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講 古典詩詞的分類(一)

中學古詩詞鑒賞十講 作者:黃榮華


第一講 古典詩詞的分類(一)

大家知道,“分類”在科學研究中是一種很重要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科學研究的過程,也是一個分類過程。有經(jīng)驗的同學知道,“分類”其實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法?!胺诸悺辈粌H是知識整理的過程,更是思維力、理解力的提升過程,因為在分類時,你必須綜合運用歸納、演繹等思維方法,對已有的知識進行整合,做出適當?shù)倪x擇,然后進行排列、組合。

古典詩詞的鑒賞也是如此。我們先對古典詩詞進行分類,這既是對已有知識的整合,更是對以前學習的檢查。只有當你對某首古詩(詞)有了比較全面的把握后,你才可能從任何一個角度對其進行正確的歸類。而在這個整合、檢查的過程中,你對古典詩詞的理解能力與鑒賞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按時代分類

以時代發(fā)展為線,古典詩詞有《詩》(《詩經(jīng)》)、《楚辭》、漢樂府、古詩十九首、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等。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共三百零五篇,取其成數(shù),又稱“詩三百”。據(jù)傳為孔子編定。最初稱《詩》,被漢代儒者奉為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詩經(jīng)》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風”即“國風”,也就是各地的民歌?!帮L”在這里的意義就是樂調(diào)。它是相對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統(tǒng)治地區(qū)——而言的。如“秦風”“魏風”“鄭風”,就近同我們說陜西調(diào)、山西調(diào)、河南調(diào)。

“雅”是王畿之樂。“雅”是“正”的意思。周人把王畿之樂看作正聲——典范的音樂,帶有一種尊崇的意味(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與此相同)。不少人認為,所謂“大雅”“小雅”是根據(jù)其音樂特點和應用場合不同而分的。

“頌”是專門用于宗廟祭祀的音樂,也就是頌歌、祭歌。

《詩經(jīng)》運用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為賦、比、興。按朱熹的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賦就是陳述鋪敘(鋪陳)的意思;比就是比喻、象征;興就是描敘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的開始,引出想要真正表現(xiàn)的事物。

風、雅、頌、賦、比、興合稱為“六義”。

《楚辭》是繼《詩經(jīng)》之后的我國又一部重要的詩歌總集。它是戰(zhàn)國時期以屈原為主的楚國詩人創(chuàng)造的一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帶)的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所以稱“楚辭”。它由漢代大學者劉向編輯成集。

《楚辭》的另一位重要作者是宋玉。

《詩經(jīng)》和《楚辭》是我國文學的兩個重要源頭,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樂府”是漢以后的一種常見的詩體。“樂府”,本是漢代專門掌管音樂的官署,漢代人把當時由樂府機關(guān)所編錄和演奏的詩篇稱為“歌詩”。魏晉時開始稱這些詩為“樂府”或“樂府詩”。它的特點是可以入樂,按曲譜演奏。

漢樂府著名的有《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又稱《孔雀東南飛》)、《陌上桑》等。若從歷代樂府詩的整體上看,最有名的應當是東漢的《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和北朝的《木蘭辭》。人們一般將這兩首詩稱為“樂府雙璧”。

今天我們所說的“樂府詩”,還包括歷代文人仿作的樂府作品:一是按樂府舊題曲譜創(chuàng)作的能入樂的新詞,如李白的《關(guān)山月》、王維的《渭城曲》;二是沿用舊題創(chuàng)作,但不能入樂;三是自創(chuàng)新題、新意,也不能入樂,稱“新樂府”。

中唐的白居易、元稹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即事名篇”,針砭時弊,反映社會現(xiàn)實,開一代詩風。他們創(chuàng)作的這類作品即“新樂府”。《賣炭翁》就是“新樂府”名篇。

詞是今體詩之后產(chǎn)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發(fā)展于晚唐與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種新詩體。詞又稱“曲子詞”(即歌詞)、“長短句”(與詩相比,句子字數(shù)不等,長短不一)。根據(jù)詞調(diào)的長短,詞又分單調(diào)(也叫小令,一般認為五十八字以內(nèi))、中調(diào)(一般分上下闋,五十八字至九十六字)、長調(diào)(九十六字以上)。詞有詞牌,詞牌嚴格規(guī)定了每首詞的格律和音韻。

曲即散曲,是宋金時期逐漸形成的一種新詩體。曲與詞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詞調(diào)規(guī)定的字數(shù)中增加襯字,從而增加語言的生動性,更自由靈活地表達思想與情感。

按時代先后進行分類,其實可以看到古典詩詞發(fā)展的大致脈絡(luò),其不同時代的區(qū)別既有形式的,也有內(nèi)容的。

二、按每句的字數(shù)多少分類

看每句的字數(shù),這是最直觀的分類法。按每句的字數(shù)多少,古詩主要可分四言、五言、七言三種。先秦的《詩經(jīng)》多數(shù)是四言詩,漢樂府多為五言詩,魏晉以降以五言、七言為主。有些詩每句字數(shù)不等,稱雜言詩,如漢樂府的《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上邪》是古今中外最偉大的愛情誓言。古代的女子這樣的氣魄,對愛情這樣的堅貞不渝,真的令今人感喟。翻閱古今中外的詩書,好像還沒有哪一首詩、哪一篇文,敢于把自己逼到這樣的絕路,真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正是把詩的抒情主人公逼上了絕路,這首詩便有了長久的生命力,才千百年來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詩人以五種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作假想,指天發(fā)誓,表明??菔癄€,愛情仍將永存。為什么是這樣?海可能枯,石可能爛,但上述五種事情卻不可能同時發(fā)生!這就是愛情的絕對含義。詩作一口氣鋪陳了五種現(xiàn)象,也使詩更有了一種氣勢,一種為氣勢所召喚的力量。詩作想象奇崛,情感深厚,被譽為“短章中的神品”。

三、按格律分類

按格律,可以將古典詩歌分為兩大類——古體詩和近體詩。

詩歌發(fā)展到南朝,一種講求聲律與對偶的新詩體誕生了。這就是律詩和絕句。律詩和絕句經(jīng)由初唐的定型、完善,成為此后詩人們最為用力的一種詩體。人們把這種新體詩稱為“近體詩”,也叫“今體詩”。這是相對于以前的沒有嚴格格律的詩體而言的。自然,人們就把那種沒有嚴格格律限制的詩稱為“古體詩”,也稱“古詩”“古風”。因此,“古體詩”既包括“今體詩”出現(xiàn)以前的所有詩作,也包括“今體詩”出現(xiàn)以后的除“今體詩”以外的所有詩作,如杜甫的長詩《北征》稱五言古體,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稱七言古體。

“律詩”根據(jù)每句字數(shù)多少,可分為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根據(jù)每詩句數(shù)的多少,也有不同的名稱,普通律詩每首八句,僅六句的稱小律或三韻律,十句以上的稱排律或長律。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四句。根據(jù)每句字數(shù)的多少,可分為五絕、六絕、七絕,其中六絕較少。絕句有“古絕”和“律絕”之分,前者不講嚴格的格律和音韻,屬古體詩,后者同律詩一樣有嚴格的格律和音韻要求,屬今體詩。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近體詩,我們這里稍微介紹一點近體詩的格律。

總的說,近體詩的格律很嚴格,也較復雜。這里我們從句數(shù)、平仄、對仗和用韻幾個方面講一點最基本的要求。

句數(shù):絕句每首四句,律詩一般每首八句,排律等于或大于十句,三韻律六句。

平仄:每句必須平仄相間,同聯(lián)的兩句必須平仄相對,聯(lián)與聯(lián)之間必須平仄相粘。

對仗:律詩有對仗要求,除首尾二聯(lián)外,中間幾聯(lián)都要對仗,如果是一首排律,無論寫多長,中間全部要對仗。如杜甫的《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共72句36聯(lián),除首尾二聯(lián)4句,中間34聯(lián)68句都對仗。

用韻:每首詩的第二、四、六、八句要押韻,且一韻到底,一般為平聲韻。不像古體詩中間可以換韻。

句數(shù)、對仗、用韻都好理解,平仄比較陌生,在這里作一點解析。

什么是四聲和平仄?

古人將漢字分為平、上、去、入四種聲調(diào)。古詩韻律中的“平”即平聲調(diào),“仄”包括上、去、入三種聲調(diào)。古代入聲字現(xiàn)在分布在普通話的四聲中。入聲字發(fā)音都較短促,如“吃”“學”“雪”“泊”“礴”“一”“七”等。這些入聲字的聲調(diào)在今天南方的廣大地區(qū)都有不同程度的保留,如上舉的這些字的入聲調(diào),在上海話中幾乎都保留了。

一般情況下,現(xiàn)在我們可以按普通話的四聲來分辨平仄,普通話的陰平、陽平為平聲,普通話的上聲和去聲為仄聲。

什么是平仄交替?

簡單說,平仄交替就是每句兩字兩字平仄交替,如果第一第二兩字為平,則第三第四兩字為仄,第五第六兩字又為平。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什么是平仄相對與相粘?

相對:每聯(lián)的對句(即后一句)和它出句(即前一句)在平仄上必須相反或是相反類型。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兩句平仄——出句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對句則為仄仄平平仄仄平。

相粘:相對是講同聯(lián)之間的平仄關(guān)系,相粘是講上下兩聯(lián)之間的平仄關(guān)系,即下聯(lián)出句的平仄必須和上聯(lián)對句平仄的類型相同,平粘平,仄粘仄。如上聯(lián)對句“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平仄為“仄仄平平仄仄平”,下聯(lián)出句“萬里悲秋常作客”的平仄為“仄仄平平平仄仄”。

因為這種平仄相對與相粘很嚴格,有時為了符合平仄要求則可能傷害辭意的表達,所以古人講詩時還有一句話,叫做“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說在講平仄相對與相粘時,每句的第一、第三、第五三個字可以放寬要求,但每句的第二、第四、第六三個字則必須嚴守規(guī)則。如杜甫《登高》,整首詩的平仄關(guān)系為:

①風急天高猿嘯哀——平仄平平平仄平(第二字“急”為古入聲字,為仄聲)

②渚清沙白鳥飛回——仄平平仄仄平平(第四字“白”為古入聲字,為仄聲)

③無邊落木蕭蕭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④不盡長江滾滾來——仄仄平平仄仄平

⑤萬里悲秋常作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⑥百年多病獨登臺——仄平平仄仄平平(第一字“百”、第五字“獨”為古入聲字,為仄聲)

⑦艱難苦恨繁霜鬢——平平仄仄平平仄

⑧潦倒新停濁酒杯——平仄平平仄仄平(第五字“濁”為古入聲字,為仄聲)

由上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每句的“二四六”確實很分明,該相對的地方一定相對,該相粘的地方一定相粘。

以上是律詩的格律,絕句的格律則可截取律詩前四句或后四句或中間四句或首聯(lián)尾聯(lián)的格律形式,所以絕句也可稱為“斷句”“截句”。如果用律詩的首尾兩聯(lián)的格律形式,則可以不對仗。

根據(jù)以上格律形式,我們就可以判斷出李白的《靜夜思》、王維的《渭城曲》都為古絕,也即古體詩;可判斷出李白的《獨坐敬亭山》、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為律絕,也即近體詩。

四、小貼士:本講學習整理

古典詩詞的分類(一)

按時代發(fā)展線索分有:《詩》(《詩經(jīng)》)→《楚辭》→漢樂府→古詩十九首→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

按每句的字數(shù)多少分有:四言→五言→七言及雜言。

按格律分有: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又分:律詩和絕句。

五、練習

(一)根據(jù)上文內(nèi)容填空

1.以時代發(fā)展為線,古典詩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北朝民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風、雅、頌、賦、比、興合稱為“________”。

3.漢樂府著名的有__________(又稱__________)、________等。若從歷代樂府詩的整體上看,最有名的應當是________的《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和北朝的________。人們一般將這兩首詩稱為“________”。

4.先秦的________多數(shù)是四言詩,漢樂府多為________詩,魏晉以降以五言、七言為主。有些詩每句字數(shù)不等,稱________詩。

5.律詩和絕句經(jīng)由初唐的定型、完善,成為此后詩人們最為用力的一種詩體。人們把這種新體詩叫“________”,也叫“________”。這是相對于以前的沒有嚴格格律限制的詩體而言的。自然,人們就把那種沒有嚴格格律限制的詩稱為“________”,也稱“________”“________”。

解題引路:

1.《詩》(《詩經(jīng)》) 《楚辭》 漢樂府 古詩十九首 唐詩 宋詞 元曲

2.六義

3.《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孔雀東南飛》 《陌上?!贰|漢 《木蘭辭》 樂府雙璧

4.《詩經(jīng)》 五言 雜言

5.近體詩 今體詩 古體詩 古詩 古風

(二)閱讀下列句子,完成試題(1992年全國高考題)

①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②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

③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④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⑤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⑥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1.以上名句全出自唐代人作品的一組是(提示:按時代分類)( ?。?/p>

A.①②③⑤

B.①②⑥

C.①②④⑤

D.③④⑥

2.對以上名句的原作進行分類,正確的一組是(提示:按格律分類)( ?。?/p>

解題引路:

①出自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屬近體詩;②出自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屬古體詩;③出自張志和的《漁歌子》,屬詞;④出自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絕句,屬近體詩;⑤出自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屬古體詩;⑥出自柳永的《雨霖鈴》,屬詞。

第1題應選A項。因為④和⑥是宋代蘇軾和柳永的詩(詞)句。

第2題應選C項。

(三)閱讀下列句子,完成試題(1993年上海高考題)

①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②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③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⑤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⑥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1.上述句子全出自宋人作品的一組是(提示:按時代分類)(   )

A.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⑥

2.上述句子出自不同作品,對這些作品進行分類,正確的一項是(提示:按格律分類)(  ?。?/p>

解題引路:

①出自李白的《行路難》,屬古體詩;②出自姜夔的《揚州慢》,屬詞;③出自白居易的《憶江南》,屬詞;④出自楊萬里的《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屬絕句,近體詩;⑤出自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屬古體詩;⑥出自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屬絕句,近體詩。

第1題應選A項,因為李白、白居易、杜甫都是唐人。

第2題應選C項。

(四)閱讀下面文天祥的《念奴嬌》,完成后面題目(1990年全國卷高考試題)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堂堂劍氣,斗??照J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fā)。正為鷗盟留醉眼,。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fā)。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兩處的文句依次是(提示:使用詞律知識。根據(jù)曾經(jīng)背誦的詞牌每句的字數(shù)及平仄可解決)( ?。?/p>

A.此恨誰雪 細看濤生云滅

B.此恨憑誰雪 看濤生云滅

C.此恨誰雪 看濤生云滅

D.此恨憑誰雪 細看濤生云滅

解題引路:

詞的每句都有固定的字數(shù),同一詞牌下的每句字數(shù)也相同。將背誦過的《念奴嬌》背一遍,對照記下填空處應有的字數(shù)及平仄關(guān)系,答案就出來了。答案應為D。

(五)閱讀袁枚《江中看月作》,完成后面題目(1991年上海高考卷)

江中看月作

袁枚

江風送月海門東,人到江心月正中。

(     ),一船雞犬欲騰空。

帆如云氣吹將滅,燈近銀河色不紅。

如此宵征信奇絕,三更三點水精宮。

下列四項中填入袁枚《江中看月作》空缺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ā。?/p>

A.半樹佛花香易散

B.萬里魚龍爭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組練揮銀刀

解題引路:

這是一首七律,律詩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必須對仗,因此答案是B。

(六)閱讀朱弁《送春》,完成后面的題目(1997年上海高考卷)

風煙節(jié)物眼中稀,三月人猶戀褚衣(棉衣)。

結(jié)就客愁云片段,喚回鄉(xiāng)夢雨霏微。

◇將下列四句分別填入a、b、c、d上面的方框內(nèi),它們的順序是(填序號)

①弱柳沙頭絮未飛

②羨君才到便成歸

③把酒送春無別語

④小桃山下花初見

解題引路:

根據(jù)律詩中間兩聯(lián)對仗的原則,選出①④兩句。再根據(jù)律詩逢雙押韻的原則,①句的最后一個字“飛”同上聯(lián)的“微”押韻,所以a處填④,b處填①。剩下兩句,②句最末一個字“歸”押韻,所以應當填在d處,c處則填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