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薦序: 子玉的畫

心靈的風景:畫筆帶我走出抑郁 作者:李子玉


推薦序:
子玉的畫

文/李歐梵

我的妻子李子玉一向喜愛繪畫,也有天分,但似乎一直沒有信心。正像她的寫作一樣,可以寫出樸實而真摯的散文,但一直對寫小說沒有信心。她問我什么才是小說,我回答小說就是想象,英文叫作fiction, 本來就是“假造”的意思。她說糟了,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假造。這就是她純真性格的表露。然而她的繪畫卻處處充滿想象出來的美景,不夠?qū)憣?,甚至有點抽象。她自己也說,要她仔細素描一個靜物或人像,她沒有耐性,也畫不出來。我說隨你畫什么,只要自己覺得舒暢就好。

這些畫都是她不知不覺中畫出來的。她時常對我說,畫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畫什么,畫完了反而問我:你覺得我畫的是什么?我往往不知所措,就亂講一通,她也不在意,照單全收。我這個“文學批評家”,對于繪畫非但一竅不通,而且對于評畫更毫無信心。我這篇文章怎么寫?

只好把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和盤托出。

我覺得子玉畫的是真摯的感情。她患過憂郁?。ㄒ钟舭Y),而且復發(fā)數(shù)次?!皯n郁病”是一種不能正常抒發(fā)情緒的疾病,所以我鼓勵她畫畫,作為一種心理上的治療和保健的方法??赡苡腥藭f,她的畫表現(xiàn)了她多年來被壓抑的感情,我不完全同意,我反而認為,繪畫是一種感情的提煉和升華,和聽音樂,甚至修佛都一樣。子玉的這些畫,足以代表。

我們是城市人,住在到處是高樓大廈的香港,然而子玉畫的卻是大自然——云海、山水、樹林,這種大自然美景,像是夢境和幻象,也充滿了感情,但絕不寫實。這和她的寫作風格恰好相反。勉強可以說,子玉畫的都是心靈中的風景,英國一位詩人曾稱之為“inscape”, 本來指的是詩,但我故意把它用到子玉的畫作上。常言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認為子玉的畫的靈感也來自中國文化,雖然表面上她畫的西方式的水彩畫。子玉也喜歡中國古詩,背誦的遠比我多,所以不自覺地畫出她心目中的“山水”,是很正常的。一個藝術(shù)家的內(nèi)心如果充滿了美感,他/她必定喜歡大自然,偏偏香港沒有大自然的美景,我們年歲已長,不喜歡到野外去爬山,所以接觸不到大自然。多次到中國內(nèi)地旅游,子玉印象最深的是四川的九寨溝。所以我故意調(diào)侃她:哈哈!我猜出來了,你畫的是回憶中的九寨溝!特別是深山中的清澈湖景,美得出乎尋常,令我們流連忘返。

她隨我亂扯,也不置可否。我知道她內(nèi)心追求的絕對是一種純凈的美,而不是丑。老實說,子玉的個性中沒有“丑”這個字,她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更是真摯如赤子,毫無城府。這樣的人畫不出丑陋的東西。即使有幾幅畫的基調(diào)是黑暗的(有一幅是在一張隨便找到的黑紙上面涂上色彩的),也不可能是憂郁的象征。我們結(jié)婚已經(jīng)十六年了,至今我還是悟不出來,像她這樣純潔爽朗的人,怎么會得憂郁?。课ㄒ坏慕忉尵褪牵核砷L的環(huán)境,把她原來的個性壓抑了,繪畫可以使她恢復她的本性。于是我鼓勵她畫,隨便畫什么,不要有任何拘束。但她仍然對自己的這個藝術(shù)天分沒有信心,直到一位畫家看過她的畫后,說同樣的話,她才半信半疑,逐漸培養(yǎng)了一點信心,如此才可以繼續(xù)畫下去。

到目前為止,我從子玉的畫中看出幾個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主題,她“內(nèi)心的風景”以大自然的山水為基調(diào),山水上面是浮云,而天上的云彩又往往和地上的湖光水色相映照,有時候甚至“天水合一”,是云是海都無所謂。在這個大畫面之中,其他的都是“變奏”(對不起,這是一個音樂名詞,因為我喜歡音樂):有山,有樹,有叢林和土地。這些都是中國山水畫必要的元素。但她的畫法是“涂抹”——用各種色彩涂在畫紙上,有時候一層又一層,像是油畫。然而又不按理出牌,也不管中國水墨畫中的“留白”和意境,有時又會無意間涌出一股情感的激流,來自色彩濃度的變化。

在她早期(三四年前)的畫作中,“土地”這個主題出現(xiàn)得比較多,基調(diào)都是深黃色或深褐色。有一次她拿了一幅給我看,要我寫一篇散文式的感想,我寫不出來,但當時我心中突然勾起兒時在河南黃土高原的回憶。這是我自己的夢魘,平時從來不想。這篇散文還沒有動手,她就改變了畫風,藍天白云出現(xiàn)了,幾乎取代了黃土地。我心里想,這莫非更容易畫?隨便用藍色涂幾筆就可以了。然而她畫得越多,我越看出內(nèi)中變化多端,在“藍天白云”的基調(diào)上面,出現(xiàn)了各種紅色,像是晨曦,又像是晚霞。這當然還脫不出寫實,但是我感覺到又有一種意境;至少,子玉不自覺地在追求一種意境,一種情感的意境,更不像中國山水畫。除了云彩之外,她開始畫樹木,色彩更“超現(xiàn)實”,紫色竟然出現(xiàn)得越來越多。但畫來畫去,到目前為止,我覺得似乎樹干不夠堅挺,我看后恍然大悟:樹干和樹枝,猶如竹竿和竹葉,必須經(jīng)過傳統(tǒng)國畫的基本訓練,才可畫出風味來。也無所謂,也許這是子玉的某種內(nèi)心脆弱的返照?

有一次,我?guī)匆粋€畫展,偶然發(fā)現(xiàn)趙無極的作品,她非常喜歡,因為它既抽象又有意境。在歐洲旅行看畫廊和博物館,她對西方中古的宗教畫和人像畫毫無興趣,但特別喜歡凡·高和法國印象派。我說凡·高患的就是憂郁病,最后自殺。子玉自殺過四次,也許心有戚戚焉。印象派的畫家,她最喜歡莫奈,但好在哪里,她也說不出來。我猜是光影和色彩的變化吧。又有一次我們到瑞士的盧塞恩去聽音樂會(阿巴多指揮馬勒的第九交響樂),順便到一個現(xiàn)代畫廊參觀,子玉第一次看到維也納畫家科柯施卡的作品,竟然十分感動。畫中裸體變形的身體和痛苦的表情,竟然也引起她的共鳴。我說你不覺得它們丑陋嗎?她說絕不,這個畫家太痛苦了。當然她也看過克里姆特的畫,還買了復制的小杯碟,作為早餐時候我飲咖啡之用。

這些經(jīng)驗是否間接地也進入子玉的畫中?我看不盡然。看別人的畫得來的感受,最多是一個刺激,她還是我行我素。所以我從來不鼓勵她去學畫。多年前我們初婚時,我為她交了一個學期的學費,到哈佛夜校注冊,上了第一堂初級繪畫課,她說悶死了,從此逃課。也罷,反正這是她的個性的一面,自作主張,勉強不得。回到香港后,她也上過一兩次繪畫班,都是半途而廢??磥碜佑裼肋h是一個“業(yè)余畫家”了,和我封給她的另一個外號“資深業(yè)余作家”一樣,她也無所謂。

最近,杭州的友人小姜竟然要把子玉的畫在他新開的書店展覽,我當然雀躍萬分,但也有點慚愧,因為我為了避嫌,在香港從來沒有做過這種想法。甚至心中也怕認識的行家朋友背后指責,這其實是一種為了顧全面子的“丑陋”的心態(tài)。既然我鼓勵她把自己的憂郁病經(jīng)驗寫出來,而且這本書《憂郁病,就是這樣》已經(jīng)再版,為什么不可以配合出版,做一個她的繪畫的“業(yè)余展”?開誠布公地宣布:這是一個毫無訓練的業(yè)余畫家的作品,她表現(xiàn)的就是一種個人的情感。為的是調(diào)劑日常生活,更為了能幫助有情緒病而無法自拔的相熟或不相熟的朋友,庶幾可以得到一點安慰和共鳴。這就是我們的目的。

寫這一篇小文,我義不容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