她得到了皇上的賞賜,她就把侍女叫進去,尤其是服侍她最忠心的、最討她喜歡的,把皇上賞賜自己的禮物厚賞給她們,如寶石、金飾、銀飾、綢緞等。

王皇后為人端莊有禮,而多少失之固執(zhí)拘泥,時時不忘自己的地位。她一向都不體諒仆人,也不屑于俯就他們,討他們歡心?;屎蟮哪赣H柳氏,也仗著自己是皇后的母親總是趾高氣揚地使喚下人,對仆婢也是粗魯暴躁,為仆婢極其厭恨。

由此,一進行對比,宮中的人沒有不說武昭儀好的。被她籠絡的人監(jiān)視著皇后和淑妃的一舉一動,一有風吹草動,立馬告訴武昭儀。

皇后平時的寡恩薄施讓下人都不愿意接近她,巴不得她被廢掉,讓武昭儀升為皇后。在后宮之中,也包括高宗在內(nèi),基本都被武昭儀給擺平了,剩下的就是要取得朝中大臣的支持。

高宗有很強的依賴心理,有這種心理的人多數(shù)對自己不太自信。而武昭儀恰恰是個能給人以自信的女子,這也是高宗喜愛武昭儀的原因。武昭儀性格里剛毅的因子對高宗來說是一種信任和支撐,他在朝中處理不了的事情,便會與武昭儀一起商量解決。

武昭儀從來都不會直接去反對皇帝的意見,總是指點暗示,明明是公正無私的忠言,實則使皇帝所作所為無不暗合己意。自己所求,都能得到,但決不明言。高宗覺得她精明強干,處處能迎合自己的意思。但是,他卻不知,實際上自己已經(jīng)進入了武昭儀那溫柔有力而又堅強不破的圈套中了。

武昭儀因為在做太宗才人的時候侍候太宗筆墨,所以對政治文書以及政治權(quán)術(shù)較為熟悉,又因為年長李治幾歲,所以處理起事情來也是干凈、麻利。如果武昭儀甘心做一個男人背后的女人,或許也會是一個賢后。

從此,高宗對武昭儀的能力刮目相看,他雖然柔弱,但是他有識人的能力,對于有才能的人,他不會妒忌和迫害。武昭儀對他的鼓勵與寬慰使李治更加依賴她,人不管身處哪里,都要做那個不可或缺的人,而不是可有可無的人。

王皇后或是蕭淑妃對高宗來說,都是可有可無的人,而武昭儀卻是不同的,她能在高宗最為無力的時候給予他力量。也正是因為高宗讓武昭儀參與政務,才給了她拉攏朝臣的機會。

有一天,高宗下朝歸來,心神不寧,左右思量。武昭儀看到后猜想是什么事讓他拿不定主意了呢?于是,她便問高宗:“皇上,您為什么事煩心呢?昭儀能為您做點兒什么呢?”高宗便說了鄭州刺史許敬宗要請辭的事兒。

許敬宗就是個有才華的人,貞觀初擔任著作郎,兼修國史。之后,他又撰成武德、貞觀實錄,太宗加封男爵,并升為黃門侍郎。后來,許敬宗跟隨太宗遠征高句麗,起草詔書很快就能寫好,太宗很是欣賞,對他更為器重。許敬宗因為向異族的女婿多收了些彩禮被長孫無忌抓到了把柄,才被貶為鄭州刺史。

其實,按照高宗的意思是不愿意讓他辭職的,可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大臣卻在不斷地排擠他,他不得不辭職離去。高宗知道長孫無忌在朝中的地位,因此也不敢輕易作出決定。

武昭儀也曾經(jīng)聽說過許敬宗這個人,只是沒有今天聽到的這么詳細,她對太宗時期的事也較為了解。長孫無忌一直都追隨著太宗,深得太宗器重,從而也身居國家要職。

人在高位久了就不免滋生出不良的情緒來,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陜、甘的名門望族勢必會排擠其他地區(qū)的官員。這不是普通的高官辭職問題,而是涉及朝中權(quán)力均衡的大問題,可以說是牽一發(fā)動全身的事情。

武昭儀有著政治家的頭腦,她立刻知道了高宗的憂心,便說道:“皇上您在這個時候可要堅持自己的意見呀?,F(xiàn)在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人已經(jīng)占據(jù)了朝廷的重要位置,而房玄齡和岑文本等人則受到了排擠,大臣們都在觀望您是不是有決心平衡朝中權(quán)力的分配。許敬宗如果辭了職,以后就沒人敢與長孫無忌他們抗衡了,這樣,對皇室也是十分不利的。我們不如借著這個機會,把房玄齡一派給扶正了,這樣他們之間互相牽制才不會對皇家有威脅。當然,這也要一步一步來,而許敬宗就是第一步。”

經(jīng)過武昭儀這樣一提醒,高宗就知道了該怎么做。隨后,許敬宗被調(diào)回了中央任職,不降反升。這些都是武昭儀的功勞,而武昭儀如果想讓許敬宗知道,也自然會有辦法讓他知道的。

許敬宗回到朝廷后,武昭儀親自接見了他,一番噓寒問暖之后,切入正題。武昭儀旁敲側(cè)擊地說在朝中多交些朋友對自己有好處,受排擠的時候也有人給說個話。

許敬宗也是個聰明人,當然知道這話中的意思:第一,要他與武昭儀保持“友誼”;第二,在朝中多拉攏一些重臣?;噬系膶欏@樣交代,許敬宗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呢!隨后,武昭儀又拉攏了一批官員成為自己的支持者,一場轟轟烈烈的奪后之戰(zhàn)馬上就要拉開序幕。

武昭儀在朝中自己沒有任何親信的情況下,竟然也培植了一批自己的勢力,而且是光明正大地培植。因此,你不能不敬佩她的智慧和才能。

以武昭儀之才,不足為奇。武昭儀既已行動,就絕對不會在中途停止,她能夠控制住皇帝、皇后和各嬪妃。她的命運很清楚,她的道路很明顯,她的目標很固定。

當武昭儀正在與皇后明爭暗斗的時候,朝廷中發(fā)生了一件令她瞠目結(jié)舌的事件。這件事情也讓武昭儀看到了長孫無忌勢力的強大,同時,也堅定了武昭儀推倒王皇后的決心。

原來,這時的朝中涌現(xiàn)出了一股反高宗的勢力。這就是高陽公主的駙馬、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以及巴陵公主的駙馬柴令武在一起談論丹陽公主的駙馬薛萬徹想擁立荊王李元景為王的事兒。這件事后來被長孫無忌探知了,長孫無忌想利用這個機會排除異己,將在朝中反高宗及反自己的勢力鏟除。

高宗仁愛,不忍心將自己的叔父李元景以及一班參與此事的人處死,于是,便對長孫無忌說道:“荊王是我的叔叔,就赦免了他的死罪吧?”

長孫無忌沉吟了一會兒,說道:“皇上您宅心仁厚,不想趕盡殺絕,但是我們卻不能置國家法律于不顧,如果連這樣的事情都不治罪的話,那么,以后再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我們應該如何懲治呢?”

高宗沒有辦法,只好治了這些人的罪。有人說,這次事件是長孫無忌謀劃的,也有人說這是長孫無忌正直無私的表現(xiàn)。但是,對于武昭儀來說,她卻看到了長孫無忌在朝中的權(quán)力,她想要成為皇后,那就必須得過長孫這一關。

朝中的權(quán)力之爭,更讓武昭儀看到了斗爭的血腥性,一方勝利了也就意味著另一方的滅亡,她不能被王皇后打倒。于是,武昭儀進一步下定了扳倒王皇后的決心。

可是,要怎樣扳倒王皇后是個大問題,首先要有個罪名才行。這個罪名一定要大,最好是害命的。人命關天,想不被廢都不行。但是,王皇后可不是輕易殺人的人,即使害過誰,也不是能輕易查出來的。

廢后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天時,還算有,現(xiàn)在的高宗與自己是如膠似漆,凡事都會詢問自己的意見。人和,也算做到了一半,宮中的宮女、太監(jiān)都與自己交好,外廷里也有了一部分自己的人??墒?,地利在哪里呢?謀害皇后的地方?jīng)]有,暗殺是最下策,不到萬不得已,誰都不會用。

武昭儀的運氣還是不錯的,這個地利的條件,她沒有等多久就有人給她創(chuàng)造出來了。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王皇后自己。自從高宗上次訓斥了王皇后之后,王皇后自覺在高宗心里已經(jīng)沒有了地位,因此,她希望能夠通過假意與武昭儀交好,來緩和與皇帝之間的矛盾。

于是,王皇后三天兩頭地往武昭儀的宮里走動。在一段時間內(nèi),王皇后與武昭儀也似乎冰釋前嫌,出現(xiàn)了后妃和美的景象,高宗知道后也頗感欣慰??墒牵@也許只有雙方,才會知道這里面有多少虛情假意。

公元前654年正月,武昭儀又生下了一個小公主。時間過得飛快,轉(zhuǎn)眼五個月過去了。五個月大的小公主已經(jīng)會逗人笑了,會做很多表情,武昭儀和高宗都很疼愛這個女兒,高宗一有時間就會跑到昭儀宮里來逗小公主開心。

王皇后偶爾也會來看看小公主,但她眼里更多的是妒忌和怨恨。女人的妒忌是很可怕的,她可以毀滅一個人,武昭儀把這些都看在眼里。有一天,王皇后又一次來到昭儀宮看小公主,武昭儀看出了皇后眼神里的羨慕和憤恨,不無挑釁地說:“皇后喜歡,孩子長大了可以讓她做您的女兒啊!”

皇后聽了一愣,冷冷地說:“你還是自己留著吧!”說完便轉(zhuǎn)身走了。武昭儀看著皇后的背影,心里產(chǎn)生了一個罪惡的念頭。這個念頭產(chǎn)生后也嚇得武昭儀一激靈,她也不明白自己怎么會有這樣的念頭,但是,這個念頭一產(chǎn)生就像油鍋里沸騰的油,時時灼燒著她的內(nèi)心,讓她寢食難安。

這是一個關于自己命運和血肉親情的抉擇,如果處理得好,沒有誰會懷疑到自己,也必定會在宮中和朝廷上引起軒然大波。如果處理不好,不但會白白犧牲了自己五個月大的女兒,還會搭上自己的命。

武昭儀想到這里又是一個寒戰(zhàn)??粗约旱男」?,這是一個生命啊!母親要不是事出無奈也不會出此下策,生在帝王家不見得是你的福分,長大了是一場政治婚姻,說不定還會遠嫁外邦,生死也難控制。

武昭儀這樣想著,心理稍稍舒坦了一些。武昭儀到底要干嗎呢?她要謀殺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禍給王皇后,希望借此一搏上位。武昭儀在苦苦掙扎之后,終于下定決心用女兒的命換自己終生的地位。武昭儀知道什么是心碎,但她更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

武昭儀計算著平日高宗到來的時間,自己該出場的時間,謀劃著必要的安排、實施的步驟等一系列與行動有關的細枝末節(jié)。

武昭儀準備好一切之后,按照計劃好的時間去請皇后過來,皇后也沒多想,就跟著下人們來了,結(jié)果,宮女們回話說,昭儀臨時有事兒出去一趟,一會兒就回來,請皇后等等她。

皇后在昭儀宮中逗留了一會兒,等不耐煩了就擺弄了小公主幾下。小公主咯咯地笑了幾聲,王皇后覺得厭煩,便起身告辭了?;屎笞吆螅阍谝慌缘奈湔褍x便開始行動起來。武昭儀一邊用被子蒙住孩子的頭,一邊把臉轉(zhuǎn)向一邊。過了一會兒,武昭儀探了探孩子的鼻息,沒有了,一個小生命就這樣結(jié)束了。

武昭儀來不及多想,按照計劃先是驚叫起來。聽她這一叫,所有的宮女、太監(jiān)都聚攏過來看是怎么回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小公主已經(jīng)死了。這下宮里可炸開了鍋,大白天就出了人命,而且這不是一般的人命,是皇上的女兒,所有的下人都慌了。

正在大家亂作一團的時候,皇上來了。高宗來并不奇怪,他幾乎每天都要來看望小公主一次,時間也都差不多。不然,武昭儀也摸不著這個規(guī)律,更難把握自己作案的時間。

武昭儀見高宗來了,就大哭起來。問左右的人,小公主怎么死掉的,有誰來過昭儀宮。左右的人自然實話實說,告訴武昭儀,皇后來過,還擺弄了小公主好一陣子。實際上這是武昭儀故意問的,明明就是她派人請皇后來的,怎么還問誰來過?

高宗不明就里,一聽說是皇后曾經(jīng)來過,又聯(lián)想到皇后數(shù)次嫉妒其他妃子、排除異己的事兒,高宗火往上撞,認定了是王皇后殺死了自己的小公主。

這個時候,武昭儀不失時機地哭天搶地,添油加醋地訴說之前在皇后那里受到的種種不公,高宗一聽更加氣憤,前去宮中找皇后質(zhì)問。

王皇后從昭儀宮里回來之后,一直心緒不寧,似乎預感有什么事要發(fā)生。正在坐立不安之時,聽外面喊皇上來了。王皇后不知道皇上怎么會來,但她知道皇上來她這里不會是敘舊情的,這是她的經(jīng)驗。

果真,皇上怒氣沖沖地沖了進來,指著皇后說:“你這歹毒的婦人,竟敢做出這樣殘忍的事情!真是枉做皇后!之前你拈酸吃醋朕也就不跟你計較了,而今你竟干出這種泯滅良心的事情。”王皇后心想:近些天來,我已經(jīng)很謹小慎微了,沒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當王皇后正要開口詢問原因時,高宗又說道:“武昭儀到底是哪里得罪了你,你連五個月大的小公主都要殺害呀?”

“皇上,你說什么?小公主怎么啦?”王皇后不解地問道。

“你還跟我裝,真是死不承認呀?”高宗氣憤地控訴著王皇后的“罪狀”。

王皇后聽后都傻了,怎么會有這樣的事情呢?自己走的時候小公主明明還是好好的呀,怎么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就死了呢?可是,要說是武昭儀的陷害,這也不可能啊?試問哪一個母親能舍得殺自己的孩子再嫁禍給別人呢?這怎么也說不過去啊!

此時,王皇后真是百口莫辯,連自己都想不通,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高宗見王皇后默不作聲,便氣憤地丟下一句:“是你太不自愛了,那也就別怪朕無情了。”當高宗說出這句話時,也就意味著他已經(jīng)下定了廢后的決心。

廢后可不是一件小事兒,甚至關系到整個國家的未來。在古代王朝里,如果皇上的皇后被廢,極有可能影響到將來由誰來繼承皇位的問題,同時,還會危及朝中的勢力。所以,立后還是廢后一向都不是由皇上一個人說了算的事情,要大臣們一起進行商議才能夠決定。雖然王皇后沒有兒子,但是她身后的大臣們也是不容小覷的。

這時的武昭儀已經(jīng)明白長孫無忌在朝中的分量,只要他能夠點頭,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大半。長孫無忌在朝中的地位可是不一般的,他是前朝的老臣,又是皇帝的舅舅,但是最為重要的,他是先帝臨終前將皇帝托付的人。

而在當初登上皇位的李治,也多虧了這位老臣不遺余力的輔佐,才能夠穩(wěn)定了帝位。因此,高宗對他是既尊重、感激,又十分的忌憚。由此不難看出,在廢后的問題上,高宗一定要先征求長孫無忌的意見才可以。

在經(jīng)過了一番籌劃之后,高宗帶著武昭儀屈尊來到了長孫府上做客。長孫無忌是何等人物,兩朝元老,多少驚濤駭浪沒經(jīng)歷過。對后宮的起起伏伏也沒少看過,他閉著眼睛用腳后跟都能想得出來他們來他家的目的。這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他不會輕易發(fā)表意見,因為處理不好可能連性命都會保不住。

高宗當然不會直奔主題,這么大的事兒,總要先試探一下才行,所以,他一個勁兒拐彎抹角地試探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當然明白高宗的這套把戲,但是,他卻不會露出一絲破綻,態(tài)度還是相當?shù)闹t和。

高宗當然是有備而來的,這備的可是相當大的禮。他先是把長孫無忌的功績大大地提升了一番,接著又問道長孫無忌的兒子。長孫無忌講出自己有幾個兒子沒有學成,沒有官職,沒有俸祿。

高宗聽長孫無忌這么一說便說道:“你可是國家的棟梁啊,怎么能夠委屈我的表兄弟呢!我馬上封他們?yōu)槌⒋蠓??!彼^朝散大夫也只是個虛官,不做工作卻拿著很高的俸祿,而且還享有一定的政治地位。

其實,高宗就是想利用這個來籠絡長孫無忌,長孫無忌自然很明白這一點,他不會拒絕,拒絕就代表反對,這樣沒有實際權(quán)力的官職,既不犯錯誤,也不落是非。隨后,長孫無忌命令手下人準備飯菜,款待李治和武昭儀等人。

高宗看著舅舅收下了這份大禮,又備酒備菜,心里便有了些著落。酒席開始后不久,高宗便轉(zhuǎn)入了正題:“舅舅啊,你的兒子個個都這么優(yōu)秀,我真是打心眼里為你高興??!可惜啊,王皇后沒有兒子,不過還好,武昭儀有兒子?!毖酝庵饩褪牵司四憧?,你的兒子我都給安置了,我的兒子你也幫忙安置一下吧,可是,在這之前必須要先安置一下武昭儀。

長孫無忌聽了高宗的話,當然是了然于心。但是,他卻顧左右而言他,始終不表態(tài)。武昭儀便在一旁給高宗使了個眼色,高宗又吩咐一聲,將幾車金銀及綢緞搬到長孫面前,長孫一個勁兒地謝恩。

可是,長孫倒是沉得住氣,依然不表態(tài),還是讓人吃東西,結(jié)果高宗和武昭儀無功而返。武昭儀見長孫不表態(tài),心里很是不快,仇恨的種子也就此埋下了。

后來,因為有人向高宗告密,說在王皇后的宮中發(fā)現(xiàn)個小木頭人,上面還刻著皇上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并且還有一個針插進了小木頭人的心上。所以,皇上便親自帶著人在王皇后床底下找了出來。

此時,王皇后就仿佛血手淋漓地被人發(fā)現(xiàn),驚慌失措,啞口無言。除去連口否認之外,她又能說些什么呢?王皇后跪在地上,力說自己確不知情。她猜想那個小木頭人一定是有人栽贓,偷偷兒埋在她的床下的,可是,現(xiàn)在的一切證據(jù)對她都是不利的。

宮廷里,朝廷上,議論紛紛,大臣驚駭,小吏疑猜。朝廷之中嘩然一片,武昭儀向王皇后的進攻也開始了?;屎缶鸵粡U了,很多人煞有介事地這么說著。

褚遂良與長孫無忌受了先皇帝的重托,善事少君與皇后,現(xiàn)在覺得真的要鬧出事來了。武昭儀知道這件事情并不容易,可是已經(jīng)發(fā)動起來了,就絕對不會立刻收場。因為,在武昭儀的背后有皇帝的大力支持。

當大臣們聚于朝廷的旁殿,等待鐘響上朝時。長孫無忌便把右仆射褚遂良拉到了一旁,把皇帝去他的府第和說的話告訴了褚遂良。別的大臣都站在四周,極其緊張,仿佛等待一場風暴。這時,自然要有人先說話,當然是長孫無忌。

褚遂良忠心耿耿,向長孫無忌說道:“還是讓我來說吧,如果弄到皇上非難舅父的情形,那就太尷尬了。我本來就出身微賤,這也本是我的職責。先帝將王皇后托付于我,我若有虧于先帝的托付,那有何顏面見先帝于地下呢?”

鐘聲一響,群臣魚貫入朝。高宗皇帝坐在寶座之上,武昭儀隔一層紗,坐在皇帝背后,諦聽與她自己成敗攸關的這次朝議。高宗先說王皇后用魘魔法謀害自己,依法當誅。如此敗行何以為賢妻良母的楷模?因此打算把她廢掉。

褚遂良邁步向前奏稱:“陛下,臣有職責諫止陛下行此廢立之事。王皇后為先帝選與陛下。先帝臨終之時,在病榻之上,握著臣的手說‘朕將好兒好婦,托卿輔佐’。陛下曾親耳聽見?;屎蠓缸锊o明證,不應當被廢掉。”

高宗皇帝從容不迫,將小木頭人拿了出來,說道:“你們都來看一看。”說著便遞與群臣觀看。只見在小木頭人的心上,釘著一個釘子,身上寫有皇上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褚遂良奏稱:“為什么不去仔細地調(diào)查一下呢?陛下怎么知道就不是別人在栽贓謀害皇后呢?”皇帝默然。

侍中韓璦向前啟奏,支持褚遂良的意見。他說:“求陛下恕臣直言。輕易廢立皇后并非國家之福。朝野震動,其害非小。臣與褚遂良意見一樣,皇后是先帝為陛下所選,不應當被廢掉?!?/p>

長孫無忌剛要說話,高宗大聲怒斥道:“把他們都轟出去!”褚遂良與韓璦退出之后,立刻就下朝了。

武昭儀看到自己當皇后的想法,在朝中遇到的阻力是很大的,于是便退而求其次,請高宗封她為妃子。但是,這也是不容易的。因為按照唐朝的宮制,妃子只能有四位。而此時,唐宮中的四位妃子也已經(jīng)全占滿了。

高宗打算再封一妃,名曰宸妃?!板贰本褪潜睒O星的意思,就是說只有武氏才配做高宗的妃子,這樣,武氏離皇后之位就差一步了。但是,此事攸關朝法,高宗也不能任意變動。結(jié)果這一提議立馬遭到了宰相韓瑗等人的反對。

武昭儀只好屈從,好在度情量理,人力已盡,只好等四位妃中有一個死去,或者是一些別的情形。若是命運不肯創(chuàng)造出一個偉大的女人,一個偉大的女人也會創(chuàng)造出她自己的命運。

后宮易主風云

在高宗為武昭儀爭取“宸妃”事件之后,他一直都沒有放棄立武昭儀為皇后的努力。而武昭儀能夠成為皇后,那就不能不提一個人,這個人對武昭儀成為皇后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就是唐宮的中書舍人李義府。

李義府原本是一個窮書生,后來做了國史館的學士,他才華出眾,很識時務,是個寧可彎腰也不會委屈名利的人。因為李義府在做中書舍人的時候,得罪了長孫無忌。所以,長孫無忌想要把他發(fā)配到現(xiàn)在的四川壁州去做司馬。

其實,司馬本來也是五品官,與中書舍人一個級別,這樣的調(diào)動算不上是貶謫。但是,李義府卻不甘心,在朝中跟大臣們你來我往,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人氣,而且還能夠讓皇上認識你,這樣才有機會得到提升和重用。李義府本來就是有些學問的,自恃才高,因此,他就更不甘心做地方官了。于是,他四處尋找著能夠留在朝廷的良計。

有一天,李義府找到了同為中書舍人的好友王德儉。王德儉是個鬼點子很多的人,當他聽了李義府的想法后,便說道:“這個事情也不難解決,只要你不怕得罪長孫無忌等老臣就行?!?/p>

李義府聽后,喜上眉梢,說道:“我都已經(jīng)得罪了,還怕再得罪一次嗎?只要能留在朝廷,我甘愿冒這個險?!?/p>

王德儉說:“這就好?!苯又?,他便說出了自己的主意,“現(xiàn)在皇上想立武昭儀為皇后,只是害怕大臣們反對,所以猶豫不決。如果你能為這件事出一把力,一定可以轉(zhuǎn)危為安?!?/p>

李義府一聽這事兒真是不難,最多是被長孫無忌給駁回來,接著到四川去當他的司馬。但是,如果搏勝了,或許就可以留在朝中被重用了。李義府思前想后,決定試一試。

李義府的任命書當時已經(jīng)在門下省了,為了趕在任命生效前見到皇帝,李義府深夜便來到了皇上面前,請求廢王皇后立武昭儀。這時的高宗和武昭儀正睡得朦朦朧朧的,忽然聽說李義府來求見,很是不快。

可是,當李義府說明來意之后,高宗兩眼頓時放了光。這樣的支持者太少了,在朝廷中他和武昭儀勢單力薄,正愁如何實施下一步計劃呢!忽然李義府就來了,這太是時候了。

武昭儀當時也來了精神,叫李義府繼續(xù)講下去。李義府看到這種狀況,心想這回可是來對了。于是便說:“皇上啊,武昭儀厚德,天下百姓都擁戴武昭儀為皇后呢!您不如順應了大家的意思立武昭儀為皇后吧!”其實,誰都知道這并不是天下百姓的想法,這只是為迎合高宗而造出來的說法。

高宗當然也知道,但是,他卻愿意聽到這樣的說法。接著,高宗旁敲側(cè)擊地告訴李義府,你要堅持下去,最好再找?guī)讉€同盟,這樣你就有希望留下來了。李義府領會了高宗的意思,便高高興興地回去等待著留京的命令。

第二天,武昭儀就派人來答謝李義府的幫忙,李義府被提升為中書侍郎。這一個動作,很明顯地告訴大臣們:你們?nèi)绻С謴U王皇后立武昭儀,那我不會虧待你們,至于不支持會怎么樣,那就等著瞧了。

于是,有些風吹兩邊倒的朝臣就開始向武昭儀獻媚了。許敬宗本來就是武昭儀的人,只是他們小團體的力量太弱小,無法發(fā)揮作用而已。這樣一來王德儉、御史中丞袁公瑜以及御史大夫崔義玄等人就與許敬宗一起組成了支持武昭儀的集團,廢后的呼聲變得更高了。

長孫無忌把這些都看在眼里,但是他也沒有什么辦法,他收了皇上和武昭儀的大禮,也不能反對。但是廢后也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只能不說話。

此時,長安令裴行儉對此感到十分不滿,他曾對長孫無忌說過:“如果立武昭儀為皇后,我們的國家從此就不得安寧了。”這些話被袁公瑜聽見了,告訴了高宗和武昭儀。

隨后,高宗就把裴行儉打發(fā)到吐魯番做都府長史去了,這就是不識時務的人的下場,你不支持廢后就是裴行儉這樣的下場,朝中的沉默之聲因此變得又多了些。

一轉(zhuǎn)眼,時間已經(jīng)到了九月,高宗認為時機已經(jīng)差不多了,便召見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重臣到內(nèi)殿。李勣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稱病不來見高宗。

褚遂良在殿外對高宗叫來的大臣們說道:“現(xiàn)在皇上召見我們一定是為了立武昭儀為皇后的事兒,看來皇上是打定主意要廢后了。你們這些人除了皇親國戚就是功臣名將,皇上是不會殺了你們的,而我只是平民百姓出身,又沒有建立過什么功績,但我是先帝的顧命大臣,我一定會據(jù)理力爭,否則我就沒臉見死去的太宗。”褚遂良實際上是在變相地告誡眾臣子,我們受了先帝之恩,不能做對不起先帝的事情。大家聽了沉默不語。

進了內(nèi)殿見了高宗,高宗把頭轉(zhuǎn)向長孫無忌大聲問道:“皇后沒有兒子,武昭儀卻有,我想立武昭儀為皇后你們看怎么樣啊?”

長孫無忌沒有言語,褚遂良聽了上前一步說:“皇后出身名門,是先帝看中的兒媳婦,先帝駕崩之前拉著我們的手將你和皇后托付給我們,如今想起來還好像是昨天的事,皇后沒有什么大的過錯,我不能迎合皇上您的意思,違背先帝的命令?!?/p>

高宗一聽,這不是拿我父親來壓我嗎?于是就說:“先帝以為皇后會有生育,所以對皇后沒有要求,而皇后至今沒有個兒子,我廢后先帝是可以理解的。”大臣們不置可否,高宗沒有辦法只好屏退了這些人,讓他們明天再議。由此不難看出,此時的高宗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現(xiàn)在,既然把廢后的事情端到了臺面上來說了,就不能輕易說算了,否則皇帝的顏面何存?高宗雖知人善用,但多半部分他卻是柔弱的。高宗十分明白這一點,所以這件事情也關系到他能不能在朝中立威。現(xiàn)在,他打定主意要立武昭儀為皇后了,這一方面是為自己心愛的女人爭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在朝中給人留個不那么懦弱的印象。

第二天,大家繼續(xù)對廢后的事情進行討論。褚遂良還是不依不饒:“皇上您要是想廢舊立新,后宮中哪個女子不行,非是武媚娘不可嗎?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兒,如果您立武媚娘為皇后,后世的人會怎么評價皇上您???臣罪該萬死,請皇上您三思?!闭f著便把手里的笏板扔到了地上,又摘下帽子磕破了頭讓高宗收回成命。

高宗左右為難,長孫無忌看到這種狀況,連忙為褚遂良求情:“褚遂良雖然有罪過,但是,他卻是先帝臨終受命的老臣,是不能懲罰的?!边@是什么道理,先帝的老臣就不能罰了嗎?其實,長孫無忌也是實在沒有辦法求情了才這么說的。

退朝以后,高宗和武昭儀商量起來。事情不能總這樣僵持下去,夜長夢多啊!在說到宰相李勣為何一言不發(fā)時,武昭儀說:“他可能有苦衷,不如我們把他偷偷地叫進來問話!”

在高宗秘密召見李勣時,李勣只說了一句話:“這是皇帝的家事,您又何必去問外人呢!”這一句話雖然簡短,但是卻使高宗茅塞頓開。于是,高宗終于決定頒發(fā)圣旨,詔告天下,大意說王皇后魘魔皇帝,罪無可逭,當予廢掉,監(jiān)于內(nèi)宮,武氏即立為皇后。這道圣旨一頒布,這樁敗壞倫常的丑聞遂遍揚于天下,轟動于四方,都視為笑談。尤其可笑的是,新皇后竟然還是個尼姑。更糟不可言的是,她身為尼姑時,就與皇帝通奸懷上了孩子。國人的廉恥受了刺激,朝廷的元老重臣為什么不去阻止呢?

其實,他們已經(jīng)是竭其所能了。褚遂良力諫之后,繼之還笏求去,結(jié)果被謫遠方。朝臣都覺得朝廷蒙了災難,是不祥,是兇險,但是卻是不可避免的。此時,太尉長孫無忌悶居在家,慍怒難發(fā)。

公元655年十月,文武百官請高宗立武昭儀為皇后,高宗答應百官的請求立武氏為皇后。之后高宗就下了詔書,詔書下完后,武昭儀就是武皇后了。

武皇后可與其他女子不同,她是個表現(xiàn)欲極強的女子,只是在太宗時期她的個性受到了壓抑和磨礪,才漸漸沒有那么鋒芒畢露了。此時的武皇后終于有了出頭之日,一定要耀武揚威一把。

人們說武氏是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其實不如說她是有膽量的人。按照宮廷的傳統(tǒng),皇后是不能出現(xiàn)在大庭廣眾之下的。而武皇后卻不會去接受這樣的傳統(tǒng),她不但要在大庭廣眾之下露臉,還要坦坦蕩蕩地進行。所以,她選擇在肅義門接受百官的朝賀,這可是一次很大膽的突破啊。

歷來的皇后登位,只接受有職位的女官的朝賀?,F(xiàn)在,武皇后不僅要接受女官的朝拜,還要接受文武百官和四夷酋長的朝拜,這可是史無前例的。

高宗對于武皇后的舉動,也顯得有些為難,因為這是違反大唐禮制的事情,他不能夠輕易答應。但是,武皇后要做的事情,又怎會輕易放棄呢!經(jīng)過她不斷地軟磨硬泡,高宗終于點頭答應了。

其實,武皇后這樣做的目的也就是愛慕虛榮的表現(xiàn),她希望借此可以揚眉吐氣,并且能夠真正地告訴天下我武氏是正宮皇后,沒有哪個皇后能比得上我的地位,要做就做到極致。另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是武皇后極其渴望得到社會的認同,她自認為出身低微,又是太宗的才人,因此,自己的出身并不十分的光彩,這樣做她認為可以抬高自己的身價。同時,還可以在人們的頭腦中樹立起權(quán)威。

其實,不管怎么說,武氏終于當上了皇后。她志得意滿地接受著朝臣的朝拜,心里突然有一種巨大的滿足,如果總能接受這樣的朝拜該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但是,武皇后的念頭也只是一閃而過而已,在腦中并沒有留下過多的痕跡。

此時,滿朝文武,男官、女官還有外族官員,統(tǒng)統(tǒng)都趴在武皇后的腳下祝賀,可這祝賀又有多少是真心實意的呢?武皇后深知不管是在后宮還是在朝廷中,都還是有敵人存在的,她的皇后位置要怎樣坐穩(wěn),是武皇后接下來要考慮的重大問題。

武昭儀當上了皇后,十分高興,但是在興奮之余,她并沒有忘記朝廷和后宮那些與她為敵的人。關隴的舊臣對她當皇后耿耿于懷,后宮的王皇后和蕭淑妃雖然被廢,但皇帝耳根軟,說不定哪一天又要把她們召到自己的身邊來,武氏自己就是前車之鑒。

武昭儀覺得自己時刻都處于危機四伏的狀態(tài),尤其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老臣,雖然在皇后的廢立上他沒有表態(tài),但是也足以說明他的不贊同,此外,其他官員腹誹的也不少。所以這場宮廷斗爭才剛剛開始,有你休息的時間,可是卻沒有你怠慢的時間。

武皇后上任后,開始大規(guī)模地培植自己在朝中的勢力。一方面她提拔自己已經(jīng)收買下的人,另一方面她爭取人心,將得罪過她的臣子給予表彰,以此來顯示她的寬厚。

許敬宗才華出眾又有朝廷做官的經(jīng)歷,隨后被提拔為禮部尚書參知政事,他可以參加國家大事的討論和決定。同樣地,李義府被封為中書侍郎參知政事。這樣下來,朝中的話語權(quán)就不被長孫無忌等老臣一派掌握了,新的勢力也開始崛起了。

一般在皇上繼位或者是皇后新立時,都會大赦天下。就在高宗大赦天下的這一天,武皇后上了一個奏表,意思是說:“皇上啊,之前我曾被封為‘宸妃’,韓瑗、來濟幾個人與您爭得面紅耳赤,這是很難得的,如果不是出于對國家的深厚感情是不會如此的,現(xiàn)在請皇上嘉獎他們。”韓瑗是當朝宰相之一,來濟是中書令,都是權(quán)高位重的老臣,這兩個人都是曾經(jīng)反對封“宸妃”的中堅力量。

其實,武皇后選在高宗大赦天下的這一天,為這兩個人討賞是有其特殊目的的。因為,這個決定可以一舉三得。第一,顯示出了自己的大度,不計前嫌;第二,可以收買人心,這人心不僅包括高宗的心,而且還包括下臣的心;第三,可以給朝中的反對勢力一個警告,你們的意見我都記在心里呢,我在大赦的日子里給你們討賞實際上是在請求赦免你們,你們別以為自己真的就該領賞。

果真,兩位老臣主動請辭。不過,高宗怎么會答應呢?這都是國家的棟梁,武皇后都不計較,我就更不會計較了。于是就沒有同意兩人的請辭,只有勝利者才有資格施與失敗者,武皇后的施與是高姿態(tài)的。

武皇后是個有膽量、有魄力的人,她希望高宗能夠像太宗一樣有所作為。但是,高宗卻是個懦弱的人,做起事情來也是畏首畏尾。像高宗這樣的人做領導確實需要一位像武皇后這樣的女人來輔助,但是,前提條件是這個女人甘愿做這個男人背后的女人。其實,武皇后確實稱得上是皇帝的得力助手。她鼓勵皇帝推陳出新,勸他改元,高宗也接受了武皇后的建議將大唐改元為顯慶。隨后,武皇后又決定要把兒子扶上正位。于是,她又開始計劃將自己兒子立為太子。

武皇后的長子是李弘,次子為李賢,她暗示許敬宗上書另立太子。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皇后換了,太子自然也得跟著換了。許敬宗還真不是浪得虛名,洋洋灑灑一大篇文章,就將事情搞定了。高宗對此并沒有什么意見,本來太子多是皇后的兒子,這也沒什么好說的。不然大家也不至于為個皇后的位子爭得你死我活。

公元656年正月,高宗下詔立李弘為太子,于志寧做太子太師,中書令崔敦禮為太子少師,許敬宗、韓瑗、來濟為太子賓客,李義府兼太子左庶子。從這些朝臣的任命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武皇后的勢力了。韓瑗、來濟是老臣,為了顯示不任人唯親,還是要給個職位的,其他的基本上是武皇后身邊的人。

立了新太子,必定要廢掉原來的太子。隨后,原太子李忠被封為梁王,即相當于梁州的刺史,并沒有什么實權(quán)。李忠離京時,原來與李忠交好的官員都不敢前去相送,只有右庶子李安仁哭著為他送行。

武后知道后,在百官面前贊美李安仁的美德,還請高宗提拔這樣的人。武皇后做這些并不完全出于收買人心的需要,她確實深受太宗影響,有政治家的氣量和胸懷。

高宗很是佩服武皇后的大度,他認為能夠得到這樣的皇后簡直就是自己的福氣。此后,武皇后在朝中的名氣也漸漸高了起來,同時,她在高宗心中的地位也就更加穩(wěn)固了。

就在這一年的十一月,武后又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字叫李顯,被封為周王。安排好自己的家族成員后,武皇后盯上了關隴舊臣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在朝中的勢力是相當龐大的,宰相韓瑗、中書令來濟雖然表面上看已經(jīng)被她給安撫了,但實際上還與長孫無忌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

長孫無忌一向與褚遂良同仇敵愾,褚遂良的強烈反對,長孫一定是背后的支持者,長孫無忌不除,她的地位還有可能會動搖。所以,武皇后便把目標便鎖定在了長孫無忌的身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