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昇

豪放詞 作者:錢志慧 著


張昇

(992—1077)

字杲卿,北宋文人。進士及第后,從小小的地方主簿做起,最后以太子太師的頭銜退休,為官正直,才能突出。為子至孝,曾棄官侍母。八十六歲辭世,稱得上是長壽之人?,F(xiàn)僅存詞兩首,行文冷峻,格調悲涼,有一種歷經(jīng)人間世事、看盡天下興亡的滄桑感。

離亭燕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翠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云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① 一帶:指金陵(今南京)一帶。

② 風物:風光景物。

③ 浸:浸濕,這里是指水天融為一體的情景。

④ 翠色:一作“霽色”,指雨后青翠的景色。

⑤ 冷光:水波反射出的光芒。

⑥ 相射:相互輝映。

⑦ 蓼嶼荻花洲:一作“蓼岸荻花洲”。蓼嶼:長滿蓼花的小島;荻花洲:長滿荻草的水中沙地。

⑧ 低亞:低掛。

⑨ 漁樵:漁夫、樵夫,代指老百姓。

【詞譯】

秋日的金陵,風光美得好似一幅畫。山水草木天然雕飾著金秋的顏色。我站在高處向遠方眺望,只見那青翠山色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水天一色不知道何處才是盡頭。遠處的江中小島遍布蓼花荻草,隱隱約約能看見圍繞著竹籬笆的小茅屋。

江水盡頭的客船依然高高豎著桅帆,煙霧繚繞的岸邊酒旗依然在風中低低招展。這六朝古都景色依舊,但那些興盛、衰敗的過往卻早就隨著時間淡化,漸漸變成了老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想到這里我不覺有些悵惘,孤獨的斜陽好似那些難以留住的時光,默默就落下了天際。

【評析】

此為一首懷古詞,寫于詞人辭官歸隱、寓居金陵期間,是宋代懷古詞中創(chuàng)作較早的一首。全詞借寫景發(fā)幽情,疏朗高遠中見滄桑悲涼之意;借懷古隱現(xiàn)實,低沉筆調中現(xiàn)無可奈何之思。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逼鹁涓蓛衾洌P觸硬朗,寥寥數(shù)筆便將金陵一帶的風光勾出了一幅鳥瞰圖?!帮L物向秋瀟灑”運用了擬人手法,賦予了風光景物人類的神態(tài),感覺整個景色都活了起來。后四句是對金陵秋日風光的具體描寫,“水浸碧天何處斷?翠色冷光相射”從遠近兩個視角細致摹寫了水面的景色,遠處水天相融,難分難斷,近處山色與水光交映,明麗妍秀。這里一個“浸”字一個“射”字用得精妙,前者表現(xiàn)了江水的廣闊無際,把天也“浸”了進去,后者使得整幅畫面充滿動感,動靜相對,別有風味。緊接著,詞人將目光從江水移至江中的小島,“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這里雖是寫景,但實際上是把人引入了詞中,既為后文“漁樵”鋪墊,也讓詞中有了煙火之氣。

下闋人間煙火的氛圍越發(fā)濃厚?!霸齐H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兩句同樣是一遠一近,將人的活動場所烘托而出,有了人,自然就有了情,有了思想,于是“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的感慨油然而生。詞人辭官歸隱時已是七十古來稀的年紀,近五十年的官場生涯令他看盡滄桑變化,再如何轟轟烈烈最終都被時間的車輪碾壓,成為后來人的談資。這兩句可說是全詞的中心思想所在。但他畢竟為官多年,在任時盡職盡責,算是一名好官,因而即使辭官歸隱,仍然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結尾“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隱隱透著詞人的憂思,“寒日無言西下”雖是寫景,實質上是影射社會現(xiàn)實。彼時北宋早已繁華不再,由盛而衰,運勢猶如寒日,即將隕落西下。這里頗有一種李白“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的韻味。

張昇此人,不管是以文官身份還是以詞人身份都不甚有名,但在宋史上卻是一名“文節(jié)俱高”的傳統(tǒng)文人形象。他的詞作雖然存世不多,但卻與范仲淹的詞一樣,是宋代詞壇從婉約詞向豪放詞過渡的代表作品之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