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事(1)

我的事 作者:沙克


必須把家事扯進鄉(xiāng)村泥土。全世界的人退回到從前,退回到從前的從前,都來自農(nóng)牧漁獵的鄉(xiāng)村泥土。與我同齡的人退回到父輩,大多數(shù)與鄉(xiāng)村泥土為伴,那時全國非農(nóng)業(yè)人口占國民總數(shù)不到一成;退回到祖輩,幾乎都是農(nóng)民牧民漁民,如不信,可以問你住在城市公寓里過小資生活小康日子的爸爸爺爺。

我的家事可從光緒二十九年的《韓氏宗譜》中找到頭緒。這本家譜是家族里的某祖輩保存下來的,代價是一頭毛驢和一架木車。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依據(jù)《韓氏宗譜》續(xù)修了新家譜,前言里說道,這位韓祖輩趕著毛驢車走在鄉(xiāng)道上,遇到一隊日本兵,為了保護孤本的《韓氏宗譜》,把驢和車扔在路上丟給日本兵,自己懷揣家譜躲進蘆葦蕩。也有族人說,他把家譜藏在褲襠里,與命根子同待。這種說法有些制造神秘、虛造氣概的嫌疑,日本皇軍對《韓氏宗譜》有什么興趣呢,又不是文物級的“韓愈宗譜”、“韓信宗譜”,按照今人的習慣性認識,日本鬼子最多對他的驢和車感興趣,對于韓祖輩這位小農(nóng)民懷里或褲襠里的東西,不會當成是國軍或新四軍的機密。

有長輩見過這本老家譜,沒面子沒底子破破爛爛,是木刻本的黃紙卷。就是這本《韓氏宗譜》告訴我,韓家的一世祖有個名譽性的虛銜叫太子少傅,在明成祖永樂年間從蘇州遷到山陽縣避亂,十六世紀時有一支遷至安東縣即如今的漣水縣。追溯根源,韓家的古老祖先生活在中原南陽,后幾經(jīng)遷徙經(jīng)陜西韓城縣等地到達蘇州府地。家譜絮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韓文正公,從紈绔子弟腿襠下爬行的人,原淮陰淮安兩縣人爭做老祖宗的大將軍韓信,居然也被續(xù)成我的先人。是不是這個原因,那位韓祖輩民族性愛國心高漲,才舍驢車保家譜的?事實上,記載得簡略而疏漏的老家譜顯示,幾百年來我的列祖中似乎沒什么做大官的,有一些讀書人和富商,我高祖父往上的若干代人只有名字符號,全無職業(yè)性質,估計以務農(nóng)種地或以藝工生意為生。

就近說,我的家事從老太爺開始。老太爺算是那種民間藝工,不擅種地,編制柴席、柳器卻很拿手,以此手藝換取銅錢碎銀,娶妻生子,積聚二三十畝農(nóng)田,培養(yǎng)長子我爺爺讀新式學堂,成了全村有文化的后生。爺爺十九歲起做起了教書先生,抗戰(zhàn)時做了共產(chǎn)黨的事,屬于悄悄的臥底性質,公事私事得罪過不同利益的人,家里的四合院舍被土匪在夜間放火燒毀。因為常有對手仇人上門襲擾,他很少歸家,在城鄉(xiāng)之間游動教書。爺爺娶過兩妻,生了三男三女,我父親是長子。父親九歲時,我奶奶病故,后來新奶奶嫁到我家。老太爺在新中國成立前去世,家里先由老太太當家,安排家庭生計,應付上門找麻煩的土匪二狗子。新奶奶在一九四四年生了我二叔后,家事由她做主。大姑在出嫁前的十六歲病故。老太太和新奶奶帶著二姑、三姑、父親和二叔艱難過活。父親讀初一時,少年的二姑三姑在家里做農(nóng)事家務,背著二叔跑帶著二叔玩。二姑三姑出嫁后生活苦難,家貧如洗,在六七十年代早離人世,沒過上一天好日子,她們的子女跟著受難,苦苦謀生,直到近十來年才好過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