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甚一日的自我懷疑 (1)

反抗者 作者:潦寒


人類言論自由問題始終是布什迪關注的焦點,也注定是他永遠的心靈之痛!在逃避追殺的漫長年月完結、終于回到正常的生活環(huán)境之后,布什迪表一定要傾盡全力幫助那些與他經(jīng)歷同一命運的人,受到死亡威脅和監(jiān)禁危險的人,失去言論表達和出版自由的人。為了保護受迫害的作家,為他們提供安全的生活環(huán)境和創(chuàng)作的自由,創(chuàng)立全球最早的避難城組織,并出任該組織第一任主席,長達四年。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為了“保存世界上最重要最自由的聲音”,也就是保存人類自由精神的不熄的圣火,并視此為人類社會最具普世價值的大事!

在世界文學史上,《撒旦詩篇》激起的軒然大波可謂空前,而圍繞這部小說所展開爭論的范圍之廣、程度之烈、所涉及問題之多之深也是空前的。如果說一部小說的影響竟能大大越出狹小的文學評論圈子,引發(fā)了一個世界性的政治事件,或者說引發(fā)了一場不折不扣的“文明的沖突”。

拉什迪在寫作中對過往歷史與現(xiàn)實政治的熱切關注,他不妥協(xié)的寫作姿態(tài),必然會與當局發(fā)生尖銳的沖突。他曾將小說《午夜的孩子》稱為“歷史的混合辣醬”,就暗示了他將1947年獨立以來印度官方大寫歷史和普通民眾歷史等而觀之、合而書之。正因為此,有評論家稱:“拉什迪小說是對歷史文本的反思,特別是對建構民族國家的官方歷史的反思。”正是這種反思和對印度和巴基斯坦充滿激情的描述,拉什迪改變了西方人心目中印度次大陸的印象。對現(xiàn)實政治積極的介入,可謂有社會責任心的作家突出的特點。相比薩特、索爾仁尼琴、馬爾克斯等文學前輩,拉什迪表現(xiàn)得一點也不遜色。早在1984年,他在接受采訪時就坦率承認:“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政治小說家?!贝撕笤诓煌瑘龊?,他都強調政治在寫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靶≌f是拒斥那種官方政客版展現(xiàn)真實的一種方式。”“如果作家們把描述世界的營生拱手讓給政客們,那將是歷史上一個巨大而可恥之極的棄權行為?!崩驳弦膊]有像他的同行、另一位歸化英籍的匈牙利小說家阿瑟·庫斯勒(《正午的黑暗》)那樣,徹底淪為一種自己不喜歡的社會制度的全職批判者。拉什迪并不是一位單調的質疑宗教或反體制的小說家,他更關注的是文明,以及古往今來不同文明背景下人類悲歡的沖突與交集。

拉什迪還特別擅長處理第三世界移民置身新世界的心理掙扎,嘗試從多元角度觀察西方。他在文學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因此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格拉斯這樣評介拉什迪的作品:“它使我們在絕望的境地產(chǎn)生勇氣,其詩意能夠承受任何最殘酷的東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