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多味齋》里的多味人生

多味齋 作者:周舒藝 編


序:《多味齋》里的多味人生

袁鷹

《多味齋》在《人民日報》上開始掛牌問世時,坦率地說,并未引起我這個老副刊編輯過多的注意。編副刊的人有如廚子(夏衍語),時時想到顧客的口味,推出些新鮮品種,本是常事。我料想《多味齋》的主持人當時不一定想到什么“弘揚飲食文化”這類時髦的大題目,“××文化”的招牌如今已經(jīng)泛濫得惹人厭煩。他也許只求編發(fā)一些與飲食有關(guān)的故事,讓讀者看了有點興趣,有點味道。我讀了若干篇以后,果然漸漸品出些別具一格的風(fēng)味來。

前前后后發(fā)表了一百多篇,現(xiàn)在回頭看看,《多味齋》是什么呢?

它是大拼盤,是什錦砂鍋,是羊雜碎湯,是擂茶,是臘八粥。它是農(nóng)村辦紅白喜事的十大碗,是舊京官宦筵宴的滿漢全席。它是北京的廠甸、上海的城隍廟、蒙古草原的“那達慕”,是城鄉(xiāng)大大小小的廟會、集市、小吃街。從講究點的蝦丸雞皮湯、一品鍋、去殼蝸牛、揚州干絲、紅酒糟肉到家庭常見的黃米糕、南瓜粥、缸爐燒餅、揪片湯直到豆花、野菜,無一不散發(fā)誘人的鄉(xiāng)土風(fēng)情。

然而,《多味齋》里,天南地北的飲食菜肴、地方名點,雖然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叫人忍不住食指大動,饞涎欲滴,卻還不是主要的價值所在。它給你更多的是多種多樣的生活情趣,飽含著酸甜苦辣咸澀辛百種滋味的故事。還有濃濃淡淡的親情友情鄉(xiāng)情各類情結(jié),如酒、如蜜、如淚、如詩、如畫、如夢,讓你會心一笑,讓你衷心怦然,讓你遐思綿綿,也許還會聯(lián)想起自己的一段年華,一件往事,一些故人。

比如郁風(fēng)大姊那篇《我的“法國牛肉”》,開始時也許讓你津津有味地看她怎么選肉備料,怎么油煎水煮,讀著讀著,你就不覺收斂起笑容,跟著她進入北京半步橋監(jiān)獄,遇到那位半個世紀前的廖家姐姐,“無悔地微笑著在這里走完人生最后一程”。這么一個風(fēng)雨年月里平凡的人物,一件平凡的小事,也許會伴著“法國牛肉”讓你永遠記住。

人人都有自己的多味的人生,都有難以抹去、難以淡忘的滋味。龔自珍的“青燈有味似兒時”是一種滋味。陸游的“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是一種滋味。辛棄疾的“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又是一種滋味……

那么,豈不是人人家里、心里都有一個“多味齋”嗎?《多味齋》里的人生滋味,是品不足、說不完、寫不盡的。讀這本書,一卷在手,雖不是長篇巨著,卻如同好友相對,一壺清茶,三杯小酒,幾顆花生米,一碟熏青豆,細細咀嚼,娓娓傾讀,不覺夜深人靜,燈火闌珊,豈不快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