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石扇咸菜:在一道菜里,品味山水和時間

尋味客家 作者:客名君 著


石扇咸菜:在一道菜里,品味山水和時間

幾乎每一個客家人,都品嘗過客家咸菜。全世界都有腌制的蔬菜,只是各地的原料和做法不同,味道也不一樣。陳紀臨著作的《特級校對陳家廚坊——追源·尋根客家菜》一書指出,客家族群隨南宋南渡時,歷經(jīng)古淮揚地區(qū),在會稽(如今的紹興)學會了傳統(tǒng)腌霉干菜的做法,并將這種腌制發(fā)酵的技法帶回閩粵。

梅縣山歌如是唱:“客家咸菜十分香,能炒能煮能做湯,味道好過靚豬肉,名聲咁好到南洋?!蹦欠N味道是源自祖祖輩輩的智慧,善借時間的力量,融合山水味道,更是客家祖母或母親的醇美杰作。久別故鄉(xiāng),就會想念那脈脈“咸”情。

咸菜是客家人做菜的上好佐料,可當一道主菜,足見客家人食品結構中的素和咸,單吃開胃下飯,也能助味百菜,讓人食指大動。

咸菜(客名君 攝影)

梅縣數(shù)石扇鎮(zhèn)的咸菜最有名。石扇,位于廣東梅縣,是一個十分安恬秀美的小盆地。山不算高,卻百草豐茂,林間孕育幽澗靈泉;水不算廣,卻星羅棋布,細水連接山村阡陌。石扇物產(chǎn)豐美,人們要求原生態(tài)的美食,有好吃的就會呼朋引伴一起聚餐,客家話叫作“打逗聚”,意思是“打牙祭”。舌尖一旦嘗過真味,其他的都是淡。如此推理,也許舌尖敏感的真正吃貨,人生大徹大悟會更早一些。

石扇羅屋(周云水 攝影)

小時候在田間圳溝,可以找到螃蟹、黃鱔、石螺、蚶子等。螃蟹對水質(zhì)是非常挑剔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難覓了。山里的水,尤其是石扇最高峰“帽山頂”的泉水,清甜甘洌。這里有幾樣美食出名得很:咸菜、魚燜飯、金柚等,皆拜當?shù)厣饺淖甜B(yǎng)。

這里的咸菜,小時候覺著稀松平常,長大后在其他地方卻從未吃到過。它色澤褐黃,有著獨特的酸、爽、溫、厚,咸里含酸,爽脆可口。味道的獨特,來自于兩方面。

其一,原料獨特。石扇咸菜用的是一種芥菜,十字花科,石扇人稱為“三月菜”(學名“三桄籬”)。梗長、葉少而大,在全年溫度最低的時候播種,開春三月采摘,不懼寒冷。直接炒著吃,則味道微苦鮮香。三月菜不用打農(nóng)藥,且只喜歡有機肥。以頭粗梗厚葉少為上品。

其二,做法獨特。在三月菜開花之前砍下,一排排攤在竹竿上,在屋檐下晾至半干。不是全干,不是水漬,不是暴腌,也不是醬制。當菜莖變得彎曲柔韌時,綁成團,逐一入甕。一層菜一層鹽,層層壓實,直至裝滿,叫“搓”。

裝滿后,塞上稻稈,用干蕉葉封口,并用小繩系牢,甕口倒置,形成密封,如果沒有密封,會變質(zhì),叫“臭風”。密封這個程序,考驗客家主婦的技術。旁邊放些草木灰(天然干燥劑),這是中原的“伏甕”古法;也有的地方將甕口倒置放在有水的座砵上,用水密封。

我小時見的都是用草木灰的。此法的妙處在于用自重密封,不用壓石頭,并且偏重的鹽分會自然向下滲透,稻草又可以吸收鹽分釋出清香。大約一個多月后,在時間的魔力下,咸菜出甕就是脆黃鮮香。為區(qū)別于泡缸腌制的潮汕咸菜,石扇咸菜又叫“伏甕咸菜”。

%%三月菜(客名君 攝影)

%%用伏甕古法做石扇咸菜(圖蟲)

每家都會“搓”很多甕咸菜。奶奶去世的時候,她做的咸菜還遺下十來甕。吃咸菜時,恍如看見她的勤勞身影,聽見她生前絮叨,叮囑我要好好讀書。

石扇蘿卜干(梅縣人叫“脆脯”),也是一道風味獨特的腌菜,講究“三蒸三曬”,如此之后,余味綿長而有層次感。入口咸香厚,嚼來“西索索”,脆脆的,齒頰留香,消食開胃。

石扇人也做泡漬咸菜、咸橄欖素、咸魚干……其風味大概是陽光、山水的味道。這種鮮美的層次,沒有對比就沒有感覺。石扇咸菜再經(jīng)自然陽光的洗禮,做成咸菜干,深受華僑喜愛。

石扇咸菜中最好吃的,當屬松林鄉(xiāng)榕樹下鄧屋的咸菜。鄧屋圍龍屋祠堂前有個池塘,塘邊有棵七百多歲的古榕,被奉為該村的伯公守護神。姑姑家就在池塘邊,她用圍龍屋的風水塘活水澆灌三月菜,做的咸菜嫩脆可口。

咸菜干,就是將咸菜制成干。石扇人制咸菜干,也是一個講究而煩瑣的過程,正宗的咸菜干講究“九蒸九曬”。腌好的咸菜一出甕就用凈水洗,將每個菜桄、菜葉洗凈,晾在竹竿上。在好天氣時,選擇潔凈無塵無異味的地方曬。石扇咸菜干,不是一兩次曬干,而是曬一次蒸一次。蒸的時候,選用凈水煮過的杉木飯甑,以干凈的鍋煲、圍布蒸咸菜。蒸好停火后放到第二天曬前才開蓋,以讓咸菜在甑里悶夠留香。

如此經(jīng)過“九蒸九曬”,咸菜漸漸變成烏棕色,后切成一段段均勻的咸菜干。在曬干后,還要噴灑頭春綠茶,放涼晾干后包裝。每家人都是這樣做咸菜??图胰耸嵌嗝从眯摹⒍嗝辞谥?,為了做一道咸菜,選最好的食材,完全使用生態(tài)古法,不惜等待漫長的時間,不惜多次蒸曬的煩瑣,每一步都是實實在在地用功,嚴謹適度,且以慢為快,用時間的魔力,這也許是客家菜的精髓之一。同仁堂“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的對聯(lián),完全可以用來形容客家人做美食的務實和用心。

陽光下的咸菜干(圖蟲)

咸菜干扣肉(圖蟲)

這樣精心為家人制作的味道,語言不足以形容那種舌尖無與倫比的層次感。古時從潮州運鹽需近月的時間,船工從蕉嶺順石窟河下航,從家中帶上咸菜干出行,要吃上二十多天,美其名曰“思鄉(xiāng)菜”。在翻閱一些客家書籍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有不少梅縣籍將軍或華僑老年在異鄉(xiāng),會無比思念這客家咸菜的味道。

石扇咸菜干是做扣肉的佳品。取豬肚位三層肉,焯水放涼,再慢火將豬皮貼鍋煎赤,放冷后切片,皮朝碗底疊好。咸菜干加點開水煮十分鐘,加入酒娘(有時候也加泡好的干香菇)倒入碗中,備好八角碗砵蓋上,蒸約九十分鐘,落汽變涼后,將碗砵一倒扣,一碗咸香開胃、肥而不膩的咸菜干扣肉即成。

上大學時,客名君曾給一位同鄉(xiāng)翻譯咸菜包裝文案,用以出口東南亞,其中提到了“鄉(xiāng)愁”。彼時不懂為何南洋的華僑這么想念這咸菜的味道,遠離家鄉(xiāng)一兩年后,就懂了——在別的地方根本吃不到石扇這種味道的咸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