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曾昭掄:學成數(shù)理化,只走了半片天下(2)

陳年舊事 作者:葉兆言


說起過去的歷史,人們總喜歡說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文化人的黃金歲月。教授真金白銀,國外回來的才俊,年紀輕輕,薪水動輒幾百大洋。在哪兒混都系主任,住舒適的小洋房,娶美麗的外國老婆,生一大堆兒女。

歷史常會有驚人的相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國際大環(huán)境,仿佛今天的重演,都是國際金融不景氣,西方普遍遭受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中國卻欣欣向榮,恰巧遇上了良好的發(fā)展機會。那個年代的海歸占了大便宜,很輕易就把各行各業(yè)的好位置給占了。機會就是機會,機會真是機會,好機會一過去,過眼煙云,海歸立馬變成海待。

抗戰(zhàn)爆發(fā),海歸們好日子到了盡頭。像蔡威廉,名媛名教授,住院生孩子的錢都沒有。窮困成了文化人的普遍現(xiàn)象,教授的手杖還在,雪茄已沒得抽了,要想出各種法子掙外快貼補家用。朱自清不得不去中學兼課,再編點教材。聞一多玩美術(shù)的底子終于派上用場,自稱手工勞動者,公開宣布潤格,替人篆刻圖章。

玩化學的人讓大家羨慕和眼紅,因為很容易轉(zhuǎn)化為實用技術(shù),譬如制造味精,制造肥皂。據(jù)說美國人曾向北大化學系求教過“味精”工藝,對于這種虛心求教,曾昭掄只要讓弟子出面就足以應付。抗戰(zhàn)期間,教授們窮得不像話,他在內(nèi)地幫人開辦了一家肥皂廠,立刻成為教授中的“富翁”,每月居然能多吃好幾頓肉。

曾昭掄是與政治無關(guān)的人,學會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他那學問,是政府就該喜歡。按說國民黨共產(chǎn)黨,沒有不用他的理由。一九五七年,他被打成“右派”,中央專門發(fā)文件,撤銷高教部副部長一職。不當官是種解脫,北大不要了,武漢大學還當塊寶,他便去了武漢。“右派”有些糟糕,不過當教授的“右派”中,曾昭掄的境遇相對還好。要不是“文化大革命”,或許都不能算悲慘,畢竟是搞研究,只要有書和實驗室就行。一九六六年八月,紅衛(wèi)兵沖進北大,他妻子俞大遭到暴打,忍受不了污辱,仰藥自盡。第二年,飽受批判的曾昭掄也在武漢告別人世,他患癌癥已五年,妻子的死訊所有人都瞞著他,一個居心叵測的造反派故意公開了這個秘密,往他心上扎了最后一刀,曾昭掄終于徹底崩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