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譯后記(1)

2666 作者:(智利)羅貝托·波拉尼奧


 

翻譯《2666》有點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的感覺。幸運的是這塊“巨石”只向上,不下滑。終于有推到山頂上的這一天:2011年4月30日星期六下午六點整。

《2666》閱讀了三遍,用漢語“筆耕”了一遍。但仍然感覺里面有許多內(nèi)容需要好好消化。初步的體會是,書中彌漫著淡淡的哀愁。這與媒體宣傳的“幸福指數(shù)”、“快樂時光”大相徑庭。

在加工潤色《2666》期間,有兩次乘坐出租車的機會,巧合的是兩位出租車司機師傅都是1958年出生,經(jīng)歷相似:沒有機會好好讀書,當過兵,下過鄉(xiāng),進過工廠,下了崗……,講話的口氣很像阿琴波爾迪,充滿了淡淡的哀愁,而且有些無奈。這讓我感到驚異。難道《2666》中的情緒屬于全人類?

與兩位出租車司機敘事口氣(憤怒)不同的是,《2666》對于殺人、強奸、滅絕猶太人運動、政治大清洗等等令人發(fā)指的滔天罪行,作者的口氣是冷漠和鎮(zhèn)定的,全然沒有憤怒的表現(xiàn)。為什么會是這樣的態(tài)度?難道是“哀莫大于心死”?莫非作者對人類的丑惡和兇殘本質(zhì)已經(jīng)絕望了?人類自我毀滅的前景不能逆轉(zhuǎn)了嗎?

期盼中國讀者能有高見?。?!

趙德明 

2011年 4月 30日星期六下午 18點 15分

青島大學外院西班牙語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