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國學(xué)/古籍史部正史宋書

宋書

宋書
作 者: 梁·沈約
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暫缺

內(nèi)容簡介

宋書一百卷,包括本紀(jì)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八十卷,梁沈約撰。宋是繼東晉以后在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晉安帝元興二年(公元四○三年),荊州刺史桓玄代晉稱帝。第二年,當(dāng)時的北府兵將領(lǐng)劉裕在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市)和廣陵今江蘇揚州市)兩地起兵,推翻桓玄,名義上恢復(fù)晉朝的統(tǒng)治,實際上掌握了東晉的軍政大權(quán)。過了十五年,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四二○年),劉裕就建立宋朝,都於建康(今南。劉裕以后,一共傳了七代,到宋順帝昇明三年(公元四七九年),又為蕭齊所滅。

  宋朝國史的修撰,在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公元四三九年)就已開始。當(dāng)時由著名科學(xué)家何承天草立紀(jì)傳,編寫了天文志和律歷志。此后,又有山謙之、裴松之、蘇寶生等陸續(xù)參預(yù)編撰。但他們?nèi)问仿毜臅r間都很短。大明六年(公元四六二年),徐爰領(lǐng)著作郎,他參照前人舊稿,編成「國史」,上自東晉義熙元年(公元四○五年)劉裕實際掌權(quán)開始,下訖大明時止。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徐爰宋書六十五卷,可見他的書曾和沈約宋書并行,現(xiàn)在太平御覽等類書中,還保存了徐爰宋書的殘篇零段。但徐爰不久為宋朝所斥退,宋朝「國史」的修撰也就停了下來。南齊永明五年(公元四八七年)春,又命沈約修撰宋書。這時沈約為太子家令,兼著作郎。他依據(jù)何承天、徐爰等人的舊作補充修訂,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在永明六年(公元四八八年)二月完成紀(jì)傳七十卷。沈約在當(dāng)時的奏文中說「所撰諸志,須成續(xù)上」,可見宋書的八志三十卷,是后來續(xù)成的。在八志中,符瑞志改稱鸞鳥為神鳥,是避齊明帝蕭鸞的諱;律歷志改「順」作「從」字,是避梁武帝父親蕭順之的諱;樂志稱鄒衍為鄒羨,是避梁武帝蕭衍的諱??梢娝螘淖詈蠖ǜ?,當(dāng)在齊蕭鸞稱帝(公元四九四年)以后,甚至在梁武帝即位(公元五○二年)以后了。

  與沈約同時或稍后,南齊時有孫嚴(yán)著宋書六十五卷,王智深著宋紀(jì)三十卷,梁代有裴子野著宋略二十卷,王琰著宋春秋二十卷,鮑衡卿著宋春秋二十卷。但這些著作都已亡佚,關(guān)於劉宋一代的史書,比較完整的,現(xiàn)在就只有沈約的這部宋書。

  沈約(公元四四一--五一三年),字休文,吳興吳康(今浙江德清縣西)人。他歷仕三朝,宋時為尚書度支郎,齊代做到五兵尚書、國子祭酒,在齊梁政權(quán)交替之際,他力勸梁武帝蕭衍代齊稱帝,因而在梁朝被封為建昌侯,官至尚書左仆射、尚書令、領(lǐng)中書令。沈約的著作很多,但現(xiàn)在除了宋書一百卷和文集九卷外,其他如晉史、齊紀(jì)、梁高祖紀(jì)、宋文章志等,都已亡佚?! |漢末年以來所形成的門閥制度,到東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門閥士族擁有政治經(jīng)濟各方面的特權(quán),他們大量兼併土地,廣泛收羅「蔭戶」,用各種手段霸佔勞動力,極端殘酷地剝削和壓迫人民。他們以門第相誇,把持官位,所謂「貴仕素資,皆由門慶,平流進取,坐致公卿」(南齊書褚淵王儉傳論)。梁武帝蕭衍也極力支持士族,他在詔書中還特別提到了要糾正「冠履倒錯,珪甑莫辨」的現(xiàn)象(梁書武帝紀(jì))。沈約先世,本是吳興士族,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晉書周處傳附周札傳)。沈約一門,在宋、齊、梁三代,也都仕宦顯赫。梁蕭統(tǒng)文選載沈約奏彈王源文,對於某些士族地主「婚宦失類」的情況大加抨擊。因此,沈約在齊梁時期撰成的宋書,也就帶有其時代和階級的特點,它的一個突出內(nèi)容,就是頌楊豪門士族,維護門閥制度。

  譬如宋書列傳中,有關(guān)地主階級中代表人物高門士族的傳,幾乎佔了半數(shù)。僅就王、謝二族來說,宋書里王氏立傳的達十五六人,謝氏立傳的也近十人之多。像陳郡謝弘微,傳中寫他如何忙於經(jīng)營謝氏產(chǎn)業(yè),傳末卻又吹捧他為人「簡而不失,淡而不流」。又如瑯邪王微,傳中只是連篇累牘收載他給友人的信,卻說他「內(nèi)懷耿介,峻節(jié)不可輕干」。這兩個人因為都是高門士族,所以宋書都為他們立了「佳傳」。宋書中對於士族中的人物,總說什么是「前代名家」,風(fēng)度「簡貴」,「風(fēng)格高峻」,「世重清談,士推素論」,等等。

  但宋書仍有其一定的史料價值。史通書志篇說:「宋氏年唯五紀(jì),地止江淮,書滿百篇,號為繁富。」宋書百卷,記述六十年間的史事,保存了不少歷史資料,尤其是它收載了當(dāng)時人的許多奏議、書札和文章,可以從中看出那個時期社會、政治、經(jīng)濟的一些實際情況。如卷八十二周朗傳載周朗上書,講到貲調(diào)的為害,嚴(yán)重阻礙了當(dāng)時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卷五十六孔琳之傳、卷六十范泰傳、卷六十六何尚之傳所載關(guān)於改鑄錢幣的爭議,反映了封建統(tǒng)治者如何在錢幣改鑄中加緊對人民的剝削。卷五十四羊玄保傳兄子羊希附傳,收載西陽王子尚上書,提到南朝初期農(nóng)村兩極化的發(fā)展,「富強者兼嶺而佔,貧弱者樵蘇無讬,至漁採之地,亦又如茲」。卷六十七謝靈運傳載謝靈運的山居賦全文,提供了研究大地主莊園的材料。

  從宋書的記載中,還可以看出那時的農(nóng)民起義不但人數(shù)眾多,而且地域很廣,規(guī)模很大。如景平元年(公元四二三年),有富陽孫法光領(lǐng)導(dǎo)的起義(少帝紀(jì)、褚叔度傳)。元嘉九年(公元四三二年),有廣漢趙廣領(lǐng)導(dǎo)的起義,人數(shù)有十多萬人,起義軍圍困益州治所成都達數(shù)月之久(文帝紀(jì)、劉粹傳弟道濟附傳)。另外,在元嘉初年,有淅川、丹川的少數(shù)族起義;到元嘉末年,荊、雍、豫三州的少數(shù)族人民,起義就更加頻繁,參加的人數(shù)有發(fā)展到百余萬人以上的(夷蠻傳、張邵傳、沈慶之傳等)。這些記載雖然是極不充分,而且還是經(jīng)過嚴(yán)重歪曲的,但終究為我們提供了研究當(dāng)時階級矛盾、階級斗爭的線索。此外,宋書的謝靈運傳及傳末的史論,談到了魏晉以來文學(xué)的發(fā)展和演變,以及沈約自己關(guān)於詩歌聲律的主張,是研究六朝文學(xué)批評史的重要資料。夷蠻傳對於南朝前期我國和亞洲各國人民之間經(jīng)濟、文化的友好交往,也作了適當(dāng)?shù)臄⑹??! ≡谒螘酥局?,有些志是比較可取的,如律歷志收了楊偉的景初歷全文,以及何承天的元嘉歷、祖沖之的大明歷全文,這幾種歷法都是能夠反映當(dāng)時自然料學(xué)水平的著作。樂志保存了許多漢魏樂府詩篇。州郡志對南方地區(qū)自三國以來的地理沿革,以及東晉以來的僑置州郡分布情況,講得比較詳細。而且在每個州郡名下,都記載著戶口數(shù)。這些戶口數(shù)固然不盡準(zhǔn)確可信,但多少使人得知當(dāng)時南方人口分布的一個大概輸廓。

  宋書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不少散失,到北宋時,竟有漏脫數(shù)葉或全卷的。據(jù)北宋末年人晃說之所說;「沈約宋書一百卷,嘉祐末詔館閣校讐,始列學(xué)官。尚多殘脫駢舛,或雜以李延壽南史?!梗ǜ呱郊硎x宋書)據(jù)前人的考訂和我們整理過程中所考查到的,宋書卷四少帝紀(jì)有闕葉,為后人所補。卷四十六除到彥之傳闕而未補外,其余都是后人用南史等書補足。卷六十二張敷傳和卷五十九張暢傳,補闕者沒有通檢全書,把南史張邵傳后的張敷、張暢附傳也一起鈔錄進去。這樣就出現(xiàn)了宋書有兩篇張敷傳和兩篇張暢傳的情況。卷七十六朱脩之宗慤王玄謨傳,原卷也有闕失,由后人採南史等書補入。又如在卷一百沈約自序中敘沈亮事,於「聯(lián)事惟忝,憂同職同」下,各本都注「闕」字,於敘其父沈璞事,「璞有子曰」下也注「闕」字。敘沈伯玉事,「先帝在蕃」下也注「闕」字。書中類似的情況還有不少。
目錄
正文
宋書卷一本紀(jì)第一 武帝上
卷二本紀(jì)第二 武帝中卷三本紀(jì)第三 武帝下
卷四本紀(jì)第四 少帝卷五本紀(jì)第五 文帝
卷六本紀(jì)第六 孝武帝卷七本紀(jì)第七 前廢帝
卷八本紀(jì)第八 明帝卷九本紀(jì)第九 后廢帝
卷十本紀(jì)第十 順帝卷十一志第一 志序 歷上
卷十二志第二 歷中卷十三志第三 歷下
卷十四志第四 禮一卷十五志第五 禮二
卷十六志第六 禮三卷十七志第七 禮四
卷十八志第八 禮五卷十九志第九 樂一
卷二十志第十 樂二卷二十一志第十一 樂三
卷二十二志第十二 樂四卷二十三志第十三 天文一
卷二十四志第十四 天文二卷二十五志第十五 天文三
卷二十六志第十六 天文四卷二十七志第十七 符瑞上
卷二十八志第十八 符瑞中卷二十九志第十九 符瑞下
卷三十志第二十 五行一卷三十一志第二十一 五行二
卷三十二志第二十二 五行三卷三十三志第二十三 五行四
卷三十四志第二十四 五行五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州郡一
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 州郡二卷三十七志第二十七 州郡三
卷三十八志第二十八 州郡四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 百官上
卷四十志第三十 百官下卷四十一列傳第一 后妃
卷四十二列傳第二 劉穆之 王弘卷四十三列傳第三 徐羨之 傅亮 檀道濟
卷四十四列傳第四 謝晦卷四十五列傳第五 王鎮(zhèn)惡 檀韶 向靖 劉懷慎 劉粹
卷四十六列傳第六 趙倫之 到彥之闕 王懿 張邵卷四十七列傳第七 劉懷肅 孟懷玉 弟龍符 劉敬宣 檀祗
卷四十八列傳第八 硃齡石 弟超石 毛修之 傅弘之卷四十九列傳第九 孫處 蒯恩 劉鐘 虞丘進
卷五十列傳第十 胡籓 劉康祖 垣護之 張興世卷五十一列傳第十一 宗室
卷五十二列傳第十二 庾悅 王誕 謝景仁 弟述 袁湛 弟豹 褚叔度卷五十三列傳第十三 張茂度 子永 庾登之 弟炳之 謝方明 江夷
卷五十四列傳第十四 孔季恭 羊玄?!∩驎覒c卷五十五列傳第十五 臧燾 徐廣 傅隆
卷五十六列傳第十六 謝瞻 孔琳之卷五十七列傳第十七 蔡廓 子興宗
卷五十八列傳第十八 王惠 謝弘微 王球卷五十九列傳第十九 殷淳 子孚 弟沖 淡 張暢 何偃 江智淵
卷六十列傳第二十 范泰 王淮之 王韶之 荀伯子卷六十一列傳第二十一 武三王
卷六十二列傳第二十二 羊欣 張敷 王微卷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三 王華 王曇首 殷景仁 沈演之
卷六十四列傳第二十四 鄭鮮之 裴松之 何承天卷六十五列傳第二十五 吉翰 劉道產(chǎn) 杜驥 申恬
卷六十六列傳第二十六 王敬弘 何尚之卷六十七列傳第二十七 謝靈運
卷六十八列傳第二十八 武二王卷六十九列傳第二十九 劉湛 范曄
卷七十列傳第三十 袁淑卷七十一列傳第三十一 徐湛之 江湛 王僧綽
卷七十二列傳第三十二 文九王卷七十三列傳第三十三 顏延之
卷七十四列傳第三十四 臧質(zhì) 魯爽 沈攸之卷七十五列傳第三十五 王僧達 顏竣
卷七十六列傳第三十六 硃修之 宗愨 王玄謨卷七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柳元景 顏師伯 沈慶之
卷七十八列傳第三十八 蕭思話 劉延孫卷七十九列傳第三十九 文五王
卷八十列傳第四十 孝武十四王卷八十一列傳第四十一 劉秀之 顧琛 顧覬之
卷八十二列傳第四十二 周朗 沈懷文卷八十三列傳第四十三 宗越 吳喜 黃回
卷八十四列傳第四十四 鄧琬 袁鳷 孔覬卷八十五列傳第四十五 謝莊 王景文
卷八十六列傳第四十六 殷孝祖 劉勔卷八十七列傳第四十七 蕭惠開 殷琰
卷八十八列傳第四十八 薛安都 沈文秀 崔道固卷八十九列傳第四十九 袁粲
卷九十列傳第五十 明四王卷九十一列傳第五十一 孝義
卷九十二列傳第五十二 良吏卷九十三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
卷九十四列傳第五十四 恩幸卷九十五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
卷九十六列傳第五十六 鮮卑 吐谷渾卷九十七列傳第五十七 夷蠻
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 氐胡卷九十九列傳第五十九 二兇
卷一百列傳第六十 自序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中查看本頁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