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瑜伽:身心的冥想與修習》第二章 直面心意風暴,它從何而來?(6)

瑜伽:身心的冥想與修習 作者:(美)瑪麗·貝爾斯登


練習:你的身份故事是什么?

1.問你自己:“我是怎樣一個人?”

2.傾聽你內在的答案。你聽到怎樣的故事?

3.問你自己:“我相信我是有能力的嗎?我相信自己是可愛的嗎?”

4.把你的答案寫進日記或筆記本。

有條件的自我認同

你所相信的那些描述了你的故事,被稱作有條件的自我認同。你從周遭的環(huán)境吸收這些概念,而同樣地,你從外部聽到的這些并不是從你內在產(chǎn)生的。例如,如果一個小孩子不斷告訴你她沒她兄弟聰明,那她很自然地會把她的詮釋加諸于她有多聰明的故事里面。

我們知道,很多聰明的人都認為他們自己不夠聰明,你可能也如此。但是在現(xiàn)實中,我們都不可能會縮減到我們父母認為或不認為我們是怎樣的。同樣地,你也不可能由你生活中發(fā)生或沒發(fā)生的事情所界定。無論你體驗到什么,你的童年事件都在你體內存活,因為它變成了你的故事的一部分。盡管你被它有力地影響,但那時發(fā)生的事并不能形容出你是誰的全部真相。

你可能覺得你已將過去拋在后面,在某些方面是這樣的。但除非你已經(jīng)全面檢查過你的故事,你處理情緒的方式,你處理人際關系的方式,你獲取成功或失敗的策略,你獲得或拒絕愛的策略,你無意地將來自你人生早期的故事永久化。除非有一個意識的顯著轉換,你的認同感仍然來源于你的成長過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