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xué)而(節(jié)選)

中國古典散文精選注譯:哲理卷 作者:傅璇琮 主編,鄧安生,李玉奇 注譯


學(xué)而〔1〕(節(jié)選)

(1)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2〕?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3〕,不亦君子乎〔4〕?”

(2)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p>

【注釋】

〔1〕學(xué)而:《論語》第一篇的篇名?!墩撜Z》本沒有篇名,后人摘取各篇第一章中的二字或三字作篇名,以便記憶,與各篇內(nèi)容沒有必然聯(lián)系。這里和以下各篇都是節(jié)選其中部分章節(jié)。

〔2〕習(xí):楊伯峻說是實習(xí)、實踐的意思,見其所撰《論語譯注》。說:通“悅”。

〔3〕慍(yùn音運):惱怒,怨恨。

〔4〕君子:《論語》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及下一則的“君子”都指有德者。

【今譯】

(1)孔子說:“學(xué)了又按時實習(xí)它,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yuǎn)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了解你,你卻不怨恨,不就是道德高尚的人嗎?”

(2)孔子說:“君子在吃上不要求飽足,在居住上不要求安適,在辦事上敏捷,在說話上謹(jǐn)慎,接近有道德的人以匡正自己,這樣的人可說是好學(xué)了?!?/p>

為政(節(jié)選)

(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1〕。”

(3)子曰:“由〔2〕,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p>

【注釋】

〔1〕殆:危險,困窘。這里指知識貧乏。

〔2〕由: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學(xué)生。

【今譯】

(1)孔子說:“溫習(xí)舊的知識而又獲知新的知識,就可以做老師了?!?/p>

(2)孔子說:“只學(xué)習(xí)卻不思考,就會上當(dāng)受騙;光空想?yún)s不學(xué)習(xí),就會知識貧乏?!?/p>

(3)孔子說:“由,教給你的你都知道了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對待知與不知的態(tài)度?!?/p>

述而(節(jié)選)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今譯】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學(xué)習(xí)的人。我選擇他的優(yōu)點學(xué)習(xí),對他的缺點就加以修正?!?/p>

子罕(節(jié)選)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jìn),吾往也?!?/p>

(3)子曰:“三軍可奪帥也〔2〕,匹夫不可奪志也?!?/p>

(4)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p>

【注釋】

〔1〕簣(kuì音愧):竹制的盛土器。

〔2〕三軍:周制,諸侯中的大國有三軍,一軍12500人。因此通常又用“三軍”泛指軍隊。

【今譯】

(1)孔子在河邊上嘆道:“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吧,日夜不停地流去?!?/p>

(2)孔子說:“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了,如果應(yīng)該停止,我就停止。好比在平地上堆土,即使剛剛倒下一筐土,如果應(yīng)該繼續(xù)堆下去,我便繼續(xù)堆下去?!?/p>

(3)孔子說:“一國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一個男子漢,卻不可以被迫喪失志向?!?/p>

(4)孔子說:“季節(jié)冷了,人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p>

先進(jìn)(節(jié)選)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1〕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痹唬骸叭粍t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p>

【注釋】

〔1〕師:顓(zhuān音專)孫師,字子張。商:卜商,字子夏。兩人都是孔子的弟子。

【今譯】

子貢問:“顓孫師與卜商哪個更好些?”孔子說:“顓孫師呢,有些過分;卜商呢,又沒有達(dá)到?!弊迂曊f:“這樣說來,顓孫師更強一些嗎?”孔子說:“過分和沒有達(dá)到同樣不好?!?/p>

子路(節(jié)選)

(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p>

(2)子夏為莒父宰〔1〕,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p>

【注釋】

〔1〕莒父(jǔfǔ音舉甫):魯國邑名。宰:主管一邑政事的長官,相當(dāng)于縣長。

【今譯】

(1)孔子說:“領(lǐng)導(dǎo)者自身品行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行得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了命令,也沒人聽從?!?/p>

(2)子夏做了莒父的縣長,向孔子請教如何管理政事。孔子說:“辦事不要圖快,不要顧小利。圖快反而不能達(dá)到目的,顧小利就做不成大事?!?/p>

季氏〔1〕(節(jié)選)

季氏將伐顓臾〔2〕。冉有、季路見于孔子〔3〕,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4〕?!?/p>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5〕?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6〕,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7〕:‘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8〕?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9〕,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10〕。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p>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alt’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1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12〕。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yuǎn)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yuǎn)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13〕?!?/p>

【注釋】

〔1〕季氏:季孫氏,魯國最有權(quán)勢的貴族。這里指季康子,名肥。

〔2〕顓臾(zhuān yú音專魚):魯國的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費縣西北八十里顓臾村。

〔3〕冉有:孔子的學(xué)生,名冉求,字子有。季路:即子路。冉有、子路當(dāng)時都是季康子的家臣。見(xiàn音現(xiàn)):謁見。

〔4〕有事:這里指用兵。《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p>

〔5〕爾是過:責(zé)備你?!笆沁^爾”的倒裝。是,代詞,復(fù)指“爾”。過,動詞。

〔6〕先王:指周朝的先王。東蒙主:主祭東蒙山的人。東蒙即蒙山,在今山東蒙陰縣南,與費縣接界。

〔7〕周任:古代的史官。

〔8〕相:扶著瞎子走路的人。

〔9〕兕(sì音四):獨角犀。柙(xiá音匣):關(guān)猛獸的籠子。

〔10〕費(bì音必):魯國季孫氏的采邑,在今山東費(fèi音廢)縣西南。

〔11〕有國有家:古代帝王的統(tǒng)治區(qū)域稱天下,諸侯的統(tǒng)治區(qū)域稱國,卿大夫的統(tǒng)治區(qū)域稱家。

〔12〕清俞樾《群經(jīng)平議》說,這兩句應(yīng)作“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因“貧”和“均”都是從財物上來說的;“寡”和“安”都是從人民著眼?!洞呵锓甭丁ぶ贫绕贰ⅰ段簳埰栈輦鳌芬墩撜Z》均作“不患貧而患不均”。譯文從俞樾說。

〔13〕蕭墻:國君宮門內(nèi)當(dāng)門的小墻,又叫屏。“蕭墻之內(nèi)”指魯君。當(dāng)時季孫把持魯國國政,見疑于魯哀公,總怕魯君收拾他而收回主權(quán),因此想消滅顓臾以樹威。

【今譯】

季氏將要攻打顓臾。冉有、子路去拜見孔子,說:“季氏將要對顓臾用武了?!?/p>

孔子說:“冉求!這難道不該責(zé)備你嗎?顓臾,從前先王命他做東蒙山的主祭人,而且在魯國疆域以內(nèi),是國家的藩屬,為什么要攻打它呢?”

冉有說:“季孫要攻打它,我們兩人都不想干?!?/p>

孔子說:“冉求!周任有句話說:‘能夠貢獻(xiàn)力量的就任職,不能貢獻(xiàn)力量的就免職。’瞎子遇到了危險卻不去扶持他,要跌倒了卻不去攙扶他,那還用助手做什么呢?你的話說錯了,老虎犀牛從籠子里跑出來,龜殼美玉在匣子里被毀壞,這是誰的過失呢?”

冉有說:“顓臾城邑堅固而又靠近費地。現(xiàn)在不奪取它,后世一定成為子孫的禍害?!?/p>

孔子說:“冉求!君子討厭那種不說‘我想獲得它’卻一定另找借口的態(tài)度。我聽說過:有國的諸侯,有家的大夫,不擔(dān)心財富不多而擔(dān)心財富不均,不擔(dān)心人民不多而擔(dān)心人民不能安居。因為如果財富平均便無所謂貧窮,人們和睦便不覺得稀少,人民安定便沒有傾危。能做到這樣,如果遠(yuǎn)方的人民還不歸附,就修治禮樂政教使他們來歸附。他們來了以后,就使他們安居樂業(yè)。如今仲由和冉求呢,你們輔助季孫,遠(yuǎn)方的人民不服,卻不能使他們來歸附;國內(nèi)四分五裂,卻不能保全,反而謀劃在國境以內(nèi)動武。我怕季孫的憂慮,不在顓臾,卻在宮門之內(nèi)哩。”

子張〔1〕(節(jié)選)

(1)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2〕,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3〕。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2)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注釋】

〔1〕子張:孔子的學(xué)生,即顓孫師,子張是他的字。

〔2〕與:交友。后文兩個“與”是語氣詞。

〔3〕能:及,到。不能,即“過猶不及”的“不及”,指不足,缺點。矜:憐憫,同情。

【今譯】

(1)子夏的學(xué)生向子張問怎樣交朋友。子張說:“子夏是怎么說的?”答道:“子夏說:‘可以交的就同他交往,不可以交的就拒絕他?!弊訌堈f:“跟我聽到的不同。君子尊重賢人而又容納普通人,贊美好人而又同情有缺點的人。我是個大賢嗎,對于別人還有什么不能容納的?我要是不好,別人就會拒絕我,我又怎能拒絕別人呢?”

(2)子貢說:“君子的過失,好比日蝕月蝕?。河辛诉^失,別人都看得見;改掉了過失,別人都會景仰?!?/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