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部分 文學評論家(2)

2666 作者:(智利)羅貝托·波拉尼奧


 

于是,讓·克勞德才回憶起第一次閱讀阿琴波爾迪著作的情景,才想起自己那時年輕、貧窮,居住在小房間,與十五個人共用刷牙、洗臉的盥洗室;那十五個人擠在黑暗的閣樓居住。讓·克勞德大便的地方不是什么衛(wèi)生間,是與那十五個人共用的臭茅坑。如今,那十五個人里有的已經(jīng)拿著大學畢業(yè)文憑回各省去了,有的已遷居到巴黎某個較為舒適的地方去了;只有少數(shù)幾個依然留在原地混日子,或者慢慢臭死。同樣,他還回想起自己節(jié)衣縮食的樣子,埋頭查閱德語辭典的樣子:伴著一盞孤燈,消瘦,頑強,好像他整個是由骨頭和肌肉組成的意志,沒有脂肪,狂熱地工作,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一句話,是首都大學生的正常形象,但他心里有一種上癮的東西、一種興奮劑,讓他想哭泣,如同 19世紀一位荷蘭拽文詩人說的,像一種打開激情和看上去像是自我憐憫,但又不是(那么是什么?是憤怒?或許吧)自我憐憫閘門的興奮劑;這上癮的東西讓他想了又想,但不是用話語,而是通過痛苦的形象,回想他的青年學生時期;經(jīng)過整整一夜,也許是無用的一夜,心里得出兩個結(jié)論:一是,第一次獨立生活的時期總算結(jié)束了;二是,光明的前途已經(jīng)展現(xiàn)在眼前,為了保證前途光明,他應該繼續(xù)意志頑強,這是他對閣樓生活的惟一紀念。他覺得堅持頑強的意志繼續(xù)工作是很困難的。

讓·克勞德·貝耶迪 1961年出生,到 1986年已經(jīng)是巴黎的德語教授了。皮埃羅·莫里尼 1956年出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小鎮(zhèn)上,雖然他第一次閱讀本諾·馮·阿琴波爾迪的著作是在 1976年,也就是說,比讓·克勞德早四年,但是翻譯阿琴波爾迪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分叉的分叉》是 1988年了,而且送到意大利各家書店時遺憾多于快樂。

應該強調(diào)指出的是,阿琴波爾迪的著作在意大利的處境,與在法國大不相同。實際上,皮埃羅·莫里尼并非意大利第一個翻譯阿琴波爾迪著作的人。另外,落到莫里尼手中的第一部阿琴波爾迪長篇小說是《皮面具》的意大利譯本,譯者是個什么克羅西莫,出版時間是 1969年。繼《皮面具》在意大利落戶之后, 1971年出版了《歐洲的河流》,1973年出版了《遺產(chǎn)》,1975年是《鐵路之美》。但是,此前, 1964年羅馬一家出版社出版過阿琴波爾迪的短篇小說集,其中不乏戰(zhàn)爭故事,書名是《柏林渣滓》。因此或許可以說阿琴波爾迪在意大利并非完全鮮為人知,盡管也不能說他是成功作家、半成功作家、不大成功作家,而是成績?yōu)榱愕淖骷?,因為他的作品躺在書店發(fā)霉的書架上無人問津,或者降價處理,或者被遺忘在出版社的倉庫里等候切紙機裁處后化為紙漿。

莫里尼當然沒有被阿琴波爾迪作品在意大利讀者中的暗淡前景所嚇退,譯完《分叉的分叉》,他分別給米蘭和巴勒莫的兩家雜志撰寫了兩篇關(guān)于阿琴波爾迪的論文,一篇是研究《鐵路之美》的命運問題,一篇是研究《忘川女》和《比特丘司》中的意識和過錯的種種偽裝。《忘川女》表面上看像情色小說?!侗忍厍鹚尽菲坏揭话夙?,在某種程度上像讓·克勞德在慕尼黑小書店購買的《米慈的寶物》,主要情節(jié)是介紹阿爾貝特·比特丘司的生平遭遇,這個人物居住在貝爾納州,是路策爾富魯?shù)貐^(qū)的牧師,寫過布道文章,使用筆名“耶雷米亞·戈特黑爾夫”。兩篇文章都發(fā)表了,莫里尼介紹阿琴波爾迪其人的說服力或者文章魅力清除了許多障礙,因此 1991年莫里尼的第二部譯著——《圣托馬斯》,得以在意大利問世。那個時期,莫里尼在都靈大學講授德國文學,此前醫(yī)生們診斷出他患有多發(fā)性硬化癥,經(jīng)歷了這種奇怪而嚴重的意外,造成他此后終身坐著輪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