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輯(五)

帶著孩子,跟著唐詩去旅行 作者:任樂樂


起初,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當太子時,為紀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后修建的。那個時候,寺里沒有大雁塔,也沒有唐僧。那時,唐僧還在去往拜佛求經(jīng)的路上,慈恩寺也不像后來那么有名。那么,究竟發(fā)生了何事,讓慈恩寺聲名鵲起,全國各地的文人雅士聞名而至?

答案當然是唐玄奘。除了他,大唐不會再有第二個僧人有如此聲望。

在西安大慈恩寺門前的廣場上,有一尊青銅玄奘塑像,他手持錫杖,端嚴若神。慈恩寺,是他回國之后的第一站。《舊唐書?玄奘傳》記載:“高宗在東宮,為文德皇后追福,造慈恩寺及翻經(jīng)院,內(nèi)出大幡,敕《九部樂》及京城諸寺幡蓋眾伎,送玄奘及所翻經(jīng)像、諸高僧等入住慈恩寺?!?/p>

唐玄奘從印度取經(jīng)回來之后,大唐皇帝非常高興。因為在從前,都是西域諸國為大唐翻譯佛經(jīng),這些國家的高僧對漢語一知半解,翻譯過來的經(jīng)文晦澀難懂,閱讀和交流都十分困難。唐玄奘回來之后,立即被封為慈恩寺的上座住持,并為他帶回的佛經(jīng)修建了一座塔。塔的修建仿照了印度雁塔樣式,這就是著名的大雁塔。

玄奘法師在慈恩寺的十余年里,翻譯了佛經(jīng)1335卷,共計130余萬字,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并與弟子窺基法師創(chuàng)立了法相宗。慈恩寺也因此成為唐代長安的四大佛經(jīng)譯場之一。

如今,在慈恩寺的法堂里,還珍藏著一幅《玄奘負笈圖》,圖中的玄奘肩負取經(jīng)背簍,足蹬麻鞋,一盞佛燈照亮了他的征程。梁啟超先生曾談到:一千多年前,中華學子西行求法的留學運動中,以一人孤征者為最多,而玄奘之獨往獨來,最足為此精神之代表,是“千古之一人”。

一位印度學者也說:“如果說征服者通過戰(zhàn)爭征服,給許多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災難的話,那么,和平的使者則不顧個人安危得失,不遠千山萬水,傳播和平的聲音。中國著名佛教徒玄奘就是這樣一位和平的使者,他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征?!?/p>

1.讓孩子感受玄奘法師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千百年來,取經(jīng)一事唯有玄奘一人完成,至今也沒有人超越他的壯舉。我們未必要孩子學習玄奘,歷經(jīng)千辛萬苦奔赴萬里取經(jīng),但至少讓他們知道,在交通極為不發(fā)達的唐代,古人尚且能夠完成這種壯舉,他們生活在各種條件這么便利的現(xiàn)代,只要付出些許努力,成功也是指日可待的。

2.為孩子講述《西游記》的來歷,試著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作靈感

告訴孩子,任何創(chuàng)作都不是憑空而來的。比如《西游記》的創(chuàng)作靈感就是來自唐玄奘的故事。他們只要多讀書,多觀察身邊所發(fā)生的事,日積月累,創(chuàng)作靈感自然會涌現(xiàn)出來。

3.告訴孩子成功不會從天而降,依靠別人不如自己努力

在歷史上,唐玄奘取經(jīng),身邊并沒有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也沒有神仙幫助他。最終完成取經(jīng)任務,靠的只是他自己。所以,當孩子遇到任何困難時,首先應該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依靠家長。家長可以幫忙一時,卻不能幫忙一世,學會自己努力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

TIPS:

大慈恩寺,是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的祖庭,它位于今西安市城南和平門外約4千米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