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客家人過五月節(jié),有些風(fēng)物你不一定見過

尋味客家 作者:客名君 著


客家人過五月節(jié),有些風(fēng)物你不一定見過

端午節(jié),客家人一般叫“五月節(jié)”。在梅州、武平、尋烏,都叫“五月節(jié)”。梅州童謠這樣唱:“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香蒲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稻兒黃……”《太平御覽》載:“仲夏端午。端,初也。”

梁實秋寫道:“今日何日?我家老媽子曰:‘今天是五月節(jié),大門上應(yīng)該插一些艾草菖蒲,點綴點綴?!壹依咸唬骸裉焓嵌宋绻?jié),應(yīng)該把鐘馗捉鬼圖,懸在壁上,孩子臉上抹些雄黃酒,辟邪辟邪。’”這是閩南的五月節(jié)。在北京度過童年的客家作家林海音在《我的童玩》中寫道:“用絲線纏粽子……纏粽子是在端午節(jié)前很多天就開始了,到了端午節(jié)早已做好,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留著掛吊起來。這是舊時北方的過法?!?/p>

客家人的五月節(jié),有其獨特的過法,也有獨特的美食。

客家人獨有的粽子,叫“灰水粽”,在梅州、廣西叫灰水粽,或者堿水粽,臺灣叫堿粽。顧名思義,糯米中要加堿液??图一宜胀庑慰粗馄?,大的約有半斤重,過去便于保存當(dāng)干糧攜帶?,F(xiàn)在則越做越小巧,味道清淡而不膩,完全突顯食材的自然特色與香氣。兼具粘、軟、滑的特色。吃時蘸蜂蜜或糖漿尤為可口。粽肉顏色像果凍一樣橙黃晶瑩,是因為用植物灰水浸泡過的緣故。

灰水粽,在過去是客家人祭祀不可或缺的祭品。傳統(tǒng)所用的灰水,用天然植物“布驚”或“黃粄樹”燒成灰制成。客家人常把深山野嶺中的樹頭、草根一一請出山,做成美味而養(yǎng)生的佳肴,這些美食往往在其他地方吃不到。例如五指毛桃根、牛乳樹莖根、雞矢藤、五葉神、溪黃、紅絲線、雞骨草、老艾根、鐵甲草等。灰水粽的制作,也是體現(xiàn)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藥草的習(xí)慣。

牡荊(客名君 攝影)

布驚,學(xué)名牡荊,是客家地區(qū)常見的植物,被客家人充分利用。女人生娃用布驚樹頭煮水沖涼,可防月子抽筋。布驚籽曬干縫成枕,小孩枕之可安眠去濕。布驚枝葉煎湯洗身可治皮膚病,嫩葉擦身可治癬疥。在圍龍屋中用布驚樹燃燒,蚊子聞味而逃。在客家人看來,布驚,就是“不驚”。

將布驚、黃豆苗、稻草一起燒成灰,再將灰加水煮,濾出的灰水和裹好的粽子一起放入鍋中,細火慢煲。用這個糯米包出的粽子就帶有這三種植物的清新香味,灰水粽因此得名。煮好的灰水粽,色澤金黃,晶瑩亮澤,香氣清奇,還有著牡荊的養(yǎng)生解毒功效。類似的,黃粄樹灰做粽子,主要是福建武平、梅州平遠的客家人使用。平遠人也將黃粄樹灰水加糯米,做成美味的黃粄,這是一種清新解膩的日常主食。

客家人講究食材,體現(xiàn)在粽子上,除了山中植物,就是粽子的主體——糯米了。有些好米對生態(tài)環(huán)境要求很高。特別的山水,滋養(yǎng)特別的米。就像茅臺酒,稻米和水源都是赤水河特定地區(qū)和時段的?!都t樓夢》第七十五回,“賈母問有稀飯吃些罷,尤氏早捧過一碗來,說是紅稻米粥;賈母接來吃了半碗,便吩咐將這粥送給鳳姐兒吃去?!笨梢娺@種稻米就比較稀罕。

果凍一樣的客家灰水粽(圖蟲)

赤稻紅糯米扁擔(dān)粽(楊天鑫供圖)

連城姑田的赤稻紅糯米扁擔(dān)粽,據(jù)說稻米始于南宋,只在閩西客家的姑田小村才有。其原料是一種兩米多高稻稈的赤稻紅糯,味道清新可口,搭配當(dāng)?shù)氐奈寤ㄈ狻⒂?、香菇,別有風(fēng)味。之所以綁成扁擔(dān)狀,據(jù)說是為了塑造彈牙的口感,扎得越緊越有滋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