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部分

長安志 作者:宋·宋敏求


唐代祖元皇帝興寧陵在縣東三十五里五云鄉(xiāng)周五里承天皇帝順陵在縣東北二十五里長陵鄉(xiāng)周二里 【此陵乃武后之父母也追贈皇帝皇后沅案已上二陵太平寰宇記無】

周太公墓在縣東二十五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太公墓在縣東北十里太平寰宇記云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周尚父齊太公呂望也鄭元曰太公受封于齊留為太師五世之后乃歸葬于齊 【沅案此亦節(jié)禮記注文又案裴骃引皇覽曰呂尚冢在臨菑縣城南去縣十里則古以為在山東也】

周公墓在縣東北三十里 【沅案裴骃引皇覽云周公冢在京兆長安鎬聚東社中則當在長安杜曲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周公墓在雍州咸陽北十三里畢原上元和郡縣志同與皇覽異不知何據(jù)皇覽魏時書當近古可信也太平寰宇記云在縣北一十里又不同】

漢蕭何墓在縣東北三十七里 【沅案今志云三十里恐非今縣即唐宋治也又敏求云何墓在此本東觀漢記及括地志而今城固縣志及河南永城縣志并載何墓葢傳訛矣】

曹參墓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沅案今方志云二十五里二當為三】

張良墓在縣東北三十六里 【沅案今方志云三十五里五當為六】 留侯陪葬長陵與高祖長陵相去五里 【沅案史記留侯世家云留侯死并葬黃石冢史記正義曰括地志云漢張良墓在徐州沛縣東六十五里與留城相近敏求以為在此未知何據(jù)】

楊雄墓按楊雄家諜曰子云以天鳳五年卒詔陪葬安陵阪上弟子巨鹿侯芭負土作墳號曰元冢 【沅案桓譚新論云雄為中散大夫病卒無以辦喪事以貧困故葬長安妻子棄其墳?zāi)苟鴼w于蜀則雄墓在此是也四川通志云雄墓在郫縣西非是】

順陵在縣東北三十里唐武后追尊其母曰孝明皇后號順陵 【沅案元和郡縣志有蒙恬祠在縣西北十五里太平寰宇記有蒙恬冢在縣東北二十里紀信冢在縣北四十里馮唐冢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李左車冢在縣北十四里董賢冢在縣東北十八里鉏麑冢在縣東北三十里戚夫人冢在縣西十五里尉遲敬德冢在縣東三十里此皆不載考尉遲敬德陪葬昭陵當在醴泉樂史云在此則誤甚也】

 長安志卷苐十四

  縣四

   興平

興平縣 【唐畿今次畿東至府九十里】 本周犬邱之地帝王世紀曰周懿王二年王室大衰自鎬徙都犬邱今槐里也史記秦之先大駱生非子居犬邱秦名廢邱 【沅案漢書注韋昭云秦欲廢之更名廢邱也】 項羽封章邯為雍王都廢邱漢高帝三年改曰槐里縣 【沅案史記本紀作二年地理志作三年】 莽曰槐治今縣北故城是 【沅案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犬邱故城一名槐里亦名廢邱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 屬右扶風武帝析置茂陵縣 【沅案漢書武帝紀云建元二年置茂陵邑】 王莽曰宣城 【沅案師古曰黃圖云本槐里之茂鄉(xiāng)】 昭帝又析置平陵縣屬右扶風王莽曰廣利今縣東二十里咸陽縣界平陵古城是魏黃初元年改平陵為始平縣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改為始平國國字當為縣此是也宋書州郡志云始平令魏立】 因原以名之晉太始二年 【沅案宋書州郡志亦作二年晉地理志作三年非】 置始平郡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晉武改置始平國】 領(lǐng)槐里始平武功鄠蒯城五縣苻堅徙始平于茂陵故城后魏太武太平真君七年省始平郡縣入扶風郡焉孝莊帝永安元年又徙縣于今縣東北一十五里 【十道志曰永安元年移扶風郡于文學城領(lǐng)槐里始平盩厔三縣屬雍州】 恭帝元年又徙今縣東北二十五里后周宣帝大象二年復徙今縣東南十五里文學城 【沅案舊本脫里字】 隋開皇三年隸京兆郡 【沅案隋地理志云始平故置扶風郡開皇三年郡廢】 大業(yè)九年徙于今治唐天授二年隸稷州大足元年還雍州景龍四年 【沅案新唐書作二年誤】 金城公主降吐番贊普中宗送至縣因改為金城徙于馬嵬故城至德初置興平軍二載改為興平縣 【沅案舊唐書云二年十月改又案太平寰宇記云尋又復為金城今改為興平此缺載】

縣境 【東西五十里南北六十里】

六鄉(xiāng)管二百二十邨 【唐二十鄉(xiāng)有扶風鄉(xiāng)湯祠鄉(xiāng)余不傳沅案說文茂陵有兀桑里】

被化鄉(xiāng)在郭下管邨四十

耿祠鄉(xiāng)在縣西三里管邨四十

零保鄉(xiāng)在縣東三里管邨四十

文渭鄉(xiāng)在縣南五里管邨三十六

保安鄉(xiāng)在縣東北五里管邨三十六

崇節(jié)鄉(xiāng)在縣北三里管邨二十八

縣城周七里余二百步崇二丈隋大業(yè)九年筑六門

槐里驛在郭下東至咸陽驛四十五里西至武功驛六十五里馬嵬驛在縣西二十里今廢

石橋在縣西二十里馬嵬店

龍宮渡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渭水上】

始平原在縣北二十里東西五十里南北八里東入咸陽界西入武功界三秦記曰長安城北有始平原數(shù)百里其人井汲巢居井深五十丈漢時亦謂之北芒巖西京雜記曰茂陵富人袁廣漢藏鏹巨萬家僮九百人于北芒巖筑園東西四里南北三里激流注其內(nèi)構(gòu)石為山高十余丈連延數(shù)里養(yǎng)白鸚鵡紫鴛鴦旄牛青兕廣漢后有罪誅沒入官為園鳥獸草木皆徙植上林苑又曰何武葬于北芒龍薄坂

王嘉冢在縣東北一里

渭水南去縣二十九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南北廣四里東西二十一里】 自武功縣界來澇水注之入咸陽縣界

玉女泉在縣東南

史家泉在縣北楊妃故冢西

板橋泉在縣西北一十七里深百尺流入白渠后魏地形志曰槐里縣有板橋泉

龍泉亦名溫泉又名姜子泉在縣西一十七里周數(shù)十步深不可測

涇龍泉新泉相去十余步在縣西一十七里周數(shù)十步流入白渠

馬嵬泉在縣西二十里周數(shù)十步深百尺流入白渠

靈寶泉在縣東南二十里周數(shù)十步深不可測舊圖經(jīng)曰

漢帝時邊韶得靈寶符于此泉后祈晴有應(yīng)因名之

醴泉在縣東南二十里周數(shù)十步深不可測舊圖經(jīng)曰醴泉在扶風鄉(xiāng)唐貞觀十二年自然涌出其味如醴飲之疾愈

成國渠在縣北一里西自武功縣界流入縣界凡六十里溉田二百四頃東流入咸陽縣界即古白渠也水經(jīng)注曰成國故渠故 【沅案水經(jīng)注故字作渠】 魏尚書左仆射衛(wèi)臻征蜀所開也上承汧水于陳倉東東過郿及武功槐里縣 【案唐李石記咸通十三年夏四月戊子京兆府奏修六門堰畢其渠合韋川莫谷香谷武安四水溉武功興平咸陽高陵等縣田二萬余頃俗號渭白渠言其利與涇白相上下又曰成國渠見漢書地里志元魏時仆射衛(wèi)臻征蜀復開以溉田大統(tǒng)十三年魏始筑堰置六斗門以節(jié)水貞觀中役九州島夫匠沈鐵牛鐵劍以御魑魅始就其功永徽四年左仆射于志寧治之尋次圣歷中敕稷州刺史張知謇修焉始引武安水久視元年副西京留守雍州長史薛季昹得許公稚者縛土牛以殺水勢春官郎中薛稷刻石敘之咸通十一年七月咸陽縣民簿遼等上言六門淤塞緣渠之地二十年不得水耕耨而其官歲以水籍為稅請假錢二萬八千九百八十貫以為修堰工作之費候水通流追利戶錢以還京兆府為之奏乃詔借內(nèi)藏錢以充命中使董其事又令本縣官專之溉記役凡用萬七千緡云今涸沅案元魏時仆射衛(wèi)臻征蜀復開元字當衍或誤也】

升原渠在縣南一十五里西自武功縣流入縣界凡六十里溉田七十余頃東流入咸陽其原出汧水自鳳翔虢縣城西北原流至武亭合流數(shù)里西南至六門堰東成國渠合流西南出縣界以其升原而流故名之唐垂拱初運岐隴水今涸

普濟渠在縣南十里自武功縣流入縣界凡六十里溉田七十余頃東流入咸陽今涸

清渠在縣南二里東流入咸陽縣界

馬牧澤在縣東南二十里南北廣四里東西二十一里

百頃泊 【沅案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泊皆作澤】 在縣西二十五里周一十六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作周回六十里誤】

宋泊在縣西二十一里周十四里

曲泊在縣西南十五里 【百頃泊而下并有蒲漁之利邑人利焉隋開皇十五年各筑堤防護】 浪井在耿祠鄉(xiāng)唐貞元五年自然涌出有疾者飲之皆得愈遠近汲取朝夕如市

章邯臺在縣東南十里

石星晉穆帝太和年中隕于槐里

槐里故城即犬邱城在縣東南十里周十二里崇二丈五尺晉太康中始平郡治也其城遶帶防陸舊渠尚存即漢書所謂槐里環(huán)堤者也晉灼曰統(tǒng)環(huán)槐里堤者是也

小槐里李奇曰即槐里之西城也東已有槐里城故以此城為小槐里魏志太祖以陽阜為武都太守以武都孤遠欲移之人多戀土然阜威信素著前徙人在京兆扶風天水界者萬余戶于是徙郡于小槐里百姓襁負隨之 【沅案太平寰宇記在武功】

茂陵故城在縣東北一十九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在縣東北十七里】 周三里三輔舊事曰武帝于槐里茂鄉(xiāng)徙戶六萬一千置茂陵縣屬右扶風舊圖經(jīng)曰徙陵城葢苻堅時也魏恭帝末年徙于今城 【十道志曰舊志茂陵宣帝置接武帝時已徙戶居之至宣帝時為縣】

文學城在縣東崇二丈五尺十道志曰今謂之故縣城

武學城在縣東一十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在縣東南十里】 崇二丈五尺與文學城相接二城并秦章邯筑

樊噲城在縣南十里崇二丈西京記曰漢王襲雍章邯敗走廢邱城命將軍樊噲圍之于城西筑臺以望之 【今縣西南有武延臺疑是焉】

馬嵬故城在縣西北二十三里孫景安征途記曰馬嵬人名于此筑城以避難未詳何代人姚萇時扶風王駢以數(shù)千人保馬嵬故城

漢黃山宮在縣西南三十里

隋僊林宮在縣西十八里文帝置

登真觀在縣西南一里半唐垂拱元年置

天興觀在縣東北一里景龍元年置

要冊廟在縣北一里

露膊將軍廟在縣西北五里

商湯祠在縣西北二十里湯祠鄉(xiāng) 【沅案史記秦本紀云寧公遣兵伐蕩社三年與毫戰(zhàn)毫王奔戎遂滅蕩社正義曰括地志云雍州三原縣有湯陵又有湯臺在始平縣西北八里案其國葢在三原始平界索隱曰皇甫謐云周桓王時自有毫王號湯非殷也則此葢毫王祠耳云商湯者非也近顧炎武駁說文毫京兆杜陵亭以為誤以湯居毫為在此不知杜陵自有毫王而湯居毫之字墨子荀子等本作薄字然則識之不可不廣也故附論之】

漢武帝龍淵故廟 【沅案水經(jīng)注云故渠北故坂北即龍淵廟元和郡縣志作龍泉避高祖諱】 在縣東北一十七里

龍淵廟在縣東北二十四里武帝廟 【沅案疑有號字】 也

漢武帝茂陵在縣東北十七里武帝建元二年置茂陵邑后元二年葬 【師古曰本槐里之縣茂鄉(xiāng)故曰茂陵臣瓚曰茂陵在長安西北八十里】 元帝初元三年四月乙未孝武園白鶴館災(zāi)園中五里馳逐走馬之館 【師古曰五里者言其周五里】 不當在山陵昭穆之地 【關(guān)中記曰漢諸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惟茂陵十四丈方百四十步徙民置縣者凡七長陵茂陵各萬戶余五陵各五千戶陵縣屬大常下隸郡也守陵溉樹埽除凡五千人陵令屬官各一人寢廟令一人園長一人門吏三十三人侯四人元帝時三輔七十萬戶始斷不復徙人陪陵渭陵延陵義陵皆不立銘漢帝諸陵自各立廟或在城內(nèi)或在城外或在陵旁又陵下園有寢室有便殿日祭于寢月祭于廟時祭于便殿寢日四上食廟歲二十五祠于便殿又用一游衣時至元帝始正迭毀褅袷之制惟祖宗之廟世世不毀余五廟親盡而毀四時祭于廟除諸寢園不除衣冠之游其后或廢或興至于王莽漢武故事曰帝見形謂陵令薛平曰吾雖失勢猶為汝君柰何令吏卒上吾陵上磨刀劍乎自今以后可禁之平頓首謝因不見推問陵旁果有方石可以為礪吏卒嘗盜磨刀劍霍光欲斬之張安世曰神道芒昧不宜為法乃止故阮公詠懷詩曰失勢在須臾帶劍上吾邱】

李夫人墓亦名習仙臺崇二十丈周二百六十步在縣東北十六里三輔黃圖曰李夫人墓東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高八丈茂陵西北一里俗名英陵水經(jīng)注曰李夫人冢冢形三成世謂之英陵

霍去病墓在縣東北十九里崇二丈漢書曰去病為票騎將軍大司馬冠軍侯元狩六年薨上悼之發(fā)屬國元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師古曰在茂陵旁冢上有豎石冢前有石人馬者是 【沅案今鄧州志云有霍去病墓葢非】

衛(wèi)青墓在縣東北十五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皆云十九里】 崇二丈漢書曰青為大將軍大司馬長平侯尚平陽主元封五年薨與主合葬起冢象廬山云師古曰在茂陵東次去病冢之西相并者是

原氏仟漢書原涉自以先人墳?zāi)箖€約乃大治起冢舍初武帝時京兆尹曹氏葬茂陵民謂其道為京兆仟涉慕之買地開道立表曰 【沅案漢書表下有署字】 南陽仟人不??且從謂之原氏仟 【沅案元和郡縣志有漢公孫宏墓在縣東北十八里太平寰宇記有李延年墓在縣東北一十八里董仲舒墓在縣東北二十里此皆不載】

四馬務(wù)在縣東南二十余里從東苐一曰飛龍務(wù)次大馬務(wù)次小馬務(wù)次羊澤務(wù)地凡三百七十一頃南渡渭河慶歷中為營田尋罷之其后民占佃簿籍亡散不復歸于有司

   武功

武功縣 【唐畿今次畿東南至府一百四十里】 古有邰國堯封后稷之地周平王東遷以賜秦襄公孝公作四十一縣斄美陽武功各其一也武功葢在渭水南郿縣地是 【案漢書右扶風有斄有郿有武功今此縣舊文斄美陽各為縣而又云縣在郿縣地疑斄郿美陽皆入武功耳】 左傳周景王使桓伯讓于晉曰我自后稷邰芮岐畢吾西土也杜注云邰在始平武功縣邰地是也廟記曰武功本名邰后改為斄城闞骃十三州志曰斄古文作邰古今字異耳舊縣境有武功山斜谷水亦曰武功水是則縣本以山水立名也漢屬右扶風王莽曰新光后漢省永平八年復自渭水南徙武功縣于故斄城任安以武功小邑無豪易高故居武功晉屬始平國 【沅案地形志云晉屬扶風非宋書州郡志亦云太康地志屬始平】 后魏太和十一年改為美陽又置武功郡 【沅案地形志云太和十一年分扶風置】 兼領(lǐng)美陽莫 【沅案地形志作漠】 西二縣屬岐州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周武天和四年義陽還舊理】 后周孝明帝武成二年以武功郡屬雍州武帝建德三年省武功郡美陽縣自此以前皆治斄城今西南二十二里故斄城是其后立武功縣于今治所中亭川唐武德三年分雍州之武功好畤盩厔郇州之郿四縣于今治置稷州 【沅案舊唐書云分雍州之武功好畤盩厔扶風四縣置稷州其年割郇州之郿鳳泉來屬則當云以武功好畤盩厔扶風郿鳳泉六縣置稷州也】 因后稷所封為名又析始平置扶風縣四年以岐州之圍川隸之 【沅案舊唐書云四年隸雍州此缺載】 七年以郿隸岐州貞觀元年廢州省扶風以圍川鳳泉隸岐州盩厔武功隸雍州天授二年復為稷州領(lǐng)武功奉天始平盩厔好畤等五縣大足元年廢稷州縣復隸京兆 【沅案當云復隸雍州】 后唐同光中隸鳳翔長興元年還屬京兆府

縣境 【東西四十六里南北五十里】

四鄉(xiāng)管四里 【唐一十四鄉(xiāng)有中水鄉(xiāng)余不傳】

高望鄉(xiāng)在縣東管望鄉(xiāng)里

周源鄉(xiāng)在縣南管懷德里

節(jié)婦鄉(xiāng)在縣東南管顯陽里

義門鄉(xiāng)在縣北管順義里

縣城周三里二百二十步崇九尺上闊一尺五寸下闊四尺五門

太一山在縣東漢書古文以為終南

垂山在縣東漢書古文以為惇物 【沅案史記索隱引地理志垂山作華山秦本紀武公元年伐彭戲氏至于華山下居平陽封官正義曰宮在岐州則此華山必非太華山也地理志所云古文以為惇物之山在武功者當是此山而水經(jīng)禹貢山水澤地所在云華山為西岳注云古文之惇物山葢謬矣又案封禪書有岳山疑亦此】

太白山 【沅案水經(jīng)注云地理志云縣有太一山古文以為終南杜預以為中南亦曰太白山則太一太白一山也敏求兩載之非是】 三秦記曰太白山在縣南去長安二百里不知高幾許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山下軍行不得鼓角鳴鼓角則疾風暴雨兼至也 【沅案此亦見水經(jīng)注不云出三秦記或今本脫字亦有數(shù)字不同】 周地圖記太白山甚高上常積雪無草木半山有橫云如瀑布則澍雨人常以為候驗之如離畢焉故語曰南山瀑布非朝則暮水經(jīng)注曰太白山南連武功山于諸山最為秀杰冬夏積雪望之皓然 【沅案此水經(jīng)注引杜彥達語】 魏畧曰吉茂蘇則值亂隱于扶風南太白山中以經(jīng)籍自娛

三畤原在縣西南二十里崇五十丈西入扶風縣界

上武亭川東原至興平縣西界三十五里

上武亭川西原至鳳翔府扶風縣東界十一里三百二步高望川在縣東二十五里

渭水自鳳翔府扶風縣來入縣界水經(jīng)曰渭水東經(jīng)武功縣北 【沅案水在今縣東三十五里】

斜水漢書出衙領(lǐng)山北至郿入渭水經(jīng)注曰出縣西南衙領(lǐng)山北歷斜谷過五丈原東 【沅案水經(jīng)注過作徑】 原在縣西十余里水出武功縣亦謂之武功水諸葛亮表遣虎步監(jiān)孟琰 【沅案水經(jīng)注云是以諸葛亮表云臣遣虎步監(jiān)孟琰】 據(jù)武功水東司馬懿因水出騎萬人來攻琰營 【沅案水經(jīng)注云司馬懿因水長攻琰營】 亮作車橋懿見橋垂成便引兵退 【沅案水經(jīng)注云臣作竹橋越水射之橋成馳去】 后漢志引西征賦注曰褒斜谷在長安西南南口褒北口斜長百七十里其水南流

褒水漢書亦出衙領(lǐng)山至南鄭入沔

武亭水北自好畤縣來至縣南立節(jié)渡合渭水 【沅案水經(jīng)注謂之武水云俗名大橫水疑即杜水世謂之故縣川凡三名今俗以為漆水非也漆水乃雍水上流所合之水】

白水本名雍水亦曰圍川水西自扶風縣界至縣合武亭水 【沅案水在今縣西南一十三里】

莫谷水水經(jīng)注曰莫谷水南經(jīng)美陽縣與中亭川水相合 【沅案今本水經(jīng)注誤作莢水云水出好畤縣梁山大嶺東南徑梁山宮西又南徑美陽縣之中亭川注雍水謂之中亭水】 舊圖經(jīng)曰自奉天縣界十里流至縣東北合武亭水十道志曰三畤原莫谷水南經(jīng)武功縣北 【沅案水在今縣東北康海武功縣志胡渭禹貢錐指以為即禹貢之沮水云水本名浴水關(guān)西人讀浴若于于沮因易訛者不經(jīng)甚矣禹貢又東過漆沮乃朝邑入渭之洛也】

雍水十道志曰俗名白水亦曰圍川水西北自扶風縣界流入 【沅案上既云白水本名雍水云云此重出】

溫泉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涌如湯水經(jīng)注杜彥達曰可治百病世清則疾愈世濁則無驗其水下合溪流北注渭

白渠在縣南一十三里西魏大統(tǒng)十三年置入興平縣今無基址 【隋志有永曹渠普濟渠】

成國渠注渭水在縣境

五泉渠十道志曰西自岐州扶風縣界流入渠經(jīng)三畤原上東流經(jīng)縣西南去縣十二里隋文帝葬原上因絕此水又東合成國渠

六門堰十道志曰西魏文帝大統(tǒng)十三年置六斗門節(jié)水因名之

陂池在縣北二十里義門鄉(xiāng)

斄亭新論曰邰在漆縣其民有會日以相與夜中巿如不為則有災(zāi)咎后漢書曰王忳字少林除郿令到官至斄亭亭長曰亭有鬼殺過客不可宿也忳曰仁勝兇邪德除不祥何鬼之避即入亭止宿夜中聞女子稱冤之聲忳曰 【沅案后漢書作忳口?兄曰】 有何枉狀可前求理乎女子曰無衣不敢進忳便投衣與之女子乃前訴曰妾夫為涪令之官過宿此亭亭長無狀枉殺妾家十余口埋在樓下盜取財貨 【沅案后漢書盜字上有悉字】 忳問亭長姓名女子曰即今門下游徼者也忳曰汝何故數(shù)殺過客對曰妾不得白日自訴每夜陳冤客輒眠不見應(yīng)不勝感恚故殺之忳曰當為汝理侵冤勿復害良善也 【沅案后漢書害作殺】 因解衣于地忽然不見旦 【沅案后漢書明旦】 召游徼詰問具狀伏罪 【沅案后漢書無狀字】 即收系及同謀十余人悉伏辜遣吏送其喪歸鄉(xiāng)里于是亭遂清晏 【沅案后漢書作清安】

孝義臺在縣北二十里義門鄉(xiāng)

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今縣西南二十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二十三里太平寰宇記云二十二里】 周邰國也

周城在美陽城西北中水鄉(xiāng)周太王所居邑也詩曰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又曰周原膴膴董茶如飴爰契我龜筑室于茲帝王世紀曰周大王避狄循漆水踰梁山徙邑于岐山之陽今扶風美陽西北有岐陽城舊周地也 【沅案說文云支??周武文王所封在右扶風美陽中水鄉(xiāng)是】

美陽故城在縣西七里漢書曰美陽縣屬右扶風注周大王所邑有高泉官秦宣太后所起 【沅案地理志無所字】 后魏太和十一年廢

慶善宮在縣南十八里神堯之舊苐也太宗降誕之所南臨渭水武德元年建武功宮六年改慶善宮貞觀六年太宗臨幸燕羣臣賦詩后廢為慈德寺

武太后行宮在縣東五里高望鄉(xiāng)

乘本寺在縣西北一里本唐神堯宅太中元年建為報本寺

寶意寺在縣西一里亦唐神堯別宅干封三年建為寶意寺周顯德二年重恩寶意寺寺東臨絕崖

垂山斜水淮水祠三所 【沅案此地理志文】

后稷祠在縣西南二十三里

姜嫄祠在縣西南二十二里 【沅案地形志武功有美原廟當為姜】

隋文帝泰陵在縣西南二十里三畤原

唐殤帝陵在縣西原上

漢蘇武墓在縣北十里義門鄉(xiāng)案郡國志蘇武冢在好畤縣東三十里里名守節(jié)鄉(xiāng)與此地里相接 【沅案郡國志無文豈今本脫之與又案文獻通考云醴泉有蘇武墓今韓城縣志亦有蘇武墓當以此為是】

 長安志卷苐十五

  縣五

   臨潼

臨潼縣 【唐次赤今次畿西至府五十里】 本周驪戎國春秋時晉獻公伐驪戎其后秦滅之為驪邑漢書高祖七年 【沅案史記本紀云十年】 置新豐縣 【應(yīng)劭曰太上皇思東歸于是高祖改筑城寺街里以象豐徙豐民以實之故號新豐三輔舊事曰太上皇不樂關(guān)中思慕鄉(xiāng)里高祖徙豐沛屠兒酤酒煮餅商人立為新豐西京雜記曰高祖既作新豐并移舊社街巷棟宇物色如舊土男女老幼相攜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雞鴨于通衢亦競識其家匠人胡寬所為也移者皆喜其似而憐之故競加賞贈月余致累百金別本曰太上皇徙長安居深宮凄愴不樂高祖竊因左右問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酤酒賣餅鬬雞??戚踘以此為歡今皆無此故不樂高祖乃作新豐移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故新豐多無賴無衣冠子弟故也高祖少時常祭枋榆之社及移新豐亦立焉】 郡國縣道記曰今縣東十二里故新豐縣西南四里新豐故城即高帝為太上皇所立 【沅案成帝紀鴻嘉元年以新豐戲鄉(xiāng)為昌陵縣奉初陵諸書及此俱缺載】 后漢靈帝末徙安定郡陰盤縣寄治于此城今亦謂之陰盤城 【沅案水經(jīng)注云靈帝建寧三年改為都鄉(xiāng)封段潁為侯國后立陰盤城】 后魏太和九年徙陰盤縣于今縣東三十二里泠水西戲水東司馬邨故城是 【沅案地形志云陰盤真君七年并新豐太和十一年復此缺載】 其新豐縣自陰盤寄治后又徙于故城東三十里葢在零水側(cè)周閔帝元年又徙于天寶廢新豐縣東南七里隋大業(yè)六年又徙于天寶中廢縣所治垂拱二年以縣東南三十里有山涌出改為慶山縣天授二年于縣界零口置鴻州析慶山渭南兩縣置鴻門縣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取兩縣十二鄉(xiāng)于郭下置鴻門縣】 以慶山高陵櫟陽渭南五縣隸焉久視元年廢州并鴻門縣神龍元年復改慶山為新豐縣開元后元宗每歲十月幸溫湯歲盡而歸以縣去湯泉稍遠天寶四載 【沅案唐書志云二年是新唐志云三年此云四載非】 析新豐萬年二縣于溫泉宮置會昌縣于今治以山名名之又外為赤縣 【六載發(fā)馮翊華陰丁夫筑會昌羅城于溫湯所置百司及公卿邸苐】 七載省新豐改會昌縣及山曰昭應(yīng) 【鄭嵎津陽門詩注曰時有詔改新豐為會昌縣移自陰盤故城置于山下至明年十月老君見于朝元閣南而于其處立降圣觀改新豐為昭應(yīng)縣廨宇始成令大將軍高力士率禁樂以落之】 皇朝大中祥符八年避玉清昭應(yīng)宮名改縣為臨潼

縣境 【東西五十五里南北四十里】

三鄉(xiāng)管一百一十六邨 【唐十八鄉(xiāng)】

旌儒鄉(xiāng)在縣西南管邨三十九

會德鄉(xiāng)在縣東南一十里管邨三十六

潤渭鄉(xiāng)在縣東南四十五里管邨四十一

零口鎮(zhèn)在縣東四十五里

昌驛亭在縣西南五十步東至華州渭南縣驛八十里西至本府秦州驛五十里南至藍田縣七十里北至櫟陽縣三十五里

戲水驛兩京道里記曰大業(yè)六年置在戲水店

驪山在縣東南二里驪戎來居此山故以名案土地記曰即藍田山也溫湯出山下其陽多寶玉其陰多黃金三秦記始皇作閣道至驪山八十里人行橋上車行橋下今石柱猶存山上立祠名曰靈臺述征記曰長安東則驪山西則白鹿原北望云陽悉見山阜之形而恒若云霧之中天寶元年更驪山曰會昌山七載二改曰昭應(yīng)山山神曰元德公 【水經(jīng)曰浮胏山葢驪山之麓而有異名一作胏浮沅案水經(jīng)注云連麓異名太平寰宇記云別麓而有異名】

慶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唐垂拱二年涌出 【譚賓錄曰新豐縣因風雷有慶山涌出高二百尺荊州人俞文俊詣闕上書曰臣聞天氣不和而寒暑并人氣不和而疣贅生地氣不和而土?追阜出今陛下以女主處陽位反易剛?cè)峁实貧飧羧阶優(yōu)闉?zāi)陛下謂之慶山臣以為非慶也疏奏天后大怒放之于嶺外兩京道里記曰慶山涌出初時六七尺漸至百余尺居守以聞百寮畢賀給事中魏叔璘曰此平地生骨堆何足可慶或以上聞坐賜死識者謂叔璘翻語是被戮故禍不及家止身而已】

鴻門坂在縣東十七里漢舊大道北下阪口名也關(guān)中記曰鴻門在始皇陵北十里新豐縣漢書沛公會項羽處又文帝登霸陵指新豐路示慎夫人曰此是北走邯鄲道也又亭尉呵李廣處 【續(xù)漢書郡國志新豐縣東有鴻門亭】

坑儒谷在縣西南五里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在縣東南】 秦始皇坑儒于驪山下故名坑儒鄉(xiāng)漢書注師古曰今新豐縣溫湯之處號愍儒鄉(xiāng)溫湯西南三里有馬谷谷之西岸有坑古老相傳以為秦坑儒處也衛(wèi)宏詔定古文官書序云秦既焚書患苦天下不從所改更法而諸生到者拜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令冬種瓜于驪山坑谷中溫處瓜實成詔博士諸生說之人人不同乃命就視之為伏機諸生賢儒皆至焉方相難不決因發(fā)機從上填之以土皆厭終乃無聲此則閔儒之地其不謬矣唐天寶中改為旌儒鄉(xiāng)立旌儒廟 【賈至作碑】 硙千谷在縣西南七里

鳳皇原后漢延光二年鳳皇集新豐即此原也亦驪山之唐韋嗣立構(gòu)別廬于驪山鳳皇原

鸚鵡谷有重崖洞壑飛流瀑水中宗臨幸改為清虛原幽棲谷 【唐書曰新豐鸚鵡谷水清代傳云此水清天下平開皇之初暫清尋濁至是而復清】

狠石在縣東十里秦始皇陵東南二里形似龜初始皇之葬遠采此石將致之驪山至此不復動石崇一丈八尺周十八步

渭水在縣北十里西自萬年縣界來東入渭南縣界

泠水 【一作零】 在縣東三十五里來自渭南縣界亦曰百丈水水經(jīng)注曰泠水出胏浮山歷陰盤新豐兩原之閑北流注于渭 【沅案地形志陰盤有靈谷水即此零泠靈三字音同】

戲水在縣東二十七里漢書曰陳涉之將周章西入關(guān)至戲秦將章邯距破之應(yīng)劭曰戲宏農(nóng)湖縣西界也孟康曰水名也蘇林曰在新豐東南三十里師古曰戲在新豐東今有戲水驛其水本出田藍北界橫嶺至此而北流入渭孟蘇說是應(yīng)說失之戲許宜反水經(jīng)注曰泠水出浮胏山戲水出驪山鴻谷 【鴻一作馮沅案水經(jīng)注作馮公谷即師古所云愍儒鄉(xiāng)之馬谷馬字誤耳】 又北歷戲亭東即周幽王死處 【沅案此亦節(jié)損本文】 兩京道里記曰戲水周幽王以褒姒游于此故以為名水至濁北流入渭東西有店南去昭應(yīng)縣二十九里

陰盤城河水在縣東北十四里出縣北楊邨社

魚池水在秦始皇陵東北五里周四里水經(jīng)注曰泉出驪山本導源北流始皇葬于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zhuǎn)初造陵取土其地污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

酋谷水在縣東三十里流入渭 【沅案地形志作首谷水】

灥澄泉在縣西南五里 【灥從緣切雨而泉出也】

鳴犢泉在縣西北十里

石澗河在縣西二里

水碓河在縣西五里

王橋河在縣東三十里流入渭

渴牛井在縣東北上七里官道側(cè)井旁有還道縈繞及于水次

溫湯在縣南一百五十步驪山之西北雍州圖曰溫湯在新豐縣界溫谷即溫泉也三秦記曰驪山湯舊說以三牲祭乃得人可以去疾消病不爾 【沅案水經(jīng)注作不祭初學記無此句】 即爛人肉 【沅案水經(jīng)注所引云云不同此與初學記同】 俗云始皇與神女戲不以禮 【沅案水經(jīng)注初學記皆作游而忤其指】 神女唾之則生瘡始皇怖謝神女為出溫泉而洗除后人因以為驗 【沅案此亦同初學記】 漢武帝故事曰驪山湯初始皇砌石起宇至漢武又加修飾焉張衡賦序曰余適驪山觀溫泉浴神井嘉洪澤之普施十道志曰今案泉有三所其一處即皇堂石井周武帝天和四年大冢宰宇文護所造隋文帝開皇三年又修屋宇列樹松柏千株余貞觀十八年詔左屯衛(wèi)大將軍姜行本將作少匠閻立德營建宮殿御賜名溫泉宮太宗因幸制碑咸亨二年名溫泉宮 【唐年小錄曰開元十年置溫泉宮寔錄與元和郡縣圖志曰開元十一年初置溫泉宮】 天寶六載改為華清宮驪山上下益治湯井為池臺殿環(huán)列山谷明皇歲幸焉又筑會昌城 【是歲發(fā)馮翊華陰等郡丁夫筑會昌羅城】 即于湯所置百司及公卿邸苐焉華清宮北向 【正北門外有左右朝堂門北相對有望仙橋北有左右講武殿】 正門曰津陽門 【宮北門之內(nèi)曰津陽門門外有宏文館以下見津陽門詩注及今所在遺跡】 東面曰開陽門 【宮之東面正門也門外有宜春亭】 西面曰望京門 【宮之西面正門也門外近南有御交道上嶺通望京樓】 南面曰昭陽門 【宮之南面正門也今謂之山門門外有登朝元合之路本唐之御輦便路也】 津陽門之東曰瑤光樓 【南有小湯】 其南曰飛霜殿 【寢殿也白少傳以長生殿為寢殿非也】 御湯九龍殿 【在飛霜殿之南】 亦名蓮花湯 【明皇雜錄曰元宗幸華清宮新廣湯池制作宏麗安祿山于范陽以白玉石為魚龍??幾鴈仍以石梁及石蓮花以獻雕鑴巧妙殆非人功上大悅命陳于湯中仍以石梁橫亙湯上而蓮花纔出水際上因幸華清宮至其所解衣將入而魚龍??幾鴈皆若奮鱗舉翼狀欲飛動上甚恐遽命撒去而蓮花今猶存又嘗于宮中置長湯數(shù)十閑屋環(huán)回甃以文石為銀鏤漆船及白香木船致于其中至于木?戢棹皆飾以珠玉又于湯中壘瑟瑟及沉香為山以狀瀛洲方丈津陽門詩注曰宮內(nèi)除供奉兩湯外而內(nèi)外更有湯十六所長湯每賜諸嬪御其修廣與諸湯不侔甃以文蟲密石中央有玉蓮捧湯泉噴以成池又縫綴錦繡為??幾鴈致于水中上時于其閑泛銀鏤小舟以嬉游焉次西曰太子湯又次西少陽湯又次西尚食湯又次西宜春湯又次西長湯十六所今唯太子少陽二湯存焉】 玉女殿 【今名星辰湯南有玉女殿北有虛閣閣下即湯泉二玉石甕湯所出也】 七圣殿 【殿在宮中自神堯至睿宗昭成肅明皇后皆立衣袞衣繞殿石榴皆太真所植南有功德院其閑瑤壇羽帳皆在焉順興影堂果老藥室亦在禁內(nèi)】 宜春亭 【在開陽門外】 重明閣 【今四圣殿北臨高有重明閣倚欄北瞰縣境如在請掌閣下有方池中植蓮荷池東鑿井每盛夏泉極甘泠邑人汲之】 四圣殿 【重明之南曰四圣殿殿東有怪柏】 長生殿 【齋殿也有事于朝元閣即齋沐此殿山城內(nèi)多馴鹿有流澗號飲鹿泉金沙洞玉蘂峯皆元宗為名洞居殿之左玉蘂峯上有王母祠寔錄天寶元年新作長生殿集靈臺以祀神】 集靈臺朝元閣 【天寶七載元元皇帝見于朝元閣即改名降圣閣案上文立降圣觀疑非是】 老君殿 【朝元閣之南玉石為老君像制作精絕】 鐘樓 【在朝元閣之東】 明珠殿 【長生殿之南近東也】 筍殿 【殿側(cè)有魏溫泉堂碑其石瑩徹見人形影宮中號頗黎碑】 觀風樓 【樓在宮外東北隅屬夾城而達于內(nèi)前驅(qū)馳道周視山川大歷中魯朝恩毀坼以修章敬寺】 鬬奚?鳥殿 【在觀風樓之南】 桉歌臺 【在奚?鳥殿之南臺南臨東繚墻】 球場 【宜春亭之北門外曰球場其西曰小球場】 連理木飲鹿槽丹霞 【并在朝元閣之南】 羯鼓樓 【在朝元閣之東近南繚墻之外】 祿山亂后天子??干復游幸唐未遂皆圯廢晉天福中改為靈泉觀賜道士居之

安幕坳兩京道里記曰相傳漢高祖幸新豐安營幕于此枌榆社漢書曰高祖禱豐枌榆社張晏曰枌白榆社在新豐東北十五里

謝聚關(guān)中記曰在始皇陵北十余里

鴻門亭在縣東七里

曲郵亭張良追漢高祖處

步昌亭三輔黃圖曰成帝于霸陵北步昌亭起昌陵即成帝之廢陵也

麗戎故城在縣東二十四里殷周時麗戎國城也兩京道里記曰城高一丈五尺周回望

幽王城一名幽王壘在縣東南戲水上城高八尺周二百八十步 【兩京道里記在縣東北四十里】 國語曰幽王滅于戲蘇林曰戲邑名也在新豐縣東南三十里戲亭是也史記曰褒姒不好笑幽王為烽燧 【沅案史記烽作火?逢】 大鼓有寇至舉烽火 【沅案史記作舉燧火】 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欲說之 【沅案史記無欲字】 為數(shù)舉烽火其后不信諸侯諸侯益不至 【沅案史記無上諸侯二字益下有亦字】 犬戎共攻幽王 【沅案此節(jié)史記文增共字】 幽王舉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潘岳西征賦曰履犬戎之侵地疾幽王之詭惑舉偽烽以沮眾淫嬖褒而縱慝軍敗戲水之上身死驪山之北赫赫宗周滅為亡國

陰盤城在縣東北一十四里漢縣事見上兩京地里記湯泉水陰盤故城東門外去昭應(yīng)十五里故城漢高祖與太上皇所置新豐邑漢靈帝改封段潁陰盤侯即此是陰盤城高一丈三尺東西南北各三千一百步往來大路必由此城行人憧憧無所留礙近古帝王未嘗經(jīng)度必迂回城西別開御路貞觀中乘輿將自東門入湯泉水岸深數(shù)丈時水暴張平岸又見物如豬當土門臨命有司致祭其物起向北因失所在開元八年冬乘輿自南入行至半城黑氣自城東北角起倏忽滿城從官皆相失上策馬踰城赴官路下至渭川云氣稍解侍臣分散尋求乘輿所在既謁見悲喜迸涕上亦悵然自是還宮數(shù)日不出翰林學士通事舍人王翰作荅客問上之詞曰龍躍湯泉云漸回龍飛香殿氣還來龍潛龍見云皆應(yīng)天道常然何問哉

新豐故城在縣東北十八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在縣東十八里】

昌陵故城漢成帝鴻嘉元年以新豐戲鄉(xiāng)為昌陵縣師古曰戲水之鄉(xiāng) 【沅案水經(jīng)注曰關(guān)中記曰昌陵在霸城東二十里】

白鹿觀在縣西南一十五里驪山中本驪山觀有老母殿唐高祖武德六年幸溫泉傍觀川原見白鹿遂改觀名

太元觀兩京道里記曰唐武德二年置在驪山下開元二十七年以宮墻逼近于肅敬乃令諫議大夫道士尹愔徙之今在宮北一里

靈臺觀在零口店北二百步兩京道里記曰天寶初供奉睦霞奏置

寶云寺在零口鎮(zhèn)市東坡上臨零口去縣二十六里隋開皇中置號靈巖寺唐會昌五年廢咸通六年再置名鷲嶺寺太平興國六年改持國寺津陽門詩注曰本名慶山寺德宗時改寺有緣閣復道而上武后朝以禁匠取宮中制度結(jié)構(gòu)之

福嚴寺兩京道里記曰在縣東五里南山半腹臨石甕谷有懸泉激石成臼似甕形因以谷名名石甕寺太平興國七年改津陽門詩注曰石魚巖下有天然石其形如甕以貯飛泉故元宗以石甕為之寺名寺僧于上層飛樓中懸轆轤斜引修綆長二百余尺以汲甕泉出于紅樓橋樹之杪開元中以造華清宮余材修繕佛殿中有玉石像幽州山所進與朝元閣道像同至精巧無比叩之如磬余像并揚惠之塑脫空像皆元伽兒之制能妙纖麗曠古無儔紅樓在佛殿之西巖下臨絕璧樓中有元宗題詩草八分每句一體王維山水兩璧 【寺前有孔雀于下有赤茯苓入土千年則成琥珀】

露臺祠在縣東南十里即秦始皇祠也三秦記曰驪山顛有始皇祠不齋戒而往即風雨迷道強即死之 【沅案劉昭注郡國志引三秦記字多不同】 兩京道里記曰到彼即下視諸山有羲軒巳降形 【唐王玙請于昭唐縣南三十里山頂置尺華上官露臺大地婆父祠疑是此然三秦記已有之未詳】

秦始皇廟在縣東一十五里會德鄉(xiāng)

李真人廟兩京道里記曰真人名順興后魏時得道于此津陽門詩注曰順興后周時修道此山神堯傳禪真人潛告符契至今山下有祠宇

周幽王陵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兩京道里記曰陵高一丈三尺周三百步

秦始皇陵在縣東一十五里 【沅案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在雍州新豐縣西南十里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云在縣東八里】 史記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平天下天下徒送詣 【沅案舊本脫此字】 七十余萬人穿三泉下銅 【徐廣曰一作錮錮鑄塞也】 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今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 【徐廣曰人魚似魚?占四腳】 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漢書劉向傳秦始皇帝葬于驪山之阿 【師古曰阿謂山曲也】 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槨為游館 【李奇曰壙中為游戲之觀也師古曰多累石作槨于壙中以為離宮別館也】 人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黃金為??幾鴈珍寶之臧機械之變 【孟康曰作機發(fā)木人之屬盡其巧變也晉灼曰工匠為機咸皆知之巳下閉羨門皆殺工匠也】 棺槨之麗宮館之盛不可勝原 【師古曰言不能盡其本數(shù)】 又多殺宮人生薶工匠計以萬數(shù)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之師至其下矣 【師古曰周章陳勝之將】 項籍燔其宮室營宇往者咸見發(fā)掘 【師古曰言至其墓所者發(fā)掘之而求財物也】 其后牧兒亡羊羊入其鑿 【師古曰鑿謂所穿冢臧者音在到反】 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臧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數(shù)年之閑外被項籍之災(zāi)內(nèi)離牧豎之禍 【師古曰離遭也】 豈不哀哉是故德彌厚者葬彌薄知愈深者葬愈微無德寡知其葬愈厚邱隴彌高宮廟甚麗發(fā)掘必速由是觀之明暗之効葬之吉兇昭然可見矣賈山傳曰始皇死葬乎驪山吏徒數(shù)十萬人 【師古曰吏以督領(lǐng)徒以役作也】 曠日十年 【師古曰曠空也廢也言為重役空廢時日積年歲也】 下徹三泉 【師古曰三重之泉言其深也】 合采金石治銅錮其內(nèi)桼涂其外 【師古曰錮謂鑄而合之也音固沅案今本漢書桼作漆非】 被以珠玉飾以翡翠中成觀游上成山林為葬薶 【沅案今本漢書薶作埋皆俗改此是】 之侈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蓬顆蔽冢而托葬焉 【師古曰顆謂土塊蓬顆言塊上生蓬者耳舉此以對冢上山林故言蓬顆蔽冢也顆音口果反沅案今本漢書注無舉此已下十五字】 古史考曰秦始皇使形徒七十萬人作驪山北山石為碣水經(jīng)注曰項羽入關(guān)發(fā)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關(guān)東盜賊銷槨取銅牧人取羊燒之 【沅案水經(jīng)注尋作取】 火延千日 【沅案水經(jīng)注作九十日】 不能滅郡國志曰始皇陵有銀蠶金鴈以多奇物故俗云秦王地市 【沅案郡國志無此文】 關(guān)中記曰秦始皇陵在驪山之北高數(shù)十丈周六里今在陰平縣界此陵雖高大不足以消六十萬人積年之功其用功力或隱不見不見者驪山水泉本北流北流者陂障使東西流又此土無石于渭北諸山運取大石故其歌曰運石甘泉口渭水為不流千人一唱萬人相鉤今陵下余石大如蓲土屋其消功力皆此類也三輔故事曰始皇陵七百步以明珠為日月魚膏為脂燭金銀為??幾鴈金蠶三十箔四門施徼奢侈大過六年之閑為項籍所發(fā)兩京道里記曰陵高一千二百四十尺內(nèi)院周五里外院周十一里俗呼當陵南嶺尖峯作望峯言筑陵望此為準 【沅案裴骃引皇覽曰墳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

始皇太子扶蘇墓在縣東南三十四里墓崇九尺 【沅案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俱無】

后漢馮衍墓在縣東十四里墓崇二丈 【沅案章懷太子賢后漢書注曰衍墓在今新豐縣南四里太平寰宇記云在縣西四里】

唐奉天皇帝齊陵在縣東一十六里旌儒鄉(xiāng)新豐店西

唐文敬太子惠昭太子二陵在縣東一十五里旌儒鄉(xiāng)

恭哀太子陵在縣境 【沅案方志云在縣北】

莊恪太子莊恪陵在驪山北原

贈太尉段秀實墓在縣西一十五里

僧一行葬塔在銅人原明皇幸溫湯過其塔前駐馬徘徊

   鄠縣

鄠縣 【唐畿今次畿東北至府六十五里】 本夏之扈國也尚書啟與有扈戰(zhàn)于甘之野孔安國曰甘有扈郊春秋左氏傳夏有觀扈杜預曰始平鄠縣有扈鄉(xiāng)帝王世紀曰扈至秦改為鄠 【姚察漢書訓纂曰案戶扈鄠?cè)忠灰补沤褡植煌?甘亭殷為崇國文王代崇是漢志鄠縣屬右扶風 【有扈谷亭】 晉屬始平郡 【沅案春秋左傳舍諸靈臺杜預云在京北鄠縣葢承后漢地志云爾】 后魏太平真君七年屬京兆郡自漢至隋皆于鄠城置縣即今縣北二里故城是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其城周四里秀?頁垣尚在】 大業(yè)十年徙今治

縣境 【東西五十二里南北一百里】

五鄉(xiāng)管五里 【唐二十四鄉(xiāng)漢有長水鄉(xiāng)余不傳】

宜善鄉(xiāng)連縣郭管陳平里

扈亭鄉(xiāng)在縣西北一十二里管甘泉里 【沅案地里志云鄠有扈谷亭即此】

太平鄉(xiāng)在縣東一十五里管仁讓里

萯陽鄉(xiāng)在縣西一十三里管五萯里 【沅案說文云崩??右扶風鄠鄉(xiāng)讀若倍即謂萯鄉(xiāng)李斐音萯為倍是古音同也古文尚書丕子之責今文作負子是】

珍藏鄉(xiāng)在縣北一十二里管貨泉里

縣城周二里二十四步

甘泉鎮(zhèn)在縣西北三十里

秦渡鎮(zhèn)在縣東四十里 【一作四十五里】

馬祖壇在縣東北三十二里龍臺澤中

驛在北門內(nèi)東北去本府秦川驛七十里西至盩厔縣驛七十里

終南山在縣南二十里

雞頭山在縣東南三十一里十六國春秋曰苻生不能守長安欲西上隴山士卒散盡遂入雞頭山尋為追兵所害牛首山在縣西南二十三里南接終南山在上林苑中西京賦曰繞黃山而款牛首山海經(jīng)曰牛首之山有鬼草其葉如葵赤莖其秀如禾服之使人 【沅案中山經(jīng)無使人二字】 不憂 【三輔黃圖曰甘泉宮中有牛首山沅案山海經(jīng)牛首之山在霍山南四十里澇水潏水出其山與水俱在今山西浮山縣非此牛首也水經(jīng)注引山海經(jīng)云潏水即巢山之水也西北流與澇水合亂流西北徑高陵城北西流入于汾水元和郡縣志臨汾縣有潏水今澇水出浮山縣潏水出龍角山徑臨汾縣皆在山西故山海經(jīng)云又北四十里曰霍山樂史敏求誤附于此今世人并以此地所出飛魚為可已痔誤矣】

五床山在縣境 【沅案此亦無去縣道里恐郊祀志鄠有五床為是祠而非山或其山在醴泉此亦祠之與】 漢書曰鄠有五床 【案近世僧院有在重云山紫閣山云際山白云山者此并不載】

渭水北去縣十七里

豐水經(jīng)縣東二十八里北流入渭

潏水北過上林苑入渭 【沅案潏水舊作玉非】

澇水在縣西二里說文曰澇水出扶風鄠北入渭山海經(jīng)曰牛首之山澇水出焉西注于潏水多飛魚狀似鮒可已痔疾 【沅案此亦誤以山西澇潏為在此說見前疾山海經(jīng)作衕】 李善注文選曰潦水即澇水也漢書注顏師古曰潦音牢亦水名出鄠縣西南山潦谷而北流入于渭

高觀谷水在縣東南三十里闊三步深一尺其底并碎砂石北流入長安縣界合豐水

太平谷水在縣東南三十里闊七步深二尺其底并碎砂石北流入長安縣界合豐水十道志曰太平谷水一名林谷水即清渠水之上流也源亦出終南山

檀谷水十道志曰長樂渠之上流也源出縣南終南山檀谷

甘谷水在縣西南二十二里闊三步深一尺其底并碎砂石北流入興平縣界合渭水

耿谷水在縣西南三十里闊三步深一尺其底并碎砂石北流入興平縣界合渭水

扈陽谷水 【沅案今俗云化羊谷扈化聲相近】 十道志曰一名扈水又名馬腹陂水水經(jīng)注曰扈水上承扈陽池 【沅案水經(jīng)注無文而太平寰宇記亦引之】 沒豬泉在縣東南其源澄湛俗傳昔有野豬沒而為泉圖經(jīng)曰案說文豬亦潴也水所停曰豬尚書禹貢曰大野既豬亦曰彭蠡既豬滎波既豬皆由水所停爾又曰黑水西河為雍州終南惇物至于鳥鼠原隰底績至于豬野今鄠縣實終南之隈 【沅案豬野澤在今甘肅敏求以為在此誤矣】 沒汩沒也葢泉澤即水所亭爾俗而神之非也今傍有禹廟

渼陂 【沅案渼水經(jīng)注元和郡縣志俱作美】 在縣西五里出終南諸谷合朝 【一作胡】 公泉為陂十道志曰有五味陂陂魚甚美因誤名之本屬奉天又說文曰渼陂在京兆鄠縣其周一十四里北流入澇水唐寶歷二年勑渼陂令尚食使牧管不得雜入采捕其水任百姓溉灌勿令廢碾硙之用文宗初詔并還府縣

龍臺澤在縣東北三十里周二十五里有唐馬祖壇在其中十道志上林有龍臺觀上林賦曰登龍臺掩細柳是方輿記在豐水西北近渭

八部澤在縣東南一十八里周五十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皆云在縣東南五里】

滿地濼在縣東北二十八里周三里即鎬水上源東北流入長安縣界馮席邨

甘亭在縣西南五里續(xù)漢書曰在甘水之東長水鄉(xiāng)漢有營校之地胡騎所屯 【劉屈牦傳】

文殊臺一在縣東三十里 【沅案春秋左傳云秦獲晉侯以歸乃舍諸靈臺杜預云在京兆鄠縣周之故臺此缺載】

論公臺在縣西南五里

望仙臺在縣西三十里

新羅王子臺在東南六十里

縣故城在縣北二里即漢鄠城也周四里縣枕終南山灃鎬二水合流入渭山水之勝甲于秦中故班孟堅西都賦曰商洛綠其隈鄠杜濱其足

鍾官城又名灌鍾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銷為鍾鐻處

周酆宮在縣東三十五里 【沅案舊本脫三十二字】

秦萯陽宮在縣西南二十三里

隋太平宮在縣東南三十一里 【沅案舊本脫一字】 對太平谷

隋甘泉宮在縣西南二十二里對甘泉谷

漢宜春觀在縣境

逍遙棲禪寺在縣東南三十里后秦宏始三年置

云際山大定寺在縣東南六十里隋仁壽元年置為居賢捧日寺本朝太平興國三年改 【寺內(nèi)有李順興先生古記云順興初居長安大統(tǒng)鄉(xiāng)昆明池南居賢邨為周太祖所重今以所居邨置寺以居賢人號居賢寺因名邨為居賢邨順興自魏武之始隱居此山念持金剛經(jīng)聚壘瓦塔以記經(jīng)數(shù)南北三嶺時稱為中垝士嶺也其地舊有寺周武末寺廢至大業(yè)中乃以此地賜駙馬都尉吳國公尉遲安為柴莊安嘗見一老人素服謂安曰此古寺地何不再葺之安遂求置寺因掘地得順興石像焉】

周王季冢在南山 【沅案呂氏春秋云王季葬于渦山之尾即扈山也渦扈聲相近論衡作滑字之誤國策作楚山】

漢陳平墓在縣南十里 【沅案明一統(tǒng)志陳平墓一在完縣一在永城縣一在陽武縣河南府志云在洛陽縣蘭陽縣志云在縣鴉鶘劉邨皆無書傳可據(jù)當以此為是】

 長安志卷苐十六

  縣六

   藍田

藍田縣 【唐畿今次畿東北至府八十里】 秦舊縣也 【沅案史記六國表云秦孝公六年為縣】 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命太子向為藍田君 【沅案太平寰宇記及此舊云惠王脫成字非】 水經(jīng)注曰藍田縣葢子向之邑漢書曰藍田縣秦孝公置山出美玉周禮曰玉之美者曰球其次曰藍 【沅案周禮無文通典縣下亦有此語而不云周禮】 三秦記曰葢以縣出美玉故名藍田案縣秦屬內(nèi)史漢屬京兆尹 【沅案魏晉皆因之】 后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省縣 【沅案地形志云并霸城】 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復置隸京兆郡 【沅案地形志有山北縣亦此縣地】 后周閔帝三年析縣置玉山白鹿縣以二縣置藍田郡武帝建德二年省郡廢玉山白鹿入藍田以隸京兆自縣西三十里故城徙峣柳城今治是也唐武德二年析置白鹿縣三年更曰寧民 【沅案舊唐書作寧人葢承舊史避諱字】 又析藍田置玉山縣貞觀三年皆省 【沅案舊唐書云貞觀元年廢寧人玉山入藍田縣則此及新書志云三年誤】

縣境 【東西八十里南北一百里】

四鄉(xiāng)管四里 【唐二十二鄉(xiāng)有節(jié)婦鄉(xiāng)傳】

秦道鄉(xiāng)連縣郭管安仁里

玉山鄉(xiāng)在縣東一十里管嚴朱里

白鹿鄉(xiāng)在縣西南二十里管安道里

盧珍鄉(xiāng)在縣西北一十里管康和里

縣城本名峣柳城 【沅案峣柳字王莽傳亦作峣溜】 以前對峣山其中多柳因取為名水經(jīng)注曰泥水歷峣柳城南魏置青泥軍于城內(nèi)俗亦謂之青泥城晉中興書曰桓溫伐苻健遣京兆太守薛珍擊青泥城破之即其處也城周八里今縣城上東南一隅而已周三里余八十步崇一丈六尺凡三門

青泥驛在縣郭下

藍田驛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韓公堆驛在縣南三十五里 【作桓公驛者非】

藍橋驛在縣東南四十里

藋平驛在縣南五十五里 【以上五驛并廢】

玉溪館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入商州路俗曰硙子平

藍田關(guān)在縣東南九十八里 【沅案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在縣東南九十里】 即秦峣關(guān)也漢書曰趙高遣將將兵距峣關(guān) 【應(yīng)邵曰峣音堯峣山之門李奇曰在上洛北藍田南武關(guān)之西】 沛公引兵繞峣關(guān)踰蕢山擊秦軍大破之后周明帝武成元年徙青泥故城側(cè)改曰青泥關(guān)武帝建德三年改曰藍田關(guān)因縣為名隋煬帝大業(yè)元年徙復舊所即今關(guān)是

終南山在縣南七十里

藍田山在縣東南三十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在縣東二十八里】 范子計然曰玉英出藍田一名覆車山郭緣生述征記曰山形如覆車之象其山出玉亦名玉山后魏風土記曰山巔方二里圣賢仙隱之處 【沅案太平寰宇記引云仙圣游集之所】 劉雄鳴學道于此下有神祠甚嚴灞水之源出藍田谷西又西有尊盧氏冢次北有女媧氏谷則知此地是三皇舊居之所 【帝王世紀曰尊盧氏赫胥氏后】 魏略曰劉雄鳴藍田人少以采藥射獵為事常居覆車山每晨夜出行云霧中識其道不迷時人因謂之能為云霧晉太康地記曰藍田出美玉故曰藍田括地志曰臣泰案圣賢冢墓記驪山之陽多美玉今縣西北四十里有驪山即此山之北阜驪山之陽或謂此也

蕢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事見上 【鄭氏曰蕢音匱蘇氏曰蕢音蒯師古曰薛音是也邱怪反沅案水經(jīng)注有磈山即蕢山也磈蕢聲相近】

倒虎山一名元象山在覆車山北苻堅時王子年始隱于東陽谷后避石季龍之亂徙于此

峣山在縣南二十里

虎候山在縣境 【出地道記沅案今俗云虎坷山在縣西十五里候坷聲相近字之誤也志家不知乃云虎候山或即倒虎山非矣】

金山在縣南一十里 【沅案今方志云金山在縣東北三十里葢非】

七盤山在縣南二十里

王順山在縣東南二十里舊圖經(jīng)曰昔道人王順隱此山得道 【沅案今俗呼望舜山聲之誤】

阜兒山在縣東二十里鄉(xiāng)俗所傳嘗有一禽止此山眾禽隨之疑為鳳也因名鳳兒山語訛作皁兒山

白鹿原在縣西五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六里】 三秦記曰周平王東遷有白鹿游于此原以是得名葢秦運之象其原接南山西北入萬年縣界抵浐水晉書苻雄與桓沖戰(zhàn)于白鹿原 【晉中興書曰桓溫伐苻健督護鄧遐等奮擊于白鹿原】

風涼原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南接石門山北入萬年縣界遁甲開山圖曰驪山之西川有阜名曰風涼原亦雍州之福地即磈山之陰也 【沅案水經(jīng)注引云在磈山之陰】 水經(jīng)注曰狗枷川水有二原西川水出磈山之斫盤谷與苦谷二水合而東北流徑風涼原西 【沅案舊本脫徑字西字】

橫嶺在縣北三十五里自臨潼驪山東入縣界橫接華州界

桓公堆在縣南二十五里晉書桓溫伐苻健遣苻雄等拒溫于秋思堆后因名桓公堆

??爭坡在縣東南通典曰七盤十二??爭藍關(guān)之險路也

傾谷在縣東五十里

同谷在傾谷之西 【沅案水經(jīng)注作銅谷】

倒回谷在縣東南五十里霸水上源出此谷谷內(nèi)通商州洛南縣界

藍谷在縣東南二十里

輞谷在縣南二十里

采谷在縣西南三十里與輞谷并有細路通商州上洛縣石門谷在縣西南四十里 【唐昭宗干寧二年行莎城鎮(zhèn)又次石門鎮(zhèn)之圣壽寺】

庫谷在縣西南五十里谷有關(guān)

霸谷古滋水也亦名藍田谷水即秦嶺水之下流也東南至商州上洛縣界流入漢書曰霸水出藍田谷北入渭古曰滋水 【沅案舊本古曰上有師字葢后人依俗本地理志加入非也此班固自注】 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水經(jīng)注曰霸者水上地名也水出縣之藍田谷三秦記曰有川方三十里其水北流出玉銅鐵石圖經(jīng)曰其源出縣東南秦嶺倒回谷西北流九十里出縣界人萬年縣界騫邨岸闊六十尺 【十道志霸水源出終南山金谷沅案鄭樵通志地里略云霸水出永興藍田縣終南山金谷東經(jīng)臨潼北入渭然長安志云霸水從上洛界入漢今長安志無此文霸水亦無由入漢也即云入漢或由俗本字誤鄭樵以為經(jīng)證非矣】

金谷水出縣西南終南山之金谷水經(jīng)注曰水東北流注浐水又北流歷藍田川北注于霸 【沅案水經(jīng)注云浐水西北流與一水合水出西南莽谷東北流注浐水浐水又北流歷藍田川北流注于霸水即此水也】

劉谷水一名泥水出縣東南劉谷水經(jīng)注曰水出藍田山之東谷俗謂之劉谷西北與石門水合 【沅案水經(jīng)注但云輞谷水又西流入泥水泥水又西徑峣關(guān)北此所引皆無之葢今本脫文】

銅谷水出縣東銅谷水經(jīng)注曰石門谷東有銅谷水合輞谷水西注泥水 【沅案水經(jīng)注云西北有銅谷水次東有輞谷水二水合而西注又西入泥水上無石門谷文石門谷文在后云東川水出南山之石門谷】

白馬谷水出縣東白馬谷南流經(jīng)縣南又西北流入霸水

白牛谷水出縣西北白牛谷西南流入霸水

圍谷水又有岐谷水出縣西南岐谷南流入霸水

狗枷東川水出縣西南終南山水經(jīng)注曰上有狗枷堡秦襄公時有天狗來下有賊則狗吠之一堡無患故川得名焉 【沅案水經(jīng)注云得厥目焉】 又曰狗枷東川水出南山之石門谷次東有孟谷次東有大谷次東有雀谷次東有土門谷五水合而西北流歷風涼原東 【沅案今本水經(jīng)注作五水出谷西北歷風涼原東非】 入萬年縣界 【沅案此五字敏求增】

荊谷水自白鹿原東流入萬年縣唐邨界 【沅案此即水經(jīng)注之長水出杜縣白鹿原謂之荊溪也】

輞谷水出南山輞谷北流入霸水

藍谷水南自秦嶺西流經(jīng)藍關(guān)藍橋過王順山下水出藍谷西北流入霸水

傾谷水自秦嶺出南流入霸

采谷水自秦嶺出北流三十里入萬年界

石門谷水自秦嶺出北流三十里入萬年界

庫谷水自南山出北流入萬年界合浐水

蓼子??閑在縣南三里出南山西北流合輞谷水入霸水

咽瓠泉在縣西北一十五里舊圖經(jīng)曰唐李筌于此遇驪山老母說陰符經(jīng)傳教既畢令筌取水筌乃攜瓠就泉汲水已失老母因名咽瓠泉

桂泉在縣東北四十里泉畔舊有桂一根 【唐武德六年寧民令顏昶引南山水入京城】

冰池在縣東南六十里唐鑿冰之所

淹池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淹一作□】

石門湯在縣西南四十里石門谷口舊圖經(jīng)曰唐初有異僧止于此大雪其地雪融不積僧曰必溫泉也掘之果有湯泉涌出遂置舍兩區(qū)凡有病者浴多痊損后有白魚之瑞復神女頻降遂立玉女堂于湯側(cè)明皇時賜名大興湯院

昆吾亭在縣境漢宣帝霍皇后葬亭之東

藍田故城在縣西三十里

白鹿故城在縣西十一里

周玉山故城在縣東二十五里

唐玉山故城在縣東南四十三里有萬金堡

寧民故城在縣西南三十二里

青泥城在縣南七里案峣柳城亦謂之青泥城即今縣是也未詳復有此城

思鄉(xiāng)城一名柳城在縣東南三十三里舊說宋武帝入關(guān)筑城于此南人思鄉(xiāng)因名之 【沅案說出元和郡縣志】 又以城傍多柳故曰柳城

尚可堡在縣東今存

明巿堡在縣西南四十里

奚?鳥子堡在縣北四十里土坡狀如奚?鳥子因以為名

黃櫨堡在縣北三十里

漢御羞苑鼎湖宮皆在縣境

唐萬泉宮儀鳳三年建

萬全宮在縣東四十五里開耀三年詔新造涼宮為萬全宮 【高宗遺言萬全芳桂奉天壽宮并停廢文明元年武后詔奉天宮置道士觀芳桂萬全各置僧寺以舊宮為名沅案會要云儀鳳三年作永淳二年廢新唐書云永淳元年作宏道元年廢】

勝因寺即唐法池寺也在縣城內(nèi)舊圖經(jīng)曰寺舊有池故以名張說有藍田法池寺二法堂贊大中中改通靈寺后又改今名

崇法寺即唐悟真寺也在縣東南二十里王順山白居易有詩述其靈異后改名

永福寺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本唐神堯山莊

崇仁寺在縣東北四十里唐開元二十六年置

清源寺在縣南輞谷內(nèi)唐王維母奉佛山居營草堂精舍維表乞施為寺焉

虎候山祠漢書曰秦孝公置

金山神廟在縣南十里輞谷口金山之前舊圖經(jīng)曰黃帝時風后滅蚩尤之眾于此蓋風后之祠

濟眾侯廟在縣東南五十里倒回谷口其神名石門將軍唐京兆尹苐五琦楊知至祈雨有應(yīng)至干符中歲旱詔使致禱應(yīng)時沾霈遂封濟眾侯增葺廟宇今榜助順王未詳都神廟在縣城內(nèi)會縣境諸神歲時饗于此

黃崖神廟在縣東五十里傾谷口

古華胥氏陵在縣西三十里

荊軻冢在縣西北三十里

燕子冢在縣東八里 【沅案今方志云在縣東五里非】 漢書曰臨江閔王榮景帝太子 【沅案此節(jié)其文】 廢為臨江王 【沅案漢書曰廢為王】 坐侵廟壖地為宮上征榮將行 【沅案漢書云榮行】 祖于江陵北門既上車軸折車廢江陵父老流涕竊言曰吾王不反矣榮至詣中尉簿責訊王王恐自殺葬藍田有數(shù)萬燕 【沅案漢書作燕數(shù)萬】 銜土置冢上百姓憐之世名燕子冢 【沅案世名燕子冢五字非漢書】

賀若婦冢在縣西南一十五里婦縣人也姑有疾刲股肉奉姑疾遂愈府縣以聞敕旌表門閭名其鄉(xiāng)為節(jié)婦鄉(xiāng) 【□□載歲月疑唐事沅案此條小注各本脫字】

   醴泉

醴泉縣 【唐次赤今次畿東南至府九十里沅案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俱云東南至府一百二十里者唐及宋初治在此縣西又案今縣東三十里舊縣即宋故城也】 本漢左馮翊谷口縣地在九嵕山東仲山西當涇水出山之處故謂之谷口今縣東北四十里谷口城是 【沅案今縣東北十里是漢故城也】 王莽曰谷喙后漢魏晉為池陽縣后魏武帝于谷口置溫秀寧夷二護軍改池陽為寧夷縣隸咸陽郡西魏置寧夷郡后周改為寧秦郡 【沅案隋地里志后周改為秦郡無寧字又云以新畤甘泉二縣入焉則二縣地當在縣境也】 隋開皇十八年改寧夷縣為醴泉縣隸京兆郡 【沅按開皇三年置雍州煬帝改為京兆郡則縣初隸雍州后隸京兆】 以縣界有漢醴泉宮因以為名 【方輿記曰漢宣帝時開泉味如酒故以名縣亦漢宮之名也沅案漢醴泉宮當云周醴泉宮漢宣帝當云周宣帝字之誤也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并云縣以周醴泉宮名太平寰宇記又曰永壽縣醴泉苑在縣東北十里并宮并周所立宮在今永壽縣境尋檢書傳漢時無醴泉宮也】 其城即古仲橋城也 【沅案今縣北十里是唐故城】 唐武德元年析置溫秀縣 【案縣北有溫秀嶺當以此為名】 后省醴泉 【沅案唐書志云武德二年分醴泉置好畤縣三年分始平置醴泉縣此皆缺載】 貞觀十年營昭陵在九嵕山析云陽咸陽二縣復置醴泉縣 【沅案唐書志云武德三年分始平置醴泉則新唐書志及此皆云貞觀十年始復置非也】 隸雍州 【沅案唐書志云奉天縣文明元年分醴泉置則此當云文明元年分置好畤縣】 天授元年隸鼎州 【沅案唐書志云天授元年改雍州為京兆郡其年復舊二年分醴泉等縣置鼎州則此當云元年隸雍州二年隸鼎州】 大足元年還隸雍州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鼎州久視元年廢縣仍隸府】 廣德元年升為赤縣 【沅案唐會要云廣德元年五月一日升又案元和郡縣志云次赤縣又案縣以干寧中隸威勝軍尋復舊梁干化中又隸威勝軍后唐晉漢周仍屬京兆府此皆不載而見干州下】

縣境 【東西六十二里南北一百二里】

六鄉(xiāng)管二百五十邨 【唐十六鄉(xiāng)有白鹿長樂瑤臺修文四鄉(xiāng)余不傳沅案說文云季??左馮翊谷口鄉(xiāng)讀若寧此缺載非也今縣東四十里有阡東鎮(zhèn)是阡季??形相近字之誤】

美華鄉(xiāng)在郭縣管邨四十四

通畤鄉(xiāng)在縣西北六里管邨二十四 【沅案宋故城在今縣東三十里故鄉(xiāng)鎮(zhèn)山水去縣道里多與今不同】

新望鄉(xiāng)在縣西一十二里管邨三十

崇孝鄉(xiāng)在縣東北一十五里管邨四十九

神安鄉(xiāng)在縣西北三十里管邨五十四

白涇鄉(xiāng)在縣北五十里管邨四十九

縣城周二里余一百步

醴泉鎮(zhèn)在縣城內(nèi)

北醴泉鎮(zhèn)在縣北二十里 【沅案今有甘北鎮(zhèn)疑是此】

醴泉驛在西門內(nèi)東南至咸陽驛四十五里西北至干州奉天驛七十里今廢

名光渡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涇甘渡在縣東北三十里

九嵕山在縣西四十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在縣東北二十五里者唐縣在宋縣西】 漢書地里志曰谷口縣九嵕山在西四夷郡國縣道記曰九嵕山東連仲山西當涇水出處高六百五十丈周十五里武將山在縣西北五十里 【一名馮山沅案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皆云在縣東北十八里者唐縣在宋縣西宋初仍之又案地里志云谷口有五床山祠五床山疑即武將山五武將床形聲俱相近今麟游亦有五將山見水經(jīng)注苻堅所入與此不同】

芳山在縣東北五十里 【一作方】

覆甑山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承陽山在縣西北七十里山有石泉三輔黃圖所謂浪水無勞山在縣西北六十里

溫宿嶺在縣北漢時溫宿國人令居此地田牧因以為名 【隋志作溫秀】

甘谷在縣西八十里

泥泉谷在縣西北三十里

石泉谷在縣西北六十里

波水谷在縣北七十里

承陽山兩水谷在縣西七十里

豆盧谷在縣西北八十里

黑狗谷在縣西北九十里

巴谷在縣西北九十里

白水谷在縣西北一百里

涇水自干州永壽縣西北流入縣界尚書禹貢曰涇屬渭汭 【屬隸也水北曰汭言治水注入渭】 毛詩曰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春秋左氏傳襄公十四年諸侯之大夫從晉侯伐秦以報櫟之役濟涇而次秦人毒涇上流師人多死 【以毒藥投涇水之上流晉師飲水多死】 史記曰秦二世夢虎嚙左驂殺之卜涇為崇二世乃齋望夷宮 【沅案此亦節(jié)文】 而欲祀之 【沅案史記云欲祀涇】 漢書曰涇雖不在大川之祀以近咸陽得北大川之祀漢書注顏師古曰涇水出安定涇陽笄頭山東至陽陵入渭益部耆舊傳曰漢武祀甘泉至涇橋有女子俗于涇水乳長七尺上怪遣問之女曰帝后苐七車知我時侍中張寬在苐七車對曰天星主祭祀齊戒不潔則女人星見水經(jīng)注曰涇水導源安定朝???縣西笄頭山秦始皇巡狩西出笄頭山即是山也葢大隴之異名 【按漢武故事張寬所對并云渭橋渭水北史曰苻堅以關(guān)中水旱不時議依鄭白故事發(fā)其王侯已下及豪望富室僮隸三萬人開涇水上源鑿山起堤通渠引續(xù)以溉園鹵之田百姓賴其利】

甘河自縣西北甘北鎮(zhèn)西來至縣東北涇甘渡河入涇水谷口城在縣東北四十里漢縣也溝洫志曰田于何所池陽谷口即此城也郊祀志公孫鄉(xiāng)言黃帝升仙于寒門水經(jīng)注曰九嵕山東仲山西謂之谷口即古寒門也 【沅案水經(jīng)注但云渠首上承涇水于中山西即瓠口所謂瓠中也無此文惟張守節(jié)引括地志正與此同】 案云陽縣谷池水所出謂之谷口未詳孰是

紫府觀在縣東北三十里唐太宗為道士薛頤置今廢

瑤臺寺在縣西北昭陵之西

要冊三廟一在市北一在縣西二十里一在縣西三十五里 【案漢志有天齊公五床山仙人五帝祠四所圖經(jīng)皆不著】

唐太宗廟在縣西門外去縣一里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皇朝建隆三年敕立廟祭祀】

肅宗廟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開寶敕云去甘北巡鎮(zhèn)三里】

太宗昭陵在縣西北六十里 【陵廟記在縣東三十里】 九嵕山白鹿長樂瑤臺三鄉(xiāng)界古逢蒲邨下宮去陵一十八里 【元和郡縣圖志曰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封內(nèi)周一百二十里

陪葬諸王七 【蜀王愔趙王福紀王慎越王貞嗣紀王澄曹王明蔣王惲沅案此書紀陪葬與唐會要略同文獻通考即用此文】 公主二十一 【清河公主駙馬都尉程懷亮晉安韋思安豫章唐善識新興長孫曦蘭陵竇懷悊高密段綸長樂長孫沖遂安王大禮南平劉元懿衡陽阿史那社爾新城韋正矩城陽薛瓘長廣楊師道襄城蕭銳長沙竇盧讓安康獨孤彥云臨川周道務(wù)普安史仁表潯陽汝南常山沅案三主無駙馬葢夭也】 妃嬪八 【鄭國夫人彭城夫人紀國太妃韋氏越國太妃燕氏趙國太妃楊氏賢妃鄭氏才人徐氏竇卿妹石塔】 宰相一十三 【中書令馬周岑文本崔敦禮司徙英國公李績尚書左仆射魏國公李靖左仆射虞國公溫彥博右仆射宋國公蕭瑀左仆射申國公高士廉左仆射梁國公房元齡太子太師鄭國公魏征高陽公許敬宗右仆射萊國公杜如晦太尉趙國公長孫無忌沅案唐宰相陪陵尚有宇文士及見新舊史而此不載杜如晦陪陵新舊史皆無考舊史云貞觀七年十二月狩于少陵原詔以少牢祭杜如晦杜淹李綱之墓則如晦墓不在此】 丞郎三品五十三 【戶部尚書莒國公唐儉吏部侍郎馬載戶部尚書武陽縣公李大亮衛(wèi)尉卿齊國公房仁裕禮部尚書張俊允國子祭酒孔穎達禮部侍郎孔志亮工部侍郎孔惠元散騎常侍褚亮秘書監(jiān)永興公虞世南工部尚書閻立德吏部尚書姜晦中書舍人杜正倫殿中監(jiān)唐嘉會學士姚思廉衛(wèi)尉卿魏叔玉光祿卿姜遠秘書監(jiān)岑景倩宗正卿李芝芳光祿卿房光義衛(wèi)尉卿房光敏子閬州刺史誕清河郡主婿贈鴻盧卿竇庭蘭金州剌史盧貞松天策府記室薛收宗正卿段倫金紫光祿大夫長孫璇贈吏部侍郎安康伯太史令薛頤銀青光祿大夫李震洪州刺史吳黑闥晉州刺史裴藝寧州刺史竇義節(jié)衛(wèi)州刺史蕭業(yè)吏部郎中馬覬幽州都督平元公長孫敞原州都督李政明臨淮公李規(guī)瑯邪公李珍常山公李倩千金公李俊中山公李琚汝州別駕房漸左清道率房回江夏郡王道宗夔國公劉宏基雍州長史李弼特進觀國公楊仁恭原州都督史幼虔陜王府司馬謙芮國公豆盧行業(yè)西平郡王李琛簡州刺史建寧公李震安南都督姜簡】 功臣大將軍以下六十四 【大將軍薛國公阿史那忠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尉遲敬德右驍衛(wèi)大將軍嘉川縣公周仁護鎮(zhèn)國大將軍丹陽公李客師大將軍鴈門公梁建方左鎮(zhèn)衛(wèi)大將軍號國公張士貴左武衛(wèi)大將軍翼國公秦叔寶大將軍周國公鄭仁泰益州都督王愔輔國大將軍劉宏基武衛(wèi)大將軍牛進達公孫武達阿史???什缽苾金吾大將軍梁敏左衛(wèi)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監(jiān)門大將軍仇懷古大將軍薛咄摩芝大將軍蘇花熟大將軍漢東公李孟嘗光祿大夫芮國公豆盧寬大將軍尉遲保林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武衛(wèi)大將軍天水郡公邱行恭金紫光祿大夫賀蘭整大將軍張?zhí)珟煿谲姶髮④娫S洛仁大將軍張延師大將軍瑯邪王駢右衛(wèi)大將軍史大柰左武衛(wèi)大將軍懷德縣公牛伯億左金吾大將軍梁仁裕右屯衛(wèi)大將軍金城郡公姜確左監(jiān)門大將軍王波利大將軍公孫雅靖大將軍可汗阿史那步真大將軍史奕大將軍李森大將軍阿史那德昌右監(jiān)門將軍執(zhí)失善左金吾將軍房光忠內(nèi)侍將軍張阿難橫野將軍都督拔野鐵都督渾大寧史氏祔將軍盧國公程知節(jié)于闐王尉遲光母阿史那氏祔將軍仇務(wù)薦右武衛(wèi)大將軍懷寧縣公杜君綽大將軍麻仁靖右監(jiān)門大將軍賀拔儼將軍魯何道將軍楊思訓將軍元仲文將軍豆盧承基將軍斛斯正貴將軍徐定盛將軍康野將軍段志元將軍薛萬鈞將軍元思賢將軍李丞祖中郎薛承慶右郎將尉遲昱右衛(wèi)郎將姜昕中郎將段承爽案陵廟記圖然所載陪葬諸臣姓名差舛恐未得其詳或有不當陪葬者更須參校乃善】 所乘六駿石像在陵后青騅平竇建德時乘 【贊曰足輕電影神發(fā)天機乘茲飛練定我戎衣】 什伐赤定王世充竇建德時乘 【贊曰??廠??澗未靜斧鉞申威朱汗騁足青旋凱歸有中四箭處】 特勒驃平宋金剛時乘 【贊曰應(yīng)策騰空承聲半漢入險摧敵乘危濟難】 颯露紫平東都時乘 【贊曰紫燕超躍骨騰神殿氣詟三川威凌八陣】 拳毛馬?瓜平劉黑闥時乘有石真容自拔箭處 【贊曰月精案轡天駟橫行弧矢載戢氛埃廓清有中九箭處】 白蹄烏平薛仁杲時乘 【贊曰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鞭定蜀】 寢宮在山上元無井泉百姓供水勞獘后經(jīng)野火徙瑤臺寺側(cè)葺行宮貞元十四年欲就寺側(cè)修復之以移改舊制訪近臣杰議然后葺焉

肅宗建陵在縣東北一十八里武將山修文鄉(xiāng)劉邨四十里下宮去陵五里陪葬功臣一 【尚書汾陽郡王郭子儀】

沅案載昭陵陪葬者此外有陵廟記唐會要文獻通考昭陵圖及近人讀禮通考諸書所載各有訛舛葢陪陵例有三一賜葬如諸王公主妃宰相丞郎功臣大將軍也二祔葬子從其父孫從其祖與特賜葬異也三石刻諸蠻夷君長后人亦誤以為陪陵也新舊史所紀但賜葬者故與諸書異沅自官關(guān)隴前后十余稔嘗以案部周覽古王賢哲墓道不修樵牧上下心用慨焉其在祀典者請

帑修護余亦立石書名飭縣勿損昭陵在醴泉縣東北五十里以乾隆四十二年八月飭知縣張心鏡特起圍墻立碑亭十余所四十八年十月又飭知縣蔣騏昌復加修筑并立碑紀事又東西立石書陪葬諸臣名位以垂久遠后之好古者庶有述焉因以碑文附于此志

大清防護昭陵之碑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陜西西安等處地方贊理軍務(wù)兼理糧餉 欽賜一品頂帶畢沅撰文

夫如堂者密實惟帝之囿時積高曰雍乃神明之冢舍是以尊盧虛隴尚仿像于藍田西海衣冠必封崇于上郡何況龍蟠大壑比鄗聚之聲靈天命元宮繼長陵之功烈者哉醴泉縣西北六十里九嵕山唐太宗文皇帝昭陵之所在也帝提劍乘天握圖出震驅(qū)除吞噬彈壓殷齊白魚赤帝之祥版泉丹水之跡讓黼扆而肅五日之禮遇斧斨而正二叔之辜浮龜不足效其文斷鰲不足媲其武帝系之所傳史牒之所頌盡美又善無得而稱焉原其終始靡閑歸藏乃若山陵有彰圣哲且夫雄略之主必旁皇乎上仙葢代之氣每綢繆于沒世水衡灌地將為江河玉桃服尸思畢天地故以七十余萬驪山穿治之徒一萬六千茂陵大徙之戶帝則深遵節(jié)約廠?堇鑿嵯峨似委宛之桐棺擬谷林之通樹萬乘之貴悟旨莊周獨決之明征言季札克終后志遂下王言侍衛(wèi)減于常儀瓦木止于形具此則帝之儉也臧弓??日狗志士因而拊心長頸烏喙哲人于焉長往子胥抉目于吳闕彭越覆醢于淮南未嘗不掩浸潤之明損豁達之度帝則我言嫵媚推心置腹之誠袒見瘡痍丈夫意氣之語暨乎鼎湖須?冉去閔墮地之空號??水水和存想張朝而再見金枝玉葉左武右文前部壴??吹東園秘器祁連之冢亙馳道以如山圖畾?大??奰之文蔽元宮而似壘此又帝之仁也兵者兇事不得已而用之守在四裔將羈縻而勿絕然奇肱之車飛而偶至長臂之服通而復迷帝則薄伐之勇系馘于明堂畏懷之徒輸誠于身后至使酋豪謝罪慕濺血于墳沙蕃長歸朝斗圖形于元闕拜官尚主天下一家椎發(fā)雕題駿奔左右此又帝之大也昔者宣尼遺訓古墓無墳漢臣陳言南山有隙亡羊之牧焱?欠誤入于三泉踞虎之邱驟見傷于敵國帝則流連翰墨眷惜鍾王以堯典之同棺當佳城之銘槨卒令沙邱之字勢??木于登堂寶鼎之埏力窮于發(fā)弩嗟爾后世似有先知倒我衣裳詒之繭紙此又帝之智也若乃宣室之問不信無征墨翟之言將聞豈見鬼雄非毅魂氣何之楚平一去被辱于仇鞭武皇見形憤心于磨劍帝則歸復于土陟降在天呼嘯若瑾之神叱咤投壺之電黑云閃野遏妖寇于咸陽黃旗立空御賊軍于華澤皇堂奏異血汗如神祖龍無所用其驅(qū)蚩尤不足比其縱此又帝之靈也帝緝熙之德不懈于生存服畏之思彌光于奕祀故能奠不朽之基業(yè)享絕代之明禋置廟設(shè)祀建隆開寶之遺陵戶豐碑洪武崇禎之跡我

國家光宅八表懷柔百神屢致馨香頻加守護使星夜出映園寢之神光燎火朝輝??集封中之云氣沅守官關(guān)隴案部池陽瞻拜神宮周游墓道其山也北據(jù)寒門之坂南帶甘泉之流右睨溫秀之峯左眺穛獲之藪巖巒山?截嶭三嵕角其雄名??登道盤紆九疑爭其遠勢非煙非霧立而望之郁郁蔥蔥佳哉氣也而風高壤裂石室摧基地阻荊生陰堂絕棧樵穌下上曾無百步之防鏵臿侵凌或至諸臣之冢穹碑半剝翁仲全傾因以乾隆四十二年橄筑圍墻三十余丈大書瓦屑邕分藐隸之奇列植松楸??犮舍甘棠之敬旋因入覲

上適疇咨始知聰明之德久契乎

圣懷平成之歡待格乎神漠沅再之官又踰五稔兼營祠宇特用陵租知縣蔣君能平其政實任斯勞恐古墓之為田考陪陵于往牘紀其名位復立貞王?民仰體

皇謨光昭來者將與會稽窆石共磨滅于苗山風后神堆謝浮沈于黃水游心隨武九原可作之臣寧想非熊五世歸周之葬風云如會陵谷長存豈止狄山之紀久迷視肉之方濟陰之祠但獲龍魚之瑞云爾

乾隆四十九年閏三月望日醴泉縣知縣蔣騏昌立石 【孫星衍醴泉縣志昭陵陪葬考云案長安志載陪葬名位后云案陵廟記圖然所載陪葬諸臣名位差舛恐未得其詳或有不當陪葬者更須參校乃善敏求此言葢其時未暇考史也陪葬名位當以會要長安志為本而證之史葢二書最先出文獻通考及讀禮通考舊志皆因之會要所記妃七人王七人公主十八人宰相十二人丞郎三品以下五十人功臣大將軍五十七人校諸書為簡核然考宇文士及陪陵見于新舊史契苾何力公孫武達陪陵見于新舊史及方志而皆不載是其疏也豆盧承基或作仁業(yè)或作承業(yè)字多不同舊史云豆盧欽望父仁業(yè)宰相世系表作承業(yè)京兆金石錄有碑作承基嘗見萬年宮碑陰題名正作承基則是一人字作承基者是而會要已有仁業(yè)又有承基又前岑文本云并男景倩后文有岑景倩是其謬也右衛(wèi)大將軍李思摩以蕃王附葬見于新舊史其薩寶王贊普即劉書吐蕃傳所稱贊普棄宗弄贊高宗授為駙馬都尉者新羅王女真德即新羅傳王善德妹真德永徽元年大破百濟之眾者二人但刊石像形于昭陵元闕之下而以為陪陵又其謬也岑文本云并男景倩房光義云并男原州別駕暉咸陽縣丞曜房光敏云并男閬州刺史誕是明其附今考馬覬載子載周子孔元惠志約子志約穎達子姜晦及皎遐子遐簡子簡確子唐嘉會儉子魏叔玉征子豆盧真松承基子承基寬子蕭業(yè)銳子李政明李客師靖弟尉遲寶琳敬德子阿史那道真社爾子楊思訓恭仁子此皆無奇異功績直附其父故不得與陪陵同史例不載而會要列在陪葬不云并男又其謬也其時有功臣子弟實又陪陵而非附葬者若蕭銳之不因瑀程處亮之不因知節(jié)史則載之亦不可不知也江夏王道宗卒于象州新書云始諸王妃主自垂拱后被害者皆棄掩之神龍初詔州縣普加求訪諸王皆陪葬昭獻二陵道宗陪葬或以此時與襄武王琛亦復有功此二人實是陪陵當次在諸王未而與承郎同列又臨淮公李規(guī)瑯琊公李珍常山公李倩皆越王真子千金公李俊曹王明子李之芳承祖子承祖煜子煜蔣王惲子中山王李琚休道子休道亦蔣王惲子此數(shù)人皆應(yīng)附諸王而與陪葬諸臣并列又其謬也至以瑯琊王沖為駢蕭守業(yè)為蕭業(yè)之類或由字誤不足論已長安志于公主中增潯陽汝南常山妃嬪中增竇卿妹石塔宰相中增杜如晦丞郎中脫姜晦增段倫長孫璇安康伯薛頤銀青光祿大夫李震功臣大將軍中無李思摩薛寶王贊普新羅王女真德而增王愔劉宏基牛進達公孫武達阿史羅什缽苾梁仿阿史那社爾仇懷古賀拔儼楊思訓姜昕文獻通考用會要文亦增賀拔儼楊思訓姜昕考李思摩舊志稱其封懷化王贈兵部尚書夏州都督陪葬昭陵立墳以象白道山公孫武達新舊史皆云陪葬牛進達雖史無陪葬事而有佐命之勞見秦瓊傳或史闕其陪葬事師訓恭仁子或附其父則其所記實足補會要之缺矣若杜如晦陪陵新舊書皆無案舊史云貞觀七年十二月狩于少陵原詔以少牢祭杜如晦杜淹李綱之墓太平寰宇記萬年縣杜如晦墓在縣南三十里大趙邨則非陪陵明也阿史那社爾已見駙馬都尉王愔即蜀王愔已見諸王輔國大將軍劉宏基即夔國公劉宏基已見丞郎又見功臣阿史那什缽苾即突厥利可汗阿史那什缽苾亦在諸蕃君長昭陵刻名之列而誤以為陪葬此其謬也至所紀諸臣官位亦多與史不合然則會要長安志及文獻通考得失可考見矣近讀禮通考大都據(jù)京兆金石錄碑凡唐臣葬醴泉者則皆以為陪葬善乎宮耀亮之言乙速孤父子墓在叱于邨九嵕山后三十里不在文獻通考所指一百二十里墓田之內(nèi)安得謂之陪葬也又其重出者前有寧州剌史竇義節(jié)后有寧州刺史賈義節(jié)前有牛伯億后有于伯億前有原州都督李正朝后有原州都督李政明又不知張大師為延師之兄而云張俊允子無大師又以俗本文獻通考常山公李倩字誤為常州公而云常州司馬懷節(jié)苐四子又仇懷吉作仇懷古瑯琊王沖作駢岑文本子景倩作方倩云曼字之誤李客師作容師如此之類抑亦疏矣縣志之長仇懷古作吉同萬年宮碑陰題名公主中多三人妃一人同長安志其載盧赤松西平王安實補諸書所無然誤閻立德為立本牛進達為申進達孰失善為龔善劉宏基為宏真又誤入薛仁貴之類舛錯甚多今悉正之其范文光周錫圭諸君所考大都長短互見亦擇其善若宇文士及倍陵與金石志蕃王刻石之考證則星衍有力焉前人未之及也】

 長安志卷苐十七

  縣七

   櫟陽

櫟陽縣 【唐畿今次畿西南至府九十里沅案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皆云一百里】 本秦舊縣獻公自雍徙居焉 【沅案史記秦本紀云獻公二年城櫟陽六國表云十一年為縣】 漢高帝元年項羽以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如淳曰櫟音藥二年高帝為漢王還都櫟陽七年徙都長安高帝既葬大上皇于萬年陵遂分櫟陽置萬年縣以為陵邑治櫟陽城中故櫟陽城亦名萬年城 【沅案史記城櫟陽徐廣曰徙都之今萬年是也正義括地志云櫟陽故城一名萬年城在雍州東北】 王莽改曰師亭 【沅案王莽改櫟陽曰師亭改萬年曰異赤】 后漢省櫟陽入萬年后魏孝文太和二十二年析萬年置鄣縣 【沅案地形志作京??云太和二十二年置屬馮翊太平寰宇記及此皆作鄣考水經(jīng)注云渭水又東徑鄣縣西葢隴西郡之鄣徙也則字作鄣是】 宣武景明元年又析置廣陽縣屬馮翊郡周明帝二年省萬年入廣陽高陵二縣更于長安城中別置萬年縣廣陽仍隸馮翊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廣陽隸雍州唐武德元年改為櫟陽 【沅案舊唐書云武德元年改萬年為櫟陽分櫟陽置平陵此皆缺載】 二年析置粟邑縣 【沅案新唐書志云二年更平陵曰粟邑此不載平陵但云析置非】 貞觀八年廢粟邑入焉天授二年隸鴻州大足元年還雍州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元和十五年四月并移立奉先縣以奉景陵又案新唐書志云華州櫟陽天佑三年來屬此皆缺載】

縣境 【東西五十二里南北三十一里】

四鄉(xiāng)管四里 【唐二十五鄉(xiāng)元和元年析大澤鄉(xiāng)隸富平縣奉豐陵十五年析萬年鄉(xiāng)隸奉先縣奉景陵余不傳】

五陵鄉(xiāng)在縣東管平定里

清州鄉(xiāng)在縣西北管奉尊里

永豐鄉(xiāng)在縣東北管芬芳里

寧遠鄉(xiāng)在縣西南管高唐里

縣城周三里

櫟陽鎮(zhèn)在郭下

粟邑鎮(zhèn)在縣東北三十四里石川河東 【莽曰粟成】

渭水渡七西抵高陵縣東至下邽縣

田王渡 田家渡 周夏渡

圣力渡 萬安渡 耿渡

孟渡

石川河渡二并在縣東

橋渡   粟邑渡

渭河西自高陵縣界來入縣界流入下邽

石川河亦曰沮河在縣東三十里自華原富平兩縣來入縣界合渭水水經(jīng)注曰沮水東經(jīng)萬年故城十三州志 【沅案水經(jīng)注作闞駟曰此以意改】 萬年縣南 【沅案南當為西】 有涇渭北有小河謂此水也 【沅案此即禹貢漆沮既從之沮水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沮水一名石川河源出雍州富平縣東入櫟陽縣南】

五丈河在縣西南今涸

清渠在縣西耀州界青冶谷水下流也自三原高陵縣界來入白渠至縣界合渭水

五渠其水自洪門分人高陵縣北下并入渭水

中白渠 【從北苐一斗門七】  析波渠 【苐五斗門二】  中南渠 【苐三斗門七】  高望渠 【苐四斗門二】  偶南渠 【苐五在北原之南斗門一】

煮鹽澤在縣南十五里澤多鹽鹵苻秦時于此煮鹽周二十里

清泉陂在縣西南十里多水族之利

畦畤在縣東北二十里史記秦獻公時櫟陽雨金自以得金瑞故于此作畦畤櫟陽以祀白帝 【沅案封禪書云櫟陽雨金秦獻公自以為得金瑞故作畦畤櫟陽而祀白帝此以意改】 晉灼曰形如種??韭畦畤各一土封古縣城在縣北東西五里南北三里

漢師得宮在縣界

翊唐觀在粟邑鎮(zhèn)西南去縣二十里舊圖經(jīng)曰觀內(nèi)昔寇尊師舉家白日上升今廢

要冊廟在清川鄉(xiāng)陰邨去縣五里

漢武帝廟在五陵鄉(xiāng)嚴店邨去縣西南十八里

廬陵王廟在五陵鄉(xiāng)大順保西南去縣二十里

漢太上皇陵在縣東北二十五里郡國縣道記曰高帝葬太上皇于櫟陽北原其陵在東者太上皇在西者昭靈后也

   涇陽

涇陽縣 【唐畿今次畿南至府七十里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府北二百里疑非】 本秦舊縣史記秦昭王弟封涇陽君案今渭州平?jīng)鼋鐩荜柟食鞘菨h屬安定郡惠帝四年改池陽縣屬左馮翊故城在今縣西北二里以其地在池水之陽故曰池陽苻堅于今縣東南二十八里置涇陽縣后魏于縣置咸陽郡 【沅案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后魏下有廢字又案地形志云真君七年并石安則非廢也又云景明二年復屬咸陽此皆缺載非】 后周建德中省池陽縣隋開皇三年罷咸陽郡徙縣置于廢郡隸雍州即今縣也唐天授二年隸鼎州大足元年還隸雍州

縣境 【東西七十五里南北二十五里】

六鄉(xiāng)管六里 【唐十八里】

瑞寧鄉(xiāng)管神狐里

永順鄉(xiāng)在縣東管耦南里 【耦字類篇疑只是偶】

會仙鄉(xiāng)在縣東管仙洞里

廣吉鄉(xiāng)在縣東管張良里

河池鄉(xiāng)管養(yǎng)生里

宜善鄉(xiāng)在縣外管輔政里

洪池監(jiān)在縣西北五十里掌三白渠

涇陽鎮(zhèn)在縣城西街北

臨涇鎮(zhèn)在鄉(xiāng)西北宜善鄉(xiāng) 【白渠貫其中】

迎冬驛在廣吉鄉(xiāng)十道志曰舊池陽縣城俗名

迎冬城城中有尹吉甫碑后為驛今廢

涇水渡九

百光渡         寧甘渡        涇甘渡 【并縣西】

臨涇渡 【縣西北】  睦城渡 【縣西南】 劉洪渡 【縣南】

張茄渡 郭 渡 孫 渡 【并縣東南】

石安原在縣西南七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皆云在南七里】 崇二十丈東西三十八里南入咸陽縣界崔鴻前秦錄曰苻健攻張琚于宜秋還登石安原而嘆曰美哉斯原也悵然有終焉之志

長平坂在縣西南五十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作五里非太平寰宇記同此】 俗名睦城坂東方朔記曰 【沅案蓺文類聚云別傳】 漢武上甘泉 【沅案蓺文類聚上作幸】 至長平坂上馳道有蟲盤而覆地赤如生肝狀 【沅案蓺文類聚引云赤如牛肝】 頭口鼻耳齒盡具先驅(qū)旄頭馳還以聞方朔從上在后車 【沅案蓺文類聚引作屬車】 上使往視之還對曰怪也 【沅案蓺文類聚引云朔曰此謂怪哉】 上曰何謂對曰秦始皇拘系無罪幽殺無辜眾庶恨怨恨氣之所生也是地必秦之故獄處也詔丞相公孫宏按地圖果秦獄也上曰善當何以去之朔曰積憂者得酒而忘 【沅案蓺文類聚作解】 置酒其上必消糜以酒澆之果消 【沅案蓺文類聚引作乃取蟲置酒中立消】 上大笑曰東方生真先生也賜帛百匹自此之后屬車載酒 【沅案蓺文類聚引云屬車上盛酒又其余所引與此多不同此文較多】

涇水在縣西北自池陽縣界來東南入高陵縣界

白渠在縣西北六十里堰涇水入焉西自云陽縣界來東入高陵縣界十道志曰太白中白南白謂之三白渠也渠上斗門四十八 【元和郡縣圖志曰太白渠在縣東北十里中白渠首承太白渠東流入高陵縣界南白渠首承中白渠東南流亦入高陵縣界隋志有茂農(nóng)渠疑是此沅案元和郡縣志承皆作受】

三限口在縣東北在南北分渠處

限上十巡管斗門十一

限上下八巡管斗門八

南限管斗門十三

中限管斗門十二

北限管斗門三

焦獲藪在縣北亦名瓠口爾雅十藪周有焦獲郭璞曰今扶風池陽縣瓠中是也詩曰玁狁匪茹整居焦獲謂此也史記鄭國鑿涇水自仲山西邸瓠口為渠水經(jīng)注曰涇水東南流經(jīng)瓠口鄭白二渠出焉凡灌田萬頃 【沅案水經(jīng)注無文或今本脫云】

龍泉陂在縣南三里多蒲魚之利

胡縣城在縣西南角

秦望夷宮在縣東南八里 【沅案裴骃引張晏曰宮在長陵西北長平觀道東故亭處是也臨涇水作之以望北夷】

漢池陽宮在縣西北八里

長平觀在縣東南九里

赫連臺在縣北宜善鄉(xiāng)

龍泉廟在縣城西門外街北

涇河廟在瑞寧鄉(xiāng)

顯圣廟在廣吉鄉(xiāng)

五齊神廟在會仙鄉(xiāng)

白鹿神廟在瑞寧鄉(xiāng)

鄧太尉廟在河池鄉(xiāng)

   高陵

高陵縣 【唐畿今次畿西南至府八十里】 本秦舊縣孝公置左輔都尉冶所也史記秦昭王弟封高陵君漢隸左馮翊王莽改曰千春其治在縣西一里故城后漢左馮翊自長安出治高陵魏黃初元年改為高陸縣隸京兆郡 【沅案晉亦屬京兆】 其治今在縣西南后魏徙于今所 【沅案后魏改屬馮翊此缺載】 隋大業(yè)二年復為高陵 【沅案此當云又屬京兆郡】 唐武德元年析置鹿苑縣 【沅案舊唐書志云武德二年此及新唐書志皆云元年誤】 貞觀元年省天授二年隸鴻州大足元年還雍州

縣境 【東西二十八里南北三十三里】

五鄉(xiāng)管一百一十九邨 【唐七鄉(xiāng)會昌元年析清平鄉(xiāng)隸三原縣奉莊陵余不傳沅案說文有冉??亭】

仁義鄉(xiāng)在縣西七里管邨二十

奉君鄉(xiāng)在縣北八里管邨一十五

修真鄉(xiāng)在縣東一里管邨二十五

上原鄉(xiāng)在縣西南一十里管邨二十八

閏國鄉(xiāng)在縣南一十八里管邨二十一

縣城周二里余一百二十步隋大業(yè)七年筑

高陵鎮(zhèn)在縣城內(nèi)

渭橋鎮(zhèn)在縣南一十八里

毗沙鎮(zhèn)在縣西南一十八里

鴻臚館在縣南一十八里今廢

神皐驛在縣北一百五十步今廢

奉政原在縣南一十一里東西長三十里南北闊三里

鹿苑原在縣西南三十里東西長一十五里南北闊一里

三輔黃圖曰安陵有果園名鹿苑

涇水西南來自涇陽縣界合渭水

渭水在縣西南二十里來自咸陽界流入櫟陽界

白渠自涇陽縣界三限下中限為一渠流至縣界彭城兩下分為四渠并溉民田 【唐寶歷元年令劉仁師請更水道渠成名劉公渠彭城堰】

中南渠東西長三十五里

高望渠東西長三十五里

耦南渠東西長四十里

中白渠東西長三十里 【四渠下流并入櫟陽縣界】

古縣城在縣西一里周七里崇一丈五尺闊四尺 【沅案此漢故城】

高陸故城在縣西南周二里 【沅案此魏高陸故城】

唐龍躍宮在縣西十四里唐神堯舊宅武德六年以奉義宮建龍躍宮德宗改為修真觀內(nèi)有神堯真容御井靈柏梁開平中廢

正道觀在縣北十三里有吳道子畫今存

法隆院在縣南一十五里唐大歷元年置

昭惠院在縣東南三里唐大中年置

慶安泥寺在縣西南十里唐初置貞觀元年重修后廢晉天福六年再修

鹿臺神廟在鹿苑原上郡國志曰鹿臺祠百姓祈禱水旱有感俗名鹿臺將軍 【沅案此書所引郡國志劉昭注本皆無當是郡國縣道記也】

后秦二主墓 【姚萇姚興】 在縣東十三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姚興墓在縣東一十三里無姚萇太平寰宇記有】

唐西平王李晟墓在縣東南十里 【沅按裴度撰神道碑云葬于高陵縣奉正原】

   干佑

干佑縣 【次畿西北去府二百五十里沅案新唐書云縣中下】 本漢洵陽縣地唐萬歲通天元年析商州豐陽縣地置安業(yè)縣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分豐陽縣及招喻左綿等谷逃戶以置】 景龍二年隸雍州景云元年復隸商州干元元年改為干元縣隸京兆府尋還商州永泰元年為羌賊燒毀徙治今縣西北三十步長慶二年復治今縣光啟二年經(jīng)蔡賊焚蕩復徙今縣西北西王谷龍紀元年復歸舊縣漢干佑二年隸京兆府改為干佑縣

縣境 【東西三百二十五里南北三百五十里】

五鄉(xiāng)管十五里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舊三鄉(xiāng)今五鄉(xiāng)】

干佑鄉(xiāng)在縣西管里五

蘊谷里  東柱里  長陵里

西柱里  干佑里

小和鄉(xiāng)在縣西管里三

大和里  小和里  仵谷里

大和鄉(xiāng)在縣東北管里三

瓦谷里  長望里  西王里

左綿鄉(xiāng)在縣西北管里三

黃花里  青度里  團田里

平定鄉(xiāng)在縣東北管歸安里

歸安鎮(zhèn)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長陵山在縣東七十五里 【沅案山在今鎮(zhèn)安縣東北二十里此縣名既屢易治又頻遷故紀其見在山川道里也】

夢谷山在縣東南三十里其山崇峻常有云起 【沅案山在今鎮(zhèn)安縣東北三十里】

石驢山在縣西南一百八十里山有石狀驢 【沅案山在今鎮(zhèn)安縣東南一百里】

石馬山在縣南三十里山有石狀馬 【沅案山在今鎮(zhèn)安縣北四十五里】

車輪山在縣南五里 【沅案山在今鎮(zhèn)安縣北八十里】

考山在縣北七十里 【沅案山在今鎮(zhèn)安縣北百七十里】

重崖山在縣東五里 【沅案山在今鎮(zhèn)安縣東八十里】

??乍水在縣東五里出萬年縣界秦嶺下流入金州洵陽縣界 【沅案水經(jīng)注作柞水云西出柞溪南流徑重巖堡西屈而東流徑其堡南東南注于旬水??乍即柞字俗也】

蘊水在縣西南七里出考山下流入??乍河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蘊水在縣西南七里谷在今鎮(zhèn)安縣北七十里】

洵河在縣西南一百里出萬年長安兩縣界秦嶺下南流經(jīng)縣入金州洵陽縣 【沅案水經(jīng)注作旬水云出旬山東南流徑平陽戍下又東南徑旬陽縣與柞水合】

   渭南

渭南縣 【唐畿西至府一百三十里】 本漢新豐縣地前秦苻堅置渭南縣屬京兆郡漢初有渭南郡因以取名述征記曰渭南縣夷狄所置則謂堅也后魏孝昌三年徙置今縣東南四里明光原上為南新豐縣仍置渭南郡西魏廢帝二年分置靈源中源二縣改南新豐為渭南縣后周建德二年郡及二縣并廢入渭南屬雍州隋文帝開皇十四年徙縣于今治 【兩京道里記曰隋文帝過縣以原上乏水故徙之】 唐武德元年隸華州五年復隸雍州天授二年于零口鎮(zhèn)鴻州析渭南慶山置鴻門縣領(lǐng)渭南慶山高陵櫟陽鴻門五縣大足元年廢鴻州并鴻門入渭南縣隸雍州周顯德二年析隸華州

縣境 【東西三十八里南北七十五里】

四鄉(xiāng)管八里 【唐十九鄉(xiāng)】

神德鄉(xiāng)在縣郭下管里二

仁和里   豐陰里

石泉鄉(xiāng)在縣西南管里二

曹劉里   崛泉里

神川鄉(xiāng)在縣南管里二

清化里   樂坊里

廣陽鄉(xiāng)在縣東管里二

臨渭里   金泉里

縣城周三里余二十步重九尺括地志曰隋煬帝大業(yè)九年筑

渭南鎮(zhèn)在縣郭下

赤水鎮(zhèn)在縣東一十五里

堠子鎮(zhèn)在縣西南與藍田縣接境以南山多虎故立斥堠于此

渭南驛在縣郭內(nèi)東至華州佑順館三十四里西至臨潼縣驛六十二里南至商州洛南縣秦嶺為界無堠館北至耀州富平縣驛七十里

東陽驛在縣東一十三里兩京道里記曰西魏大統(tǒng)十四年置在東陽谷側(cè)因以為名

杜化驛在縣西一十三里兩京道里記曰亦大統(tǒng)十四年置在杜化川 【二驛今廢】

酋橋在縣東五里橋架酋水因名之

靈臺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倒獸山一名元象山在縣東南三十七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皆云在縣東南五十里】 十六國春秋曰王嘉字子平隱于東陽谷鑿崖宂而居弟子傳業(yè)者數(shù)百人亦皆宂處石季龍兵亂棄其徒眾至于長安潛德終南山結(jié)庵而止門人聞而復隨之乃遷于倒獸山即此也

廣狗谷在縣南三十里

廣鄉(xiāng)原在縣東南十里水經(jīng)注曰東陽水西陽水并南出廣鄉(xiāng)原北垂

新豐原一名青原在縣西南二十里水經(jīng)注曰泠水歷陰盤新豐二原之閑案今泠水經(jīng)此原之右

胡城坡在縣南一十五里東西一十五里南北接山三十里

柳侯坡在縣東南一十五里東西一十里南比接山三十里

羝羊?玄坡在縣西南二十里東西三十里南北接山三十里

蟲?奉蛤土?追在縣南二十里崇三十尺周二百步

孟家土?追在縣南六十里崇一百尺周二百步

灰土?追在縣西南五里崇三十尺周一百步

渭水西自臨潼縣界流入去縣四里東流入鄭縣界

酋水出縣西南石樓山水經(jīng)注曰酋水出倒獸山南總五水單流北注經(jīng)秦步高宮東歷新豐原東而北經(jīng)步壽宮西又入渭

東陽谷水出縣東南廣鄉(xiāng)原北

西陽谷水出縣東南廣鄉(xiāng)原北

杜化谷水出縣西南

零谷水出縣西

梁泉在縣東南一百五步

甘泉在縣城內(nèi)

姜泉在縣城內(nèi) 【唐陸贄為尉有詩曰姜泉流渺渺夾砌樹陰陰葢縣內(nèi)多引流泉】

漕渠在縣北一里來自臨潼東入鄭縣界今涸

王尚澤在縣西十五里

靈池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后魏永熙元年水自涌出因而成池周八十步

鴻門亭即漢高帝見項羽之處大道北下坂口名

半日邨太平寰宇記曰此邨以山高蔽虧陽形常照其一半

風門三秦記曰在新豐縣東南兩阜相對其所多風

釣魚峰在縣東南十七里

縣故城在縣城北周一里余二百八十步崇一丈括地志曰渭南故城在縣治東南四里西魏文帝大統(tǒng)十六年筑 【案縣故城疑苻堅所置渭南縣括地志所引當是南新豐縣】

右倉堡城在縣東三里

張堡城在縣東南三十里

嚴堡城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青原堡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姚堡城在縣南二十里

胡城在縣南十里舊說匈奴休屠王部落降漢筑此城以居因名胡城

秦步高官一名市邱城在縣西南三十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二十里】

隋崇業(yè)宮在縣東十五里煬帝大業(yè)二年置

唐游龍宮在縣西一十一里兩京道里記曰唐開元二十五年敕兩京行宮遠近不等宜令將大匠康?工幾言?與州縣均融修葺取黑龍飲渭名之今有遺址

建明觀在縣西三十里后魏普泰元年置今廢

慈云寺在縣城內(nèi)本唐啟休寺元和中置后改今名

后魏孝武帝孝陵在縣東南二十二里廣鄉(xiāng)原陵崇六丈周一百二步石人虎尚存

 長安志卷苐十八

  縣八

   蒲城

蒲城縣 【唐次赤西南至府二百四十里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府東南九十里】 本秦重泉縣史記秦簡公城重泉 【沅案史記正義曰重泉故城在同州蒲城縣東南】 歷漢如之 【沅案此當云屬左馮翊】 莽曰調(diào)泉后漢復舊 【沅案晉亦屬馮翊】 至后魏省即今縣南五十里重泉故城是孝文帝太和十一年 【沅案地形志云十二年】 分白水縣置南白水縣以在白水之南為名 【沅案此當云屬白水郡】 西魏廢帝三年改白水為蒲城縣以縣東有蒲城因名之本屬同州 【沅案隋志云西魏置白水郡開皇初郡廢則此當云隋屬馮翊郡此皆缺載又云本屬同州非又案元和郡縣志說亦同】 唐開元四年以縣之豐山建睿宗橋陵改為奉先縣仍隸京兆府十七年升為赤天佑三年復屬同州皇朝開寶四年改曰蒲城天禧四年隸華州

縣境 【東西九十里南北八十里】

十鄉(xiāng)管十里 【唐二十二鄉(xiāng)元和元年析神泉鄉(xiāng)隸富平縣奉豐陵十五年以櫟陽縣萬年鄉(xiāng)來屬奉景陵又有宣化豐陽寧康三鄉(xiāng)余不傳】

呂寧鄉(xiāng)管宜安里

善化鄉(xiāng)管孝仁里

崇德鄉(xiāng)管懷化里

龍樂鄉(xiāng)管豐山里

翔鸞鄉(xiāng)管懷仁里

普濟鄉(xiāng)管伍龍里

懷仁鄉(xiāng)管圣母里

蒲城鄉(xiāng)管溫泉里

原陽鄉(xiāng)管積善里

賢相鄉(xiāng)管勛貴里

縣城周八里一百八十步崇七尺壕深四尺

蒲城鎮(zhèn)在縣城內(nèi)

荊姚鎮(zhèn)在縣西南三十里

車渡鎮(zhèn)在縣東南五十里

常樂鎮(zhèn)在縣東南四十里

漢帝鎮(zhèn)在縣東南一十八里

折沖府五

相原府   孝德府   溫湯府

宣化府   懷仁府

昌寧驛在縣城內(nèi)

通智驛在縣西北景陵下去縣二十里

堯山驛在縣北光陵下去縣一十里

孝城驛在縣東北泰陵下去縣三十里

豐山驛在縣北橋陵下去縣三十里

豐山在縣西北三十里 【一名蘇愚山】

金粟山在縣東北二十里

白堂山在縣東北三十五里舊圖經(jīng)曰山之前秦白起立寨之所因以為名 【沅案今方志云白堂山即良將谷據(jù)此與良將谷相去五里葢志以白堂山為白堂谷】

不羣山在縣東北白堂山南舊圖經(jīng)曰諸山累累峰巒相接唯此山孤迥因以為名俗謂之孤山

金熾山在縣西北二十里

堯山亦名浮山在縣北二十里舊圖經(jīng)曰昔堯時洪水為災(zāi)諸山盡沒唯此山若浮因以為名

重山在堯山前舊圖經(jīng)曰以其與堯山有重迭之象故號重山

銅斗山在縣西北四十里

馬冢山在縣西北五十里

木屐土?追四在縣東偏南五十里沮水之岸舊說夏禹治水至此屐下??廾泥積之成土?追各周二里崇一百尺

蟠龍神原在縣西三十里舊圖經(jīng)曰唐明皇游幸見原上云霧中有黃龍之狀于下得石狀似蟠龍以其地為龍樂鄉(xiāng)今其石尚存

良將谷一名白堂谷在縣東北三十里

炭谷在縣西北二十里此入出炭

佛空谷在縣西北三十五里谷內(nèi)有佛空院唐會昌五年□

白馬谷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洛水谷在縣東五十里山白水縣來南流一百里入同州馮翊縣

白鹵泄渠在縣南四十里白鹵鹽池連東入沮水闊五十尺深二丈葢鹵水泛漲流注故曰鹵渠

溫湯在縣東六十里源出沮水之岸西流二里入于沮水山陽堰在縣北一十里舊圖經(jīng)曰為置陵寢修此堰

漫浴池在縣西一十五里漫源邨其水微小惟居民灌溉蔬圃

蓮子池在縣西北三十里舊有蓮蕅之利

東鹵池在縣南二十里漢書宣帝微時常困于蓮勺鹵中 【沅案微時二字敏求意增】 如淳曰為人所困辱也蓮勺有鹽池縱廣十余里其鄉(xiāng)人名曰鹵中 【沅案漢書云名為鹵中】 服虔曰鹵中或曰澤中孟康曰蓮勺縣西北也按漢蓮勺縣在此縣東南下邽縣界今此謂鹵中未詳唐大德十二年東池生瑞鹽后敕禁斷鹽不復生 【沅案舊唐書文宗紀云太和元年三月子丑朔度支奏京兆府奉先縣界鹵池側(cè)近百姓取水柏柴燒灰煎鹽每一石灰得鹽一十二觔一兩亂法甚于咸土請行禁絕今后犯者據(jù)灰計鹽一如兩池鹽法條例科斷從之即其事也】

西鹵池在縣西四十里

重泉故城在縣南五十里 【沅案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在縣東南四十五里】

蒲城在縣東三十里

故同州城即漢祋祤城

賈城在縣西南一十八里古之賈國左氏傳謂芮伯梁伯賈伯伐曲沃是

晉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未詳所出

魯王宮城在縣西南四十里大統(tǒng)記曰即魯哀王城也視其余跡尚有宮城板筑之象今在內(nèi)政邨

晉穆公寨在沮水東岸相去五里

晉太子虛糧寨在縣東北六十五里沮水西岸史記晉世家曰晉穆侯四年娶齊女姜氏為夫人七年伐條生太子仇杜預曰條晉地漢地理志懷德縣禹貢北條荊山在南案今朝邑縣西南有懷德故城即古條近焉虛糧史傳無聞

白起寨在縣東北三十里

避難堡在縣東北八十里未詳

同元觀在縣城內(nèi)

仙臺觀在縣西二十里橋陵南唐金仙玉真二公主入道置此觀

鹵泊神祠在縣南二十里鹽池峰

馬跑將軍祠在縣西南四十里仇池邨

竹谷神路將軍神祠在縣西北一百里豐義邨

黃崖神祠在縣東南四十里常樂鎮(zhèn)諸坊邨

唐睿宗橋陵在縣西北三十里豐山 【圖經(jīng)在蘇愚山】 宣化鄉(xiāng)積善邨封內(nèi)四十里陪葬太子三 【惠莊太子陵在橋陵東南三里惠文太子陵在東三里惠宣太子陵在東六里并在柏城內(nèi)】 公主三 【金仙梁國鄎國沅案會要有駙馬李思訓】

元宗泰陵在縣東北三十里金粟山 【沅案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字記云二十里】 懷仁鄉(xiāng)散母邨封內(nèi)七十六里下宮去陵五里陪葬一 【高力士】

憲宗景陵在縣東北一十三里金熾山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在縣西北二十里】 豐陽鄉(xiāng)吳邨封內(nèi)四十里陪葬妃后三 【懿安郭太后孝明鄭太后王賢妃沅案會要又有惠昭太子寧此缺】

穆宗光陵在縣北二十里堯山西案嶺 【圖經(jīng)在金熾山陵廟記在浮山】 寧康鄉(xiāng)普濟延興二邨封內(nèi)四十里下宮去陵五里陪葬后二 【恭王太后獻蕭太后】

讓皇帝惠陵在縣西北一十里 【陵廟記一十五里】 豐陽鄉(xiāng)胡邨封內(nèi)一十里陪葬諸王三 【鄭王筠嗣寧王琳同安王珣】 公主三 【蔡國代國霍國沅案會要無代國霍國】

賈大夫冢在縣西南一十八里春秋左氏傳昭二十八年曰昔賈大夫惡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皐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杜預注曰賈國之大夫惡亦丑也今縣有賈城即古之賈國

故重泉縣后唐王阜字代公為重泉令時大旱收奪強吏按察豪猾由是澍雨有鸞集縣屋為雅樂應(yīng)聲而舞旬日方去其化感如此 【沅案此條上據(jù)太平寰宇記加故重泉縣四字舊本脫】

   盩厔

盩厔縣 【唐畿東北至府一百三十里】 漢舊縣也武帝置屬右扶風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名之后漢省晉復縣隸扶風郡后魏太平真君七年并武功縣入焉后周天和二年徙縣今鄠縣西北三十五里析雍州之終南郡于此置恒州領(lǐng)周南郡建德三年徙縣于今治置周南郡 【沅案隋書地里志云后周又有倉城溫陽二縣在盩厔尋并廢】 隋廢郡以縣隸京兆郡唐武德三年廢恒州縣隸稷州復又于漢盩厔故城置終南縣八年省 【沅案舊唐書云貞觀八年廢終南入盩厔縣則此誤在貞觀前似武德八年也】 貞觀元年廢稷州復隸雍州 【沅案八年省三字當在此】 天授二年又隸稷州大足元年復隸雍州天寶元年改為宜壽縣至德一載 【沅案唐書志云至德三載三月十八日新唐書云二載此云一皆非】 復為盩厔 【沅案新唐書志云干寧中隸干州此缺載】 天復元年隸鳳翔府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后唐同光元年割屬鳳翔】

縣境 【東西七十一里南北一百六十里余一百步】

一十七鄉(xiāng)管三百二十五社 【唐十七鄉(xiāng)】

望仙鄉(xiāng)在縣東四十里管社一十四

書臺鄉(xiāng)在縣東三十里管社一十七

仙檀鄉(xiāng)在縣東二十五里管社一十四

五柞鄉(xiāng)在縣東南三十五里管社一十四

長城鄉(xiāng)在縣東南七十里管社一十八

仙果鄉(xiāng)在縣南五十里管社一十五

神就鄉(xiāng)在縣西南三十里管社二十四

睦教鄉(xiāng)在縣東北三十里管社一十七

永泉鄉(xiāng)在縣東北二十里管社一十八

鳳泉鄉(xiāng)在縣東南一十五里管社一十八

陽化鄉(xiāng)在縣北四里管社二十七

豐邑鄉(xiāng)在縣西北三十里管社一十八

仙游鄉(xiāng)在縣南二十里管社二十六

□□鄉(xiāng)在縣西北一十五里管社二十一

遷善鄉(xiāng)在縣西南一十三里管社一十四

長陽鄉(xiāng)在縣西二十里管社一十八

司竹鄉(xiāng)在縣東南二十里管社二十七

縣城周五里余一百二十五步崇二丈二丈壕深一丈三尺

司竹監(jiān)在縣東南三十里穆天子傳曰天子西征至元池奏廣樂三日是曰樂池乃植之竹 【沅案穆天子傳云天子西征至于元池天子三日休于元池之上乃奏廣樂三日而終是曰樂池天子乃樹之竹此節(jié)其文樹字作植】 史記曰渭川千畝竹漢謂秦地有鄠杜竹林晉地道記司竹都尉治鄠縣其園周百里以供國周唐置監(jiān)丞掌之隋義寧元年唐高祖起兵其苐三女平陽公主舉兵于司竹園號娘子軍葦園在縣東南三十里周二十頃

驛在縣城內(nèi)至鄠縣驛七十里南至終南山櫻桃驛四十五里

櫻桃驛至三交驛五十五里

三交驛至林關(guān)驛四十五里

林關(guān)驛至洋州真符縣大望驛七十五里

駱谷關(guān)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唐武德七年開駱谷道以通梁州在今關(guān)北九里貞觀四年徙于此

古駱谷道漢魏舊道也南通蜀漢魏略曰少帝正始四年曹爽代蜀諸軍入駱谷三百余里不得牛馬驢??馬以轉(zhuǎn)運死略盡魏志曰少帝甘露三年蜀將姜維出駱谷圍長安即此谷道也其后廢塞唐武德七年復開東北自鄠縣界西南經(jīng)縣入西南入駱谷出駱谷入洋州興勢縣界

終南山去縣三十里

姜維嶺本名沈嶺在縣南五十里蜀后主延熙二十年大將軍姜維率眾出駱谷經(jīng)沈嶺

韋谷在縣西南三十里

倉谷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故縣谷在縣西二十五里

底保谷在縣西南三十里

強弩谷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西洛谷在縣南三十里

韓谷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黃谷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田谷在縣東三十里

牛谷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赤谷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壇谷在縣東南三十七里

洛谷在縣南三十里有道入洋州

玉女洞在縣南三十里洞門崇四尺闊三尺

渭水在縣北五里自郿縣界來流入興平縣界

芒水水經(jīng)注曰出南山芒谷徑玉女房水側(cè)山際有石室世謂之玉女房又北徑縣之竹圃中分為二水漢孺子詔曰 【沅案水經(jīng)注作沖帝詔曰】 翟義作亂于東霍鴻負倚盩厔芒竹師古曰芒竹在盩厔南界芒水之曲而多竹林也即今司竹園是其地矣芒音亡一水東北為枝一水北流注渭

韓水在縣北三十里出終南山蒲??閑北流二十五里入渭

沙河在縣東二里自終南山北流經(jīng)縣界三十五里入渭

曲河在縣西五里其水亂泉水合之北流入渭

田谷河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出終南山下北流入黑水河 【水經(jīng)注有田溪水疑是此】

咸泉在縣東南三十里周三里

白龍泉在縣東北一里北流三里入渭

永女泉在縣西南五里

沒底泉在縣北一里流三里入渭

漆渠在縣南五里

韋谷渠在縣西南三十五里自南山流下至青化店 【太平寰宇記湋水在縣東北五里疑是此沅案太平寰宇記湋水在今縣北五里者或是雍水】

靈軹在縣界漢武帝穿

望仙澤在縣東南三十七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三十五里】 周一十里雍州記曰望仙澤在盩厔縣東南周地圖記曰望仙宮南澤中有石盤龍兩所鱗甲動有云氣聲如鳴鐘水經(jīng)注曰槐里東漏水又北歷葦圃西亦謂之仙澤 【元和郡縣圖志曰中有龍尾堆】

仙游澤在縣東南一十五里周一十二里

仙游潭在縣南三十里闊二丈其水黑色相傳號五龍?zhí)睹繗q降中使投金龍 【隋志有溫湯圖經(jīng)不載】

讀書臺在縣東北二十七里舊圖經(jīng)曰后漢馬融讀書所 【沅案今俗以玉女房右為馬融石室疑非也】

董龍社樹在縣西南三十里舊圖經(jīng)曰董龍盩厔人家貧邨社眾人祭社逐出之龍遂以泥造飯祭之后穿地得黃金因大富遂名董龍樹

終南故城郡國記曰即漢盩厔城也 【沅案太平寰宇記引云唐武德二年于漢盩厔故城置終南縣八年縣廢因名終南城】

宜壽城在縣西一里隋有宜壽宮疑置此城

五郡城在縣東南三十里周三里舊說有義兄弟五人共居此城不詳建立

山?公?心峒山寨在縣南九十五里

羅開山寨在縣南六十五里

解保寨在縣東北三十里

秦長楊宮在縣東南三十三里水經(jīng)注曰漏水出南山赤谷東北流經(jīng)長楊宮東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漢長楊宮】

漢五柞宮在縣東南三十八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秦五柞宮】

隋宜壽宮在縣東南三十三里 【隋志又有文山鳳皇等宮】

仙游宮在縣南三十五里舊圖經(jīng)曰隋文帝避暑處

上清太平宮在縣東三十里清平鎮(zhèn)本北帝宮建隆元年置太平興國二年重修改今名每三元圣節(jié)命使設(shè)醮歲以為常

興國觀在縣東三十二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樓觀在縣東三十七里太平寰宇記云同此】 本尹喜宅也周穆王為召幽逸之人置為道院相承至秦漢有道士居之晉惠帝時重置其地舊有尹先生樓因名樓觀唐武德初改名宗圣觀事具樓觀本記及先師傳太平興國三年改今名

龍行寺在縣前一里唐開元十二年置

寶相寺在縣東一里余二百五十步唐元和中置為光耀寺太平興國三年改

崇明寺在縣西一百步唐元和十四年置為瑞光寺太平興國三年改

仙游寺在縣東三十五里唐咸通七年置

隋文帝廟在縣東五十里唐天寶三載建

老子廟在縣界華陽子錄記秦始皇好神仙于尹喜先生樓南立老子廟晉惠帝元康五年更修蒔木萬株南北連亙七里給戶三百供酒掃隋文帝開皇元年復修

尹先生廟在老子廟北先生內(nèi)傳曰先生姓尹名喜周康王時為大夫領(lǐng)散關(guān)長遇老君說道德五千文付先生先生白日上升于此

老子墓在縣界水經(jīng)注曰就水北經(jīng)大陵西俗謂之老子墓 【沅案水經(jīng)注俗作世墓作陵】 案老子為周柱下史適西戎 【沅案水經(jīng)注云昔李耳為周柱史以世衰入戎】 于此有冢事非經(jīng)證然莊子曰 【沅案水經(jīng)注作莊周著書云】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有??梢?【沅案此四字非水經(jīng)注】

 長安志卷苐十九

  縣九

   奉天

奉天縣 【唐次赤東南至府一百六十里】 漢池陽縣地屬左馮翊晉屬扶風郡后魏為咸陽郡寧夷縣地隋改寧夷曰醴泉隸京兆郡唐光宅元年析醴泉始平好畤武功豳州之永壽五縣之地置奉天縣 【沅案舊唐書云文明元年置同】 屬京兆郡 【沅案舊唐書云天授二年隸稷州大足元年還雍州此皆缺載】 以縣西北有唐高宗干陵所在因名曰奉天興元元年德宗出幸升為次赤干寧二年以縣置干州及覃王出鎮(zhèn)又以畿內(nèi)之好畤武功盩厔醴泉隸之尋并復舊天佑中李茂貞墨制以奉天縣復干州領(lǐng)奉天一縣梁干化中升為威勝軍析奉天好畤武功盩厔醴泉五縣以隸焉后唐同光二年罷軍名復為干州屬鳳翔府領(lǐng)奉天好畤二縣其武功醴泉二縣還京兆府盩厔入鳳翔天成三年領(lǐng)奉天一縣其好畤還京兆府皇朝干德二年復析好畤與邠州之永壽二縣隸之熙寧三年廢州以奉天隸永興軍 【沅案奉天故城即今干州治】

縣境 【東西四十里南北八十里】

四鄉(xiāng)管四里 【唐一十九鄉(xiāng)元和元年析神泉鄉(xiāng)隸富平奉豐陵有梁山岑陽二鄉(xiāng)余不傳】

孝節(jié)鄉(xiāng)在縣東南管文川里

仙仁鄉(xiāng)在縣南管披桂里

干陵鄉(xiāng)在縣西管金井里

節(jié)義鄉(xiāng)在縣北管恭和里

薛祿鎮(zhèn)

子城周五里四十步城上闊一丈下闊二丈二尺崇二丈二尺壕深一丈八尺闊三丈漢干佑中重修古羅城東北至子城西門外自北三面有城墻周一十一里崇二丈一尺上闊五尺下闊一丈二尺壕深一丈八尺闊三丈唐書曰建中元年五月筑奉天城四年十月德宗避難于奉天初得術(shù)士桑道茂請城奉天為王者之居外象龜形內(nèi)分六街德宗素神道茂言遂命京兆尹嚴郢發(fā)眾數(shù)千與六軍士雜往城之時屬盛夏而土功大起人莫知其故至播遷都彼乃驗朱泚之亂

驛在縣南三百步東至興平縣驛七十里北至永壽縣麻亭驛八十里

梁山即禹貢所謂壺口治梁及岐又古公亶父踰梁山至于岐下及秦立梁山宮皆此山也 【案此山當在左馮翊夏陽縣沅案夏陽今韓城縣夏陽梁山即禹貢治梁及岐及詩奕奕梁山爾雅梁山晉望之山奉天梁山則古公亶父踰梁山及秦梁山宮之山敏求說非】

莫谷水在縣東北二十里自永壽縣溫秀嶺經(jīng)縣四十里入醴泉縣界合涇水

漢好畤故城在縣東北七里岑陽鄉(xiāng)周二里五十步崇三丈

唐好畤故城在縣西北六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貞觀八年廢】

靈源寺在縣東南三十里唐開元八年置

漢楊喜將軍廟在縣南二十里

唐桑道茂廟在縣西南三百一十步漢干佑元年重修

唐高宗干陵與武皇后合葬在縣西北五里梁山鄉(xiāng)丈八青仁土?空子三邨界周八十里有于闐國所進無字碑陪葬太子諸王五 【章懷太子賢懿德太子重潤澤王上金許王素節(jié)邠王守禮】 公主一 【義陽沅案會要陪葬又有彭都公主永泰公主安興公主特進王及善中書令薛元超特進劉審禮部尚書左仆射劉仁軌左衛(wèi)將軍李謹行左武衛(wèi)將軍高侃此皆缺載】

僖宗靖陵在縣東北一十五里岑陽鄉(xiāng)雞子堆封內(nèi)四十里下宮去陵五里 【與干陵相接隔豹谷】

商妲己墓在縣西五里莫谷西半崖陂內(nèi) 【沅案武王殺妲己于鹿臺不當在此太平寰宇記及此有妲己墓未知何據(jù)又案太平寰宇記又有陸賈墓在州東北二十里岑陽甘河西原】

   好畤

好畤縣 【唐畿東南至府一百八十里】 本漢縣屬右扶風舊縣在今縣東南四十三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作十三里非】 奉天縣界好畤故城是畤者神明所依止也以雍州積高神明之隩故立畤以郊上帝諸神也漢書雍王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戰(zhàn)好畤 【孟康曰畤音止神靈之所止也好畤縣】 莽曰好邑后漢省晉元康中復于舊縣東南二里置好畤縣后魏隸扶風郡周建德三年省入莫西縣隋開皇十八年復改莫西為好畤縣大業(yè)三年省唐武德二年析醴泉縣復置好畤縣于莫谷東南隸雍州今奉天縣西北六里隋太子莊陵城是三年隸稷州貞觀元年廢稷州復屬雍州二十一年與岐陽縣并廢依舊置上宜縣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二十一年移于廢上宜縣置即今理也】 尋改上宜為好畤 【上宜縣隋開皇十八年置貞觀八年廢】 今縣治即舊香谷川也天授二年復隸稷州大足元年還雍州后唐同光中隸鳳翔府長興元年還京兆府皇朝干德二年隸干州 【沅案好畤故城在今干州東北七里漠西故城在今州西北六里見前奉天縣】

縣境 【東西四十里南北四十里】

二鄉(xiāng)管二里 【唐三十鄉(xiāng)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唐七鄉(xiāng)】

武都鄉(xiāng)在縣東管教本里

美川鄉(xiāng)在縣西管繡川里

縣城周三里二百步崇一丈二尺闊一丈

大橫關(guān)

梁山在縣境 【沅案此即奉天梁山在今干州北十里】

垝山在縣東漢書顏師古注垝音邱毀反 【沅案山在今干州東北】

明月山在縣西北一十六里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在縣西十五里山在今干州西】 與鳳翔扶風分界

石門山在縣西一十五里美川鄉(xiāng)

武亭水在縣城東門外九十步自麟游縣界來經(jīng)縣四十里流入武功縣界 【沅案水今在干州西四十里】

莫谷水在縣西二十五里來自永壽縣界流經(jīng)縣流入武功縣界 【沅案漠水今本水經(jīng)字誤亦作莢非水在今干州西北四十里】

軒轅殿基在縣西南三里

臨平觀基在縣東南上七里

齊婁神廟在縣西北二十里明月山東嶺上

宇文陵在縣東一十五里

吳妃陵在縣西北二十里明月山下

   華原

華原縣 【唐畿西南去府一百六十里】 本漢祋祤之地 【師古曰祋音丁活反又音丁外反祤音詡案說文云祋殳也從殳示聲或說城郭巿里高縣羊皮有不當入而欲入者暫下以驚牛馬曰祋故從殳示詩曰何戈與祋故龍圖閣直學士趙公師民常守耀州以為祋祤字從示悉祭神求福之意疑秦地尚武以釁兵得名非書見也沅案祋諧聲字而趙師民誤以為會意謬矣王安石字說亦俱以諧聲字為會意故千慮無一得】 景帝二年置屬左馮翊宣帝神爵二年鳳皇集祋祤城今縣東北一里祋祤故城是 【沅案宋縣即唐治而元和郡縣志云在縣東南十里葢誤太平寰宇記亦云東北一里】 其后廢后漢永元九年復魏文帝自今寧州彭原縣界富平故城徙北地郡于此其縣遂廢后魏初徙北地郡于今宜君縣界義亭故城于此置北雍州永熙二年自三原縣界永安故城徙北雍州于今華原縣西魏改為宜州又廢帝三年別立通州郡領(lǐng)泥陽縣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泥陽故縣在東南十七里】 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宜州六年改泥陽為華原縣大業(yè)三年省宜州縣屬京兆郡以土門縣入焉義寧二年又于縣置宜君郡領(lǐng)華原宜君同官并置土門四縣 【沅案隋志云開皇初郡廢】 唐武德元年罷郡立宜州貞觀十七年省宜州及土門縣以華原同官二縣屬雍州宜君屬坊州垂拱元年改為永安縣 【沅案唐書志新書志皆云二年】 天授二年又以永安縣置宜州領(lǐng)永安同官富平美原四縣大足元年廢州改永安復為華原縣 【沅案舊唐書云大足元年廢宜州縣還雍州神龍元年復為華原縣則此云大足元年改永安復為華原者誤或大足元年廢州下脫神龍元年四字歟太平寰宇記有】 隸京兆府天佑三年李茂貞據(jù)鳳翔僭行墨制以華原縣置耀州建義勝軍節(jié)度領(lǐng)華原一縣析同州美原縣為鼎州以為屬郡 【沅案職方考云耀州唐未屬李茂貞建為耀州置義勝軍】 梁正明元年改耀州為崇州義勝軍為靜勝軍鼎州為裕州后唐同光元年復為耀州名順義軍析雍州之富平三原云陽同州之同官美原五縣屬焉三年降為團練州周顯德中降為剌史州皇宋開寶五年升為感義軍節(jié)度太平興國二年改感德軍 【沅案縣故城在今耀州北】

縣境 【東西三十里南北一百三十里】

四鄉(xiāng)管一百七十二邨 【唐四十鄉(xiāng)】

流惠鄉(xiāng)在縣西北一里管邨二十七

石門鄉(xiāng)在縣西三十五里管邨二十五

孝義鄉(xiāng)在縣西北二十里管邨二十八

鳳游鄉(xiāng)在縣北管邨二十二

子城周二里二百八十四步上闊七尺下闊一丈崇二丈一尺

羅城周七里四十步上闊七尺下闊三丈崇二丈五尺夾城壕闊三丈八尺羊馬城上不通人行下闊二丈五尺崇二丈五尺外城壕深二丈五尺闊六十尺

寧谷鎮(zhèn)在縣西北八十里

泥陽驛在子城內(nèi)西至富平縣驛五十里西北至寧谷鎮(zhèn)驛八十里

寧谷驛在縣西北八十里寧谷鎮(zhèn)西北至邠州二百里

牛耳山在縣北六十里 【沅案山在今耀州北十八里此云六十里當是字誤】

風孔山在縣東五里 【沅案此即今俗稱五臺山也】

石門山在縣西北八十里

安君山在縣東五里

樹子山在縣北四十里

石皐山在縣北四十里

把樓山在縣北四十五里

土門山在縣東南四里水經(jīng)注曰宜君水東南出土門山西 【沅案水經(jīng)注云又南出土門山西】

三石山在縣北六十八里 【沅案山在今耀州北八十里】

玉女山在縣西北六十里 【隋志有頻山圖經(jīng)不載沅案山在今耀州北六十八里】

清水谷在縣西三十五里石門鄉(xiāng)十道志一名鬼谷晉太康地記扶風池陽縣有鬼谷先生所居今案此地即池陽之境又司馬彪曰鬼谷在嵩山 【沅案司馬彪郡國志云案史記鬼谷在潁川陽城此亦以意改】 虞喜志林在隴關(guān)裴秀雍州記在池陽未知孰是 【沅案史記甘茂傳蘇代說秦王曰甘茂居于秦累世矣自殽塞及至鬼谷又曰王迎之使彼來則置之鬼谷索隱曰鬼谷在關(guān)內(nèi)云陽是也正義曰劉伯莊云此鬼谷關(guān)內(nèi)云陽非陽城者也案陽城鬼谷屬韓秦不得言置之則言池陽者有據(jù)也】 其水自縣西北云陽縣界來經(jīng)縣八十里南流入三原縣界 【沅案此即水經(jīng)注黃嵚水水經(jīng)注云出云陽縣石門山黃嵚谷東南流注宜君水者今水出耀州徑?jīng)荜柸僚R潼入石川河】

漆水自縣東北同官縣界來經(jīng)縣一十五里南流入富平縣界 【沅案此即同官水樂史亦誤謂漆沮水葢以下流合石川河遂有沮水之名并以為漆水則益誤也水經(jīng)注云濁水合澤泉俗謂之漆水又謂之為漆沮水又曰沮水東與澤泉合據(jù)此則地形志萬年有漆沮水是俗稱耳】 合沮水俗名石川水 【沅案此沮水是夏書漆沮既從及詩自土沮漆之沮而非夏書又東過漆沮之沮彼漆沮是洛水也孔安國晉灼闞骃皆言之矣史記正義注漆沮既從云括地志云漆水源出岐州普潤縣東南岐山漆溪東入渭沮水一名石川水源出雍州富平縣東入櫟陽縣南十三州地理志云萬年縣南有涇渭北有小河即斯水也是其漆在今麟游沮即石川水其又東過漆沮裴骃則引孔安國曰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水出馮翊北是即洛水】 周太王去豳度漆踰梁山止岐下故詩曰自土漆沮 【沅案此沮即石川水其漆水則在麟游敏求以證此漆非也】 又曰率西水滸至于岐下尚書曰導渭白鳥鼠同宂東會于灃又東會于涇又東過漆沮入于河孔安國曰漆沮一名洛水出馮翊北 【沅案此漆沮即洛水水經(jīng)注在華陰入渭非此沮漆之水敏求又誤引之】 正義曰雍州漆水出扶風漆縣西 【沅案此孔潁達誤以夏書又東過漆沮之漆為是自土沮漆之水】 沮則不知所出 【沅案沮水有二一出中部縣子午嶺亦曰子午水徑宜君縣仍在中部入洛者是地理志所云出北地直路縣東過馮翊祋祤縣北東入洛之水夏書又東過漆沮也一亦出中部縣徑宜君耀州同官富平至臨潼入渭亦曰石川河是夏書漆沮既從及詩自土沮漆之沮也】 山海經(jīng)曰涇渭合流三百里清濁不相雜東合漆沮水至漳津入于河 【沅案山海經(jīng)無此文】 又曰渝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沅案山海經(jīng)所說漆水北入渭羭次之山在竹山西南山東值今西安府境實非杜陵之岐山也其誤山劉昭注郡國志引之始】 水經(jīng)注曰渭水東過華陰縣北洛水入焉闞骃以為漆沮之水 【沅案此是今朝邑入河之洛一名漆沮與臨潼入渭之沮一名石川河者無涉敏求轉(zhuǎn)輾誤引地理可不謂疏與】

沮水白縣西北邠州界來經(jīng)縣九十五里南流合漆水入富平縣界石川河 【沅案此即水經(jīng)注黃嵚水以下流合石川河亦稱為沮水見前清水谷下】

??閑谷河水來自縣西北孝義鄉(xiāng)焦砦邨南流七十里入三原縣界

濁谷河水自縣西北孝義鄉(xiāng)大海邨來經(jīng)縣四十五里南流水三原縣界 【沅案水經(jīng)注云濁水至白渠與澤泉合俗謂之柒水又謂為柒沮水絕白渠東徑萬年縣故城北為櫟陽渠地形志萬年有漆沮水酈道元言是俗稱即謂此耳敏求因此水入石川河并以石川水上流為漆沮誤矣】

祋祤故城在縣東北一里

漢步壽宮在縣東北三里 【沅案宮宣帝置】

姚萇殿在縣西北七十五里鳳游鄉(xiāng)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十七里】 上有御池泉水基址尚存

唐永安宮長安二年置

孫思邈舊宅今為僧寺在縣東五里流惠鄉(xiāng)惠政坊磬玉山

祋祤廟在縣東二里惠政坊

漢武帝廟在縣南五里冬溫坊

   富平

富平縣 【唐次赤西南至府一百五十里】 本漢舊縣屬北地郡漢書曰北部都尉治神泉障渾懷都尉治塞外渾懷障莽曰時武前漢縣治在今靈州回樂縣界后漢徙今寧州彭原縣界晉徙縣于今縣西南十一里懷德城后魏自今華原北祋祤故城徙北地郡于華原縣東南通川故城西魏文帝大統(tǒng)五年自懷德城徙于今治周閔帝二年于縣置中華郡 【沅案中華故城在今縣南】 武帝省郡以縣屬馮翊隋開皇三年隸雍州唐天授二年隸宜州大足元年州廢還雍州開元中徙縣于義亭城葢古之鄉(xiāng)亭也貞元四年升為赤后唐同光元年隸耀州

縣境 【東西六十五里南北五十六里】

一十一鄉(xiāng)一十一里管二百七十九邨 【唐四十四鄉(xiāng)元和元年以櫟陽縣大澤鄉(xiāng)奉先縣神泉鄉(xiāng)來屬奉豐陵十五年析萬年鄉(xiāng)隸奉先縣奉景陵長慶四年析豐水鄉(xiāng)隸奉先縣奉先陵開成五年以三原縣仁少鄉(xiāng)來屬奉章陵又有周文通開會善三鄉(xiāng)余不傳】

招福鄉(xiāng)積善里在縣東北管邨二十八

義亭鄉(xiāng)龍門里在縣南管邨三十二

薄臺鄉(xiāng)懷仁里在縣西南管邨三十二

安豐鄉(xiāng)進善里在縣東南管邨三十二

永閏鄉(xiāng)京陽原義里在縣西北管邨二十八

大澤鄉(xiāng)龍西里在縣西南管邨一十一

豐閏鄉(xiāng)保濟里在縣東南管邨一十七

義林鄉(xiāng)神地里在縣西管邨一十六

脾陽鄉(xiāng)龍游里在縣南管邨二十二

臨原鄉(xiāng)大秦里在縣東南管邨二十九

平皐鄉(xiāng)昌仁里在縣北管邨三十九

縣城周三里一十二步崇一丈五尺壕深八尺闊八尺

棘店鎮(zhèn)在縣南二十里

縣驛在縣城內(nèi)西北至三原縣驛五十里南至華州一百三十里

荊山在縣西南二十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三十五里者唐治不同】 今名掘陵原尚書曰荊岐既旅又曰導汧及岐至于荊山孔安國曰荊在岐山東非荊州之荊也方輿記曰昔黃帝鑄鼎于此帝王世紀禹鑄鼎于荊山在馮翊懷德之地今山下有荊渠

壇山在縣西北三十里

天乳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兩峯相對類乳形

高陽峯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羊蹄原在縣東南三十里

中華原在縣南三十里

北虜原在縣西北一十里 【沅案地形志頻陽有南鹵原鹵虜字同當即此頻陽故城在今縣東此故以原為南原也】

八公土?追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其土?追兩畔各有一小谷象八字中心有土?追象公字因以為名

萬戶土?追在縣西三十里

黃金土?追在縣西二十里

北虜川在縣北五里

薄臺川在縣南五里 【沅案地形志云高陸有薄水即此】

漆沮水在縣西北四十五里亦名石川水自華原縣界來入義亭脾陽豐閏三鄉(xiāng)通過 【沅案水經(jīng)注云濁水自白渠與澤泉合俗謂之柒水又為之柒沮水地形志萬年有漆沮水即此非夏書之漆沮】

澤多泉在縣西一十三里永閏鄉(xiāng)溫泉邨東入薄臺川三十里東南入漆沮河溉民田 【沅案此即水經(jīng)注之澤泉云出沮東澤中與沮水隔原相去十五里東徑薄昭墓南又徑懷德城北東南注鄭渠合沮水又自沮直絕注濁水至白渠合焉故濁水得柒沮之名也是】

咸泉在縣東南五里

白馬泉在縣東一十里

鹽池澤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周回二十里

鄭國渠在縣南二十里史記曰秦既有事山東欲兼并諸侯諸侯益懼韓惠王聞秦之好興利 【沅案河渠書云韓聞秦之好興事自此已上皆敏求意增】 欲罷之母令東伐 【如淳曰欲罷勞之息秦伐韓之計】 乃使水工鄭國 【韋昭曰鄭國能治水故曰水工】 閑說秦令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并北山東注洛 【徐廣曰出馮翊懷德縣】 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覺秦欲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為閑然渠成亦秦之利也韓延數(shù)年之命為秦開 【沅案溝洫志開作建】 萬世之利也 【沅案韓延數(shù)年之命至此實溝洫志又敏求以意增入】 王以為然 【沅案史記王作秦】 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余頃收皆畝一鍾于是關(guān)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北白渠亦名大白渠在縣南二十里漢書武帝大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 【鄭氏曰白姓公爵時人多相為公師古曰此時無公爵也葢相呼尊老之稱耳】 復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 【師古曰谷口即今云陽縣冶谷是】 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頃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饒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后 【師古曰鄭國興于秦時故云前】 舉臿為云決渠為雨 【師古曰臿秋?金也所以開渠者也】 涇水一石其泥數(shù)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 【如淳曰水渟淤可以當糞】 衣食京師億萬之口案白渠西自三原縣界來流經(jīng)縣溉脾陽大澤豐閏三鄉(xiāng)民田四十里有斗門一十五所其水東入漆沮河唐永徽六年雍州長史長孫祥奏言往日鄭白渠溉田四萬余頃今為富僧大賈競造碾硙止溉一萬許頃于是高宗令分檢渠上碾硙皆毀撤之未幾所毀皆復廣德二年尚書工部侍郎李棲筠復陳其獘代宗亦命坼去私碾硙七十余所歲余棲筠出常州私制如初至大歷中水利所及纔六千二百余頃 【元和縣郡縣圖志曰白渠水起谷口尾入櫟陽延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頃】

堰武渠在縣西北四十五里義林鄉(xiāng)來自華原縣界流經(jīng)縣溉民田八里

白馬渠在縣西北四十里義林鄉(xiāng)信義邨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五里

長澤渠在縣西北三十里義林鄉(xiāng)西陽邨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五里

高望渠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義林鄉(xiāng)閭邨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三里

文昌渠在縣西北一十七里永閏鄉(xiāng)自義林鄉(xiāng)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五里

石水渠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里永濟渠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二里

陽渠在縣西南二十八里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五里

直城渠在縣西南二十里引漆河水溉民田二十里

龍門堰在縣南二十里

石川堰在縣南二十里

常平堰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樂視臺在縣西南三十里

胡馬臺在縣西南一十二里

懷德故城在縣西一十五里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在縣西南十一里非漢懷德縣也葢后漢末及三國時因漢舊名于此立縣為名今有廢城存】 周三里漢書懷德縣屬左馮翊禹貢北條荊山在南下有強梁原洛水東南入渭雍州?穴?帚?王莽曰德驩

秦穆公城在縣南三十里南面西面崇一丈五尺東面北面無墻

直市城在縣西南一十五里事見漢宮室街陌下

雨金堡在縣東南三十里周八百步東有雨金泊史記秦獻公十八年雨金櫟雨后因名堡案其地古櫟陽縣界也

王侯堡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丁溪廟在縣南四十里

咸泉廟在縣東南五里

漢武帝廟在縣南二十里

后周文帝廟去縣一十三里

秦王翦廟在縣東北三十里

后漢梁統(tǒng)廟在縣東北三十里

后魏孝武帝陵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西魏文帝陵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后周文帝成陵在縣西北一十三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在縣西北十五里】

唐中宗定陵在縣西北一十五里 【陵廟記在縣東北一十三里】 龍泉山 【陵廟記曰屏風山】 周文鄉(xiāng)郭門邨封內(nèi)四十里下宮去陵五里陪葬太子一 【節(jié)敏太子重俊】 公主五 【宜成長寧城安定安永壽王同皎韋鐵】

代宗元陵在縣西北三十里檀山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四十里新唐書志云在西北二十五里檀山】 永閏鄉(xiāng)管邨封內(nèi)四十里下宮去陵五里

順宗豐陵在縣東北三十三里金甕山 【沅案元和郡縣志新唐書志云在東三十三里甕金山舊作三十五里非】 通關(guān)鄉(xiāng)修善義周公孫三邨封內(nèi)四十里下宮去陵五里

文宗章陵在縣西北二十里天乳山永閏鄉(xiāng)洪波封內(nèi)四十五里下宮去陵三里陪葬 【楊賢妃沅案會要云章陵無陪葬非】

懿宗簡陵在縣西北四十里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四十五里】 紫金山會善永閏兩鄉(xiāng)范邨封內(nèi)四十里下宮去陵七里王翦墓在縣東二十七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在縣東北三里太平寰宇記云一十七里】 唐李光弼墓在縣西四十里 【沅案太平寰宇記又有薄昭墓在縣西一里重耳冢在縣東三十里司馬欣墓在縣西二十五里此皆缺載】

 長安志卷苐二十

  縣十

   三原

三原縣 【唐次赤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沅案元和郡縣志同太平寰宇記云府正南五十里】 本漢池陽縣之地案池陽縣惠帝四年置應(yīng)劭曰在池水之陽前秦苻堅于山?截嶭?子山北置三原護軍以其地南有酆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是為三原 【沅案太平寰宇記此下有云屬北地郡】 后魏大武太平真君七年罷護軍置三原縣屬北地郡 【沅案此地形志缺載】 周地圖記曰孝明孝昌三年蕭寶寅逆亂關(guān)右毛洪賓立義柵捍賊莊帝永安元年于此置北雍州洪賓為刺史俗謂之洪賓柵其故城在縣北五十五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五十五里太平寰宇記云四十五里舊作一十五里非】 又徙縣于清水谷 【沅案谷舊作在以義推之當為谷】 又案魏書毛遐洪賓兄也亦有功于魏孝明詔析北地郡之三原縣為建忠郡屬北雍州以旌其兄弟功也周武帝建德二年郡廢以三原縣隸馮翊郡今縣治西北三十一里三原故城是隋開皇三年以縣隸雍州 【沅案此當云大業(yè)中屬京兆郡】 唐武德四年徙治清谷南故任城改為池陽縣六年又析故所改為華池縣仍分置三原縣隸北泉州貞觀元年廢三原縣改華池為三原縣隸雍州 【沅案唐書志云天授元年隸鼎州元年隸京兆府此皆缺載】 后唐同光元年隸耀州

縣境 【東西四十七里南北四十里】

一十二鄉(xiāng)管一百四十四邨 【唐二十鄉(xiāng)開成五年析仁化鄉(xiāng)隸富平縣奉章陵會昌元年以高陵縣清平鄉(xiāng)來屬奉莊陵有太平鄉(xiāng)余不傳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唐二十四鄉(xiāng)又案臧希晏墓碑有云葬于三原縣長坳鄉(xiāng)此亦唐鄉(xiāng)】

豐元鄉(xiāng)在縣北管邨一十

萬壽鄉(xiāng)在縣北管邨八 【沅案于志寧墓碑有云葬于萬壽鄉(xiāng)即清池里又于大猷墓碑云夫人李氏合葬于萬壽鄉(xiāng)長坳之先塋】

清水鄉(xiāng)在縣西北管邨一十九

常平鄉(xiāng)在縣西南管邨一十八

萬福鄉(xiāng)在縣南管邨一十八

從化鄉(xiāng)在縣西南管邨一十三

修真鄉(xiāng)在縣西南管邨一十四

務(wù)高鄉(xiāng)在縣東南管邨七

神泉鄉(xiāng)在縣東管邨七

龍池鄉(xiāng)在縣東管邨六

新樂鄉(xiāng)在縣東管邨九

奉節(jié)鄉(xiāng)在縣南管邨五

縣城周二里余一百二十步崇一丈

山?截嶭?子山在縣西北六十里

堯門山在縣西北三十二里 【沅案史紀秦本記云獻公三十一年與晉戰(zhàn)于石門正義引括地志云堯門俗名石門在雍州三原縣西北上有路其狀若門故老云堯鑿山為門因名之武德中于此山南置石門縣貞觀中改為云陽縣】

天齊原在縣西北二十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二十五里】 連山?截嶭?子山上有天齊祠

清水谷河自縣西北華原縣界來經(jīng)縣西南入白渠東溉民田 【十道志曰一名鬼谷晉太康地記扶風池陽縣有鬼谷先生所居今案此地即舊池陽之境而司馬彪云鬼谷在嵩山虞喜志林在隴關(guān)裴秀雍州記云在池陽縣諸說不同未知孰是】

濁谷河自縣西北華原縣界來經(jīng)縣西一十五里谷口有大堰其水東流溉民田

六輔渠漢書元鼎六年倪寬為左內(nèi)史奏請穿六輔渠 【師古曰在鄭國渠之東今尚謂之輔渠亦曰六渠也】 以益溉鄭國旁高卬之田 【師古曰素不得鄭國之溉灌者也卬謂上向也讀曰仰】 圖經(jīng)曰此則于鄭國渠上流南岸更開六道小渠以輔助溉灌耳今云陽三原兩縣界此渠尚存鄉(xiāng)人名六渠亦號輔渠

中白渠北白渠兩渠水自正西云陽縣界來經(jīng)縣通流過富平縣界溉民田兩白渠下斗門二十八 【北白渠四十白渠二十】

黃白城在縣西南十五里后漢李傕亂獻帝幸長安三輔饑歉欲徙帝于池陽黃白城

永安故城亦名洪賓柵在縣北十五里后魏北雍州城也孝武永熙元年徙北雍州于宜州仍于城中置永安鎮(zhèn)今在富平縣界

秦曲梁宮在黃白城內(nèi) 【沅案水經(jīng)注云濁谷水注鄭渠又東歷原徑曲梁城北又東徑太上陵南原下則城以宮名也】

寶應(yīng)金輪寺唐寶應(yīng)年置在縣東北一里余二百四十七步

唐景皇帝永康陵在縣西北十八里豐原萬壽兩鄉(xiāng)大澹邨封內(nèi)二十五里 【唐陵廟記在縣西北三十里】

高祖獻陵在縣東一十八里龍池鄉(xiāng)唐朱邨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十五里太平寰宇記同此】 封內(nèi)二十里下宮去陵五里陪葬諸王一十六 【河閑王孝恭襄邑王神符清河王誕韓王元嘉彭王元則道王元慶鄭王元懿虢王元鳳酆王元亨徐王元禮滕王元嬰鄧王元裕魯王元夔霍王元軌江王元祥密王元曉】 公主一 【館陶】 功臣六 【楚將軍賀蘭公吳興公彭城公錢巢公邱將軍沅案邱將軍會要云譚國公邱和是又案會要陪葬有楚國太妃萬氏此缺載又案楊火?冏撰都督王湛神道碑云文明元年陪葬獻陵諸書所無】

敬宗莊陵在縣西北五里太平鄉(xiāng)胡邨封內(nèi)四十里下宮去陵八里陪葬一 【悼懷太子沅案河南通志云敬宗陵在偃師縣河南府志云有高宗御制碑考史云天佑元年正月昭宗遷洛敬宗無先葬偃師之理又敬宗于高宗十世孫不得有御碑】

武宗端陵在縣東一十里神泉鄉(xiāng)騰張邨封內(nèi)四十里下宮去陵四里陪葬一 【賢妃王氏沅案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又有于謹墓在縣北十八里此不載】

   云陽

云陽縣 【唐次赤西南至府一百二十里】 本漢縣昭帝置 【沅案昭帝所置乃云陵縣非此敏求誤】 屬左馮翊古有云陽宮因以為名 【沅案史記秦始皇本紀韓非死云陽正義曰括地志云云陽城在雍州云陽縣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宮在焉】 亦為美原縣地 【沅案太平寰宇記作美陽縣地其實皆誤當云亦為云陵縣地】 葢匈奴金人祭天之所也后漢末省縣今縣西北六十里古城即漢縣也魏志曰司馬宣王撫慰關(guān)中罷云陽縣置撫夷護軍及晉趙王倫鎮(zhèn)長安復罷護軍后氐羌反又立護軍后魏太平真君七年罷護軍別置云陽縣屬北地郡后周置云陽郡隋開皇初郡廢唐武德元年析云陽縣置石門縣 【沅案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堯門山在雍州三原縣西北武德中于此山南置石門縣】 三年于石門縣置泉州領(lǐng)石門溫秀二縣徙云陽縣于南十五里治水沖城貞觀元年廢泉州省溫秀縣改石門縣為云陽縣改云陽縣為池陽縣屬雍州省云陽以其地入池陽而改曰云陽天授二年以云陽置鼎州領(lǐng)云陽三原涇陽醴泉四縣大足元年州廢縣隸京兆府 【沅案唐書志當云隸雍州】 后唐同光元年析隸耀州

縣境 【東西七十里南北一百二十里】

五鄉(xiāng)管七十四邨 【唐二十鄉(xiāng)金?平泉古鼎三鄉(xiāng)今析置淳化縣有谷口鄉(xiāng)余不傳沅案太平寰宇記云舊十七鄉(xiāng)】

流金鄉(xiāng)在縣東南管邨一十二

嵯峨鄉(xiāng)在縣北管邨一十八

萬善鄉(xiāng)在縣東管邨一十二

武康鄉(xiāng)在縣西管邨一十八

青龍鄉(xiāng)在縣南管邨一十四

縣城周二里余一百一十步崇九尺壕深二尺

孟店鎮(zhèn)在縣東一十里

梨園鎮(zhèn)在金?鄉(xiāng)王褒云陽宮記曰車箱坂下有梨園漢武筑之大一頃樹數(shù)百株青翠繁密望之如車葢鎮(zhèn)因名之 【沅案漢書音義曰云陽縣東南三十里有棠梨宮是也】 唐李克用以并師討邠岐駐軍梨園寨皇朝淳化四年建為淳化縣以云陽金?平泉古鼎三鄉(xiāng)仍析山后甘延溫豐威遠三鄉(xiāng)屬焉 【案太子中舍黃觀言此地山林深僻多聚盜賊遂建為縣】

折沖府

水沖府 【在縣西南三里】  仲山府 【在縣西北四十里】

嵯峨山一名山?截嶭山在縣東北十里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漢書山?截嶭山在陽池縣北師古曰俗呼嵯峨山是也音截嚙云陽宮記曰東有慈峨山葢又名慈峨四夷郡縣圖記曰山頂有云起即雨人以為候昔黃帝鑄鼎于此山下

仲山在縣西北四十里史記漢武帝獲寶鼎于汾陰 【沅案此敏求以意改】 迎鼎至甘泉從行上薦之至中山晏溫 【如淳曰三輔謂日出清濟為晏晏而溫也沅案史記作曣日??】 有黃云葢焉徐廣云關(guān)中有中山非冀州者也云陽宮記曰宮南三十里有仲山未詳古之何山山有竹箭生焉俗傳高祖兄仲所居今山有仲子廟積旱祈之圍此射獵則風雨暴至廟有一泉未曾水竭

甘泉山一名石鼓原俗云磨石嶺在縣西北九十里周六十里關(guān)中記曰甘泉宮在甘泉山上漢書單于烽候以應(yīng)甘泉即此山也又有甘水經(jīng)縣十道志曰甘泉水出石鼓西原

車箱坂在縣西北三十八里縈紆曲折單軌纔通上坂即平原宏敞樓觀相屬即趨甘泉宮道也

涇水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水經(jīng)注曰經(jīng)水東流歷峽謂之涇峽 【沅案水經(jīng)注無文太平寰宇記亦引之】

冶谷河水自縣西北淳化縣界來經(jīng)縣嵯峨武康青龍等鄉(xiāng)溉民田云陽宮記曰冶谷去云陽宮八十里封禪書所謂谷口是也其山出鐵有冶鑄之利因以為名入谷便洪潦沸騰飛泉激射兩岸皆峭壁孤豎橫盤坑谷凜然凝冱常如八九月中朱明盛暑當晝暫暄凜秋晚候缊袍不暖所謂寒門者也又曰入冶谷二十里有百里槐樹樹北有泉名曰金泉谷中有毛原監(jiān)

五龍谷水水經(jīng)注曰五龍水出云陽宮西南 【沅案水經(jīng)注無文】

鄭泉在縣西四十里云陽宮記曰漢鄭樸子真隱于谷口高節(jié)不屈耕于巖石之下名震京師時人因子真所居名為鄭泉 【沅案此泉今在醴泉縣界】

金泉云陽宮記曰泉出數(shù)穴清徹無底雍州記曰有人飲此泉水見有金色從山中照水往取得金故名金泉 【隋志有走馬泉】

鄭國渠

大白渠自西南四十里涇陽縣界取涇河水洪門六門三明來經(jīng)縣入三原縣界溉民田

六輔渠

流金泊在縣東北一十里

古石蛇在縣西北四十里

漢故城在縣西北六十里 【沅案史記正義引括地志及元和郡縣志皆云在縣西北八十里】

云陽宮在縣西北八十里今在淳化縣界

通天臺在縣西北八十一里 【沅案舊本作八十里非】

振錫寺在縣北一十五里嵯峨山上唐元和七年置徑路神祠在甘泉山下漢書云陽縣有休屠金人及徑路神祠三所越巫卯?古襄??祠三所 【沅案卯?古字當為死?古今本漢書亦作卯?古非也】 孟康曰卯?古音辜磔之辜越人祠也襄??音穰屠音除音義曰匈奴祭天處本云陽甘泉山下秦奪其地后徙休屠右地郊祀志徑路神祠祭休屠王也

漢武帝廟在縣西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在縣西北一百里】

漢昭帝趙太后云陵 【文穎曰倢伃先葬于云陽是以就云陽為陵師古曰在甘泉宮南今土俗人呼為女陵】 在故縣南 【沅案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在云陽縣西北五十八里】 漢書鉤弋趙婕妤昭帝母也史記曰鉤弋夫人死云陽暴風揚塵 【沅案此亦節(jié)本文】 三秦記曰鉤弋夫人居甘泉宮三年不反遂即葬之名曰思合墓昭帝即位追尊為皇太后發(fā)卒二萬人起云陽邑三千戶列仙傳曰鉤弋夫人齊人姓趙少好清凈病臥六年右手拳飲食少望氣者云東北有貴人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佳武帝反其手得玉鉤而手尋展遂生昭帝后武帝害之及殯尸香一月昭帝即位更葬之棺空但有絲履云陽記曰鉤弋夫人從至甘泉而卒尸香聞十余里葬云陽武帝思之為起通靈臺于甘泉宮有一青烏集臺上往來至宣帝乃止

唐德宗崇陵在縣北一十五里 【陵廟記在縣東北三十里】 嵯峨鄉(xiāng)化青封內(nèi)四十里下宮去陵五里

宣宗貞陵在縣西北四十里 【陵廟記在縣西十五里】 小王山谷口鄉(xiāng)鄧邨封內(nèi)一百二十里下宮去陵十里 【沅案太平寰宇記有李陵母冢在縣西北一十五里此不載】

   同官

同官縣 【唐畿西南至府二百一十里】 本漢祋祤縣之地 【上音地活反下虛羽反】 屬左馮翊晉為頻陽縣 【沅案史記秦紀云厲共公二十一年初縣頻陽正義曰括地志云頻陽故城在雍州同官縣界故頻陽縣城則頻陽秦縣也】 十六國春秋曰苻堅于祋祤城東北銅官川置銅官護軍后魏太武太平真君七年罷護軍置銅官縣屬北地郡莊帝永安元年屬宜君郡后周武帝建德四年自今縣東南十里同官故縣徙于今治同字舊從金至是除金止作同字隋開皇二年改宜君郡為宜州以縣屬焉大業(yè)二年省宜州以縣隸雍州唐貞觀初又屬宜州十七年州廢復來屬天授二年又隸宜州大足元年還雍州梁開平三年自京兆府析隸同州后唐同光元年隸耀州

縣境 【東西一百三十里南北八十三里】

四鄉(xiāng)管二百三邨 【唐六鄉(xiāng)】

丹青鄉(xiāng)在縣東管邨六十二

神水鄉(xiāng)在縣北管邨六十三

永寧鄉(xiāng)在縣南管邨四十一

喜化鄉(xiāng)在縣西南管邨三十七

縣城周一里無城壁

黃堡鎮(zhèn)在縣南三十里

文王山在縣西四十里

馬欄山在縣北 【沅案今字亦作蘭山在今縣北三十里】

三泉山在縣東南三十二里

白馬山在縣西北 【沅案山在今縣西四十八里】

女回山在縣境 【沅案新唐志回作回又案地形志石保有回女山疑即此俗方志云在今縣北四十里又案地形志有關(guān)山石盤山】

同官川水在縣北五十里自坊州宜君縣界來經(jīng)縣南流入華原縣界水經(jīng)注曰同官水出祋祤城東北而西南經(jīng)同官川謂之銅官水 【沅案水在今縣東北一里左合一水】

雄同川在縣東四十里西南與同官川水合流入華原縣界

雷平川水在縣西北五十里入同官川水 【沅案水在今縣西北二十里五恐當作二】

烏泥?土川水在縣東二十五里入蒲城縣界 【沅案水在今縣東北十五里】

漢井泉水在縣東北三十里南合入烏泥?土川水 【沅案水在今縣東北三十二里】

大石盤川水在縣東北五十里馬欄山北東流入坊州宜君縣界 【沅案水在今縣北三十里】

亭子泉在縣東一里

柏榆泉在縣西南一里

弩臺二 【一在縣北一里一在縣西南一里】

高山女華神廟在縣北四十里 【沅案太平寰宇記云三十里】 其山層峰秀出每有大風雷多從華岳至此舊說華岳女君在此山上人因立祠每水旱禱祈有驗焉

   美原

美原縣 【唐畿西南至府一百八十里】 本秦漢頻陽之地屬左馮翊漢書頻陽秦厲公置 【沅案史記厲共公二十一年為縣】 應(yīng)劭曰在頻水之陽舊縣在今縣南三里頻陽故城是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在西南三里又案頻陽二漢晉后魏俱屬馮翊】 周地圖記曰苻秦時于此置土門護軍后魏太武太平真君七年罷護軍地入同官縣宣武景明元年省頻陽縣分銅官縣置土門縣屬北地郡因縣界頻山有土闕狀似門故曰土門元和郡縣圖志曰頻陽縣以縣西北十一里有頻山秦厲公于山南立縣故曰頻陽又頻山有二土闕狀似門故曰土門隋大業(yè)二年省義寧二年復置屬宜州唐貞觀十七年咸亨二年又割富平華原及同州蒲城縣置美原縣于土門縣 【故龍圖閣直學士趙公師民以為王翦請美田翦頻陽人美原葢取美田以名也】 天授二年又置宜州縣仍隸焉大足元年還雍州天復中 【沅案新唐書云天佑二年】 李茂貞墨制以縣為鼎州梁正明初改為裕州隸崇州后唐同光元年復為美原縣屬雍州

縣境 【東西五十六里南北三十三里】

四鄉(xiāng)管七十一邨 【唐十二鄉(xiāng)元和元年析義林旌義二鄉(xiāng)隸富平縣奉豐陵十五年析龍原鄉(xiāng)隸奉先縣景陵余不傳】

永定鄉(xiāng)在郭下管邨二十一

通關(guān)鄉(xiāng)在縣西二十里管邨一十一

勾龍鄉(xiāng)在縣西北一十里管邨一十六

頻陽鄉(xiāng)在縣西南一十五里管邨二十二

縣城周二里余八十步崇一丈五尺

頻山在縣北一十八里秦將王翦此縣人

石迭山在縣北一十五里

萬斛山在縣東北二十里

金粟山在縣北一十五里

玉鏡山在縣西北一十里

明月山在縣西北二十里

玉女山在縣西三十五里

大石谷??閑在縣北一十五里

小石谷??閑在縣北一十里

勾谷??閑在縣西北一十五里

三泉谷??閑在縣西北上三十里

梁邱??閑在縣西四十五里

頻陽故城在縣西南五里 【沅案元和郡縣志云三里太平寰宇記云南三里前敏求亦云南三里】 周六里余一百五十步

廣武城南鹵原案后魏地形志屬頻陽縣

靈集觀在縣西三十五里

鳴鳳寺在縣東門外二百步

化城寺在縣西北二十里明月山上

真寂寺在縣西四十五里邑子山上

頻山神廟在縣西二十五里

秦王翦廟在縣東南一百步

 附 李好文編繪長安志圖

  長安志圖卷上

河濱漁者編類圖說

前進士頻陽張敏同校

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陜西西安等處地方贊理軍務(wù)兼理糧餉欽賜一品頂帶畢沅新校正

   漢三輔圖

前漢京兆尹縣十二左馮翊縣二十四右扶風縣二十一后漢并省不同三輔漢初因秦舊名內(nèi)史尋又分左右至太初巳后遂更之皆治長安城中長吏各在其縣光武東都之后扶風出治槐里馮翊出治高陵

(見圖)

   奉元州縣之圖

(見圖)

   太華圖

(見圖)

   漢故長安城圖

(見圖)

(建章宮

宮在長安城西周二十余里廣為千門萬戶與未央宮桂宮飛閣相屬班固所謂陵??登道而超西墉者是也其中有漸臺太液昆明井干別風駘蕩承光等殿今城西有土基十余皆高數(shù)丈廣數(shù)畝

百四十五繚垣綿聯(lián)四百余里今案北至南山去城百里而近云陽甘泉西北幾四百里鼎湖即今之湖縣在潼關(guān)東驛大扺因秦之舊漢皆修之嗚呼盛哉

龍淵宮元光三年救河決起龍淵宮

服虔曰在長安城西)

漢城惠帝時筑后趙石虎亦嘗修之城在今奉元路西北十二里苻秦西魏宇文皆都之隋開皇三年遷都龍首川此城遂廢至今民猶呼曰楊家城在唐隸禁苑置四監(jiān)其中掌園囿種植之事故其宮室因漢舊而葺焉 【龍首川通鑒作龍首山】 城制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周六十五里十二門八街九陌九市十一里計地九百七十三頃其街陌等名并載志書此不具錄

   唐禁苑圖內(nèi)苑附

(見圖)

   唐大明宮圖東內(nèi)苑附

大明宮城廣二里百四十八步縱四里九十五步

東內(nèi)苑廣二百五十步

(見圖)

   唐宮城圖

(見圖)

   唐城市制度圖

(見圖)

宮城東西四里南北二里二百七十步周十三里一百八十步其崇三丈五尺掖庭宮廣一里 【隋開皇三年六月詔規(guī)建制度先筑宮城次筑皇城次筑外郭城】

皇城 【亦曰子城】 東西五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三里一百四十步南北七街東西五街其閑并列臺省寺衛(wèi)承天門外有東西大街南北廣三百步 【限隔二城也】 橫街之南有南北大街東西廣百步 【即朱雀門街】 自兩漢以后都城并有人家在宮闕之閑隋文帝以為不便于事于是皇城之內(nèi)惟列府寺不使雜居公私有辨風俗齊整實隋文之新意也

外郭城東西一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一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周六十七里其崇一丈八尺 【唐外郭城東西南面各二門直十一街橫十四街當皇城朱雀門曰朱雀街亦曰天門街南直明德門南北九里一百七十五步縱十二街各廣百步許城之南橫街十各廣四十七步皇城左右各橫街四三街各廣六十步一街直安福延喜門廣百步】

夾城元宗以隆慶坊為興慶宮附外郭為復道自大明宮潛通此宮及曲江芙蓉園又十宅皇子令中官押之于夾城起居西外郭廡 【后宣宗于夾城南頭開便門自芙蓉園北入青龍寺俗號新開門杜牧之詩六龍南幸芙蓉苑十里飄香人夾城謂此】

坊巿總一百一十區(qū)萬年長安以朱雀街為界街東五十四坊及東市萬年領(lǐng)之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長安領(lǐng)之皇城之東盡東郭東西三坊皇城之西盡西郭東西三坊南北街一十四坊象一年并閏每坊皆開四門中有十字街四出趣門皇城之南東西四坊以象四時南北九坊取周禮王城九逵之制其九坊但開東西二門中有橫街而已葢以在宮城正南不欲開北街泄氣以沖城闕碁布櫛北街衢繩直自古帝京未之比也

城圖云皇城之南三十六坊各東西二門縱各三百五十步中十八坊各廣三百五十步外十八坊各廣四百五十步皇城左右共七十四坊各四門廣各六百五十步南六坊縱各五百五十步北六坊縱各四百步巿居二坊之地方六百步面各二門四面街各廣百步

渠水一曰龍首渠自城東南導浐至長樂坡酈為二渠一北流入苑一經(jīng)通化門興慶宮由皇城入太極宮二曰永安渠導交水自大安坊西街入城北流入苑注渭三曰清明渠導土?穴水自大安坊東街入城由皇城入太極宮呂氏曰隋氏設(shè)都雖不能盡循先王之法然畦分碁布閭巷皆中繩墨坊有墉墉有門逋亡奸偽無所容足而朝廷宮寺門居巿區(qū)不復相參亦一代之精制也唐人蒙之以為治更數(shù)百年不能有改其功亦豈小哉隋文有國纔二十二年其刬除不廷者非一國興利后世者非一事大趣皆以惠民為本躬決庶務(wù)未嘗逸豫雖古圣人夙興待旦殆無以過惜其不學無術(shù)故不能追三代之盛予因考證長安故圖 【觀呂氏此言是圖之作其來尚矣】 愛其制度之密而勇于敢為且傷唐人冒疾史氏沒其寔聊記于后元豐三年五月五日龍圖閣待制知永興軍府事汲郡呂太坊題京兆府戶曹參軍劉景陽桉視并州觀察推官呂大臨檢定鄜州觀察友使石蒼舒書

跋語此圖舊有碑刻在京兆府公署兵后失之有雷德元完顏椿者訪得碑本訂補復完命工鋟梓附于長安志后

壬子年中秋曰谷口邳邦用跋

新城唐天佑元年匡國節(jié)度使韓建筑時朱全忠遷昭宗于洛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廬舍長安遂墟建遂去宮城又去外郭城重修子城 【即皇城也】 南閉朱雀門又閉延喜安福門北開元武門是為新城 【即今奉元路府治也】 城之制內(nèi)外二重四門門各三重今存者惟二重內(nèi)重其址尚在東又有小城二以為長安咸寧縣治所謹案長安京兆圣朝奄有天下初為京兆府后為安西路至大四年改奉元路 【中統(tǒng)元年立十路宣撫司置治于此改路不知何年三年立陜西四川行省至元七年改行尚書省九年改設(shè)王相府十七年罷王相府復立行中書省一十五年四川分省成都專立陜西行省二十八年立行御史臺于云南大德元年移置陜西奉元】

   奉元城圖

(見圖)

   城南名勝古跡圖

(見圖)

   唐驪山宮圖上

(見圖)

   唐驪山宮圖下

驪山溫泉自秦漢周隋相繼崇飾唐貞觀中始營御湯天寶六載筑羅城于湯所置百司公卿邸第治湯為池增起臺殿環(huán)列山谷因改宮為華清宮明皇歲幸焉殿曰九龍以待上洛曰麗霜以奉御寢曰長生以備齋祀其它樓觀殿閣不可勝紀祿山之亂天子游幸益鮮唐末遂廢晉天福中改曰靈泉觀以賜道士元佑三年中秋日武功游師雄景叔題石刻在臨潼

(見圖)

(見圖)

  長安志圖卷中

沅案此書昭建二陵圖即用游師雄昭陵石刻圖分為三耳師雄石刻在今醴泉然所載陪葬名位以蜀王愔為王愔吳黑闥為劉黑闥閻立德為閻立本牛進達為申進達仇懷吉 【見萬年宮銘碑陰題字】 為仇懷古公孫武達為孫武達之屬似目不覩史傳人所書師雄既謬于前此又承而不改何其陋也今仍其舊而駁正焉

   咸陽古跡圖

(見圖)

   唐昭陵圖上

(見圖)

   唐昭陵圖下

(見圖)

   唐肅宗建陵圖

(見圖)

   唐高宗干陵圖

(見圖)

   昭陵圖說諸陵附

余觀自古帝王奢侈厚葬莫若秦皇漢武工徒役至六十萬天下稅賦三分之一奉陵寢秦陵纔高五十丈茂陵四十丈而已固不若唐制之因山也昭陵之因九嵕干陵之因梁山泰陵之因金粟堆中峰特起上摩煙霄岡阜環(huán)抱有龍蟠鳳翥之狀民力省而形勢雄何秦漢之足道哉昔貞觀十八年太宗語侍臣曰漢家先造山陵身復親見又省子孫經(jīng)營煩費我深是之我看九嵕山孤聳回絕實有終焉之志乃詔先為此制務(wù)從儉約九嵕山上足容一棺而已又慕漢之將相陪葬自今后功臣密戚各賜塋地一所至二十三年八月畢工先葬文德皇后長孫氏當時陪葬之盛與夫刻蕃酋之形琢六駿之像以旌武功列于北闕規(guī)模宏大莫若昭陵桉陵今在醴泉縣北五十里唐陵園記云在縣東三十里葢指舊醴泉縣而言之也其封內(nèi)周回一百二十里下宮至陵十八里今已廢毀陪葬諸臣碑刻十亡八九悲夫因語邑官命刊圖于大宗廟以廣其傳焉紹圣元年端午日武功游師雄景叔題 【沅案石在醴泉末有云縣尉張勺主簿李革右宣德郎知醴泉縣事傅寤立石】

陪葬諸臣一百六十五人○諸王蜀王愔已下七人○公主清河公主已下二十一人○妃嬪越國大妃燕氏已下八人○宰相李績已下一十三人○丞郎三品戶部尚書唐儉已下五十三人○功臣大將軍尉遲敬德已下六十四人內(nèi)蕃將阿史???忠等九人○諸蕃君長貞觀中擒伏歸和者琢石肖形狀而刻其官名凡十四人 【沅案會要云上欲闡揚先帝徽烈乃令匠人琢石寫諸蕃君長十四人列于昭陵司馬門內(nèi)金石錄云諸降將名字乃仲容書耳】 突厥頡利可汗左衛(wèi)大將軍阿史???咄苾○突厥利可汗左衛(wèi)大將軍阿史???什缽苾○突厥乙沴泥孰俟利苾可汗○右武衛(wèi)大將軍阿史?????尒爾○薛延???真珠毗伽可汗○吐蕃贊普○新羅樂浪郡王金真德○吐谷渾河源郡王烏地拔勒豆可汗慕容諾曷缽○龜茲王訶黎布失布失畢○于闐信○焉耆龍王突騎支○高昌王右武衛(wèi)將軍曲智勇○林邑王范頭利○婆羅門帝???伏帝國王阿???順 【沅案今游師雄石刻列名十二人誤合利苾可汗及阿史???彌射為一人又合真珠毗伽可汗及吐蕃贊普為一人又合訶黎失布失畢及于闐信為一人誤分吐谷渾河源郡王烏地拔勒豆可汗慕容諾曷缽為二人孫明經(jīng)星衍撰醴泉縣志嘗據(jù)史考正其失今亦分為十四不盡依碑字也】 所乘六駿刻石于北闕之下一曰青騅平竇建德時乘 【贊曰足輕電影神發(fā)天機策茲飛練定我戎衣】 二曰什伐赤平王世充竇建德時乘 【贊曰??廠??澗求靜斧鉞申威朱汗騁足青旌凱歸有中四箭處】 三曰特勒驃平宋金剛時乘 【贊曰應(yīng)策騰空承聲半漢入險摧敵乘危濟難】 四曰颯露紫平東都時乘 【贊曰紫燕超躍骨騰神殿氣詟三川威陵八陣】 五曰拳毛馬?瓜平劉黑闥時乘有石真容自拔箭處 【贊曰月精桉轡天駟橫行弧矢載戢氛埃廓青有中九箭處】 六曰白蹄烏平薛仁杲時乘 【贊曰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鞭定蜀沅案金石錄云皆歐陽詢八分書世或以為殷仲容書非是】

肅宗建陵陪葬功臣尚父汾陽王郭子儀一人

高宗干陵在奉天縣宋元佑中計使游公圖而刻之防御推官趙楷為之記曰干陵之葬諸蕃之來助者何其眾也武后曾不知太宗之余威遺烈乃欲張大夸示來世于是錄其酋長六十一人各肖其形镵之琬琰庶使后人皆可得而知之

石人背刻各人姓名歲久漫滅近得游公所刻四碑而亡其一每碑十六人各寫其衣冠形跡及其名爵其不知者闕之今錄可知及有闕字者凡三十九人于左 左一碑 左二碑十人 故左威衛(wèi)大將軍兼金徽都督仆固乞突 左威衛(wèi)將軍□□都督鼠□施處毒勤德 右領(lǐng)軍將軍兼于泉都督泥□□ 小阿悉吉度悉波 故左衛(wèi)大將軍兼燕□大都督葛塞匐 故右威衛(wèi)將軍兼潔山都督突騎施傍靳 故右衛(wèi)將軍兼頡利都督拔蜜干藍羨 故左武衛(wèi)將軍兼雙可□□□□舍提欲護斯 故左威衛(wèi)大將軍兼延匐都督處木昆屈律弓?叕阿史???盎路 故右金吾衛(wèi)將軍兼俱□都督關(guān)傍汗阿悉首???靳大首領(lǐng)可汗頡利發(fā) 右一碑十三人 故大可汗驃騎大將軍行左衛(wèi)大將軍昆陵都護阿史???彌則一 故右驍衛(wèi)大將軍兼龜茲都督龜茲王白素稽 故右武衛(wèi)將軍兼□□□龜茲□白回地羅徽□疏勤王裴夷健密施□康□□泥涅師師十姓可汗阿史???斛瑟羅□吐渾青□□駙馬都尉慕容諾曷缽 右驍衛(wèi)大將軍兼波斯都督波斯王卑路斯□十姓可汗阿史???元慶□吐渾樂□徒耶缽□于闐三尉琡琡□吐火□□子持勒羯達健 右二碑十六人 石□□子石忽那 故左武衛(wèi)大將軍□□十姓衛(wèi)官大首領(lǐng)吐屯纈利發(fā)□波斯大首領(lǐng)南昧□木俱罕□□斯陁勒□左威衛(wèi)大將軍兼堅昆都督結(jié)黌蠶匐膚莫賀咄□吐蕃使夫論悉曩然□吐火羅葉護咄伽□十姓大首領(lǐng)鹽風□都督阿史???忠節(jié)□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兼泃本都督五姓吶麥?丏葉護昆職□默啜使移力貪幵達干□播仙城□河伏帝延□吐蕃大酋長贊婆□默啜使葛暹嗔達干□龜茲大首領(lǐng)???利自阿力□碎葉州刺史安車鼻施□□□狄仁杰以下六十人畫像姓名今皆不從其見于奉天縣丞趙耤繪像記者才二十九人焉楷之記文多不盡載撮其大旨略曰唐之諸帝功烈如太宗明皇者可謂盛矣宜其邱隴完固及于無窮今兵火之余荒墟壞皿瓦礫僅存理亦宜也獨高宗武后之陵崇邱磅磚上詣青冥雙闕聳歭丹口猶在是豈造物者有以扶護而致然耶抑亦窮匱國力深規(guī)厚圖使人未易窺耶轉(zhuǎn)運游公一日桉部過干陵慨然興嘆乃錄高宗天后時朝臣六十人重圖于陵所其閑忠良骨鯁高才俊逸如張說蘇颋狄仁杰婁師德劉仁軌唐休宋璟李嶠賀知章馬周李昭德王綝張仁愿崔神慶李務(wù)光張柬之魏元忠陸元方李懷遠畢誠杜景佺皆一代善士固當紀者若夫武三思韋巨源崔湜武承嗣蘇味道封德彝之輩回邪險佞負國自謀而皆繪形于壁镵記于石丹青可渝而善惡之跡不可變王?民石可磨而勸戒之意不可泯則斯名也其與天地同于不朽哉楷之記在元佑七年六月吉日唐之諸陵各有陪葬見于志者此不具錄其諸帝之陵在干陵之東者僖宗靖陵也在三原者高祖獻陵也敬宗莊陵也武宗端陵也在云陽者德宗崇陵也宣宗貞陵也在富平者中宗定陵也代宗元陵也順宗豐陵也文宗章陵也懿宗簡陵也在蒲城者睿宗橋陵也元宗泰陵也憲宗景陵也穆宗光陵也

   圖志雜說

龍首山古志曰山長六十里頭入渭水尾達樊川頭高二十丈尾漸下可六七丈又曰漢取山土為城山之余尾在城西南數(shù)里乃盡今桉城南鼎門之西南北附城有土嶺可二三百步望之隱然如城俗名之曰土蛇嶺此即山之余土也又漢臺殿城闕皆栽山土為之是以高大數(shù)千年不土?已西京賦曰疏龍首以抗殿是也山之余尾城南皆已湮平坡陀豆出復見于唐大安宮西東西橫亙迤邐而去今大安宮城及內(nèi)苑后墻含元殿臺一帶俱在山上下去平地可六七丈南望城市俯而視焉 【原自含元以東其地漸平不見垠崿一日登秦冢望之隱然而東直際浐水與白鹿諸原映帶南去又自長樂坡下其岡中斷道出其閑其西廓然率多塹掘問之人云安西筑邸時取其土也】

北斗城三輔舊事及周地圖曰長安城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今觀城形信然然漢志及班張二賦皆無此說予嘗以事理考之恐非有意為也葢長樂未央酇侯所作皆據(jù)岡阜之勢周二十余里宮殿數(shù)十余區(qū)惠帝始筑都城酇侯已沒當時經(jīng)營必須包二宮在內(nèi)今南城及西兩方凸出正當二宮之地不得不曲屈以避之也其西二門以北渭水向西南而來其流北拒高原千古無改若取東城正方不惟大寬又當渭之中流人有至其北城者言其委曲迂回之狀葢是順河之勢不盡類斗之形以是言之豈后人偶以近似而目之也歟

賦語文人之詞固多張誕然身未嘗至目未嘗覩亦未可輒拒而不信嘗讀漢人之賦遂知西京臺觀之盛班孟堅曰軼云雨于太半虹蜺回帶于棼楣又曰攀井干而未半目眩轉(zhuǎn)而意迷張平子曰將乍往而未半??木悼栗而聳兢王子淵曰若播岸而臨坑登木抄以聞泉論者以為皆危山?兒悚懼非王公所宜乘履誠為確論予至長安親見漢宮故趾皆因高為基突兀峻歭崒然山出如未央神明井干之基皆然望之使人神志不覺森竦使夫當時樓觀在上又當如何由是觀之則數(shù)公之言未可遽為張大也昔蔡九峰不信鳥鼠同宂后人譏之予恐不知而論將使后人而復譏后人也

小兒原駱氏志載新說唐皇子幼則居內(nèi)漸長成于東內(nèi)苑為大宅于外為十六王宅王宅外又置百孫院王子王孫勿得出外鬬雞走狗蹴鞠彈射于苑中龍首原俗號曰小兒原或曰今原東有西番浮圖至元中所建其下是一古冢經(jīng)營之始塹之為基得一石槨有篆文三曰小兒冢意者原名以是然今亦不知有此名矣

邨名長安咸寧二縣民多以故宮殿門闕名其所居然訛謬不可盡記志稱下馬陵訛為蝦蟇陵秦壽陵訛為韓生冢建章宮訛為貞女樓翠華殿訛為祭酒臺不特是耳至以漢城為陽甲城霸城門為萬城門覆盎門為紅門西安門為黃門正武殿為講武殿城中又有白盎殿亦不知是何名然亦有傳襲舊名而圖志不載者如以宣平門為玉女門以其東有玉女山也以西門為金天門亦非野人之語若此之類又恐前代舊有是名耳 【有人嘗言于京師一朝官家見一雜書載陽甲城之說曰陽生于子而天方開甲始也漢有天下是為一代開天之始如陽始生以期福祿于未艾觀其宮名未央可見愚案此說似為有理然如其言則是陽甲之名漢已有之何故傳記曾無一言稱之且陽甲殷王漢固不當以古帝王之名目其城也宋次道長安志極為精博亦不見取但言隋遷都此城遂廢俗呼曰楊廣城此說是也葢煬帝弒父亡國民斥其名政猶時日曷喪云爾復何疑乎其后又轉(zhuǎn)而為楊家也】

漢瓦形制古妙工極精致雖塵壤漬蝕殘缺漫漶破之如新人有得其瓦頭者皆作古篆盤屈隱起以為華藻其文有曰長樂未央有曰長生無極有曰漢并天下有曰儲胥未央有曰萬壽無疆有曰永奉無疆亦有作上林字者昔人有于陳倉得秦瓦文曰羽陽千歲羽陽秦武王宮也以是知古人制作不茍雖一瓦甓必有銘識不特彝鼎為然耳又有得瓦作楚字者亦秦瓦也秦作六國宮室于咸陽北坂上意者必用其國號以別之歟又未央字瓦凡離宮故基亦皆有之今杜陵碎瓦中皆有未央長樂等字亦不知其何故也

古瓦陽面多作小窩沱狀如雨點亦有作繩痕者予嘗過其鹿臺下見其敗瓦亦然乃知秦漢已前制皆作此但不知所以制之之意或曰葢仰用者以固泥也說亦有理又唐瓦有如漆者葢是碧瓦歲久而色變也漢瓦皆素獨故城中未央瓦表里皆黑堅如鐵錫今不多得其所得者皆離宮瓦也由是言之雖其宮室壯麗猶為近古尚質(zhì)也歟長楊關(guān)中人家園圃池沼多植白楊今九龍池尤多皆大合抱長數(shù)丈葉原多風恒如有雨因憶唐人詩朝元閣上西風急都入長楊作雨聲正謂此樹以見故宮悲涼之意也說者以長楊為漢宮今宮在盩厔去驪山百余里殊無相涉且漢以木名宮如桂宮棠梨豫章五柞者非一又安知長楊不以是木名耶

樊川 【本樊噲食邑故名又云今其墓在神禾南原上】 長安名勝之地周處士敻唐杜公牧之祁國杜公奇章牛公之居皆在焉唐人語曰城南韋杜去天尺五可見昔時之盛今雖殘廢之余而終南之神秀原陸之澶漫源泉之灌注草木之蔥蒨近蜀之饒固自若也然古人勝游之跡見于文章篇什者歷歷可考變遷以來葢有名存而寔亡有有其處而名不可知者前輩有張茂中同其友為城南之游嘗作記以紀之當時遺跡猶有存者今欲訪之尚能見其彷佛據(jù)可知者別為一圖掇其遺漏以補其闕曰杏園者唐新進士宴游之所在曲江鴈塔之南今皆耕為民田曰韓莊者在韋曲之東退之與孟郊賦時又并其子讀書之所也鄭莊又在其東南鄭十八虔之居也曰塔坡者以有浮屠故名在韋曲西何將軍之山林也 【今其地出美稻土人謂之塔坡米】 蓮花洞在神禾原即鄭駙馬之居所謂主家陰洞者也翠微寺在終南山又有牛頭寺坡少陵所謂青山意不盡袞袞上牛頭者也李抱玉碑在杜永邨有墳柳宗元碑昌黎之文在少陵原之北 【人云陵西有子美故宅】 蕭灌墓在焦邨吐蕃論弓仁墓在趙邨渾瑊墓亦在城之西南余皆不能備載噫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而況區(qū)區(qū)之宅苐邱壟哉特以古人之名所仰止不欲遺之故耳樊川今有華嚴寺人但謂之華嚴川云 【其東十里許有興教寺在原半企望南山最為名勝】

杜陵今在奉元城東南二十五里三趙邨陵在高原之上即所謂鴻固原也陵之制正方詢之居人每方百二十步據(jù)地六十畝四面去陵十余步皆有觀闕基址其東南數(shù)十步又有一陵形制差小皇后王氏之陵也 【案漢史宣帝后許氏早崩葬杜陵南園去杜陵十八里今在司馬邨少陵原上俗呼曰司馬冢豈以后□博陵所葬遂誤稱耶又霍后廢立王倢伃為后后為太皇太后年七十余成帝時崩合葬杜陵邨東園其陪葬之冢稍大者恐是淮陽憲王等母王倢伃之冢其小者或貴人以下冢也何以言之若群臣附葬必不在后宮之列以是知之】 其東陪葬數(shù)十冢環(huán)拱森列大小不等其北里許亂冢百余自是以北直至城南東西延亙高原之上累累皆是但不知其名耳

前代陵冢大明宮城北十里許唐禁苑也近漢城之東有大陵十余制度雄偉年代久遠必古帝王陵也其西南亂冢尤多以予觀之葢是秦陵何則唐之禁苑非營葬之所苻姚西魏世代不遠干戈相仍恐無此承平之制設(shè)為當時帝王之陵亦不當如此之近且西魏孝武陵在渭南文帝及后周文帝陵皆在富平隋文陵在武功煬帝陵在畢原宇文陵在好畤苻健嘆石安原而有終焉之志周漢諸陵皆不在此獨秦陵不見今樗里子墓在漢城中莊襄陵在今城東始皇扶蘇陵又在臨潼正與此陵俱是一帶矛固以為秦陵無疑也其余叢冢以駱天驤所載韓信冢在霸城門東三十里新店則夫漢及苻姚以降諸臣或亦有之不可知也大抵古人陵冢圖志雖載其處然亦不敢必其所指是亦知之之一道也

華州亂石華州東有亂石十里蔽野橫路馬閡幾不可行其大者皆如岡阜而不成山問之人云少華山崩也遂考諸宋史熙寧五年九月知華州呂大防言少華山前阜頭谷山嶺摧陷其下平地東西五里南北十里潰散墳裂涌起堆阜各高數(shù)丈陷居民六社凡數(shù)百后林木廬舍亦無存者 【近山之民言數(shù)年以來谷上常有云氣每遇風雨即隱隱有聲是夜初昏畧無風雨山上忽霧起有聲漸大地遂震動食頃即有此變金翰林應(yīng)奉蘭泉張建有石字坡賦序云坡在華州之東宋熙寧閑阜頭神所移也皇統(tǒng)己巳春道過其閑覩而賦之今其地有阜頭神廟壁畫風雷山移之狀】 因閱前史漢獻帝初平四年華山崩裂世遠不可推究唐武后垂拱二年新豐有山涌出初六七尺漸高至三百尺名曰慶山今在臨潼東南三十五里與此事皆在人耳目者遂表出之嗚呼大化旋移振蕩迥薄神變翕忽何怪不有夫以漢之獻帝唐之武后宋之神宗而皆有此希聞之大異則其為國亦可知矣

火余碑唐碑為巢寇所毀而尚存者三其一華山碑在西岳廟剝裂之余巉巖峭刻勢轉(zhuǎn)奇特初不類為碑者卓立而不仆者數(shù)百年矣其一華萼樓碑在九龍池南其一右軍碑在城西北嗚呼碑之壞以屋累也令其本欲傳遠區(qū)區(qū)以屋覆之其為計也淺矣

試官石在九耀街武安王廟前橫臥街側(cè)色黑而瑩長四五尺高二三尺世傳唐時舉人就試以釘釘之卜其中否今觀石上有釘數(shù)十余釘頭皆露亦有半入而上曲者昔李將軍射石飲羽葢偶然爾此豈偶然者耶其理殆不可曉

關(guān)中碑刻 【自石鼓而下秦漢以來所在甚多而唐碑尤盛兵火之余殘毀無幾或為野人賣為寺觀墳?zāi)怪镲L紀亦嘗禁之然終不能禁也今文廟有趙明誠金石目錄三十卷而多不載所在或云又有田氏京兆金石錄亦不復見唯儒士駱天驤嘗錄石刻一編附其所類志后自言跋履荊莽尋訪抄錄垂六十年終皇甫誕碑今在鳴犢鎮(zhèn)亦率更所書字畫尤偉而不及載則所遺者多矣余嘗命魯齋書院刊補駱志闕略因增續(xù)得碑刻于后而未暇也后之博雅君子得無有志乎云爾】

圖制有宋呂公大防所訂志中時亦引用觀其布置大段皆是然其宮室臺榭門闕委曲之詳理固不能盡也近因刻梓復加比較見其與志微有不合或與故跡顯然相戾者略載一二唐大安宮高祖所以處秦王也志曰在宮城之西今乃在其西北壞堞宛然今人猶曰秦王府圖本所載是也宮城西偏附城有小城垣即掖庭宮也今見其處止可容置一宮而圖乃以大倉雜處其中大非所宜又志亦不曾載若此之類必是碑本磨滅后人不詳誤附之者【又漢城中有石人石馬定心石之類今皆去之】 掖庭東北垣上有一方臺不知何基考之于志恐所謂宮人教藝之所名眾藝臺者也注云舊圖有之遺跡尚存今圖本卻無不敢附入其顯然相戾者內(nèi)苑北偏半在龍首岡上今其東乃是城墉兩頭有二角樓基跡皆高數(shù)丈其南卻是平地全無系著其北樓基西有小墻基折而西去即內(nèi)苑之北墻也其墻約二里許直一大基方廣數(shù)丈墻亦自此而絕其基正當大安宮之東北以志考之當是翠華殿基所謂祭酒臺者是也不然是亦一樓基其西南樓基歲久湮平遂使后人疑也今圖乃以禁苑之球場誤置在此其上頂所存城墉樓基與畫本宮殿全不相合然竟不曉當時之制果如何也因記于此欲使觀者必參志而求之方見古人全盛之制

水磨賦浮休居士之所作也 【華州廳壁有石刻不著姓名或曰宋張舜民字蕓叟號浮休居士未詳是否】 序曰浮休既投跡少陵一日有以水磨求售者相其地乃古之宜春苑也今謂之韋曲自漢唐已來諸韋居之與后周逍遙公曬書臺唐杜岐公韓退之舊業(yè)鄭都宮之園池鄰里籬落垠堮皆在人云李太白嘗居此也仰終南之云物俯潏水之清湍喬林隱天修竹蔽日真天下之奇處關(guān)中之絕景也暇日聊為之賦云粵自大樸既散機事滋熾抱甕無譏斵輪改制脫大車之左轂障橫流之肆置圭測深淺審度面勢覆廈屋之沉沉釃長溪之沸沸徒觀夫老稚咸集麥禾山積碓臼相直齒牙相切碾磨更易晝夜不息洶洶浩浩砰砰劯劯鼓浪揚浮交相觸擊飛屑起濤雪飜冰折仰而觀之何天輪之右旋覆轑膠戾蟻行分寸遲速閑隔俯而察之何地軸之左行消息斡運搘撐挺拔千匝萬轉(zhuǎn)而不差忒逆而視之修渠繩直高岸壁立沄沄漾漾滉滉瀁瀁如砥之平如練之明忽然走下若眾壑之赴禹門也順而索之盈科后進遇險斯止瀲瀲滟滟成文布理汪澄淵默乃見柔德力盡而休功成而退若君子之善出處也彼華山三峰之飛瀑呂梁百步之噴沬獨有賞心之玩曾無利物之實未若斯磨也不踰尋丈之閑不匱一夫之力曾無崇朝之久而可給千人之食如是則驢馬不用麥城任堅農(nóng)夫力穡知者圖焉故君子役其智小人享其利真為一鄉(xiāng)之賴豈止一家之事賈生曰水激則悍矢激則遠萬物回薄震蕩相轉(zhuǎn)孔子觀于川流莊生監(jiān)于止水因事會理是謂道紀況夫雍為九州島之沃壤潏乃八水之上游樊杜引其吭豐鎬匯其尾壽山御其表崇岡固其里空淡鳥沒木老天深憑高四顧騁望千里其地產(chǎn)則動植飛潛充牣旨美亡所不備天府取之而不竭陸海探之而無底其人物則有漢唐已來韋杜二氏軒冕相望園池櫛比逍遙公筑臺而曬書杜君卿鑿山而引水韓退之之西鄰鄭都宮之北鄙參以太白忘機脫屣雖時代之屢遷顧風流之未弭未有一叟扶杖來止非夷非惠不農(nóng)不仕或釣或弋翱翔徙倚鶴發(fā)鮐背頹然而已矣

補遺 【昔愍帝建興元年劉曜攻陷長安入外城焚龍尾及諸營還屯逍遙園四年曜攻陷長安外城晉麥?曲允退守小城今桉故城止有大城二重長安志亦不云有小城惟載帝王世紀曰漢初置長安城本狹小惠帝更筑廣大以是而惟恐初置者為小城惠帝所筑不是外城即今故城是也但歷代變遷其跡不存耳不然豈有王者之都無外郭也又長安城門名多重復愚恐亦有內(nèi)城門名后世不詳并指為一城也何以知之志書宣平門注曰王莽改曰春王門民曰東城門其外郭曰東都門西京賦亦曰經(jīng)城洫營郭郛是其一證歟又所引漢舊儀及郡國志說漢城里數(shù)處必有誤字 龍尾營退之詩亦曰終南曉望蹋龍尾注曰龍尾坡長安地名今案龍首山頭入渭水其尾則與杜陵諸原相去不遠矣 逍遙園志載其名見于姚秦西魏時以晉史言前世已有是園但不言其處駱天驤謂今圭峰草堂是也予以還字推之恐當在浐水之東 又志書記都長安者西漢及晉符姚魏周隋唐皆有宮闕然劉曜亦都十年史稱曜作酆明等宮及壽陵周四里后依霸陵制度志則不書今雖不知其處覽古者亦當知之 晉愍帝時盜發(fā)漢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得金帛甚多案漢史文帝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其儉至矣然猶不免為盜所禍夫茍有封樹之跡者豈信其儉而亡物哉且所謂得金帛多者豈景帝不能盡遵文帝之訓或杜薄二陵所有不可知也 唐之諸陵亦皆遇盜惟干陵獨完豈偶深秘盜不知之今其西北有大溝人謂之黃巢溝其發(fā)時掘也俗又云干陵之上人有游戲慢侮及取其瓦石者輒有靈響或別有他咎往有驗者夫武氏之威震赫一時百世之下尚能驚動禍福人耶】 余既為秦陵辨矣因閱史記具列秦先君葬所其所名地有可知者有不可知者大槩不出秦雍之域也其可知者圖志亦不盡載其不可知者今所在無名之冢又安知非是耶今敘史記所載以補志之闕且見余言之不妄云襄公文公葬西垂 【秦始立國在岐之西今隴西之西縣】 寧公出子葬衙 【馮翊有衙縣記曰寧公徙居平陽葬西山注曰郿之平陽】 武公葬宣陽聚東南 【紀云葬雍平陽初以人從死死者六十六人】 德公宣成公葬陽繆公葬雍 【皇覽曰冢在橐泉宮祈年觀下從死者一百七十七人】 康公葬竘社共公葬康公南桓公葬義里邱北景公葬邱里南 【一作僖公】 畢公葬車里北【即哀公】 夷公葬左宮惠公葬車里 【一云簡公子葬陵園】 悼公葬僖公西城雍龔公葬入里 【一作人里愚案里者二十五家之名今樗里正在長安城中久以里名者恐亦有相近者】 躁公葬悼公南懷公葬櫟圉氏靈公葬悼公西簡公葬僖公西出公葬雍獻公葬囂圉孝公葬禹圉惠文王始都咸陽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 【皇覽曰秦武王冢在扶風安陵西北畢陌大冢是也人以為周文王冢非也周文王冢在杜中今案咸陽圖畢有周文王冢以是考之則是秦武王冢矣】 昭襄王葬茝陽 【今霸陵也自酈以西皆芷陽紀又云宣太后葬芷陽酈山】 孝文王葬壽陵莊襄王葬茝陽 【今東門外呼韓生冢者是也】 始皇葬酈邑 【扶蘇冢亦在焉】 二世葬宜春 【紀曰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

秦瓦御史宋宜之嘗于阿房故基得一古瓦長二尺許高廣六七寸正方漸殺如斧形宛然若屋狀堅厚如白石隱隱遍作繩痕其相接處亦有筍距如今瓦但樸素耳長安古跡此類甚多但不得盡見也

  長安志圖卷下

   涇渠圖序

古者因井田而通溝洫勤播殖以盡地力陂澤之利其昉于此乎太史公作史記而書河渠自時厥后術(shù)智之士能以水利利民者代有人焉關(guān)中自秦鄭國疏涇水溉斥鹵田為沃野民賴其饒者二千年國家因前代故跡梁石引水注填閼以糞民疇廣屯田以助經(jīng)費設(shè)官分屬如古郡守夾??史職甚重也然而日久法禁弛而人獘滋典守者或不知其所事積習垢玩使古人良法美政幾乎熄矣走年二十余從先君宦游于關(guān)中已知涇溝為民利害而未識其詳也后三十年遂備員御史甫至聞前祭酒李公惟中今為行御史臺治書侍御史每以撫字為念嘗刻涇水為圖集古今渠堰興壞廢置始末與其法禁條例田賦名數(shù)民庶利病合為一書名之曰涇渠圖說索而讀之信乎其有裨于治也嗚呼其知恤哉夫居其職而不知其所以為職非智也知其職所當為而不為之非仁也今也食君之祿治君之民邈焉如視越人之肥瘠而反攘剝之暴戾之豈士君子之心哉因書其端以諗夫蒞事者至正二年冬十月日奉訓大夫陜西諸道行御史臺監(jiān)察御史樵隱必申達而序

圖說目錄 【圖說本長安志圖之下卷也以其記錄額多且涇渠利民為大故自為一編書凡六篇圖二今列其目以便觀者】

   涇渠總圖清冶濁水附

(見圖)

   富平縣境石川溉田圖

(見圖)

   涇渠圖說

四曰豐利渠宋大觀中詔開石渠疏涇水入渠者五尺下與白渠會溉七邑田三萬五千九十余頃 【豐利渠口又在白渠之口所謂洪堰者是也今有宋資政殿學士侯蒙撰碑具存其文略曰】

大觀元年閏十月主客員外郎穆京奉使陜西既復命以白渠歲罷民堰水起十月盡次年四月其閑水嚙堰與堤防圯壞溉田之利名存而實廢者十居八九得獻說者宣德郎范鎬鄜州觀察推官穆卞以謂熙寧閑嘗命殿中丞侯可自仲山傍鑿石渠引涇水東南與小鄭泉會下流合白渠鳩工自熙寧七年秋至次年春渠之已鑿者十之三當時以歲歉弛役今其跡可考案舊跡而道建瓴之勢因民心而興萬世之利易若反掌乃詔本路提舉常平使者趙佺與獻說者相地計工二年七月詔可俾佺董其事經(jīng)始以是年九月越明年四月土渠成下廣一丈有八尺上廣五丈深視地形之高下袤四千一百二十丈南與故渠合計工六十一萬七百有畸越明年閏八月石渠成下廣一丈有二尺上廣一丈有四尺深視地形之高下袤三千一百四十有一尺南與土渠接又度渠之北視其勢高峻留石僅三丈裁通竇以防漲水計工四十九萬八百有畸九月甲寅疏涇水入渠者五尺汪洋湍駃不舍晝夜稚耋驩呼所未嘗見凡溉涇陽醴泉高陵櫟陽云陽三原富平七邑之田總二萬五千九十有三頃異時白渠所溉不過二千七百余頃歲以八月屬民治堰土木一取于民費以億計夾渠之民終歲閔閔然望水之至不可得而輸賦如平時民以是重困是役也費不煩民因民之利工垂成臣穆京適帥秦鳳上遣京視役且撫問官屬給賜工師緡錢遠方知上之德意明見萬里鼓舞趣役不日而成鑿山堙塹民不告勞既奏功上嘉之詔賜名曰豐利渠

開修洪口石渠題名記 【石多闕字節(jié)略其文】 永興軍耀州六縣民田舊資白渠灌溉之利歷時已久涇流寖低渠勢高卬不能取水乃歲八月六縣令率夫數(shù)千集良材起巨堰堰水入渠至明年四月去堰所溉田財二千頃然堰成輒壞或數(shù)月壞故興修之功要為文具而民無寔利大觀元年今秦鳳路經(jīng)略使穆公侍郎京以太府少卿出使陜西宣德郎范鎬承直郎穆卞因言開修洪口石渠之利穆公具聞于朝提舉永興軍等路常平等事趙公佺被旨相視具陳可成之策朝廷從之遂命趙公總浚渠事初議鑿石與涇水適平然后立堰以取水趙公謂立堰當為遠計乃使渠深下水面五尺則無修堰之獘而利博且久既終功凡石土渠共七千一百一十九尺石渠北自涇水上流鑿山尾南與土渠接初料一千四百二十五尺其后土石接處發(fā)土見石乃展一千七百一十六尺通計三千一百四十一尺上廣十有四尺下廣十有二尺淺深隨山勢其最深者三十八尺分隸六縣會工四十六萬二千九百一十三料工之始視石之堅柔定以尺寸為工其下石頑攻不中程乃增工二萬七千九百五十三凡石渠之工總四十九萬八百六十六一年九月工興四年九月畢土渠北自石渠口東南與故渠接初計六千四百五十九尺而所展石渠既已省一千七百一十六尺其后接故渠處土雜沙石隨治隨壞度不可持久乃即其右開橫渠二百尺與故渠合地脈堅實功簡而徑又省舊所治渠九百六十五尺實計土渠三千九百七十八尺上廣五十尺下廣五十八尺淺深隨地形其最深者七十五尺分隸六縣會工二十一萬一千八百一十六內(nèi)涇陽三原高陵所隸有石棚隱土下厚或一丈或七尺八尺乃損土工一萬一千八百一十一而增推鑿之工四萬七千九百七十九凡土渠之工總二十六萬七千九百八十四二年九月工興四年五月畢渠成惟石渠依涇之東岸不當水沖乃即渠口而工入水鑿二渠各開一丈南渠百尺北渠百五十尺使水勢順流而下又涇水漲溢不常乃即火燒嶺之北及嶺下因石為二洞曰回瀾曰澄波限以七尺又其南為二閘曰靜浪曰平流限以六尺以節(jié)湍激渠之東岸有三溝曰大王溝小王溝又其南曰透槽溝夏雨則溪谷水集每與大石俱下壅遏渠水乃各即其處鑿地陷木為柱密布如欞貫大木于其上橫當溝之沖暑雨暴至則水注而下大石盡格透遭之口與石棚接如此已無患余二溝則鑿渠兩岸比大木覆□□溝水入于涇 【石棚者石隱地中上下皆土不止一處其當溝口者水從下過空如棚狀今所謂暗橋者是也大王溝小王溝透棚溝三溝皆在古白渠次北宋豐利渠之東其溝皆從東來橫沖渠身開渠之時將上二溝下流穿斷惟透槽溝至渠上適有石棚渠水流于棚下暴雨則水石從棚上過流入涇河惟二三溝水石皆落渠中故當時樹木為□以拒大石而砂礫尚入渠內(nèi)至前金時有王簿荊姓者始為一溝入渠之處構(gòu)兩石橋于涇水上使與溝口相接其制橋上外高中低一如槽狀若遇溝水暴漲砂石皆從上過擗入涇河而渠方免石壅之患今人猶呼曰澄水槽】 又其東且十里曰樊坑當白渠之南岸其北直大溝溝水暴則岸壞與渠流俱潰壅之則渠不能容而下流為田患乃迭石為渠岸東西四十尺北高八尺上闊十有七尺其南石尾相沖而下四十尺溝水至則渠之所受滿其堤而止其上泄余水以注坑中與涇合土石之工畢于是乎導涇水深五尺下寫三白故渠增溉七縣之田一晝一夜所溉田六十頃周一歲可二萬頃大觀四年九月朝散大夫?qū)9芄从琅d軍耀州三白渠公事都大提舉開修石渠飛騎尉蔡溥記

   渠堰因革

本朝至大元年承德郎陜西諸道行御史臺監(jiān)察御史王琚建言于宋渠上更開石渠五十一丈今用之

元料渠長五十一丈闊一丈五尺深二丈 【沅案元史河渠志作闊一丈深五尺】 計積一十五萬三千工每方一尺為一工已開一十四萬三千五百四十六工五分未開九千四百五十三工延佑元年興役后至元五年 【沅案宋史河渠志作至五年葢誤】 渠成 【延佑元年至三年先開一十二萬三千一百七十九工四分至元三年再開四千四百零二工一分五年再開一萬五千九百六十五工是年秋故堰至新渠口堰水入渠 琚字神瑗濟南鄒平人建言未行去職后再使督之】

諸渠至元十一年九月初二日準奉大司農(nóng)司剳付呈準中書省剳付先后講究定條畫使水法度內(nèi)一款節(jié)文 【后凡文案仿此皆低行大字書之】 自古以來青冶濁谷石川金定薄臺等水并耀州三原富平邠州管下淳化縣行流河水俱系灌溉田禾于民久利之事并令河渠司官管屬聽授節(jié)制每渠直渠長一名依涇水例請給申破水直

案長安志涇陽高陵櫟陽云陽三原富平醴泉七縣皆涇水所溉之地今惟涇陽高陵全被涇水之利其云陽【北境高卬涇水不及今引冶谷水西北淳化界來分為七渠以溉近山之地】 三原 【北境高卬涇水不及今引濁谷水西北華原界來分為六渠以溉近山之地】 富平 【舊時南境北限白渠澆溉脾陽大滭豐潤三鄉(xiāng)今皆撥屬三原櫟陽余地即引石川金定二水以溉其名見于志曰薄臺川東南入漆沮河溉民田 堰武渠溉民田八里 白馬渠溉田十五里 長澤渠溉田十五里 石泉渠溉田十里 永濟渠溉田二十里 文昌渠溉田十里 懷德渠溉田三十里 陽渠溉田十五里 直城渠溉田二十里】 醴泉 【本漢谷口縣治所在涇水西其東北境則入云陽涇陽至今猶有一十之田在涇東與其灌溉夫役不及宋修石渠六縣夫亦無醴泉意亦此歟】 櫟陽 【余涇水所溉之外其東北境頗高涇不能及遂引石川水徑斷原東梁才過白渠西南以溉其地】 武功 【唐咸通中京兆奏修六門堰冶韋川莫谷香谷武安四水溉武功興平咸陽高陵等田一萬余頃今廢又有升原渠普濟渠皆溉民田今廢】 長安咸寧 【二縣亦有可溉之水往往廢涸不能詳記今知其一咸寧縣有龍首渠東南自浐水分出至城四十余里以溉園圃之田其余民自疏引以溉者又多官府不治也 案志所載與今異者恐或各有廢置是以不同】

   洪堰制度

圣朝因前代故跡初修洪口石堰 【修洪口即谷口也前代已有是名方言云石阻河流為洪又蜀人謂水口為洪今縣有射洪徐有呂梁二洪義與此同沅案古曰谷口曰瓠口此曰洪口谷瓠洪三音相近亦即焦獲之獲也】 當河中流直抵兩岸立石囷以壅水囷行東西長八百五十尺每行一百零六個計十一行闊八十五尺總用囷一千一百六十六個

照得洪口往日水擊西岸渠口在東勢直沖堰故常吹去今來復擊東岸白癸巳年創(chuàng)立渠堰每年增修云云囤行廣密委是堅牢雖遇水漲止是沖破龍口或卷去堰上石頭或吹損囤口或沖透囤眼故每歲增修及淘石渠上下泥沙人功不輟又舊例水軍三十人看堰今議得令各縣差富實人夫二名五縣計一十名看堰若有微損即便補修 【近年修理物色石囤每個用椽兩□四十八條擗稷二條棗條六十擔石積長五百七十五尺高一丈闊一尺白草一十擔椽每人一日采打二條為一工棗條每人一日采打一擔為一工石積每人一日搬運長五尺高一尺闊一尺為一工草每一人一日采打五擔為一工編造每囤用夫六名一日編造一個為六工填囤每囤用夫一十二名為一十二工 囤眼每個石積長一百四十五丈高一尺闊一尺白草五擔填囤眼每個夫三名為三工 下囤腳索每囤用索一條長二丈每條用麻二斤連囤索每囤用索二條各長三十尺每條麻半斤錐囤麻每個用麻四兩其余什物在外】

石渠下廣一丈二尺上廣一丈四尺土渠下廣一丈八尺上廣五丈深視地形之高下渠岸兩邊各空地一丈四尺

舊例岸兩壁無得當欄巡水道徑 【后稱空地者放此 案今見行渠身即宋之豐利渠也王御史新開石渠亦同但身不及耳其立囤處河身亦窄今凡用囤二行數(shù)皆減于舊矣】

立三限閘以分水凡二所三限閘其北曰太白渠中曰中白渠南曰南白渠太白之下是為邢堰邢堰之上渠分為二北曰務(wù)高渠南曰平皐渠彭城閘渠分為四其北曰中白渠其南曰中南渠又其南曰高望渠又其南曰隅南渠中南之下其北分者曰析波渠其南分者曰昌連渠渠岸兩邊各空地八尺凡渠不能出水則改而通之

照得三限彭城兩處葢五縣分水之要北限入三原櫟陽云陽中限入高陵三原櫟陽南限入涇陽至分水時宜令各縣正官一員親詣限首眼同分用庶無偏私若守閘之官不應(yīng)或妄起閘一寸即有數(shù)徼余水透入別縣甚可關(guān)防 【三限閘在今洪口下七十里彭城閘又在下二十里或白平石者秦人音訛也今并稱之 圖經(jīng)云中白渠首承太白渠東入高陵界南白渠首承中白渠亦入高陵界長安志云白渠自涇陽縣界三限下中限為一渠流至縣界彭城與下分為四渠注曰唐寶歷元年令劉仁師請更水道渠成名曰劉公渠彭城堰 今案涇渠水道斗門時多變易以故或與舊跡不同皆因歲久渠深岸高水不能上□其可通之處輒為一渠其名亦異今惟三限下正渠及彭城下四渠猶系舊名其析波渠道已非故跡今中限正渠彭城閘二其北有一小渠名曰狂渠閘下其北又一小渠名曰寧三渠若此之類固不能備載也】

立斗門以均水總為斗一百三十有五渠岸兩邊各空地五尺限上斗門十九 【南邊自白公斗起水次曰長渠斗成邨斗染渠斗駙馬斗圣女大斗圣女小斗智光斗石劫斗七劫斗何氏斗李相公斗威圣斗店西斗寧邨斗小留斗雙槐斗張房斗三屋斗凡一十九】 南限斗門十二 【自南邊唐婆下斗起水次唐婆中斗唐婆上斗楊南斗杏園斗端正斗佛寶斗盧從斗長流斗落橋斗省斗曹午斗凡一十二】 中限斗門十 【南邊西魯斗起水次赤賜上斗赤賜下斗楊三斗西王郭馬斗凡五 北邊小渠長流馮下斗起水次長流馮上斗園內(nèi)斗高陽斗狂渠斗凡五】 北限斗門五 【南邊石圈斗起水次東公主斗西公主斗南北王斗凡四 北邊師和斗】 務(wù)高斗門二十三 【南邊安業(yè)斗起水次周開斗東安仁斗長閏斗段洪斗歸厚斗西安仁斗豐樂斗通流斗阜民斗歲豐斗閏陵斗柿園斗掘斗大王斗小王斗景公斗通元斗翟家斗穆王斗薦福斗凡二十一 北邊廣盈務(wù)高二斗】 平皐斗門八 【南邊觀相下斗起水次觀相中斗觀相上斗曲渠下斗曲渠上斗平皐下斗平皐中斗平皐上斗凡八】 中白斗門二十三 【南邊永壽斗起水次安陽斗安慶斗東陽斗善利斗普濟斗普閏斗廣利斗周吉下斗周吉上斗王化斗任邨斗留趙斗潛化南北二斗興圣斗神策斗凡十七 北邊武強一斗閏寧王小渠上斗二下斗一中斗一凡五斗】 中南斗門十五 【南邊雨金斗起水次安陽斗望豐上下二斗豐阜斗豐穰斗富仁斗孝義斗辛家斗仁壽斗高望斗凡十一 北邊廣濟斗馬家斗通遠六宅凡四】 析波斗門一 【北邊通口斗一】 昌連斗門三 【南邊下中上凡三斗】 高望斗門十一 【南邊信陵斗起水周夏上下二斗嚴應(yīng)斗通利上下二斗閏益斗閏仁斗通閏斗魏閏斗 北邊任公斗】 隅南斗門五 【南邊信陵斗起水次安信斗房家斗新開斗東魯斗凡五】 凡水出斗各戶自以小渠引入其田委曲必達

舊例仰渠司正官預為修渠砌迭斗口使無壅滯

又體知得人戶偷開斗口故使渠岸頹毀望令溫水偏入其地亦有懶墮不肎修理仰巡監(jiān)官斗門子預為催督利戶修理渠口或令石砌木圍無致?lián)p壞透漏費水又如遇開斗澆田渠司差人隨逐水頭葢督使水如有違犯即便申報

退水槽

凡遇漲水泄以還河

邢堰 【堰之始不知起自何時葢為北限地高水勢不能及遂引清冶二谷之水經(jīng)三原縣龍橋鎮(zhèn)以東至邢邨截河為防堰其水與涇合流以溉三原涇陽并渭南屯所之田今其堰長四十余步其下水分為二渠中有深溝一道葢古白渠之故道也水不敢入故堰絕之分灌高田至今人名其溝曰干溝】

凡修渠堰自八月興工九月工畢春首則植榆柳以堅堤岸

年例先于七月委差利戶各逐地面開淘應(yīng)于行水渠道須管行水通快

又每遇春首令各斗利戶逐其地面廣栽柳榆以堅堤岸免至當時修理及禁諸人不得斫伐

凡水廣尺深尺為一徼以百二十徼為準守者以度量水日具尺寸申報所司憑以布水各有差等

舊例三限平石兩處系關(guān)防分水禁限五縣各差監(jiān)戶一名與都監(jiān)一同看守限口每日探量水深尺寸赴司申報 【徼者呌古有徼道謂巡禁道也水家取以為量水平則之名今農(nóng)者耕地一方謂之一徼義與此同其法量初入渠水頭深廣方一尺謂之一徼假令渠道上廣一丈四尺下廣一丈上下相折則為一丈二尺水深一丈計積一百二十尺為水一百二十徼是水之至限也其三限口各以廣狹視此為準守限者每日探量具徼數(shù)申報所司憑以分俵水盛則多給水小則少給凡遇用水斗吏具民田多寡入狀承合得徼數(shù)刻時放水流畢隨即閉斗交付以上斗分大槩水一徼一晝夜溉田八十畝違者罪罰□今□平流閘下石渠岸里有一石龜前人刻以志水者也為之語曰水到龜兒觜百二十徼水嘗聞主守者曰今水雖至其則猶不及全徼葢渠底不及古渠之深也 又水法后言水直直本是程字亦音訛也正猶彭城作平石云耳】

   用水則例

凡用水先令斗吏入狀官給申帖方許開斗

舊例仰上下斗門子預先具狀開寫斗下邨分利戶種到苗稼赴渠司告給水限申帖方許開斗上下斗分承水時刻澆過苗色頃畝申破水直違時者斟酌斷遣

自十月一日放水至六月遇漲水歇渠七月住罷

照得十月一日放澆夏田三月澆麻白地及秋白地四月止?jié)惨簧槊缫槐槲逶赂臐睬锩缃袂九f例五月澆秋每夫三十畝此時麻正仰澆秋苗亦渴攸水人戶計其所利麻重□苗將水分澆水司為不系一色輒便斷罰深為未便議得各人合得水限于內(nèi)分用又不過其所限雖非一色苗稼合從民便以厚其利

又舊例驗工合澆麥苗秋禾頃畝間遇天旱可澆者不得使水不須澆者卻令使水如此澆溉妨悞不便今后驗合澆頃畝如不過元數(shù)從民便使水毋得因而多澆如違斷罰

每夫一名溉夏秋田二頃六十畝仍驗其工給水 【今實溉一頃八十畝】

照得舊日渠下可澆五縣地九千余頃每夫一名澆地一頃三十畝自十月一日入水溉田至七月十五日住罷方才周遍即今五縣地土亦以開遍大約不下七八千頃所起人夫一千五百名每夫澆地一頃七十畝計地二千五百余頃亦是十月入水七月方罷以此揆之則所澆之地實同而入官之地數(shù)即少明見其余地畝每歲上是貨賂渠斗人吏盜用澆溉事發(fā)斷罪民甚苦之又切知人民數(shù)多一家之地多者不過一二頃少者或十畝故一頃三十畝為限取夫一名以此計之則上戶之家不過二名下戶或三戶或五戶出夫一名今日地廣民稀難同此例一家所占多者或十頃至五頃雖小戶不下一頃有余是故人民畏其夫多匿地盜澆冒罪致罰接踵相繼議得不若全夫一名依前限一頃三十畝為則加地一倍止出夫一名添給其水如此加倍則民雖少亦可擬往日人戶三分之二矣如有盜澆供地不實嚴行斷罰

又舊例每夫一名計澆田夏田一頃三十畝秋田四十畝共一頃七十畝議得今地廣人稀若依舊例其水有余中閑不無巡水之徒令無夫之家買水澆溉今擬令人戶更不增添夫數(shù)每夫一名令澆二頃六十畝庶望革去買水之獘

又人戶合澆田禾頃畝照依舊例驗工輪番使水各斗下若有在前不出夫役使水之家今后無得使水監(jiān)澆官斗門子人等看循與水者依例斷罰

行水之序須自下而上晝夜相繼不以公田越次霖潦輟功

舊例各斗分須要從下依時使水澆溉了畢方許閉斗隨時交割以上斗分無得違越時刻又使水屯戶與民挨次自下而上溉田

又體知得用水之家多使驅(qū)丁看水至冬月澆田遇夜避寒貪睡使水空過至明卻稱不曾澆溉遲違由時枉費水利合行嚴加斷罰

又五縣行使□水斗口舊例自下而上挨排次序放澆卻因地形高低不等累經(jīng)洪水吹濯渠深地高在前官司權(quán)令打立截堰放澆今來體知得其余斗分不畏公法屯利人戶將地不盡實報倚仗人眾接上筑打死堰將下次利戶合使水直改豁恣意放澆直至夜深卻將水直分豁下流已下利戶不曾堤備以致泛溢澆過不應(yīng)地畝或還入河虛費水利議得除渠深地高必用倒堰斗口比及定奪以來權(quán)且依舊外據(jù)其余斗分務(wù)要依例自下而上挨排次序照依元供地畝合澆水直放澆無得似前打立截堰縱意多澆違者斷罰 【案五縣之地本皆斥鹵與他郡絕異必須常溉禾稼乃茂如失疏灌雖甘澤數(shù)降終亦不成是以涇渠之例一日而不可廢也】

諸違官禁作奸獘者斷罰有差

照得大司農(nóng)司元定若有違犯水法多澆地畝每畝罰小麥一石至元二十年承奉宣尉司剳付犯水人戶有做夫之家亦有不做夫之家議得如系不做夫之家每畝罰小麥一石興工利戶每畝五斗至元二十九年陜西漢中道肅政廉訪司講究得違犯水法不做夫之家每歲減半罰小麥五斗興工利戶每畝二斗五升外據(jù)犯罪每畝笞七下罪止四十七下又案舊例凡攙越盜用渠岸修筑不牢澆溉不應(yīng)地土渠吏蔽匿不申及斫護岸樹木無故于三限行立者皆有罪罰

   設(shè)立屯田

庚子年八月欽奉圣旨以梁泰充宣差規(guī)措三白渠使

據(jù)梁泰奏告京兆府有舊來三白渠兵革以來渠堰缺壞地土荒廢陜西人戶雖有種蒔不得水利稅賦不敷軍馬用度修成渠堰每畝可收一鍾 【沅案元始河渠至云太宗二十二年梁泰奏請】

準奏仰梁泰就帶元降御前金牌充宣差規(guī)措三白渠使直隸朝廷

至元十一年初立河渠營田使司安置屯田二十八年改屯田總管府

是年九月十五日奏過事內(nèi)一件節(jié)文安西府延安府鳳翔府這三路在前交軍立屯來根腳里這軍每不是額定的正軍有成都府忙并時分幾處簽來去年省官人每奏了這軍交依舊為民來若是這軍每散了呵屯田的勾當?shù)脻墓串斦`了也者這軍每雖交做民呵只交這的每種田不交罷呵怎生么道也先帖木兒等京兆省官人每秦將來???般者么道圣旨有來立屯田府的勾當里三個路里合立三處營田司衙門休立營田司立一個屯田總管府衙門委付著好人管著屯田的勾當中也者么道奏呵???般者么道圣旨了也欽此都省移咨欽依施行準此省府照得營田司已經(jīng)革罷即將元管戶牛地土額辦糧草已未送納及應(yīng)干不了事件交割外據(jù)六盤迤東彭原等處元系成都接應(yīng)軍人改為民屯比及別行設(shè)官以來恐誤合辦糧草擬令元管屯田千戶時暫抅鈐管辦 【皇慶元年再內(nèi)至元十一年創(chuàng)立屯田于各縣交參協(xié)濟下戶內(nèi)葢撥屯田 至元二十一年奏過事內(nèi)一件在前車站一千戶放罷收系屯田】

設(shè)官四員

達魯花赤一員總管一員 【二官銜內(nèi)立帶兼河渠司事凡有文移止稱屯田總管府為水事則稱兼河渠司事】 副總管一員同知一員

首領(lǐng)官三員

經(jīng)歷一員知事一員提控按牘一員 吏譯人等一十五人 【通事一人譯史一人司吏四人奏差四人都監(jiān)一人土?毫塞四人】 合千一百五十二人 【看守洪口囤堰水軍一十名看守探量三限口水直人夫四名看守探量彭城限水直人夫二名看守邢堰人夫一名分俵水直斗門子一百三十五名】

司屬五所

終南渭南涇陽櫟陽四所各設(shè)令一員丞一員平?jīng)鲆凰靖M正副提領(lǐng)各一人

屯四十八終南九屯 【懷教屯樂平屯忠力屯曲泉屯樂成屯利澤屯奉上屯欒邨屯安化屯】 渭南一十六屯 【懷德屯懷仁屯豐濟屯善慶屯閏澤屯永便屯皁角穹屯亭利屯信陵屯嚴應(yīng)屯雨金屯安陽屯安慶屯南永壽屯北永壽屯合陽屯】 涇陽九屯 【豐閏屯里仁屯昭義屯富安屯永昌屯廣備屯仁受屯安信屯華原屯】 櫟陽九屯 【歸厚屯安仁屯安業(yè)屯豐樂屯萬全屯廣盈屯阜盈屯大有屯定陵屯】 平?jīng)鑫逋?【白店屯董志屯南莊屯南市屯再店屯 右渭南所屯田半皆在渭南陸地終南所屯全在近山盩厔等處涇陽所屯亦半在醴泉富平華原鄜州直羅等處櫟陽所屯除定陵屯在富平外八屯皆用涇水石川澆溉】

戶四千八百九十二地五千六百六十四頃一十二畝六分三厘八毫 【內(nèi)荒閑地一千六百八十七頃九十七畝二分七厘八毫】

農(nóng)器二千二百三十三副八分五厘牛二千一百零九具一只九分 【每牛一具以二十分為率撥地二頃納粟麥五十石內(nèi)大麥二十石小麥二十石粟十石草一百束牛一只者地數(shù)以下皆減半牛三只以上各隨其分數(shù)以增之】

糧至大元年舊數(shù)九萬三千六百七十九石二斗九升一合六勺草三十一萬三千七百九十束四萬五千九百二十秤

至正二年實辦糧數(shù) 【除倚免事故逃亡等戶外】 七萬二千六百五十九石七斗八升二合三勺四抄 【大麥二萬六千七百二十五石二斗零四合小麥二萬六千六百八十二石五斗一升八合七勺四抄 粟一萬七千二百九十七石四斗八合 白米八百一十四石五斗二升四合 糜子一百五十五石零四升五合九勺 粳米五十石八斗八升二合 糯米九百三十四石一斗九升九合七勺】 草 【束二十九萬一千五百一十三束秤四千九百三十九秤四斤二兩】

   建言利病

承務(wù)郎陜西諸道行御史臺監(jiān)察御史宋秉亮言洪口之利始于秦水工鄭國于仲山之下鑿引涇水首起瓠口尾注于洛溉田四萬余頃至漢大始中水利廢壞趙中大夫白公因其故跡徙開渠口于上流首起谷口尾入石川以注于渭降及隋唐以至亡宋其利又廢大觀中又于小龍?zhí)吨蠌烷_石土渠數(shù)里疏引自來之水入渠五尺賜名曰豐利渠迨今二百余年其利漸少至大閑 【沅案宋史河渠志云三年】 監(jiān)察御史王承德建言于豐利渠北開鑿石渠長五十丈歲月已久吞水漸少入渠之水既微則筑堰勞而民利寡矣嘗考古今渠利之廢葢因河身漸低渠口漸高水不能入是白公不容不繼于鄭渠豐利不得不開于白公之后也今豐利渠口去水又已漸高則王御史見開石渠又不盡功若不增治豈惟漸失民利慮恐日就湮塞近因巡歷至縣親詣新舊渠口一一相視遂采眾論酌以管見茍欲其利溥博其說有三一曰盡修渠堰之利二曰復置兩閘之防三曰開通出土之便然其要又在選委得人不當惜費今將貼說圖本具呈憲臺照詳施行 一相視得鄭渠起于瓠口今駱駞彎西北是也上至白公渠口二千七百余步白公渠口即今小龍?zhí)断率且采现了呜S利渠五十六步豐利渠又上至王御史新開石渠五十六步已上三堰西北高而東南低涇水自仲山出由高而下河岸去水漸高今量得鄭公渠口至水而計高五十余尺白公渠口至水面計高一丈三尺相懸如此雖欲不改不可得也今豐利渠至水亦高七尺有余方新渠未開之時每歲差民起立石囤堰水計用囤三百八十個高一丈有余費役甚廣而水益艱澀是以王御史乃于上流穿處疏鑿此渠止用囤一百八十個宜其省費而水可通也然其底亦高河水三尺所立囤堰厚止三重河流深處囤之高者乃至一丈五尺浮坐于地每遇河水泛漲不禁沖突易于傾壞反不若宋渠之堰鑿石安立樁橛猶以為固也 【今涇水石底安樁石眼猶存】 是以用費益多民力益困詢諸眾言皆言新石渠起于山腳地勢高于接流其底既比元言猶有三尺未開宜與以鑿渠底通行計料再令開鑿加深八尺如此不待囤堰之設(shè)先有五尺自然之水入渠其囤但比水高五六尺則渠受水之多不言可知宜計舊堰廣狹新囤高下即今三重之上截作九重囤堰既低且厚縱遇小漲只于囤上漫流而過不至沖激傾倒設(shè)使囤壞亦不妨自然入渠之水此法之外無以復加 一相視得舊閘二所上下相去四十余步中閑元用退水舊槽至今見存其置槽去處上離宋渠四百四十九步離新開石渠五百五十□□□□□□退水槽近上三十余步渠深兩壁開鑿切口二道當時設(shè)此葢遇涇水暴漲及洪堰倒塌之時即下此閘以備濁水淤淀渠道平流一閘在退水槽近下十步渠身兩壁亦有切口四道葢于住罷澆田之后水既無用遂開此閘乃退渠水由槽還河又當河漲之時或凈浪不能猝下或已下而漏漫濁水并下兩閘以防不虞此皆古人良法安可廢而不行近年以來渠湮岸崩民漸失利擬合將二閘修置以時開閉則濁泥不得入渠穿淘之工可以減半又凈浪相離新渠窵遠濁水入渠必至淤淀宜將此閘移于渠口近下一二十步安置 一相視得洪口以下石土渠十余里自古穿淘兩岸積土如山舊時將所積高岸開為通道名曰鹿巷凡穿淘泥沙由鹿巷運于岸外近年以來淘出泥土填滿鹿巷只于岸上堆積或于霖雨其土崩塌復入于渠是以渠道益淺水來益小今觀渠與涇河相望咫尺運土入河甚不費力緣為累年堆積以至太多是以為難此皆有司因循姑息之過也起夫穿淘妨農(nóng)病眾甚為可憐擬合于農(nóng)務(wù)未忙天暖人閑之時差遣五縣人夫?qū)⒙瓜镩_至平地搬運積土遠離渠岸或運入河以漸而去不得似前輒閉岸巷假以歲月積土漸除渠道自通人力既省官政亦簡民之受賜胡可勝言 一漢之鄭白宋之豐利功大而利久者由其委任得人不惜財費故也今自王御史建言以來三十余年而工尚未成者原其所自實由選委不當有所靳惜不能成爾今欲開鑿前渠復修兩閘監(jiān)督之官宜當遴選工食之給不可吝惜自古及今為經(jīng)久之計者不計重費成非常之功者惟在得人今詳此功勞費雖廣可以永逸擬合擇選諳曉水利練達時宜廉干官員度宜優(yōu)給以成久利之功如其不然將見五縣之民日趍窮苦屯田之置亦為虛設(shè)況今石渠已至仲山石腳更無開展去處若更不成是使二千年歷代養(yǎng)民之利一朝而廢豈不痛哉所以行省必合選官興治毋惜小費明立賞罰使有懲勸然后事可集而功可成也

云陽人楊景道嘗論涇水之善一則民苦渠堰之勞費獲濯溉之利二則限畝法獘論次不明致使小民勤觸刑憲即欲上言未果頗采其說以附于左其略曰至元九年至十一年二次準大司農(nóng)剳付勸農(nóng)官韓副使耀用宋太守等官二同講究使水法度王準中書省以為定例雖其節(jié)目若有未詳然其大綱固已條舉其后改立官府至元之法漸以廢弛水法壞亂多寡不均如以因堰疏薄渠道淺并水邨微少夫役繁重斷罰相繼使涇水之利反為河北之害今略舉三以明其獘 一至元績議捉令人戶依上年額定夫數(shù)更不增添每夫今澆夏秋田二百六十畝庶望革去賣水之獘切詳所議寬限之法如此明白不見遵依今欲舉行宜將二頃六十畝之數(shù)停分三次兩月一周每次放澆八十七畝不限名色自今歲十月為始至來年五月就八個月若其渠堰如法水流不斷可以澆溉四次前二次已及元限后一次為澆秋苗如是深水大小不一斷續(xù)相繼可復澆溉則遠近貧富均獲水利矣 又水例云渠下可澆五縣之田九千余頃以今屯利人夫一千八百名計之絕多補少每夫一名為田五頃舊利一名限澆五頃七十畝是二分之中盜澆者常有二分是以人皆犯法動觸刑憲故至元寬限作二頃六十畝則明澆者一半而不及者尚有一半其法雖未盡善而猶勝一頃七十畝之少今以渠水計之全水一百二十徼三分去一為八十徼一晝夜可澆田六十余頃自今歲十月為始盡來年五月計二百四十日可澆一萬四千余頃假使開啟渠堰便利致使水及百二十徼全數(shù)則一歲所澆又不止是今論者皆以即今水小為難殊不知今日水數(shù)亦不下八十徼矣全水一歲每夫可澆一十余頃今吏咸作六十徼一夫猶當澆田五頃限以二頃六十畝豈可開太多乎若夫立限太寬倘遇天旱近水有力者浴意多淫貧若遠水者愈不得則故就一頃六十畝為限□雖多亦可周遍水大則必加倍況今既有兩限分□□法又有交承時日之則水小則拘限而能均水大則有時日民得盡利此誠得中正不□之良法并行而不相悖者也 一各斗下利戶澆田既無先后排輪之次亦無各家合使日期惟以畝數(shù)為限或遇天旱民急目前之利違限多澆欲盡斷罰則傷百姓若不嚴禁復不能均又先開斗分多占月日及時澆溉全得其利近后斗分往往過時失誤歲計一歲之中水來不過一二次水限畝數(shù)亦少合今每水頭一道斗口幾處驗各斗人夫多寡分定合開日時六十日內(nèi)須要周遍仍令人戶供報花名地段頃畝見數(shù)置簿該寫合該水程日時須要自下而上惟渠漲岸高者別為區(qū)處官及斗門子各收一簿永為定式憑驗使人知某日為某邨之水某時為某家使水之期自然不敢侵越易避而難犯矣 一限首眼同分水其法今亦廢弛故五縣水利不均葢洪堰計用人功而成理宜驗夫用水但地理遠近不等渠道懸昂不一分水之時斟酌增減期于均平可也如北限昂而中限懸當增北限而減中限涇陽近而櫟陽遠當益櫟陽而損涇陽仍將各渠寔有夫數(shù)各限應(yīng)得之水隨水大小議為則例刻之巨石立于限首庶使官吏將來有所憑驗易于舉行又驗夫二分與合得水程徼數(shù)復如舊日分作二道輪番澆溉庶可與其余水頭一齊周遍民免盜水之罪矣又如白渠水小之時宜將限工并中限權(quán)行止住聽下縣先澆候水大之時將門?登下水程并開一斗或三斗以補之故限口有志水石古語云水到石人手限上開三斗水到石人腰限上不得澆即前人規(guī)模之大方也

   經(jīng)渠總論

經(jīng)水出安定郡岍頭山西自平?jīng)鼋鐏斫?jīng)邠州新平淳化二縣入干州永壽縣界千有余里皆在高地東至仲山谷口乃趍平壤是以于此可以疏鑿以溉五縣之地夫五縣當未鑿渠之前皆斥鹵磽確不可以稼自被浸濯遂為沃野至今千余年民賴其利但渠初鑿之時渠與河平勢無齟齬歲月潄滌河低渠高遂不可用雖白公趙佺繼之于后終亦不能久者葢仲山洪口萬嶺環(huán)復兩崖劃斷河流涌出勢如建瓴復阻石堰其怒愈甚土石承委不得不肭今其下有小龍?zhí)镀渖畈粶y是水激射而成也河既漸下渠岸自高所灌之田日復淤閉雖強壅遏竟無良策今新石渠已迫山足又高三四尺矣茍不可行千載之功誠為可惜抑嘗考夫涇之形勢人有生長其處耳目習熟猶或不知不知韓人鄭國一入敵境何遽識此而開萬世之利不亦神乎雖然利之所在害必從之今五縣之民歲八月治堰九月畢土楗石伐木掘泥懸土入水置困下臨不測 【今涇渠兩岸屢年淘出泥沙堆積增益高至三十五尺下窺渠面如視井底每年差五縣人夫入渠負龍撓曳而上依舊堆積及洪口安囤之處水深丈余其底皆石水流湍急下入龍?zhí)镀渖畈粶y所置囤堰不時卸壞石木盡去杳無余跡每年增葺人役水中至有溺者】 十月引水以嗣來歲入秋始罷又復就役寒暑晝夜不得稍休 【水法自十月放水至明年七月始罷晝夜寒暑風雨晦冥不敢暫輟須循環(huán)相繼然后乃遍嘗問其故以為或開疏壅禾即不茂葢土性本薄涇于瀆淖反成其癖政如病人一旦雖藥病即復來故人有地饞之說】 而墾辟耘斂播植之勞猶不與焉加以官府程督旁午畦陌條約限禁瑣屑尤甚近年水脈艱澀所潤益寡分爭訟鬩奸獘百出究其委曲胡可盡言于是民有上訴愿弛其利以免劬瘁有司以故事恒規(guī)不敢輒許 【嘗聞諸水家民田近水而地下者便而多利遠水而地高者難而寡利又為限畝所拘不得盡溉其田故遠者有愿不用水以免其役者有司以修治役大近者不能獨富不敢許也】 嗚呼夫韓本欲疲秦人于一時不知后世病復甚耶由是言之為之柰何傳曰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使西門史公兒內(nèi)史白中大夫為之吾知其有不患者矣當今之時必欲繼疏鑿之功復古人之跡使千百世永永而無敝者世果無高智絕倫卓犖奇?zhèn)ト缛羧苏咴?/div>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