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客攜琴過小橋(4)

逛書店 作者:楊小洲


季風書園

去歲六月底去到上海觀世界博覽會,正值江南梅雨,滬申浸落在淅瀝之中。行前央請陳子善先生領(lǐng)往陜南村黃裳先生府上“來燕榭”拜望,抵達后便與子善先生約定在陜西南路地鐵站會面前往。有朋友聞得此訊,發(fā)來短信代請黃裳先生簽名本,遂為他去住宿的酒店附近的新華書店尋找黃裳先生的作品,不獲。第二天乘地鐵到約定的陜西南路地鐵站,忽瞥見站內(nèi)有季風書園,心中一喜,想趁子善未到之前先自逛書店,連忙踅進去,未料想放眼望去,竟見子善先生早已在書店內(nèi)彎腰覓書,倒有了不期而遇的愉快。

以前在京城便聞得滬上季風書園之名,緣于當年書店與地鐵的租約,因地鐵方欲漲租金而引發(fā)風波,差點讓這家書店關(guān)業(yè),媒體刊文呼吁保留這家被上海讀者稱之為“城市文化地標”的書店,直至政府新聞部門出面協(xié)商,才使得書店繼續(xù)在此營業(yè)。這本是一件可稱贊的好事,然而政府新聞部門隨即又稱這種保護可能是個案,“不可能對每個書店都采取政府干預(yù)形式”,似乎兜頭澆來一盆冷水,令人不免感嘆思考樂書店無以援救而倒閉的悲哀。進到季風書園,店堂之大出乎意料,據(jù)說經(jīng)營面積有九百多平米,可見上海地鐵內(nèi)的環(huán)境建設(shè)有預(yù)留的服務(wù)考慮,這與北京地鐵正成對照。北京的馬路寬闊,廣場寬闊,建筑物寬闊,惟獨地鐵站內(nèi)狹隘逼仄,進入地鐵便擁擠作一堆,除去甬道和站臺,幾無可容疏散和休閑之所。若遇危險,亦無避難與救護之地;更為奇特的是地鐵與機場快軌不能并軌,管理各自為政,人為制造百姓的行動困難,這種市政缺乏服務(wù)思想的現(xiàn)象,在京城隨處皆是,從這點來看,北京與上海相比,缺少便利的細節(jié)。

季風書園在上海有多家連鎖,這家是其中最大的旗艦店。與各類小型特色書店不同,陜西南站的季風書園的外觀色彩與設(shè)計時尚中透著安靜,仿佛故意要和地鐵站匆匆而行的人群與喧囂而過的地鐵列車作對,要以鬧中求靜考驗愛書人的心境。而書店里用木質(zhì)裝飾的地板,讓踏入的人感受到空谷足音的愉悅。書店里書架與書臺參差,視覺上錯落相生,書臺上布置著紅色條紋的臺布,展放的書籍被精心設(shè)置,清朗整潔,卻并不矯飾,使讀者與書更易于親近。目光跟隨著書架上排列的書脊滑過,思想立刻被引領(lǐng)到另一個世界中去,好似“夜靜春山空”,置身世間,旁若無人。專心淘書好比劫匪進得金庫,財富面前既忘掉危險,也忘記與人分享,世界只剩留自己的存在。

每個書店有著各自獨特的景致,又因了書籍而散發(fā)出獨有的氣質(zhì)。原本書店就是“人閑桂花落”的所在,散落在各角落里找書的人成為書店的點綴,隨心所欲在書堆里翻找尋覓,或捧本雜書看下去,慵懶地耗掉半天光陰。店堂辟出一域為咖啡園,讓書香與咖啡的香氣結(jié)伴,誘惑著讀者產(chǎn)生對此地的依戀,或與三兩好友坐敘,或獨自對書沉吟。落座于斯,閑散環(huán)顧,所見季風書園的趣味全靠書籍來做裝飾,書架整齊,書冊的插放也整齊。偶于書架上看到文史哲的分類,頗有意外,20 世紀 70 年代滬上出版有《文史哲》雜志行銷全國,雖歸為“文革”產(chǎn)物早已停刊,然四十年光陰逝去,不意又于滬上書店內(nèi)見到這樣的類別,留在少年時代的記憶忽然覺醒,倒有了一種憶往昔的懷舊情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