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相約在書店》 最初的夢(3)

相約在書店 作者:范用


不幸的是,小學(xué)快畢業(yè),爸爸死了,外婆和媽媽沒有錢供我繼續(xù)升學(xué),打算送我到一家寧波同鄉(xiāng)開的銀樓學(xué)手藝。我想來想去,要求讓我當(dāng)印刷徒工,因為我看了《新少年》雜志登的茅盾的小說《少年印刷工》,那個叫元生的,姑父勸他去當(dāng)印刷工,說排字這一種職業(yè),剛好需要讀過小學(xué)的人去學(xué),而且到底是接近書本子,從前學(xué)的那一點,也不至于拋荒。一本書,先要排成了版然后再印,排字工人可以說是最先讀到那部書的人。當(dāng)印刷工人,一面學(xué)習(xí)生活技能,一面又可以滿足求知欲。還說,說不定將來也開一個印刷鋪。

元生聽了以后,晚上確也做了一個夢,但不是開印刷鋪子,而是坐在印刷機旁邊讀了許多書。

我也想做這個夢。不過后來外婆還是借了錢讓我考中學(xué)。

我不僅是書迷,還熱衷于出“號外”,出刊物,我不知道什么編輯、出版、發(fā)行,一個人干,唱獨角戲。

十歲那年,“一?二八”日本鬼子在上海開仗。那時候,中國人連小孩子都曉得要抗日,打東洋鬼子。我早就知道“五三慘案”,日本人在山東殺了蔡公時,挖掉他的眼睛。知道日本人占了東三省,像大桑葉的地圖從此缺了一大塊。上海打仗,人人都關(guān)心十九路軍打得怎樣了。每天下午三四點鐘,街上叫賣號外。我把人家看過的號外討來,用小張紙把號外的大標題抄寫五六份,送給人家看,不要錢。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寫過“天通庵”、“溫藻浜”這些地名,還有那不怕死的汽車司機胡阿毛。

號外盡是好消息,“殲敵三百”、“我軍固守”……看了,晚飯都要多喝一碗粥。

我送給想看號外又想省兩個銅板的人(兩個銅板可以買個燒餅),像茶水爐(上海叫老虎灶)的老師傅,剃頭店老板,救火會看門的,刻字鋪先生,都是這條街上的,他們挺高興。

媽媽又生氣又好笑,說:“這小伢子送號外,晚飯都不想吃了。”她不知道我抄號外要多長時間,抄錯了還要重寫。

小學(xué)五六年級,我編過一份叫做《大家看》的手抄刊物,材料來源是韜奮編的《生活星期刊》“據(jù)說”這一欄和《新少年》雜志“少年閱報室”這一欄。比如,停在鎮(zhèn)江的日本軍艦的水兵時常登陸“游覽”拍照,畫地圖,警察不僅不敢得罪,不干涉,還要保護,真是豈有此理!又比如,湖北有個地方,窮人賣兒賣女,兩三歲的男孩,三塊錢一個;七八歲的女孩,頂高的價錢是六塊錢;十五六歲以上“看貨論價”。我要讓小朋友們知道有這樣丟人的事情,這樣悲慘的事情。

刊物每期還抄一首陶行知作的詩歌,像:“小孩,小孩,小孩來!幾文錢,擦雙皮鞋?喊一個小孩,六個小孩來,把一雙腳兒圍住,搶著擦皮鞋。”誰讀了心里都很難過,都會想一想為什么?我的同學(xué),就有家里很窮的,說不定將來也要擦皮鞋。

我還是個漫畫迷,辦了個漫畫刊物《我們的漫畫》,買張圖畫紙,折成課本那樣大小,用鐵絲騎馬釘,從報紙、雜志、畫報選一些漫畫,描在這本刊物上。原來黑白線條,我用蠟筆、水彩、粉畫筆著上顏色,更加好看,在同學(xué)之間傳閱。小朋友說“滑稽得很”,“好看得很”,他們還不懂得什么叫諷刺,只是覺得夸張的形象有趣,最愛看黃堯畫的《牛鼻子》。

這本手工漫畫刊物一共“出版”了九期,最后一期,是在“八一三”以后出的,封面是“蔣委員長”的漫畫頭像,那時他是領(lǐng)導(dǎo)抗戰(zhàn)的。這件事,我從來沒有坦白交代。如果讓人知道,還了得。畫也不錯,給蔣介石戴上德國式的鋼盔,好像是胡考的手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