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因為不認識自己的心,才覺得人生茫然(1)

惜福 作者:弘一法師 星云大師 學誠法師


星云大師

世間萬物萬事沒有絕對的好壞、善惡、甘苦、冷熱,所謂“萬法唯心造”,差別對錯都是自我分別所呈現(xiàn)的。同樣,面對外境應有自己的主張,不可隨意為之牽動、擾攘。尤其更要積極地肯定自己,懷著“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的決心和氣魄,那么盡管時代如何動蕩轉變,盡管人家如何罵你、唾你、污你、謗你、褒你、獎你,也能隨遇而安,不受束縛,自享一片風光霽月的心靈景致。

“有為法”是無常、無我的,是變異、變化,不實在的。人生當中遇到的種種人和事物,都是“有為法”。比方說,金錢賺了會花,感情來了又去,衣服穿了會舊,好好壞壞,無有定數(shù)。生活在“有為法”里,我們感覺到不真實、不究竟,心常常隨之七上八下、起起伏伏,不得安寧。

一旦懂得“有為法”不究竟,便能找到自己的“無為法”。

樹立自己的形象,不被外境隨便動搖;表現(xiàn)自己的慈悲、道德、智慧;將自己的為人與種種設想讓人明白,那才稱得上是正人君子。一個人口里經常說自己有修養(yǎng)、能明理,是沒有用的。所謂“道一丈,不如行一尺”,修學佛法,要真實做到,否則千經萬論也只是“數(shù)他人寶”,不管用啊!

因為不認識自己的心,才覺得人生茫然,這是每一個人都有的生命困境。假如能時時觀照自心,檢視自心,才能漸漸認識自己,充實自己,假以時日必能乍見本來面目,清朗透澈,一切完成。人生之路不能盲從。不盲從,尋真理,才能有智慧;不盲從,多思考,才能有創(chuàng)新;不盲從,認清楚,才能有立場;不盲從,慎選擇,才能不同流合污。希望人人都能不盲從,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這個世界怎么改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內心的世界,不要陷入外境的迷思,平添煩惱。凡夫的心原與如來無二致,只要懂得化慳心為舍心,化嗔心為喜心,化貪心為施心,化殺心為慈心,自然解冤消愁,不再于刀口上舔蜜,貪求世間五欲的滋味。

改變外在的環(huán)境,不如改變我們內在的心境。就如一池落花,兩樣心情。有人憐惜好花飄零,有人卻喜花果將熟。常常,我們將悲歡掌控在他人的一顰一笑間,我們的幸福建立在五欲的幻化世界中。我們常常為了一句話耿耿于懷,為一件事坐困愁城,為一個人失魂落魄,為一念之差懊悔終生。

對外境增一分定力,就減去一分的痛苦,能放下一分的是非比較,即能遠離人事的煎熬。無心,日日如沐春風,時時清涼無憂。工作時,不在形象上計較,也不覺得自己有功勞,就不會覺得辛苦。如同我們有心,心可以不動,但是眼耳鼻舌身要動:眼睛能看、耳朵能聽、嘴巴能說、手腳能活動做事。

空無,并不是一無所有,減少對物質的依賴,反而能照見內心無限的寶藏。很多人背負家庭和事業(yè)的重擔,常常覺得喘不過氣來,因此,借著出國旅游來散心解悶。但是一味憑借旅行去澆愁解憂,終究不是上上之策。也許,生活簡單一點,心里負荷的重量,自然減輕不少。

出走到遠方,眼前的繁華美景,不過是一眼的爛漫,與其辛苦更換一個環(huán)境,不如換一個心境,任人世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做個兩耳輕閑,天高野闊的無事人。外面的境界盡管有很多的誘惑、牽掛,只要我們不動心,無念于萬物,不自作多情,不去分別、攀緣,就不致惹下許多是是非非了?!氨緛頍o一物,何處惹塵?!?。想要明心見性,就該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別人!

情欲的勢力像洪水猛獸,會淹沒吞噬我們的身心,使我們在千尺的愛河中載浮載沉。情欲像玫瑰,人們往往只看到它的艷麗,卻看不到它身上的針刺。菩薩名“覺有情”,即是透徹人間情愛無?;没谋举|,不再被心牢囚禁,而能隨緣自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