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2)

我是怪人,我是獨行者——庫布里克談話錄 作者:吉恩·菲利普斯


本書收錄的采訪中提到了一些當時尚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拍攝計劃,這表明庫布里克的一些想法在最終付諸實施之前曾有很長的醞釀時間。在1971年接受約翰·霍夫塞斯(JohnHofsess)采訪時,庫布里克曾提到要將維也納小說家阿圖爾·施尼茨勒(ArthurSchnitzler)發(fā)表于1926年的小說《夢幻的故事》(Traumnovlle,或DreamStory)改編為劇本。將近30年之后,這一部以性迷亂和嫉妒為主題的小說被拍成了庫布里克的最后一部電影——《大開眼戒》。

采訪錄中提到的另一個醞釀多時的拍攝計劃是《星際旅行》(JourneyBeyondtheStars,即后來的《2001:太空漫游》)。從與他人合寫電影劇本到全程監(jiān)督復雜的特效制作,庫布里克花了整整4年時間精心制作這部電影,但是最初的影評卻是好壞參半。從電影首映后庫布里克接受的采訪看,他曾試圖分析電影為何受到如此冷遇。他對采訪他的莫里斯·拉普夫(MauriceRapf)說,1968年4月1日在紐約舉行的電影預映是一次徹底的失敗,原因是觀眾(其中有幾位是紐約的影評人)對于呈現(xiàn)在他們眼前的前所未有的視覺效果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很多觀眾看完后不知該對《2001:太空漫游》作何評價,最早的幾篇影評就是不知所云。當然,后來的影評人逐漸意識到要完全理解這部電影的意義所在需要進行充分的討論和思考。結果是,最初的一些發(fā)表于報紙和周刊類的評論相比于后來發(fā)表于月刊的影評更為負面,因為后者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反思和品味。

在接受采訪時,庫布里克也是力求采訪稿精確到字句。他總是會要求在采訪稿發(fā)表之前自己先看一下。而且他看稿時還會手拿一支筆,邊看邊在頁邊寫下意見。我采訪完庫布里克后寫下了下面一句:“《2001:太空漫游》上映后反響不佳,甚至還有負面評論?!彼谶@后面又加了一句:“但是這些負面評論被后來的影評徹底推翻。”很明顯,他感到非常欣慰,因為他對電影的理解最終得到了大眾的認同和欣賞。

隨著《2001:太空漫游》在美國全國的上映,影片受到了觀眾的歡迎,正面的評論也越來越多。庫布里克開始放松戒備,接受采訪時不再處處設防,而是自信地強調影片的優(yōu)點。他解釋道,影片的視覺效果比情節(jié)本身更為重要;《2001:太空漫游》不是一部關于太空旅行的電影,它本身就是太空旅行。我采訪庫布里克時已經(jīng)是電影上映三年之后了,那時他對影片優(yōu)秀的票房業(yè)績相當滿意。就像采訪錄中記載的那樣,《2001:太空漫游》上映于第一次登月前的一年,它向世人展現(xiàn)了外太空的真正景象。正因為此,它成為一個標桿,后來拍攝的科幻片都得以它為標準。

我采訪庫布里克時,他將采訪地點安排在了“庫布里克城堡”——一所坐落在英國鄉(xiāng)間的巨大舊式莊園。庫布里克全家都住在這里,而且他的電影的前期和后期制作大多也在這里進行。這座莊園是典型的英國舊式莊園的風格,但是它的主人卻是典型的美國人,一位在紐約布朗克斯區(qū)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事實上,雖然庫布里克后來一直住在英國,但是他至死都操一口布朗克斯英語。

庫布里克是在拍攝《洛麗塔》(1962)之前搬到英國的,因為在那里籌集資金相對來得容易。后來庫布里克發(fā)現(xiàn)在倫敦附近生活和工作非常適意,所以就做了決定在此長住下來。正如珀涅羅珀·休斯頓(PenelopeHuston)和菲利浦·斯特里克(PhilipStrick)代表《音像與畫面》(SightandSound)雜志采訪庫布里克時所記錄的那樣,當時那里就像是一個沒有好好規(guī)劃的迷宮般的建筑,辦公室和起居室夾雜其間,家庭生活和電影制作相互重疊,兩者密不可分。對于庫布里克這樣一位將電影看做其生活全部的人來說,這或許是真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