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駕馭生命之船(6)

眾說鐘叔河 作者:張中行 朱正


今天許多初見鐘叔河的人,都說他沒有書生氣,而有些說不清楚的氣質(zhì),處理問題機智靈活不落俗套,我想那是他多年為求生存,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而練出來的。他自己也總結(jié)自己,年輕時并不是很有追求的人,大家庭出來,沾染了一些調(diào)皮、紈绔的習氣,頑劣,懶散。他的父親是最后一屆考八股文的秀才,以后又是清朝廢除科舉后第一所維新學堂(時務(wù)學堂)的外課生,所謂外課生,就是走讀不住校的學生。父親后來學的是數(shù)學。母親是父親的第三個老婆。鐘叔河評論父親,學歷高而智商不高,而母親雖然是文盲,但智商極高。在這樣的家庭出生,使得鐘叔河早熟。由于抗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他的小學和初中是在湖南平江老家讀的,他幸運地碰到了兩個好老師,一個是國文老師,一個是地理老師,對他的一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國文老師選了很多作家的好文章,如許地山、魯迅、冰心……而地理老師是在北京讀書的大學生,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回了老家,他使鐘叔河從此熱愛上了大自然,對地理學極感興趣。鐘叔河在他哥哥用的戰(zhàn)前的國文課本上讀到周作人的散文,談金魚,講故鄉(xiāng)的野菜,覺得跟自己的情調(diào)比較接近,由此喜歡上了周作人,不斷地找他的書來讀。抗戰(zhàn)勝利后鐘叔河到了省城長沙讀高中,又有機會讀了不少外國文學名著。讀高中的幾年,用他自己的話說,沒有好好上課,很快就成了極左分子,激烈反對國民黨,“反饑餓、反內(nèi)戰(zhàn)、要自由、要民主”的口號喊了不少,終于在一次學潮中被打破了腦殼,住進了醫(yī)院。他高中還未畢業(yè),長沙和平解放,因為偶然,他考進“新干班”,在《新湖南報》社當記者,后來又當了編輯。

一九五七年,鐘叔河二十七歲,因為他的獨立思考而被打成“右派”。當時《新湖南報》辦得很不出色,“布告牌”“黑板報”之類的批評不絕于耳。鐘叔河和他的夫人朱純,及另外幾個人,當時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對報紙的質(zhì)量不滿意,提過一些意見又不被采納,他們聽說由民盟主辦的《民主報》要復(fù)刊,大家商量也許調(diào)過去更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其實僅僅只是商量而已。但在后來的“反右”斗爭中,他們幾個人被誣陷為與民盟右派集團共同策劃創(chuàng)辦反共反人民的《同人報》。《新湖南報》社“反右”辦公室在一九五七年十月印制的《繼續(xù)揭發(fā)批判鐘叔河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罪行》的小冊子中,列舉了他在大鳴大放時對“民主、自由”等問題的意見一共有四十八條,其中“關(guān)于自由”,他說:“人類‘追求’的最終目的,就是在物質(zhì)上和精神上都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絕對的自由?!薄皩τ谝粋€有知識的人來說,精神上的自由,有時比物質(zhì)上的自由來得更重要?!敝T如此類的言論,當然是“右派”言論了。當時報社的領(lǐng)導對他說:“你錯就錯在有思想?!彼緛硪凰蛣趧咏甜B(yǎng),但他得知中央“反右”文件上還有一句“如本人不愿意接受處分,允許申請回家自謀生活……”當時鐘叔河已經(jīng)有了三個孩子,一個三歲,一個兩歲,一個一歲,另外還有一個在肚子里,老父親是民主人士,年紀已七十好幾,母親也年老多病,他只得申請回家自謀生活,從此被報社“雙開”,開始了他的極其不平安,但也是極其“有興趣”的一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