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別永遠傷在童年》第1章 童年創(chuàng)傷怎樣影響你的一生15

別永遠傷在童年:如何療愈自己的內(nèi)在小孩 作者:(美)約翰·布雷蕭


有一種普遍化是真正的思想畸形,即所謂的恐怖化。當我們對未來做一些抽象的假設時,就是在把形勢恐怖化?!耙俏彝诵莸臅r候社會保障體系已經(jīng)沒有錢了,那該怎么辦?”這便是一種恐怖化的想法。這樣的思考會導致恐懼。由于這種想法并非事實,純粹只是假設,這么想的人實際上就是自己嚇自己。受傷的內(nèi)在小孩常會以這樣的方式來想問題。

和普遍化一樣,細節(jié)化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理性思維能力。細微而深邃地考慮問題,這本身沒有什么錯。但如果用瑣細的思考來使我們暫時地忘記痛苦,就會扭曲生活現(xiàn)實??燎笸昝赖膹娖刃袨榫褪且粋€很好的例子,沉溺在瑣細事務當中,以逃避自己的無力感。

如果注意傾聽,到處都能發(fā)現(xiàn)自我中心式的想法。最近,我在飛機上無意間聽到一對夫妻的對話。妻子在看這條航線的度假雜志,看著看著就不經(jīng)意地表示自己一直想去澳大利亞。丈夫竟然大發(fā)雷霆,“你究竟想讓我怎么樣?光是工作我已經(jīng)累得要死了!”丈夫的內(nèi)在小孩覺得,妻子說想去澳大利亞,就是在責備他沒有經(jīng)濟能力。

空虛(冷漠、抑郁)

受傷的內(nèi)在小孩對成年生活的影響還包括輕度的慢性抑郁,這表現(xiàn)為空虛感。孩子將真實的自我拋在身后,擺出一副虛假的自我,結(jié)果就會抑郁。拋棄真實的自我,致使內(nèi)心出現(xiàn)空缺。我把這個空缺稱為“靈魂的空洞”。人一旦喪失真實的自我,就會與真實感受、需求和欲望脫節(jié),他所體驗到的,是那個假我的感受。比如,“好脾氣”就是構(gòu)成假我的一個常規(guī)元素?!昂闷狻钡呐藦牟粫髀冻鰬嵟蚓趩实那榫w。做假我,就好比在演戲,真實的自我不在場。有一位處在恢復期的來訪者這樣描述:“我好像站在旁邊,看著生命流逝?!?/p>

感覺空虛是慢性抑郁的一種形態(tài),因為他一直在哀悼真實的自我。所有成年小孩都會體驗到輕度的慢性抑郁。

空虛還有一種形式——冷漠。身為咨詢師,我常聽到很多成年小孩抱怨生活乏味、沒有意義。他們覺得生活就像不存在一樣,簡直搞不懂別人怎么活得那么起勁。偉大的榮格派心理分析師瑪利恩·伍德曼講了這么一個故事。有一個女人,教皇駕臨多倫多時,她想一睹教皇真容。為了拍教皇的照片,她帶了一套復雜而高端的攝影設備。她一直在擺弄設備,結(jié)果教皇經(jīng)過時她只拍到一張照片,她雖然親臨現(xiàn)場,卻沒能瞻仰到教皇的真容!照片洗出來了,她要拍的那個人在相片里,而她自己卻沒有親眼看見。她錯過了體驗本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