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十九

續(xù)修臺灣府志 作者:清·余文儀


雜記

樓堞園亭寺廟墳?zāi)篂?zāi)祥雜著叢談外島

登越王之臺,頓生哀思;過田橫之墓,不禁歔欷。往跡已湮,而吊古者殊不勝情焉。臺地本屬番島,昔人謂為『乾坤東港華嚴(yán)婆娑洋世界』,儼若瓊島扶桑,相去咫尺。迄今溯靈巖之往跡、訪銅柱之遺蹤,云鳥呈祥、鯨鯢紀(jì)異,亦博物洽聞?wù)咚鶚O不忘也。志雜記。

樓堞

園亭

寺廟(廟列在祀典者,俱載「典禮」)

墳?zāi)?br />
災(zāi)祥

雜著

叢談

外島

樓堞

臺灣縣

赤嵌樓:在鎮(zhèn)北坊,荷蘭所筑也。又名紅毛樓。雕欄凌空,鄭氏以貯火藥、軍器。今漸圯。

紅毛城:在安平鎮(zhèn)。亦名安平城,又名赤嵌城。荷蘭于一鯤身頂筑小城,又遶其麓而周筑之為外城。城垣用糖水調(diào)灰迭磚,堅埒于石;凡三層。下一層入地丈余而空其中,凡食物及備用者悉貯之。雉堞俱釘以鐵。廣二百七十七丈六尺,高三丈有奇。女陴、更寮星聯(lián)內(nèi)城。樓屋曲折高低,棟梁堅巨,灰飾精致。瞭亭螺梯、風(fēng)洞機(jī)井,鬼工奇絕。近海短墻年久傾圯,潮水輒至城下。東南由瀨口陸行,歷鯤身三十里,可至鎮(zhèn)渡頭。

秀峰塔:在郡學(xué)巽方。高五丈三尺五寸,周六丈。凡五級四門。乾隆六年,提學(xué)楊二酉建(有記載「藝文」)。今廢。

諸羅縣

青峰闕炮臺:在蚊港口。荷蘭時筑。今圯。

淡水廳

淡水炮臺:在淡水港口。荷蘭時筑。

雞籠城:在大雞籠島上。西、南兩門。荷蘭時筑。

雞籠炮臺:在雞柔山社南滬尾莊界,與淡水港口炮臺對峙。荷蘭時,筑以防???。

澎湖廳

澎湖暗澳城:明都督俞大猷所筑。嘉靖間,林道干作亂,大猷追之,道干遁入臺灣。大猷因留師澎湖,筑城于暗澳以守。今故址尚存。

瓦硐港銃城:荷蘭所筑。明時,澎湖屬同安縣轄,分金門哨汛兵駐防于此城。今圯。

附考

■〈門外吉內(nèi)〉■〈門外失內(nèi)〉,鄭國城門名。偽鄭據(jù)紅毛城,因取以名內(nèi)城之門(「使槎錄」)。

安平城,一名磚城。紅毛相其地脈為龜蛇相會穴,城基入地丈余,雉堞俱釘以鐵。今郡中居民墻垣每用鐵以束之,似仍祖其制也。城上置大炮十五位,年久難于演放。澎湖亦有紅毛城,久廢(「赤嵌筆談」)。

安平鎮(zhèn)城東抵灣街渡頭,西畔沙坡抵大海,南至二鯤身。北有海門,原紅毛夾板船出入之處。井泉咸淡不一。另有一井僅小孔,桶不能入,水從壁上流下。其西南畔一帶原系沙墩,紅毛載石堅筑,水沖不崩(「臺灣紀(jì)略」)。

雞籠城貯鐵炮,明崇禎三年鑄;〔兵部尚書何喬遠(yuǎn)監(jiān)造。鄭成功得之鎮(zhèn)江者〕(「赤嵌筆談」)。

康熙庚申十月,偽鄭毀雞籠城。雞籠系海嶼,隸臺灣北山,居淡水上游;其澳堪泊百余艘。先時,呂宋化人裔占據(jù)此城,與土番貿(mào)易;因出米稀少,遠(yuǎn)饋不給,棄去。后紅毛及鄭成功據(jù)臺灣,皆不守。癸卯,總督李率泰召紅毛合攻兩島,約復(fù)臺灣后許貢,就閩省交商。紅毛于乙巳年重修雞籠城,圖復(fù)臺灣。丙午,鄭經(jīng)令勇衛(wèi)黃安督水陸諸軍進(jìn)攻,偽鎮(zhèn)林鳳戰(zhàn)死。紅毛慮無外援,隨棄去。至是,有傳我?guī)熡麖谋憋w渡,恐踞此城,乃遣右武衛(wèi)北哨,密令督兵將城拆毀。辛酉,令偽鎮(zhèn)何佑等北汛雞籠,驅(qū)兵負(fù)土,就舊址砌筑;并于大山別立老營,以為犄角(「海上事略」)。

福州林鳳飛「登紅毛城」詩:『海上孤城落日昏,水天無際欲銷魂。云拖雨腳鯤身島,風(fēng)送潮頭鹿耳門??靶Π詧D歸幻夢,獨(dú)留遺跡吊寒暄。紆回磴路誰過問,止有萋萋碧草痕』(「舊志」)。

孫湘南「赤嵌城」詩:『石樓盤百級,涌出似孤城;下岸臨滄海,依然禾黍生』(「赤嵌集」)。

侍御張鷺洲「赤嵌城」詩:『巍樓遙望屹西東,月戶云窗結(jié)構(gòu)工;極目晚天環(huán)海市,倚闌誰憶荷蘭宮』(「瀛壖百詠」)?

范侍御浣浦有「安平城閱武宴集」詩二首:『牙幢直上赤嵌城,鼓吹歌傳畫角聲。持節(jié)繡衣周內(nèi)史,櫜弓鐵甲漢家營。盛時彌狩風(fēng)還古,海外煙塵靜不驚。閑煞熊羆擊刁斗,承平是處久銷兵』?!合闱甯韫茉趯映?,進(jìn)酒微聞宴笑聲。錦簇華筵瑤島月,叢殘高壘舊時營。遙傳鼙鼓風(fēng)逾勁,穩(wěn)臥魚龍夜息驚。敢謂儒生矜緩帶,太平天子不忘兵』(「婆娑洋集」)。

莊觀察榕亭「和范侍御安平城閱武」詩:『豸冠講武荷蘭城,令肅惟聞鐵甲聲。襟帶六州開要鎮(zhèn),屏藩一郡駐專營。牙檣日暖鯨鯢靖,鼓角風(fēng)高燕雀驚。自是圣朝勤遠(yuǎn)略,重臣冬狩坐談兵』(「澄臺集」)。

張侍御「秀峰塔」詩:『光搖五岳掃千軍,穎脫霜鋒卓不群;海國文章肖天秀,故應(yīng)健筆已凌云』(「瀛壖百詠」)。

園亭

臺灣縣

北園別館:在邑治北五里許。偽鄭為母董氏建。

陳氏園:在武定里。偽時陳永華別墅。今廢。

夢蝶園:在邑治小南門外。舉人李茂春建。今為法華寺。

聚星亭:在邑治小東門外李氏園。

檨林:在寧南坊。偽勇衛(wèi)黃安故宅。今改為施襄壯侯祠。

鳳山縣

忠義亭:在邑治港西里西勢莊。康熙六十年,總督覺羅滿保為粵莊義民建。雍正十一年,御史柏修、高山重修。

彰化縣

鎮(zhèn)番亭:在邑治東山之巔。雍正十年,巡道倪象愷因征大甲西等社番所建。

淡水廳

望海亭:在北淡水營盤后山之畔。都司王三元所葺。海市萬狀,悉屬望中。

附考

鄭氏北園,去郡治五、六里;從海視之,則直北矣,故名。園在平壤,無邱壑、亭臺曲折崚峻之致。丙寅,臺廈道周昌因其地,仍其茂林深竹結(jié)亭筑室,為之記;且繪而圖之。季麒光顏曰「致徹」;有「秋夜游北園記」。昌于道署后筑小園,名「寓望」;蓋取左史「畺有寓望」之言。麒光亦有記(「赤嵌筆談」)。

夢蝶園,在臺灣府治。漳人李茂春,明季舉人;遯跡來臺,構(gòu)茅亭于永康里以居,名「夢蝶處」。今改為法華寺。張鷺洲詩云:『疏林一碧映清渠,物外翛然水竹居;指點(diǎn)昔年尋夢處,秋風(fēng)蝴蝶自蘧蘧』(「瀛壖百詠」)。

李氏園近鯉魚潭,主人筑小亭曰「聚星」。綠疇四繞,青嶂當(dāng)窗。臺地官僚省耕,皆憩于此。張鷺洲詩云:『梧竹陰森護(hù)短垣,群峰飛落聚星園;海翁九十發(fā)如鶴,門外j水田秋稼繁』(同上)。

孫湘南有「法華寺左新構(gòu)草亭落成」詩:『綠野軒車得偶停,滄溟蹤跡幾浮萍。香飄古寺曇花見(寺有曇花一叢),秋到閑園蝶夢醒(寺本夢蝶園舊址)。自有醉翁能載酒,不妨喜雨更名亭。應(yīng)芟惡竹斜添檻,收取岡山百丈青』(赤嵌集)。

又「閑游羨子園林」詩:『杪秋似初夏,和風(fēng)正輕靡。從游四、五人,出郭二、三里;細(xì)路入幽篁,平沙渡寒沚。羨木行行直,崇岡面面起;故葉凝冬青,新枝垂暮紫。茅居閴無人,遠(yuǎn)望洵足美;門前百尺陰,蔭此一溪水』(同上)。

又「重集夢蝶草亭」詩:『桄榔圍古寺,故境野情迷。繞檻寒流細(xì),排云碧筍齊。塵清花弄色,市遠(yuǎn)鳥閑啼。曾作詩中畫,山僧問舊題』(同上)。

寺廟(廟列在祀典者,俱載「典禮」)

臺灣縣

海會寺:即鄭氏北園也。康熙二十九年,臺廈道王效宗、總鎮(zhèn)王化行改建為寺;佛像莊嚴(yán),寺宇寬敞。亦名開元寺。乾隆十五年,臺廈道書成修。寺田,在寺后洲仔莊五十甲,又寺前園六甲零、又檨園一所,為本寺香火。

竹溪寺:距邑治二里許。徑曲林幽,清溪環(huán)拱,竹木花果,頗稱勝概;顏其山門曰「小西天寺」。寺田,在尖山莊一十二甲;年收租粟為香火。

黃蘗寺:在北門外。康熙二十七年,左營守備孟大志建。三十一年火;三十二年,僧募眾重建。四圍竹木花果甚多。

法華寺:即李茂春夢蝶處;后僧人鳩眾改建法華寺??滴跛氖吣辏P山知縣宋永清建前殿一座,祀火神;置鐘、鼓二樓。前后曠地,遍蒔花果。起茅亭于鼓樓之后,顏曰「息機(jī)」;退食之暇,時憩息焉。乾隆二十九年、知府蔣允焄重建。殿宇巍峨,林木幽邃,備極勝概。寺田,在寺后荒埔一所約二甲余,臺灣府蔣毓英給為香燈;又有園在港西里大湖莊一所,鳳山知縣宋永清置為香火。

彌陀寺:在東門內(nèi)永康里。年久傾圯;康熙五十八年,僧一峰至自武彝募化重興。

寺田,在鳳山縣嘉祥里阿嗹甲尾園一所,年收粟二十二石;又寺后園一坵,黃士甫、曾亨觀置為本寺香火。

廣慈庵:在東安坊。康熙三十一年建。環(huán)植修竹,前對小峰,亦幽靜處也。寺田,在諸羅縣犁頭標(biāo)大道公營,年收租粟六十五石;諸羅知縣張■〈王尹〉給為香火。

東坵廟:在東安坊。

元帝廟(即真武廟):在東安坊??滴醵哪辏Y毓英修,高聳甲于他廟。一在鎮(zhèn)北坊??傛?zhèn)張玉麟渡臺遭風(fēng),夢神披發(fā)跣足自檣而降。風(fēng)恬抵岸,因重新之。后為知府蔣毓英祠。又其一在洲仔尾網(wǎng)寮、一在下洲仔甲、一在廣儲東里、一在歸仁南里、一在仁德里嵌頂、一在崇德里、一在仁和里下灣、一在大目降莊。

吳真人廟:在西定坊新街。乾隆五年,里民重修;曰開山宮。又其一在北線尾、一在鎮(zhèn)北坊水仔尾、一在觀音亭側(cè)、一在石頭坑、一在武定里、一在廣儲東里、一在歸仁北里舊社口;其在文賢里一圖者三、在二圖者一、在安平鎮(zhèn)者三。按真人名本,泉之同安白礁人;生宋太平興國四年,醫(yī)藥如神。景佑二年卒,里人祀之;部使者以廟額為請,敕為「慈濟(jì)」。慶元間,敕為「忠顯」。開禧二年,封英惠侯。臺多漳、泉人,以其神醫(yī),建廟獨(dú)盛。

藥王廟:在西定坊。

圣公廟:在中樓仔街??滴跞?,臺廈道高拱干建。漳、泉舟人多祀其神,以其熟識港道。一在海防署前。

開山王廟:在東安坊。

馬王廟:在東安坊。

五帝廟:在寧南坊。

臨水夫人廟:在寧南坊。

三山國王廟:在小北門內(nèi)鎮(zhèn)北坊水仔尾。雍正七年,知縣楊允璽、左營游擊林夢熊率粵民同建。

精忠廟:在東安坊鎮(zhèn)標(biāo)右營內(nèi)。祀宋岳鄂王。

水仙宮:在西定港口。開辟后,商旅同建;壯麗異常。一在安平鎮(zhèn)渡口。

觀音宮:有七:在鎮(zhèn)北坊者曰觀音亭,在寧南坊者曰準(zhǔn)提室,在東安坊者曰清水寺;一在東門外,一在廣儲東里;一在廣儲西里,康熙四十四年同知洪一棟建;一在大目降莊。

觀音亭:在羅漢內(nèi)門。

敬圣樓:在南門外。雍正四年,拔貢施世榜建。祀梓潼神。

超峰石觀音亭:在岡山。僧紹光建。

鳳山縣

元興寺:在縣城南鼓山麓。

泗洲寺:在縣城西。寺前有潭一口,為放生池。

寧靖王廟:在邑治長治里竹滬社。

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環(huán)植竹木花果,頗有勝致。

元帝廟:一在興隆莊、一在大竹橋、一在■〈魚逮〉港;俱鄉(xiāng)人鳩眾建。

元帥廟:在觀音山。祀唐張睢陽。

觀音宮:一在縣治龜山下、一在鳳山下莊、一在淡水新園、一在萬丹港街。

慈濟(jì)宮(即吳真人廟):一在縣署前、一在鳳山上莊、一在硫磺水莊、一在半屏山后、一在維新里竹仔港、一在觀音山大社。

諸羅縣

諸福寺:在縣治西門外??滴跛氖杲?。

南浦寺:在縣治南門外先農(nóng)壇左。雍正五年建。乾隆十一年,知縣周芬斗修;并額今名。綠野青疇,煙光在目,附郭一佳勝也。

彌陀寺:在縣城南三里大陂上。乾隆二十三年建。

水仙宮:在笨港南港街。乾隆四年建。

龍湖巖:在開化里赤山莊。偽官陳永華建(閩人謂寺為巖)。環(huán)巖幽邃,前有潭,名龍湖;中植荷花,左右列樹桃柳。青梅蒼檜,遠(yuǎn)山浮空,宛入圖畫。

大山巖:創(chuàng)建不知何年。巖極峻聳,頂圓平,廣可數(shù)畝,僧舍在馬。寒花古木遍列階前,煙景溪山俱來目下。

元帝廟:在大奎壁莊??滴醵辏用裢?;四十九年重建。

保生大帝廟(即吳真人):在縣治西門外??滴跛氖杲ā?br />
忠烈廟:在縣治西門內(nèi)玉峰書院左。祀?yún)⒘_萬倉同妾蔣氏。乾隆二十五年,知縣李倓重建。二十七年,知縣衛(wèi)克堉顏曰「忠烈」。

三山國王廟:在縣治西門內(nèi)。乾隆十七年,粵民合建。

圣王廟:在縣治西門內(nèi),祀開漳陳圣王。乾隆二十六年,漳民合建。

元帥廟:在縣署左。祀唐張睢陽??滴醵四辏用窠?。四十八年,參將張國、守備董元驤重修。

觀音宮:一在咸水港、一在開化里。

地藏庵:在縣治北門外無祀壇左??滴跷迨辏甭窢I守備游崇功建。乾隆二十五年,知縣李倓修。內(nèi)地居民棺槥在此寄頓。

彰化縣

觀音亭:在縣署右。雍正二年,知縣談經(jīng)正建。乾隆十八年,里民捐貲重修。

定公庵:在縣城西北。乾隆二十六年,里民鳩貲合建。

圣王廟:在縣城西。乾隆二十六年,里民鳩貲建。

碧山巖:在縣治東南半線保,距城三十里。乾隆十七年,住僧□□募建。巖有樹木山水縈環(huán)映帶,頗饒游觀(按閩省漳、泉南人謂寺曰巖)。

虎山巖:在縣治南燕霧保。乾隆十二年,里民賴光高募建。巖左右依山環(huán)抱,茂林修竹、翠巘丹崖,游覽之勝與碧山巖等。

三山國王廟:在縣治南員林仔街。雍正十二年,粵民建。

淡水廳

元壇廟:在南嵌社。

觀音寺:在八芝蘭保劍潭。

大士觀:在新直山西云巖。乾隆十七年置。

澎湖廳

將軍廟:在將軍澳。神無考。

大王廟:有三:一在八罩嶼、一在龍門港、一在通梁澳。

吳真人廟:在奎壁嶼。

水仙宮:在媽祖宮前。右營游擊薛奎建。

觀音宮:在媽祖宮西側(cè)。康熙三十五年,游擊薛奎建。廟前有井二,甘美為澎湖泉第一。

附考

侍御張鷺洲「小西天」詩:『竹溪小寺遠(yuǎn)塵■〈廛阝〉,青壁臨流薛荔懸;高望美人何處所?漫憑東海說西天』(「瀛壖百詠」)。

又「龍湖巖」詩:『湖波鏡瑩寺門幽,面面晴巒空翠浮;寂歷輞川圖畫里,柳煙花雨不勝愁』(同上)。

又海會寺詩:『歌罷蠻腔易梵腔,層樓煙際晚鐘撞;吟詩賭奕人稀到,閑煞孤寒白菊窗』。

貢生陳文達(dá)「法華寺」詩:「鄉(xiāng)晨趨野寺,泉籟共幽清。法雨敲仙唄,疏煙濕磬聲;蟲吟物外想,蝶夢幻中生。頓覺無塵礙,道心處處明』。

生員王明標(biāo)「法華寺」詩:『野寺鐘初起,香臺竹半遮。松陰堪系馬,徑曲不容車。吠客穿籬犬,窺人隱樹鵝。老僧談妙諦,古佛坐蓮花。何處尋蝶夢?還來問法華。樓高云未散,山靜日將斜。園木生佳果,齋廚煮素茶。徘徊憐景色,歸路繞煙霞』。

生員蔣仕登「竹溪寺」詩:『返照入溪渚,長林樹欲曛。晚鐘催曉月,宿鳥度歸云。遠(yuǎn)近蟬聲亂,微茫野色分。初秋迎爽氣,徙倚有余欣』。

水仙宮祀五像,莫詳姓氏?;蛟淮笥怼⑽閱T、屈平,二人為項羽、魯班。有易魯班為奡者,更屬不經(jīng);或曰王勃、李白。按禹平水土,功在萬世。伍相浮鴟夷、屈子投汨羅、王勃省親交趾溺于南海、李白粃視塵俗沉于采石,沒而為神,理為近之。凡洋中欻遭風(fēng)浪,危急不可保;惟剆水仙一事,庶能望救。其法:在船諸人各披發(fā)蹲舷,以空手作撥棹勢,假口為鉦鼓聲,如五日競渡狀。即檣傾柁折,亦可破浪穿風(fēng),疾飛抵岸;則其靈應(yīng)如響,亦甚殊絕。元帝廟,在東安坊者,稱大上帝廟;鄭氏所建,康熙年間重修。在鎮(zhèn)北坊者,稱小上帝廟;亦鄭氏建,康熙三十七年重修(臺灣志略)。

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漢壽亭侯、魁星、朱衣、呂祖,后祀東王公、西王母。偽鄭時,建玉皇太子廟(「赤嵌筆談」)。

開山宮祀?yún)钦婢?,各邑皆有之;或稱開山宮、或稱大道公廟、或稱保生大帝廟、或稱慈濟(jì)宮、或稱真君廟,皆斯神也。真君母夢吞白龜,生于太平興國四年。長而學(xué)道,治疾有奇效。景佑二年卒,里人肖像為祠,水旱祈禱輒應(yīng)??ぶ杏覡I內(nèi)有精忠廟,祀宋之岳鄂王(「臺灣志略」)。

墳?zāi)?br />
臺灣縣

五妃墓:在仁和里。前明寧靖王姬妾(詳寧靖傳)。墓前有碑,曰「寧靖王從死五妃墓」。乾隆十一年,兩巡院命司馬方邦基重修。且立碑于南門外,曰「五妃墓道」;刻兩巡院「吊五妃墓」詩于其下,莊副使年有跋。

李茂春墓:在新昌里。

陳烈婦墓:在武定里。陳永華女(詳見「節(jié)烈」)。

鳳山縣

寧靖王墓:在維新里竹滬。

諸羅縣

沈斯庵墓。

澎湖廳

盧若騰墓。

附考(據(jù)「重修臺灣府志」補(bǔ)之)

明經(jīng)郭必捷「過寧靖王墓」詩:『萋萋芳草憶王孫,碧水丹山靜閉門。吊月蟪蛄悲故府,號風(fēng)松柏泣忠魂。一枝聊借猶堪托,四海無家豈獨(dú)存?歷盡艱辛逃絕域,但留正氣塞乾坤』(「舊志」)。

張鷺洲「五妃墓」詩:『瘞玉埋香骨未塵,五妃青冢草長春;云寒孤島魂相聚,直抵田橫五百人』(「瀛濡百詠」)。

六黃門居魯「吊五妃墓」詩:『東風(fēng)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路旁老人為余泣,當(dāng)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生。至今壞土都無恙,誰為守護(hù)勞山精?云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jié),椒漿頻奠陳香羹。滿目荒涼已感嘆,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jié)義,樵夫漁父甘遭烹;島嶼最后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五妃中幗真堪旌』(「使署閑情」)。

范侍御浣浦「吊五妃墓」十二絕句:『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jié)猶然為故明;荒冢有人頻下馬,真令千古氣如生』(一)?!禾旎牡乩弦褵o親,肯為容顏?zhàn)詯凵?;遙望中原腸斷絕,傷心不獨(dú)是亡人』(二)。『君后相將殉社稷(指莊烈),虞兮未敢笑重瞳;廟廷倘使增陪祀,臣妾應(yīng)教祭享同』(三)!『田妃金碗留遺穴,何似貞魂聚更奇?三百年中數(shù)忠節(jié),五人個個是男兒』(四)。『可憐椎髻文身地,小字人傳紀(jì)載新;卻恨燕京翻泯滅,英風(fēng)獨(dú)顯費(fèi)宮人』(五)!『忍把童家舊誓忘(指福王),孝陵風(fēng)雨怨蒼蒼!芳魂若向秦淮去,正好乘潮到故鄉(xiāng)』(六)。『長恨丁寧數(shù)語余,從容猶自整簪裙;邽西便是埋香地(「越記」:『闔閭葬女于邽西,名三女墳』。今五妃墓去寧靖墓三十里),三女墳應(yīng)近闔閭』(七)?!悍忸}無樹一孤岑,剩有兒童躑躅吟;豈是五丁開蜀道(「華陽國志」:『秦惠王許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力士奉迎,蛇山崩,同時壓殺。蜀王痛傷,命名曰五婦冢』)?卻緣望帝哭春深』(八)?!好麇鸁o命死胡沙,青?;臎銎鹉后?;爭比冰心明似月,隔江不用怨琵琶』(九)。『壘壘荒墳在海濱,魂銷香冷為傷神;須知不是經(jīng)溝瀆,絕勝要離冢畔人』(十)。『又逢上已北邙來,宿草新澆酒一杯(又三月三日,率僚屬致祭);自古宮人斜畔土,清明可有紙錢灰』(十一)?『十姨廟已傳訛久,參昴還應(yīng)問水濱;今日官僚為表墓,五妃直可比三仁』(十二)(「婆娑洋集」)。

災(zāi)祥

順治十八年辛丑夏五月,鹿耳門水漲丈余。

先是,鹿耳門水淺,僅容小艇出入。是月水忽漲,鄭成功因之大小戰(zhàn)艦并進(jìn),遂據(jù)臺灣。

康熙十九年夏六月,有星孛于西南,形如劍,長數(shù)十丈;經(jīng)月乃隱。是冬大稔。

二十年,疫。

二十一年秋七月,地生毛。九月,雨發(fā)如絲。冬饑(斗米值銀至六錢余)。

二十二年癸亥夏五月,澎湖港有物狀如鱷魚,登陸死(魚身長丈許,有四足;身上鱗甲火炎。從海登陸,百姓見而異之;以冥鈔、金鼓送之下水。越三日,仍乘夜登山死)。是月大水,土田沖陷。

六月,水師提督施瑯帥師攻澎湖,拔之。二十六日,夜有大星隕于海,聲如雷。

秋八月,鹿耳門水漲,師乘流入臺;鄭克塽降,臺灣平。

冬十一月,雨雪,冰堅寸余(臺地氣暖,從無霜雪;八月甫入版圖,地氣自北而南,運(yùn)屬一統(tǒng)故也)。

二十五年夏四月二十日辰時,地大震。

二十九年冬,大有年(自蕩平后,年榖時熟,幾不勝書;是歲尤為大稔)。

三十年秋八月,大風(fēng)壞民居,船只皆飄碎。

三十二年冬,大有年。

三十五年秋七月,新港民吳球謀亂,伏誅。

三十八年春二月,吞霄土官卓個、卓霧、亞生作亂。夏五月,淡水土官冰冷殺主賬金賢等(主賬,番社通事管出入之賬者)。秋七月,水師襲執(zhí)冰冷。八月,署北路參將常泰以岸里番擊吞霄,擒卓個、卓霧、亞生以歸,斬于市。

初,通事黃申贌社于吞霄,征派無虛日,社番苦之。土官卓個、卓霧、亞生鷙而驍,陰謀作亂。會番當(dāng)捕鹿,申約計日先納錢米而后「出草」。個、霧等鼓眾大噪,殺申及其伙十?dāng)?shù)人。鎮(zhèn)道遣使招諭,不得入。乃發(fā)兩標(biāo)官兵,委署北路參將常泰進(jìn)剿,而新港、蕭壟、麻豆、目加溜灣四社番為前部。個、霧等阻險拒守,四社番死傷甚眾。既有獻(xiàn)計者云:『岸里社番穿林箐、越澗榖如飛,擒個、霧非此不可』。時岸里社番尚未內(nèi)附,乃遣譯者入說其魁,多致糖、煙、銀、布。番大喜,自以收捕為功;繞出吞霄山后,日有擒獲。官軍攻其前,個、霧等大窘,將逃入內(nèi)山;岸里番設(shè)伏擒之至郡,尸諸市,傳首以示諸番。是役也,勞師七閱月,官軍被瘴死者數(shù)百人。冰冷者,淡水內(nèi)北投土官麻里郎吼之婚姻也。麻里郎吼有女,字主賬金賢;賢將娶之,其父憐女之幼也,弗與;告賢曰:『俟長以歸汝』。賢縛丈人于樹而撻之。麻里郎吼以愬冰冷而泣,冰冷故兇悍,怒率眾射殺賢,諸與賢善者皆殺之。時方征吞霄,冷遣使與個、霧等通。有水師把總者,巡哨至淡水聞變,潛泊??冢湮粗X;把總遣他社番誘以貨物交易,伏壯士水次縛之,亟登舟。比諸番山護(hù),已掛帆矣。會吞霄既平,諸番以首惡既誅,因通事求撫。把總惜失其名。

四十年冬十二月,諸羅劉卻作亂,伏誅。

卻為管事,以拳棒自負(fù)。日與無賴惡少往來,歃血為盟。久之,其黨有謀不軌者,以為非卻眾莫從;乃深夜燃樟腦,竊置卻屋,瓦火上燭,召同盟者示之曰:『劉大哥舍中每夜紅光燭天,非常兆也』。會卻家神爐無故發(fā)火,眾曰:『此不君,即帥耳』。卻心動,穴地于舍,佯置田器;冶鐵為刀槍各械,約日舉事。臘月七日,揚(yáng)旗擊鼓,毀下加冬營,散其兵。乘夜抵茅港尾,掠市中貨。亂民及諸番乘機(jī)四出劫掠,破家者甚眾。卻退屯急水溪。北路參將白通隆整眾御之,鎮(zhèn)、道兩標(biāo)并發(fā)兵應(yīng)援。越五日,官兵大集,戰(zhàn)于急水;卻大潰,賊被殺者甚眾,生擒其黨陳華、何正等。卻走匿山藪,常晝伏夜出。四十二年二月,擒獲于笨港之秀水莊。師還,斬卻于市,并其長子杖殺之,妻孥皆發(fā)配。

四十四年冬,饑;詔蠲府屬三縣糧米。

四十六年冬,饑;詔蠲糧米十分之三。

四十八年夏,鹿耳門獲大魚一(狀似馬;脊上有鬃,長三、四丈。其尾如獅,腹下四鬐如四足。居民獲其一,或曰即海馬也)。

四十九年冬,饑。

五十年秋九月十一日戌時,地震。

五十一年春,詔蠲本年應(yīng)征粟石。

秋七月,安平有物大如牛,飛行水上;至岸死(高可五、六尺,面如豕;長須、雙耳,竹批,牙齒堅利,皮似水牛、毛細(xì)如獺,四足如龜,有尾。土人爭致之,繩木立碎。后至海岸,竦身直立,聲三呼號,聞?wù)吣惑@悸。既死,郡人有圖形相告者,究不知為何物?或名為海馬,亦非也)。

五十三年夏,大井頭火,延燒數(shù)百間。

秋,大旱;詔蠲臺灣、鳳山粟米十分之三。

五十四年秋九月,大風(fēng),地震。

五十五年夏,諸羅十八重溪出火,數(shù)日乃熄(溪內(nèi)石洞三孔,水泉圍繞。忽火出其上,高二、三尺。后至壬寅歲,亦有見者。此處水熱,或謂即溫泉。蓋磺氣郁蒸,水石相激而火生焉)。

五十六年冬,饑;詔蠲本年錢糧十分之三。

五十九年,鎮(zhèn)北坊民林進(jìn)茂壽百歲(進(jìn)茂一堂四代,妻洪氏年九十八)。

冬十月朔,地大震。十二月八日,又震;房屋傾倒,壓死居民(凡震十余日)。

六十年春三月,大雨如注(山摧川溢,溪澗閼塞,田園沙壓。瀨口有大牛冒雨奔騰,下岸入水,過三鯤身登陸;由鎮(zhèn)城從大橋頭入海,向大港而出,小艇追之不及。此不知為鱷、為鯨、為水牛?蓋兆鴨母之亂云)。

夏五月,朱一貴倡亂,陷府治,總兵歐陽凱、副將許云戰(zhàn)歿??偠接X羅滿保馳至廈門,檄水師提督施世驃進(jìn)兵、南澳總兵藍(lán)廷珍統(tǒng)偏師援之。六月,施世驃、藍(lán)廷珍復(fù)臺灣,械朱一貴至京師磔之。秋八月十三日,大風(fēng)壞民居,天盡赤。提督施世驃駐兵郡城,營房傾倒,港內(nèi)船只皆擊碎,兵民多壓死。

初,狂民高永壽冒首傀儡山后有朱一貴者,謀為不軌;鞫之無實,杖逐回籍。五十九年十月朔,臺地大震,民間訛傳為亂兆。賊有杜君英者,粵人也;藉稱一貴在其家,招集徒眾。六十年四月十九日,豎旗岡山,奪汛塘軍器;臺鎮(zhèn)歐陽凱遣游擊周應(yīng)龍討之。賊搗陴頭,敗應(yīng)龍軍于赤山;千總陳元戰(zhàn)死。二十七夜,攻陷南路,守將苗景龍被執(zhí)遇害,把總林富戰(zhàn)死,守備馬定國自刎死。五月朔,賊擁眾攻府;安平協(xié)鎮(zhèn)許云率游擊游崇功、千總趙奇奉、林文煌等引兵來援力戰(zhàn),俱死之,臺鎮(zhèn)歐陽凱及游擊孫文元、守備胡忠義、千總蔣子龍、林彥、石琳俱戰(zhàn)死。游擊劉得紫、把總李茂吉被執(zhí);茂吉罵賊不屈,死之,府陷。是日,北路營亦陷,守將羅萬倉死之;其妾蔡氏自縊以殉。時三邑俱陷,惟北路上淡水都司陳策孤軍自保,阻遠(yuǎn)。初四日,群賊立飼鴨者朱祖冒一貴稱義王,僭號永和元年。總督覺羅滿保十四日馳駐廈門,檄水師提督施世驃、南澳鎮(zhèn)藍(lán)廷珍赴澎湖討復(fù)。滿保悉心調(diào)度,發(fā)舟師萬七千人、戰(zhàn)船五百余艘;適水漲丈余,駢進(jìn)鹿耳門,克復(fù)安平鎮(zhèn):時六月十六日也。二十二日,與賊戰(zhàn)鯤身,賊卻。游擊林秀等乘勝追入府治,次南較場;軍令嚴(yán),無敢犯民秋毫者??っ駪c更生,爭擔(dān)粥挈漿以迎。越日,藍(lán)廷珍等至自西港,軍于萬壽亭。二十三日,提督施世驃行視郡中,慰民疾苦,遂軍于北較場。二十五日詔到,諭賊就撫。二十八日,遣朱文等略北路。滿保又遣游擊張駥會陳策于上淡水,兼程而下,夾攻一貴等。一貴窘竄溝尾,鄉(xiāng)民醉而縛之。閏月,獻(xiàn)俘軍門,諸黨亦漸次就擒;檻送京師,磔之。惟王忠未獲。八月十三夜,颶風(fēng)大作,雨如注,火光閃閃燭天;發(fā)屋碎舟,營盤傾倒,官哨、商漁船俱覆,軍民溺死無算。賊余黨黃輝、卓敬等復(fù)糾眾小岡山,捕獲斬之。臺灣平。

冬十二月,詔蠲臺灣本年粟米。

六十一年夏,鳳山縣赤山裂(長八丈、闊四丈,涌出黑泥。至次日,夜出火光高丈余)。

雍正元年夏四月,千總何勉獲逸賊王忠,伏誅。

辛丑之變,群賊俱已伏誅,惟王忠潛匿年余未獲。巡臺御史吳達(dá)禮、黃叔璥奏請勒限緝拿,總督覺羅滿保以中營千總何勉竭力用命,專委搜緝。勉備歷險阻,訪知蹤跡;獲其親信羽翼,使為內(nèi)應(yīng)。四月十四日夜,擒王忠于鳳山,解省正法。事聞,授何勉福州城守右軍守備,仍從優(yōu)議敘;隨升北路營參將,頒給世職,準(zhǔn)襲兩世拖沙喇哈番。

三年秋七月,大風(fēng)。

四年秋,水沙連社番骨宗等戕殺民命。總督高其倬遣臺灣道吳昌祚討之,尋擒賊正法。

水沙連,舊為輸餉熟番;朱逆亂后,遂不供賦。其番目骨宗等自恃山溪險阻,屢出殺入。迨雍正四年,復(fù)潛蹤出沒,恣殺無忌。九月,總督高其倬檄臺道吳昌祚到省,面詢情形,授以方略,委為總統(tǒng),分路進(jìn)攻,務(wù)獲首惡;以北路參將何勉副之,仍調(diào)淡水同知王汧協(xié)征。時巡察御史索琳亦帶親丁,會巡道斗六門酌議剿撫。十月,勉等攀巖援木,冒險深入,直抵水沙連北港之蛤仔難社,諸番震懾就撫。越數(shù)日,復(fù)入南港水里湖,擒獲骨宗父子三人,搜出藏貯頭顱八十五顆。既復(fù)擒獲兇黨阿密氏麻著等二十余番,亦搜出頭顱無數(shù)。皆押回軍前,解省伏誅。于是南、北港二十五社畢服,依舊輸課。水沙連平。

五年,東安坊民楊紹芳壽百七歲。

六年,東安坊民魏連妻陳氏一產(chǎn)四男。

秋七月二十日大風(fēng)。閏七月二十三日,又大風(fēng);損壞商哨船只,兵民有溺死者。

冬十二月,南路山豬毛生番戕殺漢民二十二人。

七年春二月,總督高其倬檄臺道孫國璽、臺鎮(zhèn)王郡討平山豬毛。

傀儡生番性嗜殺人,取其頭以多者為雄;諸社皆然,而山豬毛為最。雍正六年冬十二月二十四日,殺漢民二十二人。次年春二月,總督高其倬檄臺道孫國璽、臺鎮(zhèn)王郡調(diào)游擊靳光瀚、同知劉浴帶兵攻山豬毛社;調(diào)諸羅縣知縣劉良璧堵后山,撥內(nèi)優(yōu)社番擊八里斗難截殺之。又檄北路參將何勉入南仔仙山,會同抵邦尉山下,相機(jī)擒剿。山豬毛平。

八年秋八月十日,地震。

九年冬十二月,彰化大甲西社番林武力等聚眾為亂,臺鎮(zhèn)呂瑞麟討之。

十年春三月,鳳山流民吳福生倡亂,焚岡山營舊社汛,守備張玉戰(zhàn)死;原任總兵王郡率軍擒吳福生等誅之。

鳳山流棍吳福生,乘北路番變未靖,與商大概等謀搶陴頭;事覺,臺鎮(zhèn)王郡遣游擊李榮引兵應(yīng)援。福生等于三月二十八日夜焚岡山營,二十九日復(fù)焚舊社汛塘;虎頭山、赤山各處,悉樹賊旗。四月初二日夜,賊聚政陴頭;守備張玉、把總黃升守之。初三日夜,焚萬丹巡檢署。時鎮(zhèn)標(biāo)軍多撥北征,府治兵少,臺鎮(zhèn)王郡探知陴頭賊熾,遂決策初四日留中營游擊黃貴守府治,自率兵夜發(fā)。初五日辰刻直駐陴頭,即與參將侯元勛、守備張玉、林如錦等三路夾攻;賊并眾拒,官軍火炮齊發(fā),傷殺甚眾。賊卻復(fù)集,自辰向未,戰(zhàn)數(shù)合,賊大潰,各奔竄潛匿,我軍俘獲蕭田等八人而還;守備張玉、外委千總徐學(xué)圣、鄭光弘戰(zhàn)死。初六日,班師回府,斬所獲賊俘蕭田、蕭夷↑、蕭詔、李三、許舉、李成等于營門,懸首示眾。越數(shù)日,福生、大概等三十余賊俱擒獲,解省伏誅。南路平。

夏六月,總督郝玉麟調(diào)呂瑞麟回府治,檄新授福建陸路提督王郡征討大甲西社番林武力等,尋擒獲正法。

北路大甲西社番林武力、學(xué)生等結(jié)樸仔籬等八社,以九年十二月鼓眾倡亂于彰化,恣橫焚殺;淡水同知張弘章走免,居民多被戕斃,北路洶洶。先是,臺鎮(zhèn)呂瑞麟北巡至淡水,聞變回至貓盂被圍;瑞麟奮身殺出,入彰化縣治駐札。征兵府中,累戰(zhàn)未克。五月,逆復(fù)結(jié)沙轆、吞霄等十余社同反,圍攻彰化縣治;百姓奔逃,絡(luò)繹于道。六月,總督郝玉麟調(diào)瑞麟回府彈壓,檄新授福建陸路提督王郡討之。七月四日,郡同巡察覺羅柏修師至鹿仔港,遣參將李蔭越、游擊黃貴、林榮茂、守備蔡彬等合兵圍阿束社,火炮齊發(fā),軍兵四面殺入;群逆不能當(dāng),皆潛逸去??し謪⒔忮⒂螕袅贮S彩、守備林世正等各扼隘口,絕其去路。八月,渡大甲溪,遣金門鎮(zhèn)李之棟、游擊高得志、李科、守備呂九如、林如錦等各路追殺,逆逃去;復(fù)糾黨據(jù)險自守,暗發(fā)鏢箭傷人。我?guī)煶虽J進(jìn)追,由大甲西歷大安溪、登大坪山直抵悠吾生番界,皆有殺獲。逆大窘,走南日內(nèi)山;峭壁峻絕,鄉(xiāng)民探知巢徑僅一線,魚貫板緣而上。逆覺,踞高巔,下矢石如雨。我?guī)煀^勇進(jìn),槍炮交攻,聲震山榖。逆負(fù)創(chuàng)四竄,搗其巢、焚其積。群逆鼠竄計窮,于是各社相繼獻(xiàn)渠兇林武力、學(xué)生等來降;計擒獲男婦一千余名、陣斬首級四十一、傷死二十一名、軍前梟首一十八名。撫脅從、誅首惡,還集難民,遂班師。時十一月五日也。凡四閱月,北路平。

十三年冬十月,彰化柳樹湳登臺莊生番肆出焚殺,副將靳光瀚、同知趙奇芳緝獲眉加臘社番巴里鶴阿尉等正法。

十二月十七日丑時,諸邑灣里街地大震二次;倒壞民居,多壓死者。賑銀三千兩。

乾隆三年,臺、鳳二邑災(zāi);蠲銀、粟有差(臺灣蠲正供粟二萬一千五百余石、鳳山蠲正供粟一萬四千四百余石;官莊被災(zāi)田園,蠲銀九百六十余兩)。

五年夏六月二十二日,諸邑鹽大港水風(fēng)雨四日夜;民居損壞。賑銀二百兩。

九年冬十二月,淡水廳白沙墩雷擊死巨魚二十二尾于沙上(頭似豕,魚身、蝦尾。頭長丈余,目生頷下,口闊四尺;腹寬二丈、尾寬七尺,約長三丈有奇。身黑色,聲如牛;來時間隱隱有雷聲,隨潮擱淺,如排列狀。背上各有一孔,黃水流出;其肉腥膻不堪食,油可熬燈。居民以為海翁魚云)。

十年秋八月,澎湖被風(fēng)災(zāi)。賑銀六百兩。

十一年,蠲免府屬額征供粟。

先是,十年十月二十日奉上諭:『閩省丙寅年地丁、錢糧,已全行蠲免。惟是臺灣府屬一廳、四縣地畝額糧,向不編征銀兩,歷系征收粟榖;今內(nèi)地各郡既通行蠲免,而臺屬地畝因其編征本色,不得一體邀免,非朕普遍加恩之意。著將臺灣府屬一廳、四縣丙寅年額征共粟一十六萬余石,全數(shù)蠲免』。

十四年秋七月,大雨水。臺灣保大東、西二里田園被水沖陷計八十四甲。

十五年秋七月,大雨水。臺灣永康、武定、廣儲西、新化、新豐、仁德北、崇德等里田園被水沖陷計一百四十二甲零。

八月大風(fēng),壞民廬舍無算,擊碎商船百余艘。知府方邦基舟溺于南日(先是,邦基以同知署府事;時題謂實授臺灣府,奉旨引見。七月戊辰登舟,八月乙亥自鹿耳門放洋;越己卯,遭風(fēng)漂流一晝夜,至南日島福清縣界沖礁舟碎,隨從二十一人獲生者僅四人)。諸羅大雨水,土獅、麻豆等莊田園廬舍被水沖陷,知縣周芬斗詳請豁免。彰化縣大風(fēng),壞民廬舍無算。

十六年春正月,北路左營守備蘇進(jìn)德晉省領(lǐng)餉,在洋漂沒。

十七年夏六月,地震(不為災(zāi))。秋七月,大風(fēng)挾火而行(俗名麒麟颶),被處草木皆焦;文廟欞星門石柱六根盡斷。

十八年秋八月,大風(fēng),禾稼損傷。

十九年秋九月,諸羅大風(fēng)雨,禾稼損傷;詔緩征租粟有差。

二十三年秋七月,諸羅大旱。冬十月,諸羅大風(fēng)三晝夜,晚禾無收。詔緩征租粟銀米有差。

附考

鄭芝龍,閩南安人。明季,與劉香老同哨聚海上,往來閩、粵間。既而投誠,授南澳游擊將軍。討劉香老殄之,封南安伯。甲申,我朝定鼎,分兵南下,芝龍以兵降。鄭成功者(小字森舍),芝龍庶長子也;時年二十,已入泮為諸生。方衣單絺,閑步階前;聞父降,咨嗟太息。頃之,其弟襲舍自外來,成功告之故;且曰:『汝宜助我』!即與徒手出門,從者十八人,棹小舟至廈門隔港之古浪嶼山,招集數(shù)百人。方苦無資,人不為用。適有賈舶自日本來者,使詢之,則二仆在焉;問有資幾何?曰:『近十萬』。成功命取佐軍,仆曰:『未得主母命,森舍安得擅用』(閩俗,父為官,其子皆得稱「舍」)?成功怒曰:『汝視我為主母何人!敢抗耶』!立斬之。遂以其資招兵制械,從者日眾;竟踞金、廈門(〔「偽鄭逸事」〕)。

鄭成功以弱冠招集新附,踞守金、廈門,密邇內(nèi)地;閩省沿海港澳可以出兵進(jìn)剿者,在在皆是。成功于內(nèi)地港澳悉設(shè)舟師,登陸為寨,搤守水口;又遍布腹心于內(nèi)地,凡督撫、提鎮(zhèn)衙門事無巨細(xì),莫不報聞,皆得早為之備。故以咫尺地,拒守二十余年,終不敗事;其用心固已深矣。成功于一切謀畫,皆出己見;其所任用,不過荷戈執(zhí)戟、摧鋒陷陣之徒,絕無謀士為畫一策者。非成功不好士,亦非士不為用,良以謀畫無出成功右耳。夜不就寢,遍走達(dá)旦;妻妾皆臥,惟設(shè)酒果俟之。成功至,必取啖少許,復(fù)走如故。即寢亦無定所,固防奸人、刺客,亦屬有所思也。(同上)。

成功以海外島嶼,養(yǎng)兵十余萬,甲冑弋矢罔不堅利,戰(zhàn)艦以數(shù)千計;又交通內(nèi)地、遍買人心而財用不匱者,以有通洋之利也。本朝嚴(yán)禁通洋,片板不得入海;而商賈壟斷,厚賂守口官兵,潛通鄭氏以達(dá)廈門,然后通販各國。凡中國諸貨,海外人皆仰資鄭氏;于是通洋之利,惟鄭氏獨(dú)操之,財用益饒。暨乎遷界之令下,江、浙、閩、粵沿海居民悉內(nèi)徙四十里,筑邊墻為界。自是堅壁清野,計量彼地小隘,賦稅無多,使無所掠,則坐而自困,所謂「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固非無見;不知海禁愈嚴(yán),彼利益普,雖知者不及知也。即疇昔沿海所掠,不過厚兵將私橐,于鄭氏儲積原無損益(同上)。

海外諸國,惟日本最富強(qiáng),而需中國百貨尤多;聞鄭氏兵精,頗憚之。又成功為日本婦所出,因以渭陽誼親,有求必與,故鄭氏府藏日益。自耿逆叛亂與鄭氏失好,耿兵方圖內(nèi)向,鄭兵即躡其后,已據(jù)閩之興、漳、泉、汀、邵、粵之惠、潮七郡,養(yǎng)兵之用,悉資臺灣;自此府藏虛耗。敗歸之后,不可支矣(同上)。

成功久踞金、廈門,蓄志內(nèi)侵,造戰(zhàn)艦三千余艘。順治十三年,將大發(fā)兵窺江南;過浙之東甌,泊舟三日,連檣八十里,見者增栗。至江南羊山,山有神,獨(dú)嗜畜羊;海舶過者,甌,泊舟三日,連檣八十里,見者增栗。至江南羊山,山有神,獨(dú)嗜畜羊;海舶過者,必置一生羊而去;日久蕃息,至遍山不可數(shù)計。鄭氏戰(zhàn)艦泊山下,將士競?cè)⊙驗槭?,故神怒,大風(fēng)驟至,巨艦自相撞擊立碎,損人船什七、八,失利而還。至十六年,復(fù)大舉入冠,破京口、犯江寧;旋即敗歸(同上)。

成功持重操練,舳艫陳列,進(jìn)退有法;將士在驚濤駭浪中,無異平地,跳躑上下,矯捷如飛。將帥謁見,甲胃僅蔽身首,下體多赤足不裈;有以靴履見者,必遭罵斥,并抑其賞。凡海外多淤泥陷沙,惟赤足得免粘滯,往來便捷故也(〔同〕)。

閩總督陳(名)景駐師漳郡城內(nèi),力圖進(jìn)剿;鄭氏分兵沿海港口,與官兵拒守。有門子李文忠素機(jī)警,善承伺意旨,為總督親信,凡應(yīng)對傳語,悉委任之;實陰通鄭氏者。一日,夜入總督臥內(nèi)刺之,取其首,并竊令箭馳馬出南門,稱有軍機(jī)傳令出城,無敢致詰。以首獻(xiàn)成功;成功以其弒主,甚惡之,薄與一官,不滿所望。歲余,以他事斬之(同上)。

龍碽者,大銅炮也。成功泊舟粵海中,見水底有光上騰,數(shù)日不滅,意必異寶。使善溷者入海試探,見兩銅炮浮游往來;以報,命多人持巨絙牽之,一化龍去、一就縛。既出,斑駁陸離,若古彝鼎,光艷炫目,不似沉埋泥沙中物;較紅衣炮不加大而受藥彈獨(dú)多。先投小鐵丸斗許,乃入大彈;及發(fā),大彈先出,鐵丸隨之,所至一方糜爛。成功出兵,必載與俱;名曰龍碽。然龍碽有前知,所往利,即數(shù)人牽之不知重;否則,百人挽之不動。以卜戰(zhàn)勝,莫不驗??滴跏四辏瑒帉⒐ト?,龍碽不肯行;強(qiáng)舁之往。及發(fā),又不燃;國軒怒,杖之八十,一發(fā)而炸裂如粉,傷者甚眾(同上)。

成功婦董氏,勤儉恭謹(jǐn),日率姬妾、婢婦為紡績及制甲冑諸物,佐勞軍。成功于賞賚將士,揮千萬金不吝;于女紅,不令少怠,使絕其淫佚之萌,可謂得治內(nèi)之道者矣(同上)。

成功立法尚嚴(yán),雖親族,有罪不少貸。有功必賞,金帛珍寶頒賚無吝容;傷亡將士,撫恤尤至。故人皆畏而懷之,咸樂為用。其立法:有犯奸者,婦人沉之海、奸夫死杖下。為盜,不論贓多寡,必斬。有盜伐人一竹者,立斬之。至今臺灣百貨露積,無敢盜者;以承峻法后也。長子錦舍(即鄭經(jīng))與弟裕舍乳母某氏通,成功知之,命以某氏沉海;錦舍又私匿之,已逾三載,無敢為成功言者。某氏怙寵,頗陵錦舍婦;婦不能堪,以告其祖父唐某號枚臣者,為致書成功。時錦舍守廈門,成功居臺灣,以令箭授禮都事黃元亮,命渡海立取錦舍頭來,并令錦舍母董氏自盡。母子遷延未即死,會成功病亡,得免;時年三十有九(同上)。

明末監(jiān)國,以兵從者,悉加顯秩。鄭成功兵力獨(dú)強(qiáng),賜姓朱氏。至僭號,晉封延平王,給金印;成功受而藏之,終身不一用,仍稱「招討大將軍」。其居臺灣,傳三世,悉遵明末紀(jì)元(同上)。

陳參軍永華,字復(fù)甫;泉之同安人。父某科孝廉,以廣文殉國難。永華時年舞象,試冠軍,已補(bǔ)龍溪博士弟子員;因父喪,遂隨鄭成功居廈門。成功為儲賢館,延四方之士;永華與焉,未嘗受成功職也。其為人淵沖靜穆,語訥訥如不能出諸口;遇事果斷有識力,定計決疑了如指掌,不為群議所動。與人交,務(wù)盡忠款。居平燕處無惰容,布衣疏食,泊如也。成功常語子錦舍曰:『吾遺以佐汝,汝其師事之』。成功既沒,鄭經(jīng)繼襲,以永華為參軍;慨然以身任事,知無不為、謀無不盡。經(jīng)倚為重,知其貧,常以海舶遺之;謂商賈僦此,歲可得數(shù)千金。永華郄不受。強(qiáng)與,輒遭風(fēng)??;更與之,亦然。永華笑曰:『吾固知吾命窮,徒損他人資無益』。臺郡多蕪地,永華募人辟之,歲入榖數(shù)千石。此獲,悉以遺親舊;量其所需,或數(shù)十百石各有差。計己所存,足供終歲食而已。逮耿逆以閩叛,鄭經(jīng)乘機(jī)率舟師政襲閩、粵八郡,移駐泉州;使永華居守臺灣,國事無大小惟永華主之。永華轉(zhuǎn)粟饋餉五、六年,軍無乏絕。初,鄭氏為法尚嚴(yán),多誅殺細(xì)過,永華一以寬持之;間有斬戮,悉出平允。民皆悅服,相率感化,路不拾遺者數(shù)歲。一日,命家人灑掃廳事,內(nèi)設(shè)供具,扃閉甚嚴(yán);日齋沐,具表入室拜禱,愿以身代民命?;蛟唬骸壕鼑x,民之望也;今為此,實駭觀聽,其若民心何』?永華曰:『此吾所以為民也』;復(fù)嘆曰:『鄭氏之祚不永矣』!居無何,告其家人曰:『上帝命吾宰茲郡,將以明日往』。詰朝,端坐而逝。婦洪氏,小字端舍;同邑人。賦質(zhì)幽閑,有齊眉舉案風(fēng)。晨興盥沐畢,夫婦衣冠斂衽,揖而后語。尤長詞翰、精筆札,閨門之內(nèi),切磋不異良友。永華冗不暇給,凡文移、尺牘屬稿及丹筆批答,多洪為捉刀;而措語、字畫與永華無異,人不能別。子夢緯、夢球(同上)。

陳烈婦者,永華季女、鄭經(jīng)長子欽舍婦也。欽舍甫弱冠,性剛毅果斷,遇事敢為;經(jīng)愛任之。先是,鄭經(jīng)幼好漁色,多近中年婦人。民婦為經(jīng)諸弟乳母者,經(jīng)皆通焉。有昭娘者,遂納為妾,有寵。經(jīng)妻唐氏無出,昭娘首生欽舍;當(dāng)時流言:昭娘假娠乞養(yǎng),實屠者李某子。獨(dú)鄭經(jīng)謂生時目睹,不之信;族人竊誹之。未幾,昭娘以眾嫉死矣。逮耿逆變亂,鄭經(jīng)統(tǒng)舟師渡海駐泉郡,志圖內(nèi)向;以欽舍守臺灣,號為監(jiān)國。監(jiān)國居守,裁決國事、賞罰功罪,一出至公;即諸父昆弟有過不少假,用是宗族多怨之。及鄭經(jīng)自廈門敗歸,視監(jiān)國處分國事悉當(dāng),益信其賢;自是軍國事悉付裁決,與精兵三千人為護(hù)軍。宗族益憚監(jiān)國,而含怒愈深矣。會經(jīng)疾遽亡,未立后;家人方治含殮,經(jīng)母董氏出坐幃中,傳集各官聽讀遺命,立新主。逡巡未舉,經(jīng)諸弟白董氏,先收監(jiān)國印。董氏命太監(jiān)往取印,欽舍不與;時因訛傳監(jiān)國率兵且至,眾倉惶不知所出。群妾有和娘者,即克塽母也;曰:『監(jiān)國必?zé)o是,請往取之』。欽舍曰:『此印先君所授,軍國系焉;向使一介傳命,真?zhèn)文獡?jù),何可輕付!和娘來,固當(dāng)持去』。遂隨和娘至喪次,再拜董氏前納印。董氏曰:『汝非鄭氏骨肉,寧不知乎』?欽舍未及對,經(jīng)弟群起撻之;欽舍笑曰:『撻我無足武!我平日不避嫌怨,守法不阿,亦為鄭氏疆土耳。今日死生惟命,何撻為』?董氏命置旁室中,不令出。經(jīng)諸弟又遣烏鬼往縊之,烏鬼畏不敢前;欽舍知不能生,遂自縊死。明日,立克塽為嗣(克爽小字秦舍),而移欽舍柩于門外別室。董氏謂烈婦曰:『汝參軍女也;參軍于國有大功,汝居宅中,當(dāng)善視汝』。烈婦曰:『昔為鄭氏婦,今屠兒婦矣;尚安居此』?柩既舉,烈婦扶柩出,人莫能阻;至喪所,晝夜哀啼不輟。路人聞之,莫不殞涕。其兄慰之曰:『汝娠未娩,盍存孤以延夫后,不猶愈于死乎』?烈婦曰:『他人處常,妹所處者變也??v生孤,孰能容之?有死而已』。絕粒七日不死,復(fù)雉經(jīng);與欽舍合葬郡治洲子尾海岸間。婦幼習(xí)文史,工書,知大體,實秉母教。亡年二十。既葬,臺人士常見監(jiān)國乘馬呵殿往來,或時與烈婦并出,容服如生,導(dǎo)從甚盛;人以為神云(同上)。

鄭氏善穴地為隧,攻城多從隧入,守者不能御。海澄公黃梧,故鄭將也;投誠封公,守海澄縣。鄭兵圍急,梧堅守不下;謂其將曰:『彼將為隧,何以御之』?眾懼莫對。明日,梧下令遍取水缸、盆盂數(shù)千,命于城內(nèi)五步置一缸,貯水都滿,遶城皆遍。每缸撥兵民五人守之,更迭互易,使注視水中,晝夜無輟。明日,有報盆水微動者;趨兵掘視,則為隧者已至其下矣。即入火藥隧中燃之,煙出鄭營,隧人皆燼。此法前人用兵所未行,書之以備城守之缺(同上)。

順治十六年,鄭成功大舉入寇。七月,抵焦山,進(jìn)據(jù)瓜洲,趨鎮(zhèn)江,直薄金陵。八月,至觀音門。我?guī)熞圆阶鋼v其中堅,而以騎兵繞山出其背;前后夾擊,成功大敗。十七年五月,世祖命將軍達(dá)素、總督李率泰率兵大搜兩島(廈門、金門)。十八年,議取臺灣。三月,成功泊澎湖;次鹿耳門,紅夷大驚。成功引兵登陸,克赤嵌城。十二月,圍王城不下;成功乃使人告之曰:『此地乃先人故物,今我所欲得者地耳;余悉以歸爾』。荷蘭乃降??滴踉辏晒ψ洹6?,天子銳意南征,遣人約紅夷合兵攻島;大兵入,兩島之賊爛焉(〔「三藩紀(jì)事」〕)。

康熙辛丑六月初三日,上諭臺灣眾民:據(jù)督臣滿保等所奏,臺灣百姓似有變動;滿保于五月初十〔日〕領(lǐng)兵起程。朕思爾等俱系內(nèi)地之民,非賊寇之比?;驗轲嚭?、或為不肖官員剜剝,遂致一二匪類倡誘眾人殺害,情知罪不能免,乃妄行強(qiáng)拒;其實與眾何涉!今若遽行征剿,朕心大有不忍;故諭總督滿保,令其暫停進(jìn)兵。爾等若即就撫,自諒原爾罪;若執(zhí)迷不悟,則遣大兵圍剿,俱成灰燼矣。臺灣只一海島,四面貨物俱不能到,本地所產(chǎn)不敷所用,祗賴閩省錢糧養(yǎng)生;前海賊占據(jù)六十余年,猶且剿服,不遺余孽。今匪類數(shù)人,又何能為?諭旨到時,即將困迫情由訴明,改惡歸正,仍皆朕之赤子。朕知此事非爾等本愿,必有不得已苦情;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茍且偷生,因而肆行擄掠。原其致此之罪,俱在不肖官員。爾等俱系朕歷年豢養(yǎng)良民,朕不忍剿除,故暫停進(jìn)兵。若總督、提督、總兵官統(tǒng)領(lǐng)大兵前往圍剿,爾等安能支持?此旨一到,諒必就撫;不得執(zhí)迷不悟,妄自取死!特諭』(「赤嵌筆談」)。

朱寇警報至郡,總兵歐陽凱令游擊周應(yīng)龍帶兵四百人,并調(diào)新港、目加溜灣、蕭壟、麻豆四社土番隨往。應(yīng)龍傳諭:『殺賊一名賞銀三兩,殺賊目一名賞銀五兩』。土番性貪淫,殺良民四人;縱火燔民居,復(fù)斃八人,眾咸股栗。賊黨借兵番殺掠為辭,鼓煽村莊。由是紛紛響應(yīng),號召豎旗,殺總兵;全臺陷沒(「平臺紀(jì)略」)。

周應(yīng)龍駐兵南仔坑,軍士風(fēng)餐露宿,每多怨咨。羽書告急,立吊北路番為先鋒,所至奪民衣食、掠淫漢婦、妄殺平民,概不禁制。居民遭番戕毒,各里社會立偽旗,賊勢益振。迨后,府中紛紛避難,縣官出入,單騎無侍從。新港土番率眾至府,白晝劫奪,百姓群殺之;縣官不敢過問(「臺陽運(yùn)會編」)。

朱一貴,原名朱祖,在岡山養(yǎng)鴨作亂。賊伙詭稱海中浮玉帶,為一貴造逆之符。既得郡治,一貴自稱義王,僭號「永和」;以道署為王府。余孽有平臺國公、開臺將軍、鎮(zhèn)國將軍、內(nèi)閣科部、巡街御史等偽號,散踞民屋;劫取戲場幞頭蟒服,出入八座,炫耀街市。戲衣不足,或?qū)⒆绹?、椅背有彩色者披之,冠不足,或以紅綠紬纻色布里頭;以書籍絮甲(「赤嵌筆談」)。

變后,居民避難,絡(luò)繹海上;風(fēng)恬浪靜,寸艇飛渡,不畏重洋之險(同上)。

大師自六月十六日進(jìn)鹿耳門,十七日下安平鎮(zhèn),二十二日復(fù)府治,未及浹日奏捷(〔同上〕)。

鄭逆流毒沿海州郡,迨破金、廈兩島,賊退守臺、澎。越二年,乃滅之。朱一貴為亂,未兩月便授首。二事遲速不同,何也?蓋鄭逆竊踞海上歷有年所,黨與尚多;且踞澎湖,是臺灣多一門戶,故其道主緩圖而為萬全之計。朱一貴雖號稱十余萬賊,率系烏合之眾,時水師副將許云度勢已不支,揮民船使歸內(nèi)地,廠內(nèi)戰(zhàn)艘未成者悉焚之,賊故不得取澎湖;又與賊將杜君英相攻殺,故其道主急攻而得制勝之術(shù)。此其所以異也。然而有同焉者:臺灣南、北、中三路皆有港門可入,中路鹿耳門最稱險要,乃前者將軍施瑯誓師期諸將取鹿耳門,后者總督滿保詭稱三路并發(fā),及期仍令齊攻鹿耳門,何也?蓋鹿耳門一入,便登安平鎮(zhèn),港內(nèi)戰(zhàn)艘均在,是已斷其出海之路矣。安平隔港即臺灣府,賊失鹿耳門,必退守七鯤身;我?guī)熡申懣梢灾惫テ涫?,由水可以衡攻其腹。水陸合攻,賊必不支。府地又無城郭可守,便當(dāng)引去。南、北二路黨與孤危,不過傳檄可以立定矣。此其所以同也。抑聞之,康熙癸亥年克鄭逆,舟進(jìn)港時,海水乍漲;康熙辛丑年克朱一貴,舟進(jìn)港時,海水亦乍漲,前后若合符節(jié)。蓋由圣人在上,海若效順;王師所指,神靈呵護(hù),理固然耳。然在臣子效命,必求萬全;老將行師,自有授受。所以閉戶造車、出門合轍者,此中蓋有機(jī)焉。夫機(jī)有二義:一曰機(jī)謀之機(jī)。謀則至精、至確,故其機(jī)不可失,而后一舉有必勝之方略。一曰機(jī)緘之機(jī)。緘則至慎、至密,故其機(jī)不可露,而后百發(fā)有百效之韜鈐。況臺灣為海疆最要地,用兵乃國家之機(jī)事,持籌者使將士奉令以往、成功而退可矣,而不必使明其故,蓋有深意在焉(「平臺紀(jì)略」)。

雜著

「東番記」,明莆田周嬰著。

「臺灣輿圖考」一卷,鄞縣沈光文(文開)著

「文開文集」一卷,同上。

「文開詩集」二卷,同上。

「臺灣賦」一卷,同上。

「草木雜記」一卷,同上。

「流寓考」一卷,同上。

「靖海紀(jì)」二卷,晉江施瑯著。

「平南事實」一卷,同上。

「臺灣雜記」一卷,梁溪季麒光(蓉洲)著。

「蓉洲文稿」一卷,同上。

「山川考略」一卷,同上。

「海外集」,一卷同上。

「省軒郊行」一卷,鐵嶺沈朝聘(省軒)著。

「臺灣紀(jì)略」一卷,長樂林謙光(芝嵋)著。

「赤嵌集」四卷,桐城孫元沖(湘南)著。

「稗海紀(jì)游」一卷,武林郁永河(滄浪)著。

「番境補(bǔ)遺」一卷,同上。

「海上紀(jì)略」一卷,同上。

「東征集」二卷,漳浦藍(lán)鼎元(玉霖)著。

「平臺紀(jì)略」一卷(同上)。

「游臺詩」一卷,漳浦陳夢林(少林)著。

「赤嵌筆談」四卷,北平黃叔璥(玉圃)著。

「番俗六考」三卷,同上。

「番俗雜記」一卷,同上(以上八卷,統(tǒng)名「臺海使槎錄」)。

「巡臺錄」一卷,浮山張嗣昌著。

「臺灣志略」三卷,濟(jì)水尹士俍(東泉)著。

「瀛壖百詠」一卷,錢唐張湄(鷺洲)著。

「臺灣風(fēng)土記」一卷,衡陽劉良壁(省齋)著。

「臺海采風(fēng)圖考」一卷,白麓六十七(居魯)著。

「番社采風(fēng)圖考」一卷,同上。

「使署閑情」,一卷,同上。

「婆娑洋集」二卷,仁和范咸(浣浦)著。

「澄臺集」一卷,長洲莊年(榕亭)著。

「臺灣府志」十卷,榆林高拱干撰。

「重修臺灣府志」二十卷,衡陽劉良壁(省齋)撰。

「臺灣縣志」十卷,虞山王禮(立山)撰。

「鳳山縣志」十卷,灤水李丕煜(昞叔)撰。

「諸羅縣志」十二卷,漳浦陳夢林(少林)撰。

附考

桐城孫元衡,字湘南。素工詩。官臺灣同知所著「赤嵌集」,王阮亭司寇謂:「裸人叢笑篇」及詠禽魚、花草諸什,可作臺灣圖經(jīng)風(fēng)土志,竟可自為一書(「赤嵌筆談」)。

「東吟詩」,一名「福臺新詠」;四明沈光文、宛陵韓又琦、關(guān)中趙行可、會稽陳元圖、無錫華袞、鄭廷桂、榕城林奕、丹霞吳蕖、輪山楊宗城、螺陽王際慧前后倡酬之作。吳有「桴園詩集」、楊有「碧浪園詩」;又有「東吟倡和詩」,季麒光與臺令沈省軒所作。惜俱未見(同上)。

叢談

宋朱文公登福州鼓山,占地脈曰:『龍渡滄海,五百年后,海外當(dāng)有百萬人之郡』。今歸入版圖,年數(shù)適符;熙熙穰穰,竟成樂郊矣(「赤嵌筆談」)。

鳳山,相傳昔年有石忽自開;內(nèi)有讖云:『鳳山一片石,堪容百萬人。五百年后,閩人居之』(「舊志」)。

又傳:佃民墾田得石碣,內(nèi)鐫:『山明水秀,閩人居之』八字(「福建通志」)。

明都督俞大猷討??芰值栏?,道干戰(zhàn)敗,艤舟打鼓山下。恐復(fù)來攻,掠山下土番殺之,取其血和灰以固舟,乃航于海;余番走阿猴林社。相傳道干有妹,埋金山上;有奇花異果。入山樵采者摘而啖之,甘美殊甚;若懷之以歸,則迷失道。雖識其處,再往則失之(陳小崖「外紀(jì)」)。

明崇禎庚辰,閩僧貫一居鷺門(即今廈門)。夜坐,見籬外陂陀有光,連三夕;怪之。因掘地得古磚,背印兩圓花突起,面刻古隸四行。其文曰:『草雞夜鳴,長耳大尾;干頭銜鼠,拍水而起;殺人如麻,血成海水;起年滅年,六甲更始;庚小熙皞,太和千紀(jì)』。凡四十字。閩縣陳衎盤生明末,著「槎上老舌」一書,備記其事;至國朝癸亥,四十四年矣。識者曰:『雞,酉字也;加草頭、大尾、長耳,鄭字也。干頭,甲字;鼠,子字也。謂鄭芝龍以天啟甲子起海中,為群盜也;明年甲子,距前甲子六十年矣。庚小熙皞,寓年號也。前年萬正色克復(fù)金門、廈門,今年施瑯克澎湖,鄭克塽上表乞降,臺灣悉平;六十年海氛一朝蕩滌,此固國家靈長之福,而天數(shù)已預(yù)定矣。異哉』(「池北隅談」)!

臺灣東北有暗澳,昔年紅夷泊舟其地,無晝夜,山明水秀,萬花遍山,中無居人。紅夷謂其地可居,留番夷二百人居此,給以一歲之糧。次年舟復(fù)至,則山中俱如長夜,所留之番,無一存者。乃取火索之,別無所見;唯石上留子,言至秋即成昏黑,至春始旦。黑時山中俱屬鬼怪,番人漸次而亡。蓋一年一晝夜云(「舊志」)。

臺灣土番,種類各異:有土產(chǎn)者,有自海舶飄來及宋時零丁洋之?dāng)《萃鲋链苏?。聚眾以居,男女分配,故番語處處不同(沈文開「雜記」)。

鳳邑治有岡山,未入版圖時,邑中人六月樵于山,忽望古橘挺然岡頂。向橘行里許,則有巨室一座。由石門入,庭花開落、階草繁榮,野鳥自呼,廂廊寂寂。壁間留題詩語及水墨畫跡,镵存各半。比登堂,一無所見;惟只犬從內(nèi)出,見人搖尾,絕不驚吠。隨犬曲折,緣徑恣觀,環(huán)室皆徑圍橘樹也。雖盛暑,猶垂實如碗大;摘啖之,瓣甘而香,取一、二置諸懷。俄而斜陽照入,樹樹含紅;山風(fēng)襲人,有凄涼氣。輒荷樵尋歸路,遍處志之。至家以語,其人出橘相示,謀與妻子共隱焉。再往,遂失其室,并不見有橘(「古橘岡詩序」)。

鄭成功起兵,荼毒濱海,民間患之。有問善知識云:『此何孽肆毒若是』?答曰:『乃東海大鯨也』。問何時而滅?曰:『歸東即逝』。凡成功所犯之處,如南京、溫、臺并及臺灣,舟至,海水為之暴漲。順治辛丑攻臺灣,紅毛先望見一人冠帶騎鯨,從鹿耳門而入;隨后,成功舟由是港進(jìn)。癸卯成功未疾時,轄下夢見前導(dǎo)稱成功至;視之,乃鯨首冠帶乘馬,由鯤身東入于外海。未幾,成功病卒,正符「歸東即逝」之語。則其子若孫,皆鯨種也。癸亥四月,鱷魚登岸而死;識者知其兆不佳。至六月,澎師戰(zhàn)敗歸誠,亦應(yīng)「登山結(jié)果」之兆焉(「臺灣志略」)。

荷蘭為鄭成功所敗,地大震。鄭克塽滅,地亦震。朱一貴于辛丑作亂,庚子十月亦地震。維時南路傀儡山裂,其石截然如刀劃狀。諸羅山頹,其巔噴沙如血,土人謂兩山相戰(zhàn)(「赤嵌筆談」)。

荷蘭時,南路二路設(shè)牛頭司;牧放生息,千百成群。犢大,設(shè)欄擒縶之。牡則俟其餒,乃漸飼以水草;稍馴狎,閹其外腎令壯,以耕以挽?!觥磁X谩嫡撸v之孳生(小崖「外紀(jì)」)。

珊瑚出瑯■〈王喬〉海底,有枝;葉色如鐵,俗呼鐵樹。與八寶中之珊瑚迥殊,無足異者(「臺灣風(fēng)土記」)。

龍涎香,傳為鰍魚精液泡水面凝為涎,能止心痛、助精氣;以淡黃色、嚼而不化者為佳。番子浮水取之,價十倍;不可多得(同上)。

臺地,從無產(chǎn)珠。開辟后,鳳山下莊海中蠣房產(chǎn)珠如稷米大,名鳳山珠;不堪飾簪珥,只用以充藥品(同上)。

陸路提督萬正色有海舟將之日本,行至雞籠山后,因無風(fēng),為東流所牽(傳臺后萬水朝東,故其舟不勝水力);抵一山,得暫息。舟中七十五人,皆莫識何地。有四人登岸探路,見異類數(shù)輩疾馳至,攫一人共噉之,余三人逃歸;遇一人于莽中,與之語,亦泉人。攜之登舟,因具道妖物噉人狀。莽中人曰:『彼非妖,蓋此地之人也;蛇首猙猙,能飛行,然所越不過尋丈。往時余舟至,同侶遭噉,惟余獨(dú)存』。問何以獨(dú)存故,則舉項間一物曰:『彼畏此,不敢近耳』。眾視之,則雄黃也。眾皆喜曰:『吾輩皆生矣』!出其簏,有雄黃百余斤,因各把一握。頃之,蛇首數(shù)百飛行而來。將近船,皆伏地不敢仰視;久之,逡巡而退。逮后水轉(zhuǎn)西流,其舟仍回至廈門。乃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八月間事(「臺灣志略」)。

明太監(jiān)王三保舟至臺,投藥水中;令土番梁病者于水中洗澡,即愈(同上)。

明太監(jiān)王三保值姜岡山上,至今尚有產(chǎn)者。有意求覓,終不可得。樵夫偶見,結(jié)草為記;次日尋之,弗獲故道。有得者,可療百?。ㄍ希?。

鳳山縣有大呂覓山,相傳大呂覓番原居此。山有芋一叢,高丈余;月將出時,有二物如鳳凰,從芋下奮翮振羽,騰飛戾天。其番驚怪,始移居社內(nèi)云(「舊志」)。

鄭氏將亡時,大疫。有神曰天行使者,來居安平鎮(zhèn)陳永華宅;永華與相酬接。自是,鄭氏主臣眷屬凋喪殆盡(同上)。

臺郡士夫、健卒喜賭博,永夜讙呶呼盧之外,或壓銅錢射「寶」字以賭勝,名曰壓寶。又為紙牌三十頁,分文、武、院、科四項:文尊閣老、武尊國公、院尊學(xué)士、科尊狀元;每項九等納粟,列庶吉士之上(「臺海使槎錄」)。

鴉片煙,用麻葛同鴉土切絲,于銅鐺內(nèi)煮成鴉片。拌煙另用竹筩實以棕絲,群聚吸之,索值數(shù)倍于常煙。專治此者,名開鴉片館。吸一、二次后,便刻不能離。暖氣直注丹田,可竟夜不眠。土人服此,為導(dǎo)淫具;肢體萎縮,臟腑潰出,不殺身不止。官弁每為嚴(yán)禁;常有身被逮擊,猶求緩須臾再吸一筩者。鴉片土,出咬■〈口留〉吧(同上)。

外島

琉球在臺海正東。船行由大雞籠山,水程四十三更可至(稱為東洋)。其國王有三:曰中山王、曰山南王、曰山北王。其人深目多須。有職事者,以金銀簪為差等;廁賤祗空發(fā)束之。土人結(jié)髻于右、漢裔結(jié)髻于中,俱用色布纏之;紫黃為貴、紅綠次之,以青為下。衣則寬博廣袖,腰束大帶,亦以色布為之;稍貴者,纏文錦。凡屋地多鋪板簟,潔不容塵。無貴賤,皆著草履,入室則脫;惟謁見使者,始具冠履,殊苦束縛。婦人以墨鯨手,為花草、鳥獸形;首不簪珥,顏無粉黛,足與男子同屨。上衣之外,更用幅如帷,周蒙背上;見人,則升之以蔽面。下裳折細(xì)而制長,足不令顯。名族大姓之妻,出入戴箬笠,坐馬上;女仆三、四從之。君臣上下,各有節(jié)級;王親雖尊,不敢與政。文有大夫、長史、都通事等官,專司朝貢之事;武有法司、察度、遏闥、那霸港耳目等官,分司刑名、錢榖、訪聞之事。王則并日視朝,自朝至日中昃,凡三次;群臣搓手膜拜為敬。遇圣壽、長至、元旦,王統(tǒng)眾官、肅冕服,嵩呼祝慶,儀同內(nèi)地。食用匙箸,異味先進(jìn)尊者。有竊盜,輒加剖腹劓剕之刑。鹽舶、漁艇,制與中國稍異。俗敬神,以婦人不二夫者為尸,降則數(shù)著靈異,民咸栗懼;王及世子、陪臣,莫不稽首下拜。國有不良,神輒告王,指其人擒之。倭寇謀犯境,神易水為鹽、化米為沙,尋則解去。土產(chǎn),則禾、苧、土絲、紫菜、魚、螯、龍鰕、螺、蟳等物。野鮮則熊、虎、豺、豹,多鹿,且富牛、馬、羊、豕。貨惟硫磺、皮紙、螺蚌殼;螺可為■〈觱〉栗,蚌殼斵之可以鑲帶。外此,則有紙扇、煙筒,其制陋劣不足貴。榖蔬、果品,頗同中國;獨(dú)不宜茶,即藝亦不生。賦法略似井田,王臣民各分土為食;有事暫取于民,事竣即已。明洪武五年,初入貢;二十五年,遣王子及陪臣子入太學(xué)(永樂時,山南、山北為中山所并)。國朝順治三年,投誠請封。以后每二歲一貢方物,率以為常。其使艦往往被風(fēng)飄泊至臺,官皆為給船,俾達(dá)福省云。

日本古倭奴國(亦稱東洋),在臺海東北。由大雞籠經(jīng)關(guān)潼、白畎,過盡山花鳥嶼放船,水程五十九更可至長岐(或作畸港)。長岐者,日本互市地也;有上將軍主之。王則住京城(稱為東洋),去長岐極遠(yuǎn);不干政事,為上將軍守府而已。故歷代止?fàn)帉④?,無有爭王者。其民白晰,剛勁好勇,視死如歸。男子生則授一利刃,出入佩之;遇有所爭,輒以死相期。其黠者,先刺仇家,然后自割其腹;國法獨(dú)許殮自割者,以其勇也。凡屋,地鋪厚褥,方廣與室稱,名曰「毯踏綿」;入必脫履戶外。食用漆器;父子、夫婦不同席,計人給蔬羹,各置一方盤自食。物產(chǎn):金、銀、琥珀、水晶、硫磺、水銀、紅銅、白珠、青玉、蘇木、胡椒、細(xì)絹、花布、螺鈿、漆器、鰇魚、鮑魚、孑魚、綿紙、扇、犀、象、刀、劍之類。首飾銀器極精,又有烏金香爐、酒瓶、手釧等玩。與中國貿(mào)易,不用金銀,惟以所有易所無。婦人美姿容,不施粉自白,發(fā)光澤異常;衣絲■〈衤曼〉,赤足、著缺后朱履,名曰「淺拖」。長岐有大唐街(皆中國人所居,立唐人為「甲螺」以治之)、有花街。賈舶至,則盡驅(qū)人入土庫,擇其貴者送以妓,例勿得擅卻;留不與私,歸時亦當(dāng)計日算緡遣之。明之中季,其賊民相率駕舟寇沿海,閩、粵以為患。國朝定鼎以來,德威遠(yuǎn)播,其上將軍約法嚴(yán)禁,寸板不得下水;以是不得恣其奸,而海邊烽火永息焉。嘗有西洋化人蠱惑,民盡服天主教;未幾,王與上將軍覺,乃盡驅(qū)化民殲之。因禁絕西洋貨物商舶,犯此則羅禍最慘。又鑄化人頭置津處,令中國人踐之。紅毛船望長岐山則股栗,度不得脫,則自為計;以其恨之深也。長岐最愛臺貨,其白糖、青糖、鹿獐等皮,價倍他物;至古跡書畫,又無價矣(日本人皆覆姓;其單姓者,徐福配合之童男女也。徐福所居之地,名曰徐家村;其冢,在熊指山下)。

呂宋在臺海東南。船行由南沙馬磯斜指巽方,經(jīng)謝昆山、大小覆金山,水程五十八更可至(稱為南洋)。其國甚小,頗產(chǎn)黃金。其人質(zhì)樸;為紅毛所據(jù),與西洋人雜治之。分其地為二十四郡,有化人巴黎共操其柄。禁民不得盡作;寢室不閉,夫婦共寢,邏者時時繞榻前偵視。有女及笄,必候巴黎按選,有姿色者輒留之;色稍衰,乃令出嫁。男子將婚,必赴巴黎跪聽咒法,以毒油滴其額,名曰淋水。人死不得葬埋,舁置萬人坑中;三年后詣坑,舉而棄諸海。西洋商貨,多聚其市。王不得久居位,乃紅毛自其本國遣來者,率數(shù)載一易;無定期,視理政能否為黜陟。相傳黜歸舊王,皆從舟中鴆殺之。土人蓬發(fā),短衣跣足。惟紅毛,則具冠履,著窄袖衣,褲取包臀;襪名「沒大小」,言無大小皆能如其服而著之也。衣褲俱用極細(xì)哖為之,胸前鈕扣不下二、三十顆;冠制如樂器之鈸。有職事者,手持藤條,謂之狗棰;常巡街市,察民奸,以法繩之。鑄銀為錢,每顆重七錢有奇,謂之大錢;半其重者,為中錢;遞而輕之,至一錢八分以至九分、四分半者,謂之茇子:即今臺地所用番銀是也。

咬■〈口留〉吧(一作葛喇吧)在臺海極西,水程二百九十一更可至。本爪哇地,紅毛奪之。其初,土人輕捷善斗;紅毛制為鴉片煙,誘使食,舉國爭趨如鶩,久遂疲羸受制,竟為所據(jù)。其人凡三種:紅毛為貴;中國商販留住者謂之唐人(久者曰「舊唐」、初寄籍者曰「新唐」),次貴;土人為賤。凡屋制,高地覆板,鋪藤花席,跏趺而坐。王騎象或牛。民蓬頭,女椎髻,上次下帨。西洋化人巴黎之屬,與紅毛分持其柄同于呂宋。坐臥無椅榻,食無匙箸。法尚嚴(yán),約束紅毛及唐人無得吃鴉片;犯則重罰不宥。然唐人往往竊食,至有懷其土入中國,依法制煙,流毒漳、泉、廈門;今則蔓延及臺,雖禁不能遽絕。物產(chǎn):金、珠、銀、犀角、象牙、玳瑁、青鹽、檳榔、椒香、蘇木、桄榔、吉貝、倒掛鳥、彩鳩、綠鳩、紅綠鸚鵡、白鹿、白猿猴。鑄銀為錢;其制豐脊,與呂宋同而異。由咬■〈口留〉吧西行,水程二十更至萬丹,再二十更至馬神。由咬■〈口留〉吧西北,水程三十更至啞齊。其舟航所不能往者,為英圭黎,皆西洋、荷蘭之屬。

西洋在西海外,去中國極遠(yuǎn)。其人拗目隆準(zhǔn),狀類紅毛。然最多心計,又具堅忍之志,析理務(wù)極精微。推測象緯、歷數(shù),下逮器用、小物,莫不盡其奇奧;用心之深,將奪造化之秘。父謀不遂,子孫繼之;一世不成,十世為之。既窮其妙,必使國人共習(xí)而守之。其先世多有慧人,入中國竊得六書之學(xué)。又有利瑪竇者,能過目成誦,終身不忘。明季來中國三年,遍交海內(nèi)文士,于中國書無所不讀。多市典籍,歸教其國人,悉通文義。創(chuàng)為「七克」等書,所言雖孝悌慈讓,其實似是而非;又雜載彼國事,實以濟(jì)其天主教之邪說,誘人入其教中。中國人士被惑,多歸其教者。

紅毛即荷蘭;又曰紅夷,一名波斯胡。在臺海極西,實西洋附庸也。性貪狡,能識寶器;善貨殖,重利輕生,貿(mào)易無遠(yuǎn)不至。其船最大,用板兩層,斵而不削,制極堅厚;中國謂之夾板船。其實圓木為之,非板也。又多巧思,為帆如蛛網(wǎng)盤旋,八面受風(fēng),無往不順。海洋相遇,常遭其劫。惟廣南創(chuàng)為小船,名曰軋船;操楫飛行,駕巨炮于上,攻夾板船底,底破即沉。今紅毛人見廣南軋船,猶畏之。物產(chǎn):自鳴鐘、水鏡、目鏡、哆啰哖、嗶吱、紗緞之類;皆中國所不能制者。凡到一處,輒覬為奇貨,百計據(jù)之。昔年遭風(fēng)至臺,則以牛皮之說,誘占其地;筑城互市,管束其民。蓋臺灣先年,琉球、日本、紅毛相繼竊踞,鄭氏踵之,為閩、廣、江、浙邊患數(shù)十年。自我朝收入版圖以來,山無伏莽、海不揚(yáng)波,皆臺灣捍御之力焉。

大昆侖在大海中;去臺灣極遠(yuǎn),與暹羅稍近。其山最高且廣,五谷不種自生;果木繁植,百草蔓焉。但空山無人,明季??芰值栏勺耘_遁去,曾至此山;見其風(fēng)景特異,欲留居之。奈龍出無時,風(fēng)雨暴烈、海浪掀騰,舟不可泊;意其下為蛟龍窟宅,乃棄去,復(fù)之大年(國名也;在暹羅西南)。先年,臺灣有老人經(jīng)隨道干至大昆侖者,尚能詳言之。后鄭成功不安臺灣,有卜居大昆侖之志,咨訪水程、風(fēng)景甚悉;會病亡,不果行。

暹羅本暹與羅斛二國;后并為一,稱暹羅國。漢赤眉遺種。在臺海極南,水程一百四十一更可至。其國方千里,群山環(huán)繞,峭拔崎嶇;地下濕土疏惡,氣候嵐熱不齊。王宮壯麗。民樓居;其樓密聯(lián)檳榔,片藤發(fā)之甚固,藉以藤席、竹簟,寢處于中。鱷魚潛伏樓下,伺人畜影,攝入水中吞之。向晚,人必牽牛,緣梯置樓上。王白布纏首,腰束嵌絲帨如錦綺;跨白象,或乘肩輿。尚釋教,國人效之,好為僧尼。僧善咒,人有為鱷魚戕害者,訟諸僧,即咒拘立至;數(shù)其罪,魚俯伏,乃杖而放之。婦人多智,夫聽于妻;妻與中國人私,不為怪。婚則僧為迎婿至女家,僧取女紅貼男額,稱利市。喪禮,貴者灌水銀葬,民間鳥葬。言語大類廣東。俗澆浮,習(xí)水戰(zhàn)、好斗,喜寇掠。市用?!觥簇惏恕?。煮海為鹽,釀朮為酒;產(chǎn)寶玉、奇香、異木、翠羽、獅、白象、白鼠、蘇木、六足龜、珊瑚。地宜種榖,多獲;水長丈余,禾亦暴長出水,不患淹。明洪武間,其王遣子奉金葉表朝貢;后數(shù)年,復(fù)貢象及方物。永樂間,遣使上表貢方物,乞量衡式;賜古今「列女傳」、量衡,令三年一朝貢。至國朝,猶朝貢以時;尤足征圣化誕敷,無遠(yuǎn)弗屆云。

安南在臺海正西。秦屬象郡;漢武帝平南越,置交趾郡,與滇南、粵西相連。后漢伏波將軍馬援征交趾,立銅柱以分茅嶺為界。唐改曰交州。自臺水程,八十三更可至。其俗,彝獠雜居,獷悍喜斗;不解耕種。椎髻、剪發(fā),好浴、善泅水;平居不冠。惟交愛人倜儻好謀,歡演人淳秀好學(xué)。其山川,佛跡、勾漏海、富良江為大。自明洪武遣使封其王陳日煃,賜以駝鈕涂金銀印,乃入朝貢;后為權(quán)臣黎季■〈〈牙攵〉上厈下〉所篡。永樂五年,詔求陳氏后,立為安南國王;人言陳氏無后,乃郡縣其地。宣德年間,以交、廣屢叛,數(shù)勤王師,從楊士奇、楊榮之議,遂棄之;復(fù)封陳暠為安南國王,歲時朝貢如洪武初故事。俄而暠死,黎利詐以暠卒,族人并絕,眾共推利守國,表請于朝,許之;黎氏遂據(jù)有安南。俄為莫氏所篡。后黎寧逐莫,又復(fù)國。今其國王,大抵黎氏子孫也。其地產(chǎn)金、珠、珊瑚、玳瑁、丹珠、沉檀束奇楠諸香、蘇合油、胡椒、羚羊角、犀、象、兕、白鹿、猩猩、狒狒、白雉、翡翠、蚺蛇、蟻?zhàn)?、波羅蜜、烏木、蘇木。境內(nèi)有越王城、天使館、浪泊、銅柱(原文「柱銅鼓」);自通貢以來,中國人多入居之。今其民人,漢裔居多;無男女長幼,見漢人皆稱「阿叔」,女子愛招漢婿。婦人出而貿(mào)易,丈夫坐食其家。好食檳榔,人多黑齒。衣服頗類琉球,披發(fā)、戴箬笠,跣足。見尊長,輒去其笠,叉手以為敬。謂坐為卑、謂立為尊,以立高而坐下也。能為軋船,無首尾,輕捷異常;紅毛夾板船遇之立敗,故不敢入安南。凡有遠(yuǎn)行,挈家與俱。康熙五十六年,嘗有藤釘小艦飄風(fēng)至澎,艙中男女眷屬畢集;自稱安南國大學(xué)士陳某,因往莊收榖,偶遭颶風(fēng)飄流十余日至此。凡三年一朝,為中國貢獻(xiàn)外臣。

蘇祿在臺海東南。水程田砂馬磯抵呂宋放船,經(jīng)文武樓山、呂蒙山,一百二十六易。更可至。其俗,山涂田瘠,宜種粟、麥。民食沙糊、魚、鰕、螺、蛤,煮海為鹽,釀?wù)釣榫?,織竹布為業(yè)。土產(chǎn):竹布、玳瑁、珍珠、甘蔗。所居在海山小島,筑外木、內(nèi)石墻垣一道,長二里許,以作防守;聚居不過千人。無銀、鐵使用,率以布疋、米榖相交明永樂間,其國王嘗率妻子、酋長來朝,歸過德州而卒;后遂不通貢。至國朝雍正四年,遣使龔?fù)⒉剩ㄈ萑耍┩ㄊ玛灞砦?、方物入貢。乾隆五年,有蘇祿番目烏人皆色爹船,送被災(zāi)泉人回唐,并獻(xiàn)書水師提督、興泉道代求奏請來歲入貢;遭颶風(fēng)飄泊到臺,官為咨送赴廈(以上皆「舊志」)。

附考

東西洋通販諸國,西洋則交趾、占城、暹羅、下港、咬■〈口留〉吧、柬埔寨、大泥、舊港、馬六甲、啞齊、彭亨、柔佛、丁機(jī)宜、思吉港、文郎、馬神,東洋則呂宋、蘇祿、貓里務(wù)、沙瑤、吶嗶啴、美洛居、文來、雞籠、淡水(「談薈」)。

給事中傅元初疏:『海濱之民,惟利是視,走死地如騖;往往至島外甌脫之地曰臺灣者,與紅毛番為市。紅毛業(yè)據(jù)之以為窟穴,自臺灣兩日夜可至漳、泉內(nèi)港。而呂宋佛郎機(jī)見我禁海,亦時時私至雞籠、淡水之地,與奸民闌出者市貨。其地一日可至臺灣,官府即知之而不能禁,禁之而不能絕;徒使沿海將領(lǐng)、奸民坐享洋利,有禁洋之名、未能盡禁洋之實。此臣鄉(xiāng)之大可憂者。蓋海外有大西洋、有東洋。大西洋則暹羅、柬埔諸國,其國產(chǎn)蘇木、胡椒、犀角、象牙諸貨。東洋則呂宋,其夷佛郎機(jī)也;其國有銀山,夷人鑄作銀錢獨(dú)盛。中國人若往販大西洋,則以所產(chǎn)物相抵;若販呂宋,則單得其銀錢。諸夷皆好中國綾緞雜繒;其土不蠶,惟藉中國之絲到彼,能織精好假疋服之,以為華好。是以湖綿百斤值銀百兩者,至彼得價二倍。而江西磁器、福建糖品,皆所嗜好。百工技藝,有挾一技以往者,雖徒手無不得食;民爭趨之。永樂間,先后招徠。至紅毛番,其夷名咬■〈口留〉吧,與佛郎機(jī)爭利不相得,一心通市,遂據(jù)臺灣。自明禁絕之,而利乃盡歸于奸民矣』(「春明夢余錄」)。

近以開洋互市,奉旨:『紅夷挾市,地方官果能飭備毖防,禁絕勾引接濟(jì),狡謀自無繇逞。乃海防名飭實弛,奸商陽絕陰縱,以致釀釁滋隙。至開洋應(yīng)否,未見確議,但云宜呂宋,不宜臺灣;均屬夷地,商販給引出海,何法綜稽,能使畫地遵守?著詳查開禁利害,博諮熟審,酌妥具奏』。據(jù)泉州鄉(xiāng)官史繼偕、張瑞圖等稱:開洋有四便;漳州鄉(xiāng)官林宰等稱:海寇起滅,不系洋禁開閉。臣會同鄒維璉,勘得開洋之說,心心有主、喙喙?fàn)庿Q,大約主開而不主禁??傊岳荒軣o害。衣食源開,則利在民;洋稅復(fù)而閩安諸稅可免,則利在商;得稅三、四萬以壯軍實,則利在準(zhǔn)備。而亦有害;即撫臣所謂四可慮者是已。此就利害言也;若體民情,則開不容緩。臣入閩關(guān),見高山大川回旋掩映,自建徂興間關(guān)千里中,求三里康莊而不可得。巖下居民,各就山根溪畔開墾力食,率崎嶇磽埆;即方正五畝一假者,亦未之見。過泉眼界稍寬,然已望洋海若矣。其人則林林總總,肩摩踵接,望開洋不啻大旱望雨。而臣反言開之不便,達(dá)情之謂何?故今日開洋,全為民計、非為夷計。謂開洋而貧民不再從賊則可,謂開洋而奸民盡化為良則不可;謂開洋而奸民便于勾夷則可,謂不開而全無海氛亦不可(「按閩摘略」)。

明莊烈時,工部尚書渭南南居益巡撫福建。時紅毛以明月珠、珊瑚樹、異香、火馬諸珍賄請互市,公絕其使,焚其貢物;口占一絕云:『明月珊瑚貴莫言,番書字字誑軍門;牙前立下焚珠令,不敢持將獻(xiàn)至尊』。授部將以方略討之,系其酋高文律。閩人立石平遠(yuǎn)臺,以紀(jì)公績。今嚴(yán)禁互市,實苞桑之至計。為國家計久遠(yuǎn)者,當(dāng)視前明紅毛入犯中左,肆行焚劫;又復(fù)勾引劉香老,首尾沖突,海壖騷動。雖竭力驅(qū)剿,實苦不支。慎勿狃目前之近利,而輕言互市也(「使槎錄」)。

荷蘭國,最稱富饒。乃遇風(fēng)至臺,假地于倭;虎視盤踞,大有深心。逮何斌引鄭成功襲臺,力戰(zhàn)不克而歸;見我?guī)煉呤庎嵞?,不覺詟服(「赤嵌筆談」)。

康熙二十五年,荷蘭王耀漢連氏、甘勃氏遣陪臣賓先吧芝復(fù)奏表進(jìn)貢。表詞有云:『外邦之丸泥尺土,乃是中國飛埃;異域之勺水蹄涔,原屬天家滴露』云云。貢物:大珊瑚珠一串、照身大鏡二面、奇秀琥珀二十四塊、哆啰絨二十五疋、織金絨毯四領(lǐng)、烏羽緞四疋、綠倭緞一疋、嗶嘰緞二十疋、織金花緞五疋、雜色細(xì)軟布、文采細(xì)織布、白毛里布二百九十四疋、大自鳴鐘一座、琉璃燈一圓、聚耀燭臺一懸、琉璃盞異式五百八十一塊、丁香三十擔(dān)、冰片三十二斤、甜肉豆蔻四甕、鑲金小箱一只(內(nèi)丁香油、薔薇油、檀香油、桂花油各一礶)、葡萄酒二桶、大象牙五只、鑲金鳥銃三十把、馬銃六十把、彩帶三十佩、鑲金佩刀三十把、鑲金雙利劍二十把、單利劍六把、照星月水鏡一執(zhí)、江河照水鏡二執(zhí)、雕制夾板二雙(「池北偶談」)。

由呂宋放船往西南,至文來港,水程七十更;自臺計之,一百二十八更。至宿霧港,水程七十二更;自臺計之,一百三十更。二國小弱同于琉球(「臺灣志略」)。

東京,亦交趾地。明時黎氏為外家所據(jù),遂另為一國。由臺至東京,水程八十九更。自東京渡海,十二更抵安南。其兩海,自港口橫渡雖甚廣,漸西漸隘,而海亦盡;蓋皆海之支汊也(同上)。

凡海舶直指南離,至東京、廣南、占城、柬埔寨、暹羅等處;漸轉(zhuǎn)而西,歷柔佛、六昆;又轉(zhuǎn)北,經(jīng)大年、舊港,始抵馬六甲。其各處山勢,皆遙相接連。計馬六甲在云南、緬甸之后,雖曰海道,皆依山沿海而行,實未嘗橫渡大海也(同上)。

西洋、紅毛,相傳遠(yuǎn)隔黑洋;語不可信。蓋西洋、紅毛種落最繁,或分或聚,名號不一;欲指其處而不可定,遂以「黑洋」一語夸其所部之遠(yuǎn)耳(同上)。

由臺至占城,水程九十二更;至東港(一曰柬埔寨),水程一百一十一更。其城郭宮室、風(fēng)景物產(chǎn),與廣南、暹羅略同(同上)。

由臺至柔佛,一百五十一更;至六昆,一百七十一更;至杓仔(一曰大年),一百九十一更;至舊港,二百零一更;至馬六甲,二百一十一更。自柔佛至馬六甲,皆遵西洋法度。其人拗目隆準(zhǔn),狀類紅毛,有白鬼、黑鬼之分。所聚俱西洋商貨,奇巧百出(同上)。

海洋中,大昆侖山外,又有小昆侖山、丁盤山(舟行至此,不見北斗)、將軍帽山;更有東竹山、西竹山。皆空山無人,而為海中巨島,其景多奇異焉(同上)。

啞齊,產(chǎn)黃金,鑿石取之;其形方正,不假镕煉(同上)。

宿霧國有鳥,毛羽五彩;晝宿高峰云霧中,得之者價重連城。故其國名宿霧(同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