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嶠:“夢筆生花”何其多

唐詩里藏著故事:和孩子一起讀懂經(jīng)典名篇 作者:閆文亮 著


李嶠:“夢筆生花”何其多

一首謎語詩

小學(xué)課本里有一首詠物詩《風(fēng)》,作者是初唐詩人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能解落秋天的樹葉,也能催開二月的鮮花。過江卷起了千尺高的大浪,來到竹林,吹歪了萬竿竹子?!比姏]有一個“風(fēng)”字,看上去更像是一個謎語。

李嶠是誰?這個問題估計能難倒一大片人。但在他生活的時代,“李嶠”這個名字可是如雷貫耳。

一說起初唐,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初唐四杰”。其實當(dāng)時還有一個組合,名氣也非常大,叫作“文章四友”,李嶠和杜甫的祖父杜審言都是這個組合的成員。

李嶠寫了一百二十首詠物詩,有風(fēng)、雪、云、雨之類的天氣,山、石、原、野之類的自然景色,還有筆、墨、劍、刀之類的器物,取材十分廣泛。

可是有個奇怪的現(xiàn)象,李嶠的才氣這么大,又花了很多心思來創(chuàng)作詠物詩,但后世對他這些詩的評價卻不高。不少研究者批評說,李嶠這些詩,乍一看題目令人眼花繚亂,內(nèi)容卻只是辭藻和典故的堆砌,讓人看了生膩。

其實李嶠這些詠物詩各有特點,雖然有一些詩太注重遣詞用句,但也有很多作品語言淺顯生動,這首《風(fēng)》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李嶠的詩在寫作之初,得到的評價并不差。但從唐詩發(fā)展的脈絡(luò)來看,初唐畢竟只是一個粗具雛形的階段,作品的整體水平實在無法和盛唐相比。所以后世對李嶠這些詩的評價,也就越來越低。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dāng)時的唐朝和日本交流很多,李嶠的作品很快就流傳到了日本,并且非常受歡迎,很多詩都被用于日本貴族階層的兒童啟蒙讀物。所以,也許在一千多年以前,這首《風(fēng)》就已經(jīng)是日本課文里的重要內(nèi)容了呢!

“夢筆生花”不是專享

有個成語叫“江郎才盡”,主人公“江郎”是南北朝時期的著名文學(xué)家江淹。他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jīng)成名,詩和文章都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但到了后來,作品卻越來越平淡,就像是才氣都被人“拿”走了。

江淹這樣的情況也很正常。畢竟一個人年輕時可以把很多心思花在做文章上,但成年之后需要干的事情很多,用在文章上的時間、精力都不如以前,水平下降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但后來有一個傳說,解釋江淹才氣盡失的原因。據(jù)說有一次他正在睡午覺,夢到一位自稱郭璞的人。郭璞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放在你那里已經(jīng)很久了,現(xiàn)在可以還給我了吧!”江淹聽得莫名其妙,伸手在懷里一摸,居然真的有一支五色筆,于是就取出來給了郭璞。從此之后,江淹就再也寫不出好文章了。

還有一個“夢筆生花”的成語,和著名詩人李白有關(guān)。據(jù)說李白年輕時,曾經(jīng)夢到自己所用的筆頭上生出花來,從此寫詩如有神助,名聞天下。

另一個夢到神筆的唐代詩人就是李嶠。《舊唐書》里說,李嶠小時候曾夢到神人送給自己一支筆,從此學(xué)業(yè)有成。

“神筆”當(dāng)然是不存在的,但既然大家對這幾個“神筆”的故事津津樂道,至少證明幾位主人公的才華舉世公認(rèn)。

前文提到,李嶠身為“文章四友”之一,文才并不比同時代的其他著名詩人遜色。讓他更有名的還有兩個有利因素—第一,他是初唐詩人里官做得最大的一個,曾經(jīng)當(dāng)過宰相;第二,他還是初唐詩人里最長壽的一個,活到了七十歲。

所以,別看現(xiàn)在知名度不高,當(dāng)時李嶠對文壇的影響,可遠(yuǎn)遠(yuǎn)大于王勃、楊炯等人?!缎绿茣防镎f,李嶠的文章富有才思,一寫出來就被傳閱,被大家當(dāng)做范本。

此外,朝廷每次有重要文章,都讓李嶠親自執(zhí)筆,這就更厲害了。

李嶠不光文章寫得好,還是一個很有膽識的人。年輕的時候,廣東一帶有人起兵反抗朝廷,李嶠被派往前線擔(dān)任監(jiān)軍。李嶠審時度勢,認(rèn)為這些人反叛并不是心甘情愿,而是有很多苦衷。身為一名文官,他居然親自前往叛軍占據(jù)的山洞招降,且順利完成了任務(wù)。

李嶠的膽識還體現(xiàn)在敢于直言相諫,說起來,他還是大唐名相狄仁杰的救命恩人呢。

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有一段時間誣告成風(fēng),連向來以正直著稱的狄仁杰也被誣陷造反,酷吏來俊臣給武則天上書,請求處死狄仁杰。

狄仁杰畢竟是個重要人物,為了慎重起見,武則天派李嶠等幾位大臣復(fù)核案情。其他幾位大臣明知道狄仁杰被冤枉,但由于害怕被連累,都表示同意來俊臣的請求,只有李嶠挺身而出,堅持為狄仁杰申訴冤情。狄仁杰最終能洗清罪名,李嶠的作用不可忽視。

文章寫得好,這很重要;做人要有原則,這更重要。

一曲悲傷的“秋雁飛”

關(guān)于李嶠最有名的一個故事,和唐玄宗李隆基有關(guān)。不過,這已經(jīng)是李嶠去世四十多年以后的事了。

唐玄宗很喜歡音樂,而且自己的水平也非常高。戲曲行業(yè)至今還自稱“梨園弟子”,并把唐玄宗奉為“祖師爺”,就是因為他在皇宮里成立了第一個專門的音樂機構(gòu)“梨園”。

唐玄宗的平生樂事之一,就是和王公顯貴、親信大臣們一起欣賞音樂。公元756年的一天,唐玄宗又和往常一樣,帶著幾位大臣前往花萼樓,欣賞美女們的歌舞。

花萼樓就在長安城的皇宮中,這是唐玄宗最愛的去處之一,他經(jīng)常在這里舉辦宴會、飲酒下棋。

但這一次來到花萼樓,唐玄宗卻似乎心不在焉—雖然音樂、歌舞都很優(yōu)美,可他卻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一位美女唱道:“……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p>

滿腹心事的唐玄宗聽到這里皺了皺眉,問道:“這歌詞是什么人寫的?”馬上有人回答:“這是前朝宰相李嶠的詩。”

這幾句詩出自李嶠的《汾陰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唐玄宗感嘆了一句:“真是位大才子?。 眱尚醒蹨I悄然流了下來。旁邊眾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不敢隨便插話。唐玄宗沒有心情繼續(xù)欣賞歌舞,中途就離座而去。

莫非唐玄宗和李嶠有什么深厚的交情?非也非也,交情是沒有的,矛盾倒挺大,大到唐玄宗差點兒把李嶠殺了。

在李隆基還只是個普通皇子的時候,武則天晚年病重,他的伯父唐中宗乘機在一群大臣的擁護下復(fù)位。但唐中宗的皇后韋氏,也就是李隆基的“伯母”,也想學(xué)武則天,自己當(dāng)個女皇。

李嶠此時正擔(dān)任宰相,他向韋后進諫,讓她把有實力的皇子們都趕出京城,以免夜長夢多。而李隆基作為唐中宗的親侄子、唐睿宗的親兒子,正是最有競爭力的皇位繼承人之一。

等到李隆基當(dāng)上了皇帝,李嶠當(dāng)年的奏章被翻了出來,這當(dāng)然就是一項重罪。如果不是有人冒死向李隆基進言,李嶠很可能就此一命嗚呼。

所以,唐玄宗在花萼樓上落淚,根本不可能是為了李嶠傷心。

沒過多久,唐玄宗的心事就揭曉了—唐玄宗放棄自己的都城逃命去了。

“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唐玄宗之所以傷心落淚,是他心里清楚,長安很可能保不住了—長安城東部最重要的一道防線潼關(guān)已經(jīng)失守,安祿山的叛軍攻陷長安只是時間問題……

新課標(biāo)必背

《風(fēng)》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