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社會動物的認知錯誤(3)

盲點:好人的潛意識偏見 作者:(美)馬扎林·貝納基


令人毛骨悚然的同時,有另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例子,即通過棋盤和圓柱體混淆我們的視覺,從而證明無意識推理的存在。如果我說A和B的顏色完全相同,你肯定會認為我錯了。但是,如果找來一張不透明的紙將整幅圖遮住,將A、B兩個區(qū)域在紙上標出來,再挖出兩個比這兩個方塊稍小一點兒的圓洞。單從兩個圓洞透出的顏色來看,你會發(fā)現(xiàn)這兩部分的顏色的確是相同的。

導致這次認知錯誤的罪魁禍首還是無意識推理,這讓我們的大腦以錯誤的方式自動處理了圖像。那么,什么是導致這次認知徹底失敗的誘因呢?當然,誘因中包含了這個棋盤中的一些特征,讓我們來看一下其中最明顯的幾處特征:首先,我們發(fā)現(xiàn)B被幾個顏色深的格子所包圍,在對比之下會顯得顏色較淺。而A被幾個顏色淺的格子包圍,在對比之下會顯得顏色較深。其次,圓柱體的陰影使其區(qū)域內(nèi)包括B在內(nèi)所有格子的顏色都顯得深了,但大腦自動將B的顏色深歸因于陰影的作用,因此意識就會認為如果沒有陰影,B的顏色就是淺的。

造成我們在桌面問題上犯下認知錯誤的機制,也使我們成功地觀察并理解這個世界。這個實驗的創(chuàng)造者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視覺專家—泰德·阿戴爾森(Ted Adelson)。泰德·阿戴爾森說:“很多我們所謂的錯覺,都表明了視覺系統(tǒng)的成功之處而非失敗之處,我們的視覺系統(tǒng)并不能作為物理學的測光表,這也不是它的存在目的。”這樣的例子使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概括性的問題:大腦運行方式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到底能達到什么程度,從而讓我們在環(huán)境稍微改變的條件下避免失望?

記憶認知錯誤:根本沒有“昆蟲”這個詞

當你看到下面的詞語時,請回想一下前文中要求你記憶的那些詞。當然,在回顧的時候不能翻回到前面,請努力回憶下面列舉的詞語是否在前文出現(xiàn)過。為了避免對答案有任何疑慮,請用紙和筆寫下所有你記得的前文中出現(xiàn)過的詞,并排除掉你不記得的。楓樹 螞蟻 毒藥 飛行 莖 漿果 觸角 黏性的 樺木 翅膀

樹葉 樹 根 叮咬 網(wǎng) 臭蟲 小的 橡樹 爬行 橡子 黃蜂

樹枝 昆蟲 蜜蜂 柳樹 可怕的東西 蜘蛛 松樹 令人毛骨悚然的

如果你能準確記憶的話,那么應該已經(jīng)排除了“楓樹”等12個與樹有關的詞,這些與樹有關的詞的確都沒有出現(xiàn)過。同時,你也應該根據(jù)記憶寫下所有與昆蟲有關的詞,當然不包括“昆蟲”這個詞本身,因為這個詞并未在前文中出現(xiàn)。事實上,你卻很有可能將“昆蟲”這個詞寫下來,這就表明了一種強大而普遍的認知錯誤,而這種錯誤是形成錯誤記憶的主要原因。

只要稍加回顧,我們就能輕易看出造成“昆蟲”記憶錯誤的基礎:大腦是高度自動化、擅長融會貫通的機器,一旦它接觸到包括文字、圖片或復雜概念在內(nèi)的任何信息,它就會自動聯(lián)系起一系列與之相關聯(lián)的信息。在這個實驗中,前面出現(xiàn)的詞是以昆蟲為主題的,當我們試圖利用這個共同的主題來回憶時,“昆蟲”這個詞就會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栽跟頭。這種錯誤的記憶被稱為“虛假警報”,也就是我們會錯誤地“記得”從來沒有發(fā)生過的事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