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鄰人(1)

東京留學記憶 作者:李永晶


東京的學習生活,因為簡單而快樂?;蛟S正因如此,一次不愉快的鄰里關系經歷,讓我獲得了一扇觀察日本社會的獨特窗口。

其實,生活在東京,周圍的人幾乎都可以歸為“陌生人”一類,與自己毫無瓜葛。這并非因為自己是來自異域之故,而是都市空間特有的品性。不管怎樣,那種迷漫無邊的陌生感,加重了我與日本“鄰人”交往時的一些感受。

提到鄰人,它讓人想到溫馨的鄰里關系,想到友情與互助,但這種鄰人正在減少,甚至已然消失。在東京,鄰人與陌生人的區(qū)別正在消失,鄰人正在轉變?yōu)槟吧恕_@可能是“麻煩文化”的結果,但又是現代都市生活的必然結果。鄰人的消失與“故鄉(xiāng)”的消失,完全屬于同一個歷史過程。那么,人們是否會為此感到寂寞?或許這個變化過程如此長久,人們已然接受了與陌生人的生活方式吧。

我對日本鄰人關系的關注,源于兩個“團地”的生活經驗。“團地”的全稱是“公團住宅”,是日本政府為低收入者營建的保障性住宅樓群,通常以較低的價格出租。

我居住過的第一個團地叫“常盤平團地”,位于毗鄰東京都東北部的千葉縣松戶市。據說那里原址本是一片林地。團地始建于一九五五年,一九六二年正式投入使用。當時,該團地因其建設規(guī)模與現代化的設計樣式被譽為“東洋第一”。不過,在此后日本波濤洶涌的現代化浪潮中,越來越新式的樓房與團地拔地而起,常盤平團地漸漸衰老下去。二〇〇六年初我入住時,團地空房率已經非常高。

由于新式團地持續(xù)投入使用,對于許多“昭和團地的發(fā)燒友”而言,該團地竟變成了他們心目中的“圣地”。為此,該團地所在的松戶市,還在其市立博物館中特設了團地展館,集中展示了一九六〇年代日本最新式家庭的房間結構與日用家具。

可以說,日本國民對傳統(tǒng)的重視,體現在方方面面。重視傳統(tǒng),也就是珍視自己的生活,這倒不難理解。沒有了傳統(tǒng),沒有了文化,人們將孤獨地面對世界,生活將變得怎樣枯燥與落寞?

我對這個團地的關注,來源于我所居住單元的奇妙的鄰里關系。那是東京生活過程中唯一一次不愉快的體驗。

入居的第一天晚上深夜,忽然聽到“咚咚”的砸墻聲音。聲音低沉,應該是重鐵器所為。我驚詫不已,無法判斷聲音來自何處:是來自樓下還是樓上?

奇怪的事情接踵而至。我很快就注意到,每天總會有人上樓時用力蹬踏樓梯,發(fā)出“咚咚”的聲音;緊接著傳來的是這個人進門后,用力帶門的“咣當”聲——噪音巨大,甚至可以感到房間的震動。隨后,那個人開窗時故意制造的“咣當”聲響起,通常有兩次。當這些噪聲依次出現之后,一位老太太的怒罵聲隨之傳來。

逐漸地,我將這些噪音一一區(qū)分了開來,雖然不解其中的因果關聯。更讓人疑惑不解的是,其他鄰人為何安之若素,對此等閑視之?由于不堪其擾,我立刻行動起來:找來紙筆,寫下每日的噪音現象,并希望大家發(fā)揮鄰里友愛關系,和睦共處。但這樣的努力于事無補,噪音依舊三天兩頭地出現。

某日,有人敲門。我開門一看,是一位約六旬的老太太,頭發(fā)灰白。與她的頭發(fā)色調形成強烈對照的是,她的目光顯示出異常的明亮,甚至有些尖銳,不時地流露出一絲警惕的神色。

還在我觀察她的神態(tài)之時,老太太開口就說:“你是李桑吧,剛搬進來的吧。下面的紙是你貼的吧。”

我不明其來意,只是點頭道:“正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